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不失荊州,劉備能夠在「隆中對」戰略下一統三國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熟讀漢末三國歷史,劉備從涿郡起兵以來,一直就顛沛流離,沒有固定地盤,直到依附劉表之後,在新野三顧茅廬之後,請出諸葛亮,從而得到了諸葛亮的「隆中對」戰略,東連孫吳,北拒曹操,赤壁之戰,占據荊州五郡,後西取益州,北奪漢中,成為擁有漢末九州最大的兩個州,勢力達到的頂峰時期。

只可惜,後來關羽大意失荊州,導致蜀漢付出巨大的代價。

試問,關羽不失荊州,劉備能夠在「隆中對」戰略下一統三國嗎?

「隆中對」是諸葛亮未出茅廬之時向劉備提出的謀取天下、復興漢室的戰略建議,被譽為「一對足千秋」,是我國歷史上軍事戰略分析、決策的典範。

正文如下:

自董卓已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

曹操比於袁紹,則名微而眾寡。

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

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

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

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

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

劉璋暗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岩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總之,諸葛亮的「隆中對」戰略,在軍事上主要分兩步路走,首先利用荊州牧劉表、益州牧劉璋的弱點,不失時機地奪取荊、益二州;然後再以荊州、益州為根據地,等待時機成熟,兩路出兵,對曹魏實施兩面夾擊,以達到逐鹿中原,興復漢室的目的。

而劉備的發展確實如此,劉備先後奪取了荊、益二州,之等待「天下有變」了,然而沒有有變不是曹魏,而是荊州。

建安二十四年,關羽發動襄樊之戰,遭到東吳投降,大意失去荊州。

荊州的失去,使得北伐的基礎發生了極大的變化,漢政權處於偏安一隅的窘境,經濟實力大大削弱,軍事上喪失了「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與「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遙相呼應,兩面夾擊曹魏的可能。

如果荊州沒丟失,劉備能夠在「隆中對」戰略下一統三國嗎?以當時劉備的實力來說,是完全有可能的。

第一:荊州不失,蜀漢可以兩路出兵

荊州不失,蜀漢有用荊、益二州大部分地盤,地理位置就具有拓展性,完全符合隆中對戰略,只要機會來了,自然方便出兵北上。

第二:荊州不失,蜀漢高層人才不會損失

歷史上,關羽大意失荊州,陣亡了,損失一大批武將,而劉備東征孫權,遭遇夷陵之戰,再度損失一大批武將,連張飛、劉備也相繼死去。

荊州不失,劉備、關羽、張飛,必然是不會過早去世的,蜀漢一大批的武將,也不會死或降。

這樣蜀漢的人才梯隊也不會凋零,從而出現「蜀中無大將」的尷尬局面。

第三:荊州不失,蜀漢的國力不會是最弱的

荊州不失,蜀漢的實力,必然不會太弱。

無論是地盤,還是人口,經濟等各方面,是完全能夠支持蜀漢的北伐大業的。

因此,荊州不失,諸葛亮的隆中對有可能實現的。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為什麼諸葛亮不等「天下有變」時再北伐呢?

隆中對選自陳壽的《三國志》,東漢末年,劉備三顧茅廬去襄陽隆中拜訪諸葛亮時的談話內容(促成三國鼎立的戰略決策)。在《隆中對》中,諸葛亮向劉備表示: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

如果關羽不大意失荊州,三國的格局會怎樣

1荊州對於劉備的戰略意義,在諸葛亮的《隆中對》中已經說過。荊州是劉備進軍巴蜀的腳踏板,同時也是劉備集團爭奪天下的一塊戰略要地。荊州進可攻打曹魏,退可克制孫權,對於劉備來說荊州的重要性怎麼說都不過...

諸葛亮數次北伐是否屬於窮兵黷武 為什麼?

真不是。這事兒,既有外部因素,也有內部因素。先看外部,開宗明義一句話:多次北伐是符合諸葛亮乃至蜀漢集團一直以來的最高戰略部署——隆中對的。隆中對的核心在於天下三分,占據荊州、益州,聯吳抗曹。但是...

諸葛亮、五虎將那麼牛,為何蜀國先亡了

蜀漢政權,以劉備之德,孔明之智,五虎之勇,又有十萬大軍,加之漢室正統的身份和蜀道奇險的拱衛,被人們寄以無限厚望,卻在鄧艾的奇襲之下瞬間便轟然倒塌,並且先於東吳滅亡近二十年。人們不禁會問:蜀國即使...

《隆中對》原文、 賞析

孔明曰:「自董卓造逆以來,天下豪傑並起。曹操勢不及袁紹,而竟能克紹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以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此可用為援而不...

看一代偉人怎麼評價諸葛亮的《隆中對》?

看一代偉人怎麼評價諸葛亮的《隆中對》?文丨姜衛華公元207年,徐庶向劉備推薦了他的好朋友諸葛亮。諸葛亮何許人也?自稱「臥龍」,常以春秋戰國時的管仲、樂毅自比。劉備作為求賢若渴的老闆,三顧茅廬聘請...

六出岐山,為何不能一統天下?

三國(220年-280年)是上承東漢下啟西晉的一段歷史時期,分為曹魏、蜀漢、東吳三個政權。赤壁之戰時,曹操被孫劉聯軍擊敗,奠定了三國鼎立的雛型。220年,曹丕篡漢稱帝,國號「魏」,史稱曹魏,三國...

諸葛亮數次北伐是否屬於窮兵黷武 為什麼?

真不是。這事兒,既有外部因素,也有內部因素。先看外部,開宗明義一句話:多次北伐是符合諸葛亮乃至蜀漢集團一直以來的最高戰略部署——隆中對的。隆中對的核心在於天下三分,占據荊州、益州,聯吳抗曹。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