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堅持北伐被誤解了一千八百多年,真實原因讓人心服口服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諸葛亮北伐歷史上又叫諸葛亮北伐中原(長安),是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從228年春至234年冬,為了興復漢室,還於舊都,七年間先後兵出漢中,對曹魏發動的五次戰爭。

歷史上,對諸葛亮北伐多有看法,有的認為五次北伐加速了蜀國的滅亡,有的認為堅持北伐,維繫了三國鼎力的局面,認真分析魏蜀吳三國的實力與蜀國當時的險境,我們不難得出結論。

勢力分布圖

首先,進行兵力對比。

魏武據中原,劉備割巴蜀,孫權盡有江東之地,三國鼎立,戰爭不息。

三國時期曹魏戶66萬餘,人口240餘萬;孫吳的戶數有5.23萬戶,男女人口230萬人;蜀漢國全盛時期擁有30多萬戶(未失荊州時),人口約100萬,為三國中最少。

至263年蜀亡時,有28萬戶,人口94萬。

我們可以看到,蜀漢的人口大概是魏國的五分之一,是吳國的二分之一,吳國和蜀國加起來是魏國的三分之二。

在三國這個冷兵器時代,人多力量大,缺乏有生力量,打仗肯定是要吃虧的。

其次,進行經濟實力對比。

魏國占據青州、兗州、豫州、徐州、司州、雍州、涼州、并州、幽州、冀州、荊州北部、西域督護府等城池要地。

吳國占據揚州、交州、荊州大部。

蜀國僅有益州之地。

曹魏占據的中原和北方地區是中國開發最早的地區,而益州(四川)四面是山,難進難出,軍事上也占不了優勢,經濟發展上也落後與魏國之地。

三國鼎立的局面之所以形成,就在於漢末軍閥在北方混戰,而南方相對安定,但是一旦大家都卯足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時間一定不在蜀漢這一邊。

第一次北伐圖

最後,進行人才實力對比。

三國時期,魏國的武將是非常多的,比較有名的歷史上有記載的有五子良將:張遼、徐晃、于禁、張合、樂進。

其他沒有名列五子良將的曹仁、夏侯敦夏侯淵等數十人。

縱觀蜀漢政權的發展史,初期儘管劉備失勢落魄,幾度全軍覆沒,但總有一幫文臣武將捨命相隨。

隨著劉備和一批將領謀士的去世,卻沒能有新的人才出現,蜀漢也就人才凋零了,直弄得「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

加之內部鬥爭激烈,諸葛亮是新人集團,也是荊州集團的首腦,李嚴是舊人,也是益州集團的代表,劉備託孤而去之後,蜀國內部較量,也極大牽制了蜀國發展。

諸葛亮

綜合以上信息,我們不難看出,以魏蜀之間的巨大差距,如果蜀國墨守成規、坐以待斃,魏國國力逐漸強大,蜀國亡國將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對諸葛亮來說,與其坐以待斃,加之國內矛盾重重,不如主動出擊,贏得生存機會。

所以,諸葛亮堅持北伐,其實在下一盤大棋。

其一,為了東聯孫吳,北據曹魏,牽制曹魏發展經濟的精力和壯大軍力的時間,如果魏國生亂,還可以獲得發展機會,占據城池,完成先帝光復漢室的遺願。

其二,為了緩解荊州集團、東洲集團和蜀地集團之間的矛盾,將蜀國的內部矛盾轉移至對曹魏的外部矛盾。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劉備為何無法一統三國?

東漢末年群雄割據,劉備身為皇室後裔,文有諸葛亮、龐統、法正等謀士,武有五虎上將,占據天府之國,為何無法一統三國呢?

三國鼎立是指哪三國 三國的皇帝分別是誰

東漢末年以後的三國鼎立:魏國 蜀國 吳國220年,曹丕篡漢稱帝,國號「魏」,史稱曹魏,三國歷史正式開始。次年劉備在成都延續漢朝,史稱蜀漢。222年劉備在夷陵之戰失敗,孫權獲得荊州大部。223年劉...

如果龐統沒早逝劉備會不會一統中原嗎?

但如果龐統沒死,劉備會一統中原了。這個看上去也不太可能,諸葛亮六出祁山,姜維九伐中原多未能成功。搞得國力一天天的衰弱最後走到滅亡的地步。當時魏國和吳國國力強盛身邊有那麼多文臣武將為他效力。魏國有...

三國的面積都多大?誰的地盤最大

很多人可能聽說過這樣一句話,「三分天下有其二」,指的就是三國時期的魏國。魏國的確實力很強大,然而這一句話有很容易讓人以為說的是天下土地三分,其中三分之二的都是魏國的地盤。但是如果我們去看三國時期...

三國:蜀漢鼎盛的時候到底有多少兵馬?

關於三國題材的電視劇相信很多人都看過,三國分別為魏蜀吳,這三個國家之間,當屬魏國實力最為雄厚,不然蜀國和吳國也不會一起聯起手來對抗魏國了,當然三國之間都是各懷鬼胎,在利益面前,聯合往往顯得很脆弱...

三國時期各國人口有多少?

三國時期,魏蜀吳鼎足而立。一、疆土數據 魏國的疆域占有整個華北地區,北至山西、河北及遼東,與南匈奴、鮮卑及高句麗相鄰;東南與孫吳對峙於長江淮河一帶及漢江長江一帶;西至甘肅,與河西鮮卑、羌及氐相鄰...

為何諸葛亮寧死也不停止北伐?

三國是一段眾說紛紜的歷史,其中的傳奇故事比比皆是,傳奇人物也是數不勝數。我們知道蜀漢大臣諸葛亮為了興復漢室,完成統一大業,從228年發動北伐曹魏的戰役。前前後後共有五次,但一直不成功,最後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