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對那麼牛,諸葛亮卻依然無法助劉備復興漢室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眾所周知,劉備三顧茅廬,請得諸葛亮出山,助其興復漢室,諸葛亮給劉備的策略就是大名鼎鼎的《隆中對》。

《隆中對》的內容大致是這樣的:不要再跟曹操和孫權死磕。

要先取荊州也就是今天的湖南湖北這一帶為根據地。

再取益州,也就是四川。

和曹操、孫權成鼎足之勢,三分天下。

等一到中原有事,天下有變,就兩路出兵。

一路從荊州向河南一帶出兵;第二路從四川向關中,定鼎中原。

歷史也確實按照這個趨勢發展,劉備先後占據了荊州和四川,但後來關羽大意失荊州,劉備的《隆中對》失去了重要的一側,才有了後來諸葛亮六出祁山,姜維九伐中原的歷史。

那麼諸葛亮的《隆中對》問題出在哪裡?為什麼這麼偉大的戰略構想沒有實現呢?或許有人將此歸因於關羽的大意失荊州,但是這麼說有失公允。

一是地理因素,荊州和四川這兩個地方是隔開的,但是荊州和孫權的東吳卻幾乎是連成一片,一旦劉備出兵攻伐中原,那麼四川和荊州兩路也沒有辦法形成配合,同時,無論哪一處有變,另一處都沒有辦法支援,關羽遭攻擊,劉備無法及時予以支援就是因為這點。

二是劉備取四川即益州是從同為漢室宗親的劉璋手裡搶地盤,這叫不義,對於劉備的聲望有害。

劉備相比於曹操,孫權最大的優勢就在於他是漢室宗親,且有衣帶詔,是天子親命的討逆的宗親。

依靠這一點劉備快速整合天下忠於漢室的力量。

但是殺劉璋則事實上破壞了他的威望和立命的根基。

當然整體來說取益州是必須的,但有其利必有其害。

三是《隆中對》成立有個先決條件,那就是漢室朝廷還在。

但是僅僅十三年後,獻帝就在脅迫下將帝位禪讓給了曹丕。

當然曹丕也夠陰險,留下了獻帝的命。

獻帝禪讓後劉備的帝位就變得尷尬起來,因為漢朝在程序上合理的變成了魏,劉備不再代表正統。

所以《隆中對》的戰略時間只有十三年。

四是《隆中對》缺少對天下另一個正統----儒家的爭取。

你看三國末年的那些大儒,或者在魏,或者在吳,在蜀的屈指可數,這也是造成蜀國後期國無大將的重要原因,因為沒有人舉薦人才嘛。

《隆中對》以我們後來人的眼光看確實存在一些問題,但是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這樣的戰略設想無疑是十分偉大的,確實也奠定了後來三分天下的基礎。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關羽大意失荊州是因為《隆中對》嗎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豪強並起,軍閥割據,沒落皇親劉備空有蕩平天下之抱負,無奈勢單力薄,只得輾轉依附公孫瓚、曹操、袁紹、陶謙、呂布、劉表等人,奔波流離,年近半百,一事無成,劉表看在宗親份上,許新野...

歷史上偉大的戰略構想——《隆中對》

公元207年,諸葛亮在隆中,為劉備分析了天下形勢,提出了一整套戰略,核心要點有幾個:不要再跟曹操和孫權死磕了。他們家大業大,不可與之爭鋒。要先取荊州,也就是今天的湖南湖北這一帶為根據地。再取益州,

隆中對的三個重大戰略失誤

諸葛亮是我國古代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戰略家,年僅二十七歲的諸葛亮初出茅廬,就向劉備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戰略構想,這就是著名的《隆中對》。《隆中對》準確預見了漢末天下三分的歷史發展趨勢,為蜀漢立國提...

劉備是假仁假義還是亂世梟雄?

魯迅評《三國演義》人物,有一句話很經典,說諸葛亮「多智近妖」,劉備「長厚似偽」。但史書記載中的劉備,虛偽或許說不上,也絕對不是小說里那個逢事就會哭,除了仁義,百無一用的老好人。

揭秘關公大意失荊州背後的天大陰謀

導讀:建安二十四年,劉備西取益州,讓關羽做了前將軍,負責荊州一切事物。劉備在益州一路攻城拔寨、高歌猛進、節節勝利,關羽在荊州也是大敗曹仁、生擒于禁,威震華夏。突然,關羽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兵敗...

劉皇叔與扶得起的劉阿斗:誰是有道明君

猛然看到這個題目,讀者也許會產生懷疑。因為眾所周知:諸葛亮輔佐劉皇叔(劉備)在成都登上了帝位,成為蜀漢的開國之君,這應該說是扶起了的。劉阿斗(劉禪)是由他父親向諸葛亮託孤,由諸葛亮長期輔佐,最後...

劉備有五虎將和臥龍鳳雛 為什麼統一不了天下

三國里人才濟濟,文的也有,武的也有。那裡是群雄割據的年代 ,各路大神舉旗占山為王,誰與爭鋒,看各路的人馬互有打殺,誰都想在這個大蛋糕里爭一塊。但拼到最後,三分天下已經越來越明朗,曹操分到了最大的...

大意失荊州背後是諸葛亮的戰略失誤造成的

話說諸葛亮提出《隆中對》之時,提出了很多戰略目標和計劃,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取的荊州和益州的控制權,以此為基礎建立自己的根據地,最終達到復興漢室的目標。然而這些目標的基礎,也是最根本的一點,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