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真的不堪一擊嗎?臥龍諸葛的功與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諸葛亮可以說是被《三國演義》嚴重神化的一個角色,但是諸葛亮的軍事能力真的那麼不堪一擊嗎?
首先說《隆中對》。
《隆中對》有一個致命漏洞,即荊州和聯盟東吳這兩者是不可能共存的,東吳對於荊州的渴望不亞於劉備。
荊州本身的地理位置就決定,三國中吳國是最需要荊州的。
這是諸葛亮在提《隆中對》沒有提到的,也是導致一系列變故發生的根源所在。
但是我們不能因此質疑諸葛亮的隆中對,因為諸葛亮在隆中對說明了對於劉備,益州更加重要,他應該明白荊州和東吳的問題,但是他沒有說破。
很多人問諸葛亮為什麼選擇劉備,但就局勢而言,劉備確實是諸葛亮最合適的選擇,因為曹操人才太多了,而且分工也很明確,此外在北方長期的作戰中已經形成了一個利益集團。
而東吳是世家的天下,東吳大部分土地、財富都在一些大家族手中。
諸葛亮是個有野心的人,不會去屈居人下的,他的選擇只有劉備。
關於諸葛亮的軍事能力,大致兩種說法:一是覺得諸葛亮堪比姜子牙、張良;二就是諸葛亮沽名釣譽,名不副實。
但諸葛亮實則是蕭何、管仲一類人,他的軍事實力沒有那麼誇張,火燒博望坡,草船借箭等都不是他做的。
但是我認為諸葛亮是軍事天才,他前期軍事能力真的一般,他是戰略大師,而非統帥,他更適合治理國家、調控大局。
但是到了後期,平定孟獲,六出祁山,諸葛亮成長了,而且明顯進步神速。
同時劉備也知道諸葛亮軍事能力一般,他入西川帶龐統,取漢中帶法正,而諸葛亮往往是留後,所以對於諸葛亮既不要吹也不要那麼否定。
而且蜀國的滅亡和諸葛亮並無關係,蜀國本身國力就弱,夷陵之戰後更是一蹶不振,而且北伐本身就不現實,中國自古以來,完成北伐大業的,只有一個朱元璋。
其次,派系鬥爭,蜀國主要有三大陣容,一個是劉備元老派系,一個是荊州派系,一個是益州派系,隨著劉關張的離世,趙雲的低調,元老派系已經退出核心權利,而劉備提拔李嚴,一來是為了制衡諸葛亮,二來也是為了拉攏益州派系。
可是益州派系不會這麼想,因為益州本來就是他們的,你劉備不管怎麼善待他們,都是等於在侵害他們的本土利益,這就根本不可能一條心。
然後呢,世家的土地兼并也太嚴重了,蜀漢滅亡人口九十八萬,東漢時期益州有三四百萬人口,這麼多人去哪裡了?要知道益州不算是戰亂區,比起中原,算和平區域了,這麼多人口不翼而飛,去哪裡了?只有一種可能,被益州本土士族隱瞞了,但是劉備、諸葛亮為什麼不敢動,因為一動就等於撕破臉,劉備這個益州的行政、軍事還需要依賴益州士族,所以劉備、諸葛亮不斷外出作戰,不是說劉備、諸葛亮傻,明知道勝算很低還打,而是放手一搏,不然只是慢性自殺。
如果劉備、諸葛亮全力守荊州,蜀漢只會死的更快。
三國鼎立,魏國最強,吳蜀兩國相差不多,所以吳蜀聯盟對抗魏國。
如果蜀國占據荊州,吳國是不答應的,魏國也不希望出現一個如此強大的蜀國,那麼勢必會導致吳魏聯盟一同攻打蜀國。
可以說我個人覺得諸葛亮之所以派關羽守荊州,就沒打算守荊州,他已經意識到荊州和吳蜀同盟不能共存,那這兩者之間,肯定後者更重要,因為占據荊州的蜀國肯定不能同時對抗吳魏兩國,但是保存吳蜀同盟還可以慢慢發展,還有後路,只是他可能沒有料到關羽會這麼慘。
而諸葛亮為什麼不在臨死前直接確定姜維為繼承人,一來姜維資歷不夠,功勞不夠,而且還是外來戶。
而姜維是存在問題的,不管是費禕之死,還是魏延之死,都有姜維的影子在,可見姜維也不是善男信女,他的權利慾望遠在諸葛亮之上。
他母親寫信讓他回家他也不肯。
他內心深處渴望建功立業,渴望手握大權,渴望高官厚祿。
這是姜維和諸葛亮的區別,也是姜維與鄧艾的相似之處。
這也是諸葛亮不肯託付重任給姜維的原因。
諸葛亮到底哪些地方不如司馬懿?
無論是歷史,還是演義,諸葛亮都可以視為智慧的化身。他一生最大的敵人司馬懿與他相比,可謂朗星比之皓月。諸葛亮幾乎無所不通,無所不會,可謂是通才。司馬懿給我們留下的印象,似乎是除了權謀還是權謀,可以...
諸葛亮五次北伐無功而返,為何不按原計劃,奪回荊州後一舉伐魏?
說起三國,沒有誰不會想到那個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一代謀臣,諸葛孔明。諸葛亮雄才偉略,智謀無雙,本就出生世家的他因佩服劉備的品格而投於劉備帳下,諸葛亮在出師表中寫道: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
劉備傾全國之力為關羽報仇,不光只是兄弟情,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關羽率孤軍北伐曹操。樊城之戰,關羽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一時威震華夏。但此時,東吳不顧孫劉同盟,派呂蒙率軍突襲荊州,關羽敗走麥城,被吳軍擒殺,荊州也落入吳國之手。...
劉禪投降司馬昭的如意算盤
公元263年,司馬昭處理好國內部問題,開始推進兼并蜀國的事業。幾萬大軍,兵分三路向蜀國開進。當蜀國內部還在投降與抵抗的問題猶豫不決的時候,鄧艾的隊伍已經兵臨成都城下。此刻的劉嬋,打開城門,投降魏...
劉備有五虎將和臥龍鳳雛 為什麼統一不了天下
三國里人才濟濟,文的也有,武的也有。那裡是群雄割據的年代 ,各路大神舉旗占山為王,誰與爭鋒,看各路的人馬互有打殺,誰都想在這個大蛋糕里爭一塊。但拼到最後,三分天下已經越來越明朗,曹操分到了最大的...
三國蜀漢政權,中國歷史上閃耀的流星
三國,中國歷史上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從群雄逐鹿到三足鼎立,再到三分歸一,無數英雄在亂世中崛起,也在這個亂世中消逝。 蜀漢政權是三國中成立最晚的政權。劉備的戎馬生涯前二十年幾乎屬於顛沛流離的狀態,...
劉備東征之時,為何諸葛亮堅決不隨軍?而且不曾發一言以勸諫?
隆中對是諸葛亮定下來來,取荊益二州以圖天下,現在荊州丟了。難道他這個戰略制定人上去說。算了,荊州不要就不要了,給他們吧。劉備說行啊,你拿個辦法出來啊,下一步怎麼走。可諸葛亮有什麼辦法?他有辦法,...
關羽失荊州的真正原因,不是大意
1.根本的原因在戰略上的失誤:荊州遠離蜀漢中心,不能說諸葛亮隆中對的策略有誤,但是劉備和諸葛亮顯然都忘了荊州對東吳的重要性,你想想有關羽在上游駐守,相當於掐住了東吳的脖子,孫權簡直是如鯁在噎,對...
諸葛亮一生5大失誤,不僅北伐不成,反而後期守土艱難
本文凌雲清瀟原創,請勿抄襲,侵權必究!真實的諸葛亮是個卓有建樹的政治家,治國安邦有一套,蜀國被他治理的井井有條。但在軍事上他的可圈可點之處並不多,不像《三國演義》中所渲染的那樣用兵如神。《三國演...
如果諸葛亮不出祁山,蜀國會怎樣?
諸葛亮不出祁山,有兩層含義,字面上的理解可以認為是諸葛亮「不出祁山,不進攻中原,而是在蜀漢境內先採取休養生息的政策,積攢實力而後再圖中原」,這樣的話,進取中原可能要等到後輩去做了;第二層含義,就...
關羽失荊州後,蜀國有近百萬大軍,諸葛亮為何不再次奪回荊州?
諸葛亮想不想奪回荊州,當然想!絕對想!跨有荊州益州是隆中對的戰略目標,沒有了荊州,意味著只能一路出兵,參見北伐戰爭。但是奪荊州就意味著和東吳為敵,這和東和孫權的戰略目標是衝突的!
「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廖化能力究竟如何?
感謝各位讀者在百忙之中抽空來看這篇文章,新的一年小編會持續更新文章,祝:大家新年快樂。「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現在常被比喻辦事缺乏好手,讓能力一般的人來負責。通過這句話,廖化的名字家喻戶曉,人...
武聖隕落,蜀漢敗亡,皆源於《隆中對》錯誤的戰略方針
劉備借荊州,有借無還,想必廣為人知。劉備借荊州不還,自有其緣由,荊州之餘蜀漢是重要的戰略根據地,是將來爭霸天下不可缺少的位置,更是吳蜀聯盟時候壓制、威脅東吳,從而取得聯盟主導地位的有力棋子。但...
諸葛亮執政11年,都有哪些失策,導致蜀漢最早滅亡
俗話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諸葛亮一直是三國時代的智慧的傑出代表,歷來備受人們崇拜的偶像。尤其是在我們喜愛的《三國演義》之中,諸葛亮可以說無所不能,無所不知,幾乎成為神。然而,正史之中的...
聯劉抗曹,聯曹抗劉:機動靈活的外交家孫權
三國時期在外交上唱主角的不是魏、蜀兩國,而是吳國。這是因為魏、蜀兩國沒有外交,它們互不承認對方的合法地位。魏國認為它繼承了漢朝的天下,是正統;蜀漢則認為曹魏是漢賊。諸葛亮在《出師表》中說:「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