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去世後,諸葛亮為何要拚命攻打魏國,原因很無奈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諸葛亮是三國時期最有名的謀士,號稱「臥龍」,他智計通天又對蜀漢忠心耿耿,一生都在為興復漢室而努力,「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正是他的真實寫照。

然而,孔明先生也有一件事讓很多人疑惑不解,那就是,劉備死後,為何諸葛亮在蜀國實力遠不及魏國的時候,多次發動對魏國的戰爭?

當時三國實力排行中,魏國最強,東吳次之,蜀國最弱,特別是劉備生前最後一戰,伐東吳失敗差點讓蜀國一蹶不振。

雖然之後諸葛亮兢兢業業,使蜀漢國力有了較大的提升,但這仍不能改變他們仍舊處於弱勢的地位。

可是諸葛亮還是果斷「六出祁山」,其實原因也很簡單,他也是迫不得已必須這樣做。

首先,蜀國所在的地區固然是富庶的天府之國,只要努力屯田總會變得強大,但曹魏雄踞北方,地域廣袤,發展速度完全不是蜀漢能夠比得上的。

也就是說,時間拖得越長,兩國的國力差距只會越來越大,到時候統一天下、興復漢室更是機會渺茫。

諸葛亮選擇在蜀漢國力有所提升,與魏國還有的打的時候果斷出擊,是非常明智的。

其次,當時的局勢對蜀國有利,公元226年,曹丕死去,曹睿繼位成為魏國皇帝。

皇權的更替必然造成局勢動盪,再加上馬謖的離間計,司馬懿被撤職,可以說這是蜀漢千載難逢的最佳時機。

諸葛亮果斷抓住了這個機會,出兵北伐,可惜人算不如天算,街亭一役,讓蜀漢統一大業化為泡影。

最後,也是最無奈的一條,諸葛亮當時在蜀國的威望極高,甚至超過了後主劉禪,有功高蓋主之嫌。

雖然我們都相信諸葛亮的忠誠,但作為蜀國皇帝的劉禪心中怎麼想的,就沒人知道了。

諸葛亮為了避嫌,只能無奈離開成都,投身於北伐來消除劉禪的顧慮。

各位看官,你對此有什麼看法呢?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袁南生:魯肅比諸葛亮高明在哪裡?

[摘要]外交要服從和服務於國家利益;外交目標必須以國力為基礎,不能透支國力;該妥協時妥協是理性外交、成功外交的題中應有之義;對盟友不能一味遷就,該堅持的要堅持,該鬥爭的要鬥爭。外交要服從和服務於...

三國皇帝排行榜,阿斗的名次你猜不到!

三國時代,魏蜀吳三國總共有11位皇帝,包括魏國5位,吳國4位,蜀國2位。這裡就對此11人進行綜合排名。排名的依據包括文治武功、品行道德。不過才能方面,當然以作為皇帝所需要的經緯之才為主。同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