隆中對絕不是偉大的戰略構思,只是諸葛亮光環下的產物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事實上,即使沒有諸葛亮,而是隨便一個大學生在公元210年的劉備帳下效力,也會提出和諸葛亮隆中對差不多的策略。
因為,這是唯一的選擇。
劉備在荊州混了這麼多年,人脈都集中於此,如果不優先鞏固荊州這個人脈圈才是很奇怪的事。
因為,開拓總沒有穩固發展好,因為開拓面臨的是未知。
荊州是必須要鞏固和經營的,我們再來看看地圖:冀州、青州、幽州、并州、徐州、豫州和司隸被曹操占據;揚州被孫權占據;南方的交州被士燮占據;益州被劉璋占據;漢中被張魯占據;這些是劉備可以近距離接觸到的勢力,更遠一些的馬超韓遂在涼州,公孫康在幽州東邊的遼東,這兩家就不提了。
處於210年劉備的角度,曹操他惹不起,雖然曹操赤壁戰敗,但也不是劉備可以覬覦的,事實上,孫權也不敢惹曹操;而孫權和荊州多次相爭,劉表也只能做好防禦,但黃祖還是被殺了,可見孫權也不是軟柿子;交州十分荒涼,而且偏僻,占據交州基本就意味著放棄天下,後來的交州也投降了孫權。
按照這種態勢來看,劉備除了待在荊州努力發展之外,只能向西去搶劉璋的地盤了。
這麼簡單的道理,還需要誰來分析不成?
赤壁之戰後,孫權立刻就行動起來,周瑜準備出兵奪取益州,但因為一些原因導致周瑜英年早逝。
這說明,無論是劉備還是孫權,都把出兵奪取益州看做下一步戰略計劃。
因為,荊州和益州都只是劉備和孫權當時唯一可行的選擇。
而在劉備孫權還在為益州流口水的時候,曹操已經派兵去打漢中了。
由此也可得出結論,赤壁之戰之後,曹劉孫都已經開始把目光向西南方向轉移了。
荊州很重要,益州很重要,這當然都是對的。
但這些觀點,絕不是什麼了不起的觀點,因為當時三大勢力的高層早已經把這兩個觀點總結出來了。
很多人說《隆中對》提出了偉大的戰略構思,未免也把偉大這個詞看得太廉價了。
三國歷史之所以精彩紛呈,是因為能人輩出,絕非只有諸葛亮一枝獨秀。
這就是唯物史觀和英雄史觀的最大區別。
帝國全傳:諸葛亮(一)
(一):躬耕南陽東漢末年的荊州是個好地方。相比於烽火狼煙的北方,劉表在這裡開創了亂世當中的治世,宛若綠洲中的沙漠,從北方而來的徐庶,司馬徽經常和本地的名士龐統在一起對酒當歌,就像千里之外中原的月...
龐統的一句話,說出了諸葛亮一生最嚴重的失誤,可惜劉備不聽
「伏龍鳳雛,二者得一,天下可定」。《三國演義》中的一句話,形象地說明了三國蜀漢兩大謀士的才能和水平。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是當時第一流的濟世良才,上了戰場能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廟堂之上能經邦濟...
劉備取西川太急,沒攻此地,結果毀了名聲,折了關羽,累了諸葛
劉備是個英雄,氣量恢宏,百折不撓,54歲時才有了自己的地盤——西川。可能早年寄人籬下,受盡屈辱,劉備對土地的渴望要比曹操孫權來得猛烈。但也正是這種迫切,讓劉備犯了一個嚴重的戰略失誤。
別被羅貫中誤導,若周瑜不死,諸葛亮《隆中對》取益州三分天下成空談
《三國演義》為突出諸葛孔明之智,把周瑜作為假想敵貶了較大的檔次。正如《隆中對》指出的「劉璋暗弱」,而益州乃得益於都江堰和巴蜀民眾,可謂沃野千里,兵家必爭。那麼,為何如此一塊寶地曹操因北方之戰受...
如何看待三國龐統的統一之策,他和諸葛亮比誰更厲害?
諸葛是個偉大的政治家,但是並不精通軍事,那龐統呢?是怎麼樣一個人,他和諸葛亮比誰更厲害?如果他不死是不是能改變歷史?【龐統的計劃比諸葛亮的對策正確,攻打西蜀鳳雛殞命。】
孫權和劉備翻臉的真正原因,不是因為關羽,而是劉備對不起此人
諸葛亮在「草蘆對」(俗稱「隆中對」)中,給三顧茅廬的劉備擬定的戰略方向,便是先接管劉表的荊襄地區,然後揮師西進,攻取益州。當時益州大部分地區,在益州牧劉璋的治下。北部的門戶漢中郡,則在天師教教主...
隆中對那麼牛,諸葛亮卻依然無法助劉備復興漢室
眾所周知,劉備三顧茅廬,請得諸葛亮出山,助其興復漢室,諸葛亮給劉備的策略就是大名鼎鼎的《隆中對》。《隆中對》的內容大致是這樣的:不要再跟曹操和孫權死磕。要先取荊州也就是今天的湖南湖北這一帶為根據...
這三個叛徒幫助劉備取得益州,其中兩個地位超過諸葛亮,無一善終
第一個是龐統。龐統在赤壁之戰時是周瑜的部下,他一直小看周瑜。孫劉聯盟在赤壁戰後仍然非常好,但是龐統覺得東吳一不敢得罪曹操,二不敢跟劉備鬧翻,西進益州的大門也被孫權「借荊州」主動關上,自己無法施展...
諸葛亮理想破滅,難道是隆中對錯了?
(加盟作者秦風1978原創作品,請勿轉載)《隆中對》,是劉備三顧茅廬時諸葛亮所提出的戰略構想。可以這麼說,蜀漢集團後來基本上按照這個構想進行發展、擴張的。但是,後來遭遇了重大挫折,這個戰略構想後...
價值五個億的戰略諮詢報告
作者頭條號:村長say東漢末年,有一個叫劉備的「企業家」,經過熟人推薦,去拜訪諸葛亮的戰略諮詢公司。劉備當年苦於沒風投關注,也打不過曹操這樣的BAT,而且「市場」比較混亂,諸葛亮為劉備分析了「市...
諸葛亮的隆中對有什麼高明之處,如何做到未出山而三分天下?
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的故事,幾乎是婦孺皆知。這個事情發生在公元207年,當時諸葛亮才二十七歲,也沒有什麼政治經驗。可是劉備在與諸葛亮一番長談之後,就茅塞頓開,頗有撥開雲霧見青天的感覺,遂...
男人都想穿越去的年代——三國時期
三國之蜀漢東漢末年,外戚專權,宦官秉政,政治腐敗,天災不斷,人民生活越來越艱難,故國家四處爆發動亂,起義不斷。正所謂亂世出英雄,三國時期的亂世更是出現了許許多多的熱血英雄,。想必很多人都閱讀過《...
三國有四大戰略構想,有一個尚未實施已宣告破產
(加盟作者秦風1978原創作品,請勿轉載)三國時期,天下大亂,不少智謀之士提出了結束亂世的戰略構想。例如沮授提出的「挾天子以令諸侯」 、毛玠提出的「奉天子以令不臣」、魯肅的榻上對、諸葛亮的隆中對...
此人不死諸葛亮劉備將永無出頭之日,三分天下根本無法實現
人皆言「諸葛亮未出茅廬而知三分天下」,似乎諸葛亮是神機妙算,無所不能的存在。可實際上,在歷史上,有一個人,若他活著,諸葛亮為劉備籌劃的三分天下就無從談起,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假如這個人活著,劉備諸...
三國時期周瑜的二分天下戰略能成功嗎?
周瑜,三國時期東吳大都督,赤壁之戰力挽狂瀾,聯合劉備以五萬大軍大敗曹操二十三萬大軍,使曹操不敢輕易南下,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大環境。歷史上的周瑜曾提出過一個非常有名的戰略,二分天下,與諸葛亮三分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