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對》原文、 賞析
文章推薦指數: 81 %
隆中對原文
孔明曰:「自董卓造逆以來,天下豪傑並起。
曹操勢不及袁紹,而竟能克紹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
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以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
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此可用為援而不可圖也。
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地,非其主不能守;是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國,高祖因之以成帝業;今劉璋暗弱,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岩阻,西和諸戎,南撫彝、越,外結孫權,內修政理;待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兵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大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此亮所以為將軍謀者也。
惟將軍圖之。
」言罷,命童子取出畫一軸,掛於中堂,指謂玄德曰:「此西川五十四州之圖也。
將軍欲成霸業,北讓曹操占天時,南讓孫權占地利,將軍可占人和。
先取荊州為家,後即取西川建基業,以成鼎足之勢,然後可圖中原也。
」
諸葛亮「隆中對策」譯文
自從董卓作亂以來,各地豪傑同時興起,跨州連郡稱霸一方的多得數不清。
曹操同袁紹相比,名位低賤,兵力又少,然而曹操終於打敗了袁紹,以弱勝強的原因,不僅是時機有利,而且更重要的還在於人的謀劃得當。
現在曹操已經擁有百萬大軍,控制著皇帝向諸侯發號施令,這實在是不能同他較量的。
孫權占據江東已經三世了,那裡地勢險要,百姓歸順,又任用了有才能的人,在這種情況下只能以它為外援,而不可以謀取。
荊州北靠漢水、沔水,南邊可以直達沿海一帶,東面和吳郡、會稽郡相連,西面和巴郡、蜀郡相通,這是個戰略要地,而劉表卻沒能力守住它,這大概是形勢給您提供的機會,難道將軍沒有奪取它的意圖嗎?益州地勢險要,有廣闊肥沃的土地,是個富饒的地方,高祖憑藉著它建立了帝業。
劉璋昏庸懦弱,張魯又在北面威脅著他,那裡人口眾多,物產豐富,劉璋卻不知道愛惜,有才能的人都盼望能得到一位賢明的君主。
將軍既是皇室的後代,又聲望很高,聞名天下,廣泛接納英雄,思慕賢才如饑似渴。
如果能占據荊、益二州,守住險要的地方,與西邊的各少數民族和好,又安撫南邊的少數民族,對外聯合孫權,內部革新政治;一旦形勢發生變化,就派一員上將率領荊州的軍隊向中原進軍,將軍親自統率益州大軍打出秦川,百姓誰能不拿著飯食水酒來迎接您呢!如果真能這樣做,那麼稱霸的事業就可以成功,漢朝的天下就可以復興了。
《隆中對》賞析(姜濤)
東漢末年,宦官專權,朝政腐敗,政治黑暗,民不聊生,階級矛盾和統治階級內部矛盾都極為尖銳,終於在公元184年爆發了全國規模的黃巾農民大起義。
在東漢統治階級調兵遣將,分路鎮壓農民起義的同時,地方官吏和地方豪紳,借鎮壓農民起義之機各自招兵買馬,擴充勢力,割據一方,這就形成了長達十年之久的軍閥混戰。
曹操和孫權在鎮壓農民起義,削平割據勢力的過程中,分別統一了中國的北部和東南部。
而劉備則先後依附於公孫瓚、陶謙、曹操和袁紹,後來又到荊州投靠劉表。
到處流落,一籌莫展。
《隆中對》的故事,發生在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十月。
這時軍閥混戰雖然尚未停息,但曹操和孫權獨霸一方的大勢已定,二分天下的局面已基本形成。
對此,念念不忘「興復漢室」,而且頗有爭霸諸侯,統一中國之雄心的劉備,當然不能善罷甘休。
於是他便積極搜羅人才,以期共濟大事。
《隆中對》就是寫劉備前去拜訪諸葛亮,請諸葛亮出山為他出謀劃策。
文章通過隆中對策,給讀者塑造了諸葛亮這個具有遠見卓識的政治家和軍事家的形象。
他善於審時度勢,觀察分析形勢,善於透過現狀,掌握全局,並能高瞻遠矚,推知未來。
作者對諸葛亮這個人物形象的塑造,是逐步深入地完成的。
文章開頭寫他「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就頗耐尋味。
「躬耕隴畝」,並不是簡單地寫他親自耕作,而是著重說明他隱居于田野。
於此讀者可以想到,一個負有卓越才識的人而隱居不仕,必有重重憂事在心。
而「好為《梁父吟》」,就正含蓄地揭示了這個問題。
《梁父吟》,是古歌曲,是一首流傳在齊魯之間的感慨時事,憂傷戰亂的歌曲。
諸葛亮吟誦這首歌曲,在於借古抒懷,以表達他感傷亂世的思想感情和對軍閥混戰的不滿。
作者用一「好」字,說明他並非偶爾一吟,可見其感慨之深。
「身長八尺」,是外貌描寫。
但從這堂堂儀表的外貌描寫里,不僅為了顯示人物的魁偉英俊,而且也在於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
所以作者接著寫他「每自比於管仲、樂毅」,這就更看出他不同於芸芸眾生。
管仲,是春秋時期輔佐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成就霸業的顯赫一時的豪傑。
樂毅,是戰國時期燕昭王的國相,曾率五國之師伐齊,拿下齊國七十餘城,迫使齊王狼狽出奔的英雄。
諸葛亮「自比於」他們,說明他和他們一樣胸懷大志,決非庸人一流。
對諸葛亮的自許,客觀上也有不同的反響,對此作者也著意作了交代。
「時人莫之許也。
惟博陵崔州平、潁川徐庶元直與亮友善,謂為信然」。
這裡說的「時人」,自然是指當時社會上的一般人。
他們「莫之許」,並不說明他才能低下,平生無大志,恰恰說明他深沉的性格特徵,說明他不是那種誇誇其談,鋒芒畢露的人,而是一個聲聞不彰,謹慎從事的人。
因而不被「時人」真切了解,那是很自然的事。
至於了解他的,與他「友善」的崔州平和徐庶,則完全承認諸葛亮的自許是符合實際的,決非妄自尊大。
接著寫徐庶向劉備推薦他,更見出他的神采非凡。
徐庶說:「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將軍豈願見之乎?」他用「臥龍」一語,對諸葛亮作了崇高而又形象的評價。
在封建時代,「龍」是被神化了的四靈之長,用「龍」來比喻諸葛亮,在當時可算是最高不過的評價了。
然而又用一個「臥」字,說明他雖有卓絕的才幹,卻是英雄無用武之地。
這又與文章的首句「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作了有機地呼應。
「思賢若渴」的劉備聽得有這樣一個「臥龍」式的人物,自然是求之心切了。
於是便脫口說出「與君俱來」。
可是他並不了解諸葛亮決不奉迎以求聞達的為人,所以徐庶接著說:「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
將軍宜枉駕顧之。
」這不僅把諸葛亮那種決不屈身俯就的品質和至高無上的尊嚴寫了出來,而且也為劉備屈身親往隆中求見諸葛亮作了鋪墊,製造了氣氛。
劉備屈駕求見諸葛亮,「凡三往,乃見。
」這既是對劉備是否真誠求賢下士的觀察和考驗,同時也是對諸葛亮自許甚高,決不輕易結交出仕的再次揭示。
劉備「凡三往」求見諸葛亮,這就完全可以證明劉備的求賢下士是出自真心誠意,諸葛亮這才同他相見。
劉備「三往」,旨在討計問策,以成就大業。
問策之前,劉備先「屏」去左右人等,這就進一步說明,他們雖然只是初次相見,但決非一般的往來酬酢,弄得如此機密,想必有大事相商。
事實也正是這樣。
劉備「屏」去左右之後,首先從「漢室傾頹,奸臣竊命,主上蒙塵」的天下政治形勢說起,表露他對漢室江山傾頹,皇帝遭到挾持的深切憂傷,以及對奸臣(主要指曹操)竊取政柄的強烈不滿。
接著又以十分謙遜的口吻和堅定的態度述說了自己「興漢除奸」,「欲信大義於天下」的平生抱負。
最後誠摯懇切地提出諮詢,向諸葛亮求教,從而引出諸葛亮的對策。
諸葛亮對策,是本文的重點,也是集中刻畫諸葛亮這個卓越的政治家和軍事家形象的重點。
從文章的層次看,又分三層意思。
第一層,從「自董卓以來,豪傑並起」至「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
先從形勢分析入手,指出「自董卓以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
但在長期的割據混戰中,許多軍閥都相繼失敗了,而今只有既成集團勢力的曹操和孫權,但是又「不可爭」與「不可圖」。
為什麼不能與他們「爭」和「圖」呢?就曹操來說,從過去看,「曹操比於袁紹,則名微而眾寡」,但經過官渡一戰,曹操卻打敗了袁紹。
曹操之所以轉弱為強,不僅是時機有利,而且也是「人謀」得當。
這裡所說的「人謀」,包括用人和用計兩個方面。
在用人上,曹操能夠使用像郭嘉、荀、許攸等足智多謀的人才;在用計上,能夠針對袁紹不恤內政,不能用人等情況,作出正確的決策。
從現在來看,「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以令諸侯」。
不僅軍隊實力空前強大,並且挾持了漢獻帝,打著堂堂正正的旗號,來號令天下了。
對這樣的勁敵,暫時是「不可與爭鋒」較量的。
再就孫權來說,「孫權據有江東」,從孫堅到孫權「已歷三世」,有牢固的統治根基,國勢險要,人民歸附,又有張昭、周瑜、魯肅、程普等賢能之士為之效力,這是難以動搖的。
因此,只能同他結成同盟,而不能去打他的主意。
中原的曹操既「不可與爭」,江東的孫權又「不可圖」,到底該怎麼辦呢?
第二層,從「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至「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就「可爭」和「可圖」的荊益兩州加以陳述剖析。
從荊州來看,北邊有漢水和沔水之利,南邊直到南海,可取得資財。
東邊和浙江相接,西邊直通巴蜀,地處東西南北要衝,「此用武之國」,是兵家必爭之地,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據此即可控制吳、魏,保住巴蜀。
況且對荊州取而代之也是完全可能的。
荊州的統治者劉表昏庸無能,既不懂軍事,又不能知人善用。
對此,投奔劉表長達七年之久的劉備是深為了解的。
荊州雖然是戰略要地,但易攻難守,因此只能作為外圍,不宜作為建立政權的基地。
所以諸葛亮又進而談到益州。
從益州來看,地勢險要,土地廣闊,物產富饒,當年漢高祖劉邦就是憑藉這個地方的有利條件,建立了帝業。
言外之意,益州同樣可以作為建立蜀漢大業的基地。
而且就目前來看,益州同荊州一樣,也是「其主不能守」的情勢。
劉璋身為益州刺史,但同劉表一樣昏庸無能,在北邊占據漢中的張魯,時刻都在威脅著他。
益州、漢中雖然「民殷國富」,但他們都不體恤百姓,所以那些「智能之士」,都「思得明君」,也同樣可以取而代之。
既然荊益二州具備地利、人和的條件,那麼劉備能否據為己有,以及據為己有之後又該怎麼辦呢?
第三層,從「將軍既帝室之胄」至「漢室可興矣」,說明劉備完全具備取得荊益二州的條件,並進而申明取得荊益二州之後應採取的措施及其前景。
「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天下」。
這是說劉備作為皇帝的後代,起而發難,是名正言順的正義之舉,是有足夠的聲望和號召力的。
再加上「總攬英雄,思賢若渴」的美德,就一定能夠上下團結一致,取得荊益二州。
等到「跨有荊、益」,就要「保其岩阻」。
「保其岩阻」,是就軍事方面說的,它包含著堅守陣地,蓄積力量,作好準備,待機而動等內容。
要保住這塊基地,還必須對西南少數民族做好「和」好和安「撫」工作,以鞏固後方,解除北伐中原時的後顧之憂。
在對外政策上,要「結好孫權」,採取聯孫抗曹的政策;在內政上,要「修」,也就是要修明政治,這包含抑制豪強,施行耕戰,舉賢任能等一系列措施,以革除劉璋的弊政。
這些對內對外政策,倘能付諸實行,力量就會不斷壯大,政權就會得以鞏固,自然就能對付曹操這個勁敵了。
然而曹操畢竟勢力強大,要想消滅他,也決非輕而易舉之事,因而又不可魯莽從事。
要待「天下有變」,也就是要等待曹操集團內部發生變亂或對外發動戰爭,這時即可乘虛而入,分兵北進,沿著兩條軍事路線,發動鉗形攻勢。
一條是「將荊州之軍」向宛、洛挺進,直搗敵人的心臟洛陽;一條是「將軍率益州之眾,以出秦川」,攻其首腦長安。
如能照此辦理,就會受到百姓的擁護,那麼成就「霸業」,「興復漢室」,統一中國的目的即可達到。
劉備聽了這番對策,極口稱善,並「與亮情好日密」。
這說明他對諸葛亮的高明對策如獲至寶,是欣然接受的。
文章的末段,寫隆中對策後的反響。
從關羽和張飛等人的「不悅」,又可看出劉備對諸葛亮器重的程度,以及諸葛亮在劉備心目中的地位。
特別是他對關羽和張飛等人的勸阻和解釋說:「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
願君勿復言。
」就更加生動形象地說明他們之間的親密關係,同時也說明諸葛亮智識的卓絕,以及在成就蜀漢大業中將要起到的巨大作用。
本文就是沿著如上的故事情節來塑造諸葛亮這個人物形象的。
諸葛亮在對策中,為劉備成就蜀漢大業規劃了一條明確而又完整的內政、外交政策和軍事路線,相當周詳地描繪出了一個魏、蜀、吳鼎足三分之勢的藍圖。
這個藍圖,是建立在對現實進行科學分析的基礎之上的。
劉備後來就是基本上按照這個政治方案建立了蜀漢政權,形成了天下三分的政治局面。
歷史的實踐雄辯地證明,諸葛亮的預見非常英明。
只是由於劉備、關羽曾一度沒有堅定地執行聯孫抗曹的外交政策,結果遭到了孫、曹兩面的夾攻,而失去了荊州。
特別是吳、蜀彝陵一戰,西蜀元氣大傷,再加上劉備和諸葛亮相繼死去,後主劉禪昏庸無能,西蜀每況愈下,致使諸葛亮「興復漢室」,統一中國的規劃完全落空。
諸葛亮卓越的政治軍事才能,不僅表現在他為建立蜀漢政權,統一中國制定了一套切實可行的政治方案,而且也表現在他深知治國之本。
他分析政治形勢,除考慮到地理環境、經濟條件和軍事實力而外,還特別突出地強調恤民和用賢兩事。
他在論述東吳「不可圖」時,指出「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論述益州「可圖」時,指出益州、漢中「民殷國富」而其主劉璋、張魯「不知存恤」,致使「賢能之士思得明君」。
他把能否取得政權和鞏固政權,從是否恤民和舉賢著眼,這就更加顯示了一個政治家和軍事家的卓見。
諸葛亮的崇高智慧和科學預見,並非天性而來,而是建築在對現實的深入觀察和了解,對形勢的科學分析和對歷史經驗總結基礎之上的。
從寫作上看,本文的層次極為清晰,結構十分謹嚴。
作者自始至終圍繞著諸葛亮對策這個中心思想,圍繞著諸葛亮這個人物形象進行敘寫議論。
作者先寫「隆中對」前,次寫「隆中對」時,後寫「隆中對」後,結構布局一目了然。
寫「隆中對」前,採用了正面敘述的方法,寫出了人物的生活、思想、交遊及其社會聲譽,這就粗略地勾勒出了諸葛亮其人的與眾不同。
繼而又從側面加以敘寫,通過徐庶的薦舉和劉備的屈駕「三往」,進而襯托出諸葛亮的才質非凡。
這就為諸葛亮對策作了鋪墊,製造了氣氛。
先有劉備之請,而後有諸葛亮之對,自然是順理成章。
如果說隆中對前,是通過作者的敘述和他人的反響來突出諸葛亮的高明的話,那麼隆中對時,則是讓人物自己登場現身說法,進行具體論述,從而更雄辯地展示人物的高明。
基於諸葛亮對天下形勢深刻觀察和科學分析,把自己的對策作了有條不紊地論述。
如前所述,他先論「不可爭」與「不可圖」,次論「可爭」與「可圖」,最後寫「爭」與「圖」的具體步驟和規劃,沿著事物本身發展的規律,由近及遠,層層遞進地闡述了自己的見解,這樣寫來,既精闢地論述了當前形勢,又推斷了將來的發展趨勢。
在論及建立根據地時,什麼地方適宜,什麼地方不適宜;什麼地方先「圖」,什麼地方後「圖」,談得一清二楚。
在論及統一大業時,先談對內、對外等多方面的準備,後談如何進攻,思路也十分清晰。
而文中所寫隆中對後的反響,不論是對人物形象的刻畫,還是從文章的結構來看,都是一個有機的整體。
本文語言的概括精練,也達到了相當完美的高度。
諸如寫「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
身長八尺,每自比於管仲、樂毅。
」僅僅用22個字,就把諸葛亮的生活狀況、思想狀貌、體軀外貌以及生平抱負勾畫出來。
再如諸葛亮對策後寫劉備的反響,只用一個「善」字,就把劉備對諸葛亮的高度評價和他此時此刻的心境寫了出來。
而當關、張「不悅」時,劉備僅用「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這個通俗易懂的比喻,生動形象地道盡了他們之間不可分割的親密關係。
而其中似盡未盡的深刻內容,留待讀者去尋思玩味。
再就全文來看,篇幅也極為有限,然而卻能把對策及其前前後後寫得那麼廣闊,分析得那麼透闢,論述得那麼周詳,也是難能可貴的。
足見本文言簡而意賅,文省而深刻的特色。
《三國志》被時人譽為「善敘事,有良史之才」,於此可見一斑。
諸葛亮《隆中對》的睿智和天真,天下三分可成,為何伐魏難於登天
真假三國縱橫談:《隆中對》的睿智和天真東漢末年群雄紛爭,只有真正的英雄才能抓住機遇壯大自己,而那些草包即便遇到機會也會任由其溜走。曹操擊劉備,袁紹不能乘其後,曹操征烏桓,劉表亦不能乘其後。不過劉...
諸葛亮理想破滅,難道是隆中對錯了?
(加盟作者秦風1978原創作品,請勿轉載)《隆中對》,是劉備三顧茅廬時諸葛亮所提出的戰略構想。可以這麼說,蜀漢集團後來基本上按照這個構想進行發展、擴張的。但是,後來遭遇了重大挫折,這個戰略構想後...
議論蜀漢不能統一天下的原因:失荊州和夷陵之戰
公元(211年),西川的益州牧劉璋擔心曹操攻打西川,便想借劉備的兵馬抵禦曹操。於是劉備讓諸葛亮和關羽、張飛、趙雲鎮守荊州。於是孔明總守荊州,關羽拒襄陽要路,當青泥隘口;張飛領四郡巡江,趙雲屯江...
「隆中對」並不是諸葛亮獨有,還有兩個,一個被推行,一個被拋棄
「隆中對」是諸葛亮為劉備描述出的一個戰略遠景,分析了當時天下大勢,預見三分天下的可能,為劉備擬定了實現戰略藍圖的相應對策,諸葛亮也因此走上政治舞台。
關羽不失荊州,劉備能夠在「隆中對」戰略下一統三國嗎?
熟讀漢末三國歷史,劉備從涿郡起兵以來,一直就顛沛流離,沒有固定地盤,直到依附劉表之後,在新野三顧茅廬之後,請出諸葛亮,從而得到了諸葛亮的「隆中對」戰略,東連孫吳,北拒曹操,赤壁之戰,占據荊州五郡...
文書三國|隆中對:諸葛亮之謀弱於魯肅,三分天下靠周瑜早死
文 | 江隱龍章武二年(公元222年),劉備在夷陵之敗後退守魚復,將魚復改為永安。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在劉備死後為防孫吳西進,在永安布「八陣圖」以禦敵,並成功籍此困住了陸遜。這一段見於第八十...
價值五個億的戰略諮詢報告
作者頭條號:村長say東漢末年,有一個叫劉備的「企業家」,經過熟人推薦,去拜訪諸葛亮的戰略諮詢公司。劉備當年苦於沒風投關注,也打不過曹操這樣的BAT,而且「市場」比較混亂,諸葛亮為劉備分析了「市...
第九篇:欣賞一篇 隆中對
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身長八尺,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惟博陵崔州平、潁川徐庶元直與亮友善,謂為信然。時先主屯新野。徐庶見先主,先主器之,謂先主曰:「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將軍豈願...
《諸葛亮的帝師絕唱》之三:《隆中對》的讀解密碼
諸葛亮的求職沒有太多意識形態方面的考量。也就是說,他的出山與劉備是否是宗室、是否要復興漢室沒有直接關係。諸葛亮「兜售」的戰略方案是中性的,適用面很廣,當然前提是要滿足自己做帝師的要求。
隆中對:諸葛亮和劉備一場稱霸當老大的密謀
三國志原文: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身長八尺,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惟博陵崔州平、潁川徐庶元直與亮友善,謂為信然。時先主屯新野。徐庶見先主,先主器之,謂先主曰:「諸葛孔明者,臥龍...
劉備在「隆中對」中暗藏的5大政治陰謀,彰顯梟雄本質
諸葛亮「天下三分」的論斷最初見諸於他和劉備暢談天下大勢的「隆 中對」上。筆者在反覆研讀這段對話後,發現這不過是劉備用障眼法上演 的政治謊言,是老謀深算的劉備親手導演的一場政治陰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