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蜀漢那套豪華 「軍師聯盟」一直存在,是否能成功復興漢室?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三國時,蜀漢是魏、蜀、吳三方中人才儲備最為稀少的一方,甚至蜀漢後期都到了「蜀中無大將,廖化做先鋒」的境地,而在有限的班底中,優秀的文臣謀士就更少了。
但是其實很多朋友都不知道,劉備原來是有一套謀士班底的:諸葛亮、龐統、法正、徐庶等一眾謀士,甚至可以說是人才濟濟。
但可惜天不佑人,徐庶因為母親被曹操俘獲,不得不前往曹營,屈身事曹。
而龐統、法正又都是英年早逝,於是劉備身邊只剩下諸葛亮一個一流謀士。
等到諸葛亮一去世,蜀漢雖然還有蔣琬這樣的理政之才,但卻再沒有一位真正的一流謀士。
小縱每讀史書至此,都不勝唏噓,不禁想做一個假設:如果龐統、法正、徐庶這些人,一直在劉備身邊,和諸葛亮一起組成蜀漢「四大軍師」,配合五虎上將,蜀漢是否就能真的「復興漢室」,統一天下呢?
小縱認為,如果徐庶、龐統、法正、諸葛亮四大軍師一直健在,湊成蜀漢版「軍師聯盟」非但不會統一天下,反而可能更早亡國!小縱這麼說,理由有以下3條:
一、蜀漢「四大軍師」,未必所有人都贊同「聯吳抗曹」的策略
小縱認為,龐統、法正、徐庶、諸葛亮如果全部健在,他們很有可能會在蜀漢發展路線上產生分歧。
因為,這四人無論是自己的性格,還是他們分別代表的利益集團都不一樣,龐統、諸葛亮出身荊州集團,龐統諸葛亮潛意識裡,或許會更看重荊州的安全,與東吳交好聯吳抗曹。
而徐庶、法正都是外來戶,且此二人都是膽子極大之人,焉知他們會同意不知何時才能統一天下的「聯吳抗曹」戰略,如果他們提出蜀漢版「二分天下之計」,哪怕把荊州打個稀巴爛,也要先橫掃江南,與曹操沿長江分庭抗禮,那麼或許蜀吳之間的夷陵之戰要提前爆發很多年!且戰爭規模也要比歷史上大得多!
小縱不是瞎說,雖然可能大家都是一流的謀士,但是在國家發展戰略上的想法很可能有天壤之別。
小縱可以舉個例子:歷史上,東吳第一任大都督周瑜,就曾向孫權提出過「二分天下之計」,他提議東吳趁曹操赤壁大敗後,幾年內無力南下的機會,發兵掃平劉備、劉璋、張魯,並結好西涼的馬超,與曹操劃江而治。
周瑜的方略,孫權本來已經批准,且吳國真的派出了龐大的西征大軍!但無奈半路上,周瑜就病逝了,他的繼任者魯肅剛一上台,徹底否決了周瑜「二分天下」的方略,不但不打劉備,反而還借荊州給劉備養兵,向孫權提議「三分天下,聯劉抗曹」!
小縱認為,如果說東吳的戰略因為周瑜和魯肅的觀點不一,就完全改變!那麼,又怎知蜀漢「四大軍師」若都健在,蜀漢的「聯吳抗曹」戰略,就能一直執行下去呢?
二、「四大軍師」若均健在,很難全部效忠劉禪,可能會引發蜀漢的儲位之爭
當劉備還活著的時候,無論是諸葛亮,還是龐統、法正、徐庶,肯定都會很聽劉備的話。
但是,很難保證他們會都像諸葛亮一樣,無條件忠誠於劉禪!龐統、法正、徐庶、諸葛亮,這些世間數一數二的聰明人,會不會有人選擇輔佐劉備其他的兒子爭位,從而爆發儲位之爭?
蜀漢本就地狹民少,如果還爆發一場,跟歷史上孫權死後吳國那樣動盪的儲位之爭(陸遜就是被吳國儲位之爭害死的),蜀漢的國運又豈能長久?
三、劉備去世後,蜀漢「四大軍師」若因爭奪最高權力產生內鬥,將大損蜀漢國力
況且小縱退一步說,即使「四大軍師」都心服劉禪,沒有儲位之爭。
那小縱請問,等劉備去世以後,「四大軍師」誰來總理朝政?還是諸葛亮嗎?大家都才華橫溢,大家都功勞如山,憑什麼你諸葛亮當「尚父」,做丞相?小縱認為,「四大軍事」為在蜀漢朝廷獲得更大的權力,勢必爭權奪利勾心鬥角,同時又沒有一個可以鎮住他們的人,大家說那樣的朝廷會是什麼樣子?
當然了,小縱並不是說這些人一定就會內耗,但是這種可能性是很大的,尤其是聰明人,他們必然想掌權。
一旦有了權力慾望,整個國家就折騰起來了,也就不會長久了。
小縱關於「如果蜀漢四大軍師一直存在,能否復興漢室」的看法就是這些,螢幕前的大俠,你怎麼看?
三國四大軍師究竟誰最厲害?
在中國歷史上,兩軍作戰,作為智囊團決策者軍師的作用非常重要。諸葛亮的「隆中對」是天才的預見。在劉備集團東奔西走,力量弱小,不成氣候的情況下,軍師諸葛亮能夠恰如其分地分析敵、我、友的實力對比,預見...
蜀失龐統,魏失郭嘉,吳失周瑜,那個影響最大!
三位都是不到四十早逝的一代奇才,他們中誰的過世對國家影響最大?請以《三國志》(史書)為基礎來答。希望三國問題的回答者可以區分演義和歷史的區別。歷史人物去世後對各自勢力影響的問題,很難進行定量比較...
郭嘉龐統周瑜三位英年早逝,曹操劉備孫權誰的損失更嚴重
在三國時期,不僅有司馬懿諸葛亮這兩位有這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謀略的軍師,還有很多才學謀略都不下與司馬懿與諸葛康的軍師,但是卻不幸英年早逝,未能將自己的才能進一步發揮。
三國英年早逝的6位英雄排行,周瑜僅排第四,誰排第一?
俗話說天妒英才,三國時期名人輩出。能活到最後的都能流芳百世,但也有一些人,他們的能力出眾。但都出於各種原因英年早逝,如果他們不死,三國的局面恐怕不是三足鼎立的局面。
有一個5字成語,如果諸葛亮用它作為國策,統一三國不是夢
漢光武帝劉秀,雄才大略建立東漢王朝。在持續百餘年統治後,東漢也難逃歷史宿命,漢室傾頹,群雄並起。各路諸侯野心勃勃,面對東漢留下的大好河山,無不捋袖揎拳,躍躍欲試,都想位登九五君臨天下。經過一番拼...
問鼎天下,患得患失,夢三國的東吳觀
從東吳的發展歷程來看,孫策到孫權,東吳的戰略方針發生了本質的改變. 孫策時期,策借袁術之力,承先父遺志,轉斗江東,開創東吳基業,同時也為後來吳國赤壁爭雄奠定了基礎.當時孫策清楚的看到,中原群雄割...
本是周瑜身邊小弟,卻成劉備手中王牌,若非死於意外劉備必成大事
(一)周瑜身邊的小弟公元210年,一代將星,東吳的第一英雄周瑜,在巴丘病逝,年僅36歲,東吳上下一片悲哀。但當周瑜的靈柩回到吳國後,卻出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人們一面隆重追憶周瑜,而同時許多東吳的...
蜀漢巔峰時期的缺陷,鳳雛不死,蜀國會怎麼樣?
蜀漢巔峰時期,占有益州、荊州,漢中、荊州兩路大破曹軍,形勢看起來一片大好。但盤點蜀國將士,會發現蜀國人才上有巨大的缺陷:蜀國此時能夠獨擋一面的謀臣只有諸葛亮和法正兩人,而此時蜀國面臨三線作戰,還...
劉備的四位頂級謀士,可惜後來只剩一個諸葛亮!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謀士,指設謀獻計的人。古時的謀士:相當一部分「學而優」卻不能「仕」的讀書人,常以「門客」、「軍師」、「幕僚」等身份,為自己的「主人」、「主公」,出謀劃策,排憂解難。就三國這一...
諸葛亮一生哪些故事值得你看
眾所周知,諸葛亮是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發明家、文學家。其實古人和今天的我們是一樣的,每一位成功者的背後都有著一段又一段艱辛的故事,關於諸葛亮你了解多少呢?
劉備識人能力如何 劉備手下謀士都有哪些人
在三國時期人才輩出,身為一個君主或許自己不需要太高的軍事政治才能,但是一定要有識人用人只能,而劉備正是其中的佼佼者。劉備相比起很多豪傑最大的優勢不在於他的仁義,而是在於他能識人,能用人。
這三個謀士如果沒有英年早逝,三國將更加精彩
原標題:這三個謀士如果沒有英年早逝,三國將更加精彩三國時期正逢亂世,但是也人才輩出,各個勢力都有自己的謀士武將,可以說為了爭奪地盤而鬥智鬥勇。像曹操就有五大謀士,吳國雖然不及曹操但是也有魯肅、張...
死後封侯,讓劉備親自挑選墓地的男人,到底有什麼本事呢?
三國時期,武將如雲,謀士如雨。曹操、孫權、劉備之所以能三分天下,其一,和自己的抱負有關;其二,和能臣的相助分不開。廣大的網友朋友們都知道劉備的軍事總參謀是諸葛亮,卻很少有人知道劉備還有一個很厲害...
三國十大最傑出軍師,司馬懿僅排第三 , 第一名被歷代公認
軍師,光有腦子不夠,只有忠誠也不行對於軍師來說,他們的言語,往往能左右最高統帥,甚至改變天下的大局。看看袁紹手下的謀士就知道,一個壞的謀士,就等於為送人頭這項寶貴事業,加上無數個血和藍。賈詡
魏失郭嘉,蜀失龐統,吳失周瑜,誰的損失最大?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英年早逝的豪傑,往往讓後人嘆息不已。就三國這一歷史時期,大小戰爭不斷,促使各大諸侯非常重視武將和謀士。不過,不管是曹操一方,還是孫權、劉備一方,都有不少英年早逝的人物。其中,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