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為何選擇姜維?諸葛亮為什麼同東吳重簽和約?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劉備兵敗吳國之後,白帝城託孤。

諸葛亮也謹遵先帝遺願輔佐劉禪。

按理說,關羽、劉備之死都和東吳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諸葛亮對吳國應該懷有深仇大恨才對,然而不久之後,諸葛亮為何又同吳國簽訂和約?

劉備死後,劉禪繼位成為蜀漢國的皇帝,同時將年號改為建興元年(公元223)。

在完成了登基、冊封皇后等一系列程序性的事項以後,他又派出使者前往吳國,以鞏固兩國的友好關係。

孫權也遣使回訪,以表明兩國的親善友好。

所有人都知道,劉禪這個皇帝只是一個牌位,蜀漢國實際掌握權力的是諸葛亮。

劉備把劉禪託付給諸葛亮,還讓劉禪像對待父親一樣對待他,劉禪也是「三國志》也是在《後主傳》和《諸葛亮傳》當中同時記載了這件事情。

本來,劉備在上一年的十月已經和吳國簽訂了和約,至此不過是一年的時間,諸葛亮為什麼要和東吳人重新簽訂和約呢?

封建社會,皇帝死了要由他的兒子來繼承,不管他的這個兒子是個英才還是一個窩囊廢,都必須如此,這就是所謂的「父死子繼、兄終弟及」的宗法制度。

但有一個問題,老子的那個位子兒子可以繼承,老子的政策和所用的人兒子不一定一成不變全部「繼承」過來。

儘管嘴上說得是所有的都不能改變,但實際上一成不變的事情是少有的,這就是為什麼會出現「一朝天子一朝臣」的現象。

所以說,當一國換了國君,新的國君上任,有些事情是需要重新確認一下的,以便表明新國君的政策動向。

按理說,這種國與國之間的事情應該是國君行為,但蜀國情況特殊,權力都在諸葛亮手中,所以,除了以劉禪的名義,還要有諸葛亮的態度。

正因為如此,以上兩傳才都記載了這件事情。

這也是諸葛亮這個新執政需要重新確認的事情,也是讓吳國人明白,蜀國人的這一決策沒有變。

當然,這兒說的是確認,是因為劉備在世時就已經建立了這種關係,諸葛亮只是表明一下態度而已。

諸葛亮的隆中對中曾有設想,要想奪取中原恢復漢室,要在劉備取得西川後,兵分兩路,一路出秦川,一路出宛洛。

關羽丟了荊州以後,宛洛這一路顯然是走不通了,諸葛亮就是對這一戰略思路的調整。

本來,劉備是想繼續走這一路的,所以他才會不顧大多數人的反對,執意要東征伐吳。

諸葛亮雖然沒有公開表示反對,但他是反對派卻是毫無疑問。

  伐吳失敗後,諸葛亮有句話說:「法孝直如果在世,一定能勸阻主上,使他放棄東征的決定。

」劉備一死,諸葛亮徹底放棄了宛洛一路,專心致志地北出秦川。

但是,率軍北伐首先要解除後顧之憂,這個「憂」就是平定南方和和好東吳。

縱觀諸葛亮執政時期,東部始終都沒有戰事發生。

當諸葛亮放棄了東線以後,荊州地區雖然還是有戰事發生,有時候打得還很熱鬧,但那只是在魏、吳兩國之間進行,並不干蜀國什麼事。

即便是在諸葛亮死後,他的繼任者也沒有和東吳發生大的戰事,這就說明,這項政策已經成為蜀漢國的上下共識。

劉備的這個蜀漢國的地盤,是從同宗兄弟劉璋手中奪來的,而幫助他奪取西川的骨幹成員大多是荊州人士,這樣一來,劉備的蜀漢國在表面看似一致的情況下,內部卻是分成了好多利益集團。

現在一般把他們分為荊州集團、東州集團和益州集團。

劉備在世的時候,他可以靠著自己的威望擺平各方面的關係。

劉備是皇室之後,這在那個時代是非常厲害的一塊夷陵之戰時,劉備就派出了黃權的部隊住在江北,以防止魏國趁機來襲,後來這支部隊也是投降了魏國,而不是吳國。

這說明,吳、蜀兩國交戰,魏國並沒有閒著。

劉備逃往白帝城時,東吳有將領建議乘勝追擊,可以一舉擒獲劉備。

陸遜以為,不宜繼續作戰,以防曹丕以幫助討伐劉備為名,實則對東吳另有所圖。

也就是說,只要魏、吳兩家相互結合,任何一家都可能進攻蜀國。

同樣的道理,只要兩家相互猜忌,蜀國東部就會相對安全。

這也是諸葛亮非聯合東吳的原因所在。

縱觀諸葛亮的一生,他似乎和東吳有一種戰略上的默契,就是兩家必須聯合,一旦爭鬥,得利的可能就是魏國。

而東吳孫權那邊,也是把注意力放在了對他們生命攸關的荊州地區,而不願意走這條艱難的蜀道,從而形成了兩家長期的和好狀態。

這是當時的政治家必須看明白的問題,諸葛亮和孫權都是當時傑出的政治家,為了自身需要,這和約必須得簽訂。

控制住個人的理智和感情,把國家的安危和未來放在第一位,這也許就是後人那麼崇拜諸葛亮的原因之一吧。

諸葛亮興兵北伐

眾所周知,北伐曹魏,統一全國是諸葛亮平生孜孜以求的 奮鬥目標。

當他第一次與劉備論天下形勢時,便擬定了:占領荊益二州,安撫益州西部諸戎、南部夷越,整頓內政,外與孫權 結好,等候北方有變,兩路出兵進攻魏國,從而平定天下的戰略方針。

這個方針雖然幾經挫折,特別是關羽失荊州,致使諸 葛亮兩路出兵進擊中原的計劃為之流產之後,他仍然矢志不 渝。

致使鄧芝受諸葛亮派遣;使吳修盟,當孫權說道:「若天下太平,二主分治,諸葛亮北伐,也完全是為了實現劉備救復漢室的遺願。

劉備是漢室後裔,在他生前,立志要消滅曹魏政權,復興漢室。

可是他這個宏願未及實現便死去了。

臨死之前,他把諸葛亮召到永安宮託孤「屬以後事,謂亮目:『君才十倍於曹丕,必能安 國,終定大事』」。

所謂「終定大事」,即是最後一定能消滅曹魏, 恢復漢室統一天下。

諸葛亮當即涕泣表示,願「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

後來,他出師北伐前夕,在給後主劉 禪的《出師表》中說:「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 命以來,夙夜憂嘆,恐付託不效,以傷先帝之明。

故五月渡瀘, 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 竭弩鈍,攘除奸凶。

,興復漢室具還於舊都。

此臣所以報先帝,而 忠陛下之職分也」。

可見,諸葛亮北伐,也是為了實現劉備復興 漢室的遺願。

  對於諸葛亮為何北伐,歷史上有兩派觀點,分為正面和反面。

正面觀點就是以《三國志》為代表的主流觀點,《三國志》的作者陳壽對於諸葛亮屢次北伐,給出了自己的見解,他是這樣說的:「亮之素志,進欲杜甫所寫「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以「諸葛大名垂宇宙,千載誰堪伯仲間」,無疑就是這種思想。

反面觀點則是認為諸葛亮北伐目的不純,這一派是非主流,但卻越來越有市場。

這種觀點認為:諸葛亮之所以屢次北伐,寧願累死也不停止,因為諸葛亮不想放權。

其實,這派觀點絕非近代才有,與諸葛亮同時代的蜀漢官員李邈就曾說:「亮身杖強兵,漢朝為官,是漢朝既得利益者中的一員,他本人是鐵桿的擁漢派,可以說他之所以不選擇曹操而選擇劉備,很大程度就是因為這個原因。

他啟用魏國降將姜維的一個重要原因。

就是姜維「心存漢室。

所以說,諸葛亮堅持北伐確實是一種對信仰的忠誠,對自己理想的堅持,這一點無可非議。

但是,從現代人的觀點的分析,筆者並不認為諸葛亮北伐是正確的對待理想和信仰的方式。

史書稱諸葛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就是說這個人是個了不起的人物,胸懷大志。

諸葛亮和姜維一樣,都是不甘寂寞,立志要在有生之年做出一番事業的人物。

他們這種精神和志向固然是可貴的,但是,我們現代人可以說,這種精神和志向用在只與自己有關的事業上尚可,而用在關乎億萬百姓生命幸福的軍國大事上,則是百姓的悲劇。

天地不仁,古代百姓沒有選擇自己命運的權利,軍閥混戰,誰來了就跟著誰,無從選擇。

名人介紹

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 ),字孔明,號臥龍(也作伏龍),漢族,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散文家、書法家、發明家。

在世時被封為武鄉侯,死後追諡忠武侯,東晉政權因其軍事才能特追封他為武興王。

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師表》、《誡子書》等。

曾發明木牛流馬、孔明燈等,並改造連弩,叫做諸葛連弩,可一弩十矢俱發。

於建興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寶雞岐山境內)逝世。

劉禪追諡其為忠武侯,故後世常以武侯、諸葛武侯尊稱諸葛亮。

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忠臣與智者的代表人物。

《誡外甥書》原文翻譯及賞析

夫志當存高遠,慕先賢,絕情慾,棄凝滯,使庶幾之志,揭然有所存,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細碎,廣咨問,除嫌吝,雖有淹留,何損於美趣,何患於不濟。

若志不強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滯於俗,默默束於情,永竄伏於凡庸,不免於下流矣!

【譯文及注釋】

譯文

一個人應該樹立遠大的理想,追慕先賢,節制情慾,去掉鬱結在胸中的俗念,使幾乎接近聖賢的那種高尚志向,在你身上明白地體現出來,使你內心震動、心領神會。

要能夠適應順利、曲折等不同境遇的考驗,擺脫瑣碎事務和感情的糾纏,廣泛地向人請教,根除自己怨天尤人的情緒。

做到這些以後,雖然也有可能在事業上暫時停步不前,但哪會損毀自己高尚的情趣,又何必擔心事業會不成功呢!如果志向不堅毅,思想境界不開闊,沉溺於世俗私情,碌碌無為,永遠混雜在平庸的人群之後,就會難免淪落到下流社會,成為沒有教養,沒有出息的人。

注釋

①夫,讀作fú,句首語氣詞

②存,懷有,懷著

③凝滯,心思局限於某個範圍;拘泥

④庶幾之志,接近或近似於先賢的志向

⑤揭然,高舉的樣子

⑥惻然,懇切的樣子

⑦細碎,瑣碎的雜念

⑧嫌吝,怨恨恥辱

⑨淹留,德才不顯於世

⑩濟,成功,實現?強毅,堅強果斷?竄伏,逃避,藏匿?下流,比喻低下的地位

【作品鑑賞】

《誡外甥書》本篇《誡外甥書》則闡述了立志做人的重要性

如果說《誡子書》強調了修身學習的重要性,那麼本篇《誡外甥書》則闡述了立志做人的重要性。

本文一開篇,諸葛亮便開宗明義地指出夫志當存高遠,即做人應當抱有遠大的志向。

具有遠大的志向是一個人走向成功的先決條件,這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如何才能做到志存高遠呢?圍繞著志向諸葛亮從正反幾個方面進行了論述。

首先,慕先賢,絕情慾,棄凝滯,使庶幾之志,揭然有所存,惻然有所感。

這幾句話說明的是如何立志:慕先賢即要以古聖先賢作為榜樣,向他們看齊。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好的榜樣能夠讓人奮發向上,壞的榜樣則能把人拖入深淵。

孔子也說: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省。

樹立一個好的榜樣,會為一個人源源不斷的注入正能量。

絕情慾顧名思義,斷絕情慾。

情,可以指愛情、友情或親情種種,考慮到作者寫此信的對象——外甥龐渙正值年少方剛,這裡的情應當指愛情,或男女之欲。

《誡外甥書》諸葛亮的這篇文章只有短短八十餘字,但卻有很深的內涵

因此,絕情慾應當理解為不要沉湎於愛欲。

弗蘭西斯·培根在《論愛情》中說:古往今來,偉人奇才罕有沉湎於愛情而不能自拔者。

,又說過度的愛情追求,必然會降低人本身的價值。

,這和絕情慾有異曲同工之妙。

所謂棄凝滯則是說,人生在世,總會為一些繁雜瑣事所困擾,而這些無關痛癢的瑣事或者煩惱往往可以消磨一個人的意志。

因此,做到志存高遠,站的高一些,看的遠一些,人生的境界就會提升,跳出這個狹小的圈子,不為瑣事所累,自然就做到了棄凝滯。

做到以上三點,自然而然,不論何時,不論何地,即使身處逆境,高遠的志向也能揭然有所存,惻然有所感。

其次,忍屈伸,去細碎,廣咨問,除嫌吝,雖有淹留,何損於美趣,何患於不濟。

有了上面的立志的方法,那麼這裡就談到實現志向(理想)的措施了:要做到忍屈伸,去細碎,廣咨問,除嫌吝。

就是要做到能屈能伸、隨遇而安,要拋出心中無關的雜念,要認真聽取別人的寶貴意見,虛心學習,吸取別人的經驗、要做到心胸開闊,豁達。

一個人有了高遠的志向,廣闊的胸懷,就不會計較一時的得失,那麼,即使他暫時得不到提拔,才華不被別人所了解認可,也不會妨礙他去實現自己的理想。

《誡外甥書》作者告誡年青年人必須有實現理想志向的具體可行措施和戰勝困難排除干擾的毅力

最後,作者又從反面進行了論述。

若志不強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滯於俗,默默束於情,永竄伏於凡庸,不免於下流矣!就是說如果沒有遠大的志向,昂揚的鬥志,堅強的意志,那麼這樣的人生最終只能在世俗中隨波逐流,被兒女情長所束縛,地位低下,在平庸中耗盡一生!諸葛亮的這篇文章只有短短八十餘字,但卻有很深的內涵。

做為年青年人,不光要有崇高的理想、遠大的志向,還必須有實現理想志向的具體可行措施和戰勝困難排除干擾的毅力。

不然理想就可能會成為一種空想甚至在不知不覺中將自己淪為平庸下流。

諸葛亮的這封信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一個人如果志存高遠、意志堅定,加之縝密地思考,然後付之於行動,就很有可能在日益激烈的社會競爭中取得成功。

反之,則必然失敗。

曾國藩在家訓中也曾教育子女說要有志、有識、有恆。

有志斷不甘為下流;有識則知學問無盡,不敢以一得自足;有恆則斷無不成之事。

這些非同尋常人物的觀點都凝聚了他們畢生的人生經驗在里,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莫道只知《誡子書》且看諸葛亮《誡外甥》

作者:唐東輝諸葛亮的《誡子書》,是千古家書名篇,「靜以修身,儉以養德」,是他對兒子的諄諄告誡。大概是因為這篇家書太有名了,以致人們一提到諸葛亮的家書,立刻就想到《誡子書》。其實,除此之外,諸葛亮...

南陽諸葛亮的《誡外甥書》

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早年隱居南陽臥龍崗,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也是民間傳說中的智慧人物,被後人稱為「智聖」。

諸葛亮的這兩份家書,經典值得收藏!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大學》的第一步,就是教子弟後輩,先學止靜的功夫。靜...

劉備發動夷陵之戰竟然是因為這些

近日偶然與人談及歷史人物,說起劉備,大多認為劉備寬厚仁義、知人善任等等這些被認為這是劉備成功的基礎。論及個人能力,卻大多不肯恭維,普遍認為文韜武略,遠遠不如曹操孫權。甚至被人調侃為逃跑將軍,總是...

劉備死後,手握實權的諸葛亮為什麼不稱帝

說起諸葛亮,無數人都被他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所感動,諸葛亮是傑出的軍事家和政治家,劉備集團智囊的核心,劉備能從一個「常敗將軍」轉身成為皇帝,諸葛亮的功勞如果是第二,恐怕沒人敢認第一。劉...

三國皇帝排行榜,阿斗的名次你猜不到!

三國時代,魏蜀吳三國總共有11位皇帝,包括魏國5位,吳國4位,蜀國2位。這裡就對此11人進行綜合排名。排名的依據包括文治武功、品行道德。不過才能方面,當然以作為皇帝所需要的經緯之才為主。同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