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不死諸葛亮劉備將永無出頭之日,三分天下根本無法實現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人皆言「諸葛亮未出茅廬而知三分天下」,似乎諸葛亮是神機妙算,無所不能的存在。
可實際上,在歷史上,有一個人,若他活著,諸葛亮為劉備籌劃的三分天下就無從談起,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假如這個人活著,劉備諸葛亮將永無出頭之日。
這個人就是東吳首席名將:周瑜。
我們說歷史上的周瑜,還請大家先忘掉那個小肚雞腸,最後被諸葛亮活活氣死的《三國演義》中的周瑜。
歷史上真實的周瑜不僅不小氣,而且氣度恢弘,雅量高致,又豈能被諸葛亮氣死呢?歷史上的周瑜之死,純屬病故,與諸葛亮毫無關係。
明白了這一點,我們就能繼續下面的話題了。
眾所周知,周瑜在赤壁之戰中擊敗曹操,威震天下。
此後不久,他又率領東吳軍逐走曹仁占領南郡,將南荊州大部控制在掌中。
時為建安十四年。
次年,建安十五年。
歷史的軌跡到了關鍵的轉折點。
這一年,劉備迫切的希望獲得益州。
原因很簡單,劉備在荊州只有貧瘠的南部四郡,毫無戰略縱深,他面臨曹操孫權的雙向威脅。
於是,劉備迫切的希望能夠獲得一塊豐美富饒的領土,當時漢朝天下已經被曹操、孫權瓜分的差不多了,唯有西部益州在劉璋、張魯控制之下,容易攻取。
更何況,按照諸葛亮為劉備籌劃的「三分天下」的戰略,此時正是西進的最好時機。
然而,就是在這個時候,周瑜橫插一腳,險些將諸葛亮「三分天下」的美夢擊碎,這就是周瑜著名的「二分天下」的戰略。
所謂「周瑜二分天下」戰略,原文出自周瑜與孫權的決策談話,周瑜親自到東吳對孫權說:「今曹操新折衄,方憂在腹心,未能與將軍連兵相事也。
乞與奮威俱進取蜀,得蜀而並張魯,因留奮威固守其地,好與馬超結援。
瑜還與將軍據襄陽以戚操,北方可圖也。
」
這段話翻譯過來的意思是:如今曹操赤壁新敗,內部不穩定,暫時不敢南下。
我請求與奮威將軍孫瑜率一支部隊進攻巴蜀劉璋,漢中張魯,一旦得手,就留孫瑜在漢中與馬超聯盟,我回來鎮守南郡出襄陽,這樣就可以北伐曹操了。
我們看,周瑜的「二分天下北伐戰略」的核心與諸葛亮「三分天下北伐戰略」是一樣的!
他們都是以益州、荊州、揚州三路北伐。
不同的是,諸葛亮的三路北伐是蜀漢占兩路,益州和荊州,另一路揚州北伐則交給東吳。
周瑜的三路北伐則是東吳一肩挑,即孫瑜聯合馬超出益州攻擊關中,周瑜率荊州軍出南郡攻擊襄樊,孫權率主力出合肥攻擊徐州,這裡面根本沒有劉備的事。
(如果周瑜的計劃實現,劉備最多做周瑜荊州北伐軍的先鋒,充當炮灰)
周瑜的建議被孫權採納,於是周瑜挑選精銳,克日啟程,準備進攻巴蜀、漢中。
然而,天妒英才,周瑜途徑巴丘,忽然染病不起,不就去世,終年三十六歲。
周瑜臨死前給孫權寫了一封信說了這麼一番令人唏噓的話:「瑜以凡才,昔受討逆殊特之遇,......規定巴蜀,次取襄陽,憑賴威靈,謂若在握。
至以不謹,道遇暴疾,......方今曹公在北,疆埸未靜,劉備寄寓,有似養虎,天下之事,未知終始,......魯肅忠烈,臨事不苟,可以代瑜。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儻或可采,瑜死不朽矣。
」
意思是:我被孫策厚待,十分感激,我本打算先取益州,再北伐襄樊,本已經勝券在握,沒想到我卻要病死了。
我自知時日不多,無法再建功立業了。
如今曹操在北方,疆場未寧,劉備在荊州,好似養虎,天下大事難以預料。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望主公採納我的建議。
然後周瑜舉薦了魯肅代替自己。
從周瑜這封信中,我可以完全可以感受到壯志未酬的遺憾,和英年早逝的不甘。
另外,對於劉備這個人,周瑜也有自己的看法。
他早在一年前給孫權的信中就說:「劉備以梟雄之姿,而有關羽、張飛熊虎之將,必非久屈為人用者。
愚謂大計宜徙備置吳,盛為築宮室,多其美女玩好,以娛其耳目,分此二人,各置一方,使如瑜者得挾與攻戰,大事可定也。
今猥割土地以資業之,聚此三人,俱在疆埸,恐蛟龍得雲雨,終非池中物也。
」
這就是周瑜「軟禁劉備,分化關張」的計策,可惜被孫權否決,反而給予劉備大片土地,終於使劉備逐漸坐大。
周瑜活著時候,始終控制劉備,將其壓制在公安一隅之地,不得隨意發展。
周瑜死後,劉備終於無人可制。
劉備向孫權軟磨硬泡獲得南郡,打開了通向益州的通道。
孫權曾派孫瑜率軍繼續西征,但卻被劉備阻攔,不放行,劉備的理由是:劉璋是他的同宗,不忍看到劉璋被孫權欺負。
無奈之下,孫權只得召回孫瑜。
《獻帝春秋》記載:(劉備對孫權說):「汝欲取蜀,吾當被髮入山,不失信於天下也。
」使關羽屯江陵,張飛屯秭歸,諸葛亮據南郡,備自住孱陵。
權知備意,因召瑜還。
結果不久之後,劉備卻自己進入巴蜀,兩三年間獲得巴蜀之地,孫權聽說後大罵劉備:「猾虜乃敢挾詐如此!」
意思是:劉備個老滑頭竟然敢這麼坑我?
建安二十年,孫權與劉備差點翻臉,就是因為劉備坑孫權自取巴蜀,孫權向劉備索要荊州,結果劉備反而親率五萬大軍來與孫權交戰。
最後是因為曹操滅張魯,威脅巴蜀,劉備無奈之下才割讓荊州三郡,火速回去救火了。
但此時孫劉聯盟已經頻臨破裂。
四年後,孫權之所以鐵了心要襲取荊州滅關羽,其恩怨可以追溯到建安十五年的那次轉折!
假如周瑜不死,二分天下成立,就不會有諸葛亮設想的三分鼎足,曹操面對周瑜將會有一番精彩絕倫的龍爭虎鬥。
天妒英才!他若沒早死 何來「三分天下」?
周瑜「性度恢廓,大率為得人」。說起三國名將周瑜,人們總會想起那句話「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在中國人的心目中周瑜英年早逝是因為被諸葛亮活活氣死的,而且小說《三國演義》一直說到周瑜心胸狹...
要不是周瑜死的早,孫權早就拿下四川,讓劉備雞飛蛋打
劉備兵屯新野的時候,徐庶向他推薦了諸葛亮。三顧茅廬時,諸葛亮就向劉備提出了奪取天下的方略。諸葛亮認為,當時北方的曹操有百萬雄師,挾天子以令諸侯,尚無法與之爭鋒。東吳已經歷父子三人經營,有長江天險...
揭秘真實歷史中劉備借荊州,荊州到底有多重要?
劉備借荊州,大家都能說出下半句——有借無還。在真實的劉備借荊州中,劉備真的沒有把荊州還回去嗎?今天小編搜集了劉備借荊州的相關史料,和大家一起分享真實的劉備借荊州。在劉備借荊州中,荊州的重要性可是...
白話《三國志》劉 備 傳
孫權對先主漸漸感到畏懼,將妹妹嫁給先主以鞏固雙方關係,先主前往京口拜見孫權,兩人相處頗為禮敬和好。孫權派人告知先主意欲聯兵攻取蜀地,其下屬有人建議不妨先答應孫權,因為東吳畢竟難以跨越荊州來占據...
諸葛亮「出師未捷身先死」,差不多20年前就埋下了伏筆 癥結早被某人點出
由於劉備不久虎口拔牙,硬是從曹操手裡奪得漢中,此次荊州之爭的負面影響就容易被忽略。但我認為,這一輪博弈深刻地改變了三國風雲的走勢,讓諸葛亮「隆中對」只有上半場,卻難以延續下半場,「出師未捷身先死...
別被羅貫中誤導,若周瑜不死,諸葛亮《隆中對》取益州三分天下成空談
《三國演義》為突出諸葛孔明之智,把周瑜作為假想敵貶了較大的檔次。正如《隆中對》指出的「劉璋暗弱」,而益州乃得益於都江堰和巴蜀民眾,可謂沃野千里,兵家必爭。那麼,為何如此一塊寶地曹操因北方之戰受...
諸葛亮最著名的一個戰略計劃,竟然導致蜀漢衰敗
蜀漢敗亡,始於隆中對。說蜀漢敗於隆中對,估計很多人會不解,甚至憤怒。本來嘛,蜀漢成就於隆中對,沒有隆中對「三分天下」的戰略構想,就沒有後來的的三足鼎立。但是,我們說蜀漢敗於隆中對卻並非全盤否定隆...
劉備奪取益州,為什麼孫權和曹操會坐視不管?
益州牧劉璋邀劉備剿除漢中惡匪張魯,沒想到引狼入室,益州被劉備收入囊中,自己則被遣到公安,做起了安樂侯。劉備占據益州,絕對是曹操和孫權不願意看到的。那麼,劉備占領益州時,曹操和孫權為什麼不阻止,他...
周瑜若不早逝,三國或許就沒劉備什麼事了!
漢建安15年(210年),東吳擎天之柱周瑜病逝於巴丘,年僅36歲。周瑜早逝,是三國進程中不可忽視的大事,對吳國、魏國、蜀國都有深刻影響。周瑜對孫吳的重要性,從赤壁之戰就可以看出。曹操大軍南下,東...
此人不死,劉備諸葛亮將將永無出頭之日,更何來三分天下之說
說到三國中最有智慧的人,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諸葛亮,尤其是是那句「諸葛亮未出茅廬而知三分天下」更是被廣泛流傳。但是從古至今,其實人們對諸葛亮的評價有點過高,而且有些不符合事實。在三國中,司馬懿,郭...
二選一,如果孫權採納了周瑜的計策,東吳早就滅亡了
赤壁大戰,大都督周瑜率領東吳水師,聯合劉備,大敗曹操。曹操的船艦都被大火焚毀,將士丟盔棄甲,狼狽逃回了南郡。這次失利後,曹操不得不調整了戰略,由主動進攻轉為被動防禦,養精蓄銳,休養生息。短時之內...
三國最早看透劉備的三個人,一人逍遙、一人成帝業、一人被氣死
劉備無疑是英雄,也是很多人的偶像。雖然他一直將「中山靖王之後」掛在嘴上,可是沒人當回事。劉備出身不高,爺爺是個小公務員,父親當過縣令,但是父親死得太早,為官又很清廉,沒有留下什麼遺產。因此劉備很...
此人不死,諸葛亮、劉備將永無出頭之日,三分天下根本無法實現
「諸葛亮未出茅廬而知三分天下」,一直以來,人們對諸葛亮的智慧過於抬高。這不太符合事實。事實上,曹操、司馬懿、法正等人智慧絕不在諸葛亮之下。今天說的這位也不比諸葛亮差,而且如果他不過早去世,劉備諸...
三國顏值最低之人,和諸葛亮齊名,如果不早逝劉備能得天下嗎?
現實有時候告訴我們,長得太醜,是會影響你的應聘效果。面試官在人群中看了你一眼,覺得你顏值不太好,可能影響你的印象分。你要是不相信,我們來看看今天的主角——龐統的故事,你就會明白,有時候好的外表,...
孫權和劉備翻臉的真正原因,不是因為關羽,而是劉備對不起此人
諸葛亮在「草蘆對」(俗稱「隆中對」)中,給三顧茅廬的劉備擬定的戰略方向,便是先接管劉表的荊襄地區,然後揮師西進,攻取益州。當時益州大部分地區,在益州牧劉璋的治下。北部的門戶漢中郡,則在天師教教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