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蜀漢政權最先滅亡的原因——內憂還是外患?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劉備歷盡滄桑艱難創立的蜀漢政權是在公元263年滅亡的,而東吳政權是在公元280年滅亡的。

其實從歷史資料和文獻上來看,蜀漢政權相對東吳政權來說,地理條件更加閉塞險要和易守難攻,而且著名的政治家諸葛亮善於治國也是歷史上大家所公認的,所以在三國之中蜀漢政權也是相對治理得最有條理的,在複雜的對峙紛爭中似乎不應該在東吳政權之前滅亡。

蜀漢的滅亡是各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劉禪投降只是蜀漢滅亡的象徵,實際在阿斗投降之前,政治、軍事、經濟等各種因素已經註定蜀漢滅亡只是時間的問題。

1、軍事上,劉備彝陵大戰的失敗就已經為蜀漢的失敗埋下了伏筆,或者往前說,關羽丟失了荊州是蜀漢最終失敗的緣起。

荊州失陷前,蜀漢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基本上達到了《隆中對》中諸葛亮設計的戰略態勢:「……若跨有荊、益,保其岩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 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 這一戰略構想的關鍵實際上在於荊州,因為巴蜀是是典型的「天牢」地形,道路難行,「外人不得入,內人不得出」。

如果以巴蜀作為戰略基地進攻曹魏,就必須有另一路兵力進行策應,或者本身就作為策應軍出現。

但是,劉備與孫權聯合的基礎是「聯合抗曹」,重點在於「抗」字,而不是「攻曹」,否則力量的均衡會打破。

所以才有「關羽得志,吳必不喜」,孫權會看著劉備坐大而不聞不問嗎?再加上關羽外交上的幼稚,所以只要劉備軍一勝,孫權立刻就抄了他的舐貳?荊州雖失,蜀漢當時的軍事實力仍然十分強大,如果陳兵吳蜀邊界,孫權恐怕也會乖乖的將荊州還給劉備,繼續保持原來的均衡,事實上孫權也就是這樣想的,所以派諸葛瑾到蜀國談判,但是劉備昏了頭,非要滅吳。

要知道,當時三國各自的實力任誰要想憑一己之力滅掉另一家都是不可能的,所以彝陵大敗是必然結果。

彝陵大敗是蜀國損失慘重,一大批老成宿將或病死或陣亡,一大批久經戰陣的士卒或被俘或戰死,據估計損失精兵4萬多人,軍事上實際已經失去了本錢。

之所以沒有立刻滅亡,還要得益於魏吳兩家的制衡和諸葛亮的雄才大略。

劉備死後,諸葛亮六出祁山,在軍事上實際上也只是以攻為守,禦敵於國門之外。

但這種做法實際上也是飲鴆止渴,但是蜀國的國力使然,諸葛亮明知道是毒藥也只能硬著頭皮喝下去了。

而且,諸葛亮和後來的姜維對魏國不斷的騷擾也有利於吳蜀同盟的穩固,使魏國難以騰出手來收拾吳國。

但是到了後期,隨著魏國越來越強,原來的均衡已經被打破,魏國(或說司馬父子)已經擁有了消滅兩個國家的實力。

2、政治上:客觀上,政治上的優勢已經不復存在,蜀漢原來的政治優勢是「漢室正統」,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百姓對「漢室」已經沒有興趣,魏吳在自己的領地統治都非常成功,沒人願意再恢復那個昏庸無能的「漢室」;而且,劉備和孫權死後,他們的繼任者能力都非常一般。

本來吳蜀各自的實力就較魏稍弱,此消彼長,差距就越來越大。

主觀上,劉備死後,諸葛亮雖然很有才能,但是缺少劉備那種籠絡人心的能力,說白了他也就是個軍師的料,原來的老臣們未必都買他的帳,所以他只能在內部通過一連串的政治鬥爭打壓原來的元老派(如魏延),和劉備一度比較器重的益州派(李嚴為代表),對外由於荊州的失去,難有外來人才輸入,只能起用如廖化、楊儀等邊緣人才,遂使國力益衰。

3、經濟上。

巴蜀地區雖號稱天府之國,但實際上蜀中的生產力非常落後,其綜合國力跟本無法和東吳甚至曹魏相提並論,生產力的落後就決定了教育水平的落後。

君不見,蜀中土生土長的人才有幾個?其人才基礎非常薄弱,此時的中原既已平靖,跟本不可能會有人拖家帶口、不辭凶山惡水地來投奔劉備或劉禪。

沒有人才的支持,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方面就會一塌糊塗,所以,後來的蜀漢政權基本上是坐困蜀中,不得不亡。

生產力的落後也註定了人口的缺乏。

據說,到諸葛亮死後,蜀中差不多每6個人就有1個士兵或官員了,如此形勢,加上窮兵黷武,「要大炮不要黃油」,難怪姜維要自己去屯田了。

同樣因為這種經濟形勢,也註定諸葛亮要以攻為守,禦敵於國門之外,因為,一旦外敵打進家裡,脆弱的經濟可能立刻崩潰,蜀漢可能都堅持不到公元263年。

蜀漢最終滅亡固然是因為鄧艾偷渡陰平關,阿斗倉皇出降,但這只是歷史發展到這個階段的必然,鄧艾和劉禪只是歷史大勢下的推動者而已。

自古以來人心的向背是決定戰爭成敗的一個最重要的因素。

在東漢末年的時候,當時漢朝長達400多年的歷史沉澱還是很深入人心的,所以漢獻帝雖然是個公認的傀儡皇帝,但還是一面很重要的政治旗幟。

曹操就及時的抓住了歷史機遇挾天子以令諸侯,最終統一了中國的北方。

而劉備則是憑藉著自己漢室宗親的特殊身份和「興復漢室」的政治口號而崛起,並且先後取得了荊州和益州。

曹丕是公元220年篡漢建立曹魏政權的,劉備是夷陵之戰後公元223年在白帝城去世的,這些事件到公元263年蜀漢滅亡的時候已經過去四十多年了。

所以到了蜀漢政權後期的這個時候,人心的向背,已不再思漢。

蜀漢政權建國之初的這個政治優勢早已是不復存在了。

雖然益州從區域上來說是當時漢末十三州中最大的州之一,而且地勢也是最為險要的,但蜀漢政權的實際統治區域卻就只有這一個州。

就是這麼一個州,其南半部(主要是貴州和雲南地區)還是非常荒涼蠻夷的地區,蜀漢政權實際上的統治區域只有益州的中部和北部。

當時東吳政權占有東南的揚州、荊州和交州三個州,而曹魏政權則擁有中國北方的九個州,所以蜀漢政權實際上是三國之中最為弱小的。

大家都知道中華文明的精髓和發源都在北方中原地區黃河流域,而益州卻是相對閉塞落後的西南偏遠地區,所以蜀漢政權無論從人口、文化、資源、軍力、人才等等方面,實力都遠遠的不如占據中原地區並經營多年的曹魏政權。

在這裡我們就僅僅從兵力上進行一下比較,蜀漢滅亡前夕其全國的軍隊加起來只有不到10萬人,僅僅是曹魏全國總兵力的五分之一,而曹魏直接出兵征討蜀漢的就有近20萬大軍。

另外,我們從中國歷史的規律上來看,除了朱元璋的明朝之外,也基本上都是由北而南統一全國的。

蜀漢政權後期由於地方偏於西垂相對閉塞,初期蜀漢政權建國時候的人才到後期又逐步的凋零了,出現了嚴重缺乏人才的局面。

所以也就出現了後人常說的「蜀中無大將,廖化當先鋒」這樣的成語。

而曹魏政權地處中原地區地大物博,人才是一代接著一代不斷的湧現,所以到了三國的後期,無論是在人才的質量還是數量上,曹魏政權都要遠遠的超過了蜀漢政權。

諸葛亮用人和曹操的區別在於,諸葛亮很注重人才的品德,甚至於重德要超過重才,所以諸葛亮提拔的人才在政治上幾乎都是很清廉的,貪污腐化的非常少,但這些人才很少是一流的大人才。

另外蜀漢政權中類似魏延、李嚴和廖立這樣被殺和被廢的人才也不在少數啊。

其實大家都知道曹操麾下的著名謀士郭嘉的生活作風就不是很好,曾經被朝臣陳群所檢舉,但曹操就是不拘一格的提拔和重用他,同時他也為曹操統一北方立下了汗馬功勞。

另外還有一個問題就是諸葛亮和劉備都是很重用荊州入川的舊部和一些外來的人才,比如諸葛亮去世之後掌權的蔣琬、費禕都是荊州的舊部,而姜維則是涼州人氏。

沒有很好的開發和培養益州本土的人才,這不僅造成蜀漢政權後期人才的匱乏,而且還造成了蜀漢政權內部很深的矛盾。

蜀漢政權在戰前的軍事上和心理上的準備都很不充分。

自從公元244年蜀漢大將王平在漢中擊退曹魏大將軍曹爽之後,曹魏已經快20年沒有進攻蜀漢的邊境了。

而且曹魏政權一直以來的戰略方針都是先吳後蜀,所以蜀漢君臣上下對於曹魏的入侵確實是沒有做很認真的準備。

當時在曹魏在準備討伐蜀漢之前,很多大臣包括曹魏名將鄧艾都上書表示了反對的意見,只有鍾會一個人極力支持討伐蜀漢,最後在曹魏掌握實際權力的司馬昭力排眾議調整了戰略方針,決定了先滅蜀後滅吳的正確方案。

並且在出兵蜀漢之前曹魏大肆的製造準備攻打東吳的聲勢和假象。

連蜀漢的名將姜維都被假象所欺騙了,沒有及時的做好迎接大戰的準備。

後來等姜維發覺之後雖然也做了一些補救和調整,但由於蜀漢政權政治上的腐敗而反應得很遲緩,所以漢中地區很快就淪陷失守了,而姜維也險些被鄧艾困在了西北的沓中。

蜀漢後期在政治上已經趨於腐敗了,尤其是在後期的賢臣蔣琬、董允和費禕先後去世之後,姜維又長期帶兵在外主持北伐曹魏的事宜,朝廷中已經沒有賢臣能夠管得住劉禪了。

劉禪也是慢慢的長大了,自主權也越來越大了,也就逐步開始信任一些庸臣甚至是奸臣,最後形成了大家知道的劉禪愚暗、黃皓竊權的局面。

連掌握著蜀漢軍政大權的大將軍姜維都害怕的不敢隨便入朝,最後率軍隊跑到西北的沓中去屯田避禍了。

其實即便是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雖然後來也得到了劉禪的提拔,人品估計也不會很差,但也是個十足的庸才。

在抗擊鄧艾大軍入侵的時候,曾經就有人正確的建議他守住險要的地方,等待姜維主力部隊的回援,那樣鄧艾的孤軍被兩面夾擊就很危險了。

可惜諸葛瞻當時報國建功心切,貿然出兵迎戰,結果是父子戰死全軍覆沒。

自這一戰後鄧艾就毫無阻擋長驅直入的打到了成都城下。

大家都知道劉禪在投降曹魏之後有個著名的「樂不思蜀」的典故,由此足可見劉禪昏庸愚昧的程度。

到了蜀漢政權的後期,蜀漢政權內部的政治矛盾已經非常激烈了,尤其是益州土著勢力和外來勢力之間的歷史矛盾一直就很深。

劉備在巧取豪奪益州的時候,起主要作用的就是荊州帶來的軍隊和人才,所以很自然的就形成了外來勢力集團。

雖然以前劉備和諸葛亮在平定益州後為了籠絡當地的人心,也起用了一些益州名望很高的土著人士,但大多是一些清職或者地方官員,實際上是難以進入蜀漢的中樞權力機構。

到了蜀漢後期的時候,由於外來勢力集團人才的逐步凋零,益州土著勢力開始上升和強大起來,這個矛盾就進一步加劇了。

所以當鄧艾的大軍攻打到成都城下時,其實蜀漢政權還遠沒有到山窮水盡的地步,至少還有一定的力量可以進行抵抗,完全可以等待姜維的主力部隊回來增援和解圍。

但蜀漢政權的內部到處都充滿了投降的論調,益州本地土著勢力竟然無人願意為蜀漢政權拚死一戰啊。

這裡需要再補充說明一個情況,司馬昭在蜀漢政權滅亡之後,把所有的外來勢力都遷出了益州,以鞏固對益州地區的統治,這說明他是清楚的看到了這個問題的嚴重性的。

公元234年諸葛亮北伐在五丈原去世之後,名將姜維就一直是蜀漢中後期的中流砥柱。

尤其是在公元253年費禕遇刺身亡後,就再也沒有人可以制約他了,所以他的軍政權力就開始逐步擴大,並且當上了蜀漢政權的大將軍。

他以前就是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投奔蜀漢的曹魏降將,諸葛亮一直都非常欣賞他的才幹,並且也一直在極力的培養他,同時他自己也有相當的能力和才華。

他非常感激諸葛亮的知遇之恩,並且繼承了諸葛亮的北伐遺志,連年主持出兵北伐曹魏。

從公元247年到公元263年先後就有九次之多,但是收效甚微,反而損耗了蜀漢有限的國力,造成兵疲民困的局面,加速了蜀漢的滅亡進程。

其實這中間的道理是很簡單的,小國與大國去拼消耗,從大局的角度上看肯定是得不償失的。

這一點,後期主政的費偉洞若觀火,每當姜維想大肆舉兵北伐的時候,費偉都不會批准,即便批准了,兵馬也不會超過一萬,他還經常勸說姜維:「論才幹謀略,我們比起丞相差遠了,他都不能做到的,我們又怎麼能成功呢!還不如好好地保家為民,何必老想著要跟他們決一生死呢。

蜀國實力最差,想要統一天下那只能找一個國家來合作。

諸葛亮在這一點很機智,為了聯合吳國,他老早就制定了一份瓜分魏國的計劃。

不過兩國雖然一直聯盟,隔閡還是很大,在不同的立場下,制定的攻魏計劃從未成功過。

浮沉幾十年,姜維看在眼裡,也都明白實力懸殊,可他偏偏等到蜀國滅亡之前,才幡然明白過來,可惜已經遲了。

在蜀國滅亡的事情上,姜維犯了兩個很大的錯誤,一個用兵太頻繁,另一個是放棄了險要的關隘。

關於頻繁用兵,廖化勸過他:「打仗時智謀不如對方,兵力也不如對方,這樣打仗怎麼行呢!況且戰爭連年,百姓不能安居樂業,何必去做這種無益處還勞民傷財的事情呢?」可不是嘛,從221年到蜀國滅亡,蜀國百姓戶數增加了大約40%,而人口數增加只有4%,這可不就是窮兵黷武的危害嗎?

而他的另一個錯誤顯然也是致命的,他認為傳統的部隊分散駐守是消極抵禦的姿態,於是下令把兵力全部集中起來,駐守在漢壽和樂城兩處,而這個措施,等同於直接拋棄了重中之重的漢中。

果然,魏國已經在商量著攻打蜀國的事宜了:「現在吳國難攻,不如先進攻蜀國,大概算了一下,蜀國有十萬兵馬,駐守他地的有四萬多,剩下可以打仗的只有五萬。

現在我們又把姜維困在了杳中,他顧不過東邊,我們現在抵達守衛空虛的駱谷,然後伺機襲擊漢中,必定能夠拿下蜀國。

其實單純論姜維的人品,那絕對是作風正派的君子,那時有人這樣評價他:「對臣僚同事謙恭有禮,吃穿用度都格外簡樸,家裡沒有養著多餘的妻妾和歌姬舞姬,可以說,像他這樣勤奮好學清廉節儉的人,實在是這個時代的表率。

儘管如此,他的高尚品格依然掩蓋不了他犯下的錯誤,有人直接把蜀國滅亡的原因歸咎於他,其實這樣說很偏激,即便沒有姜維,風雨飄搖的蜀國最終滅亡也是註定的,只是他的錯誤將滅亡的速度加快了而已。

姜維在漢中地區的戰術布置上出現了嚴重的失誤。

漢中地區是益州北方最重要門戶,自古就有「無漢中就無益州」的說法。

本來漢中是一個易守難攻的地方,當年的曹操和劉備都是花了很大氣力才艱難拿下來的。

自公元219年劉備留下大將魏延鎮守漢中以來,蜀漢政權在戰略部署上都是把重兵布置在外圍的據點進行禦敵,而不把敵人放進平原的腹地。

公元244年,曹魏大將軍曹爽曾經親自率領十多萬大軍攻打漢中,蜀漢大將王平當時以不滿三萬守兵採取這種方法成功的守衛了漢中。

可是在姜維掌握了蜀漢的軍政大權之後,他認為以前的方法是可以禦敵,但卻不能取得更大的勝利戰果。

如果把敵人引入到漢中的腹地,然後四面據點人馬出動以夾擊和騷擾之,就可以達到全殲敵軍的目的。

其實一個相對弱小的國家是經不起任何大的錯誤和閃失的,而應該採取更為穩妥的防守方針,不應該採取如此賭博性質的冒險戰術。

他的這種戰術方法遇到實力不強的敵人尚可以應付,但若遇到強大數倍的敵人,無異於是在放虎出山啊。

而且姜維長期以來積極組織北伐,他的戰略思路就是典型的重攻不重守,並沒有把重兵屯集在漢中,最後反而把大部隊拉到西北的沓中去屯田,結果是由於在漢中雙方兵力懸殊城門大開,所以鍾會就迅速的占領了漢中,造成了蜀漢政權在這次戰役中從一開始就陷入很大的被動。

東吳方面沒有全力和及時的救援蜀漢政權。

其實在這裡面也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曹魏在出征蜀漢之前大造聲勢要出兵東吳,使得東吳方面也不敢隨便輕舉妄動。

另一方面東吳屯駐重兵在蜀吳的邊境,其真實意圖是在觀望形勢和想趁亂吞併一部分蜀漢益州的土地,而不是真心的來幫助蜀漢抗敵,所以蜀漢將領羅憲看出了他們的企圖,也一直拒絕他們入境參戰。

其實這個時候即使東吳全力出兵淮南來牽制曹魏,也意義不是很大了。

因為曹魏在北方休生養息經營了多年,現在的國家實力相對東吳和蜀漢來說已經是具有壓倒性的優勢了,它完全可以應付兩線作戰。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蜀漢政權滅亡的十大原因!蜀國滅亡時間

蜀漢政權是在公元263年滅亡的,而東吳是在公元280年滅亡的。蜀漢相對東吳來說,地理條件更加險要和易守難攻,而且諸葛亮善於治國是歷史上所公認的,在三國之中蜀國也是相對治理得最有條理的。在複雜的對...

內部鬥爭激烈?蜀漢為何會走向覆滅

蜀國為何會走向滅亡?有人說是姜維的戰略失誤,有人說是鄧艾圍困成都,劉禪不能堅守,也有人說諸葛亮應該占主要責任。那麼蜀國滅亡的因素到底有哪些呢? 1、人心的向背是決定戰爭成敗的一個重要因素。在漢朝...

三國蜀漢政權滅亡的十大原因!蜀國滅亡時間

蜀漢政權是在公元263年滅亡的,而東吳是在公元280年滅亡的。蜀漢相對東吳來說,地理條件更加險要和易守難攻,而且諸葛亮善於治國是歷史上所公認的,在三國之中蜀國也是相對治理得最有條理的。在複雜的對...

TOP10蜀國滅亡的十大原因

  羅貫中「尊劉抑曹」的思想傾向,使蜀國的形象在演義中被無限放大,幾乎成為「仁、信、德、智、義」的完美化身和無堅不摧、戰無不勝的唯一代表,並且隨著演義在民間的普及,強蜀無敵、勢必復漢的觀念深植...

其膽大如雞卵的姜維,到底是怎樣一個人?

《三國演義》說到,諸葛亮死後,大將軍姜維繼承其北伐遺志,多次率兵攻魏,但終未能改變形勢對比。魏將鄧艾、鍾會分兵攻擊。鄧艾出奇兵偷襲涪城,威脅成都,後主驚惶無措而投降。姜維見大勢已去,設計率部假...

諸葛亮死後 劉禪為什麼要開城投降?

劉備以為關羽報仇為藉口,欲奪荊州,出兵攻打東吳,不料起兵前夜張飛被殺,屬下更是逃往東吳,這更加堅定劉備攻打東吳的決心。劉備戰敗逃至白帝城,次年劉備由於病情惡化在白帝城去世後,諸葛亮是一心輔佐劉禪...

三國文武全才悲劇英雄姜維

姜維在演義中的篇幅並不多,並且出現在後期。三國里名將太多,而這些名將所聚焦的歷史都在三國前期,而姜維所在的後期並不是名將活躍的舞台;另一方面,作為一個謀反之臣,晉朝時所寫的正史《三國志》,並不敢...

蜀漢最終滅亡,姜維是否要背鍋?

公元263年,姜維得到鍾會治兵關中的消息,上表劉禪調遣張翼、廖化駐守險要,但黃皓聽信鬼神之說,告訴劉禪敵人不會來,蜀漢大臣也不知道此事,直到魏軍五路伐蜀,攻入漢中,劉禪才派張翼、廖化等人前去救援...

諸葛亮明知蜀國勢小,為何一直堅持北伐?

諸葛亮一生主要有三大功績,為劉備謀劃了「三分天下」的戰略目標,幫助劉備建立了蜀漢政權,最後是兵出祁山北伐中原。就魏蜀吳三國來說,劉備建立的蜀國最晚,人口兵力最少,地域最小,經濟也是最弱。劉備死...

諸葛亮、五虎將那麼牛,為何蜀國先亡了

蜀漢政權,以劉備之德,孔明之智,五虎之勇,又有十萬大軍,加之漢室正統的身份和蜀道奇險的拱衛,被人們寄以無限厚望,卻在鄧艾的奇襲之下瞬間便轟然倒塌,並且先於東吳滅亡近二十年。人們不禁會問:蜀國即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