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真的不堪一擊嗎?臥龍諸葛的功與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諸葛亮可以說是被《三國演義》嚴重神化的一個角色,但是諸葛亮的軍事能力真的那麼不堪一擊嗎?

首先說《隆中對》。

《隆中對》有一個致命漏洞,即荊州和聯盟東吳這兩者是不可能共存的,東吳對於荊州的渴望不亞於劉備。

荊州本身的地理位置就決定,三國中吳國是最需要荊州的。

這是諸葛亮在提《隆中對》沒有提到的,也是導致一系列變故發生的根源所在。

但是我們不能因此質疑諸葛亮的隆中對,因為諸葛亮在隆中對說明了對於劉備,益州更加重要,他應該明白荊州和東吳的問題,但是他沒有說破。

很多人問諸葛亮為什麼選擇劉備,但就局勢而言,劉備確實是諸葛亮最合適的選擇,因為曹操人才太多了,而且分工也很明確,此外在北方長期的作戰中已經形成了一個利益集團。

而東吳是世家的天下,東吳大部分土地、財富都在一些大家族手中。

諸葛亮是個有野心的人,不會去屈居人下的,他的選擇只有劉備。

關於諸葛亮的軍事能力,大致兩種說法:一是覺得諸葛亮堪比姜子牙、張良;二就是諸葛亮沽名釣譽,名不副實。

但諸葛亮實則是蕭何、管仲一類人,他的軍事實力沒有那麼誇張,火燒博望坡,草船借箭等都不是他做的。

但是我認為諸葛亮是軍事天才,他前期軍事能力真的一般,他是戰略大師,而非統帥,他更適合治理國家、調控大局。

但是到了後期,平定孟獲,六出祁山,諸葛亮成長了,而且明顯進步神速。

同時劉備也知道諸葛亮軍事能力一般,他入西川帶龐統,取漢中帶法正,而諸葛亮往往是留後,所以對於諸葛亮既不要吹也不要那麼否定。

而且蜀國的滅亡和諸葛亮並無關係,蜀國本身國力就弱,夷陵之戰後更是一蹶不振,而且北伐本身就不現實,中國自古以來,完成北伐大業的,只有一個朱元璋。

其次,派系鬥爭,蜀國主要有三大陣容,一個是劉備元老派系,一個是荊州派系,一個是益州派系,隨著劉關張的離世,趙雲的低調,元老派系已經退出核心權利,而劉備提拔李嚴,一來是為了制衡諸葛亮,二來也是為了拉攏益州派系。

可是益州派系不會這麼想,因為益州本來就是他們的,你劉備不管怎麼善待他們,都是等於在侵害他們的本土利益,這就根本不可能一條心。

然後呢,世家的土地兼并也太嚴重了,蜀漢滅亡人口九十八萬,東漢時期益州有三四百萬人口,這麼多人去哪裡了?要知道益州不算是戰亂區,比起中原,算和平區域了,這麼多人口不翼而飛,去哪裡了?只有一種可能,被益州本土士族隱瞞了,但是劉備、諸葛亮為什麼不敢動,因為一動就等於撕破臉,劉備這個益州的行政、軍事還需要依賴益州士族,所以劉備、諸葛亮不斷外出作戰,不是說劉備、諸葛亮傻,明知道勝算很低還打,而是放手一搏,不然只是慢性自殺。

如果劉備、諸葛亮全力守荊州,蜀漢只會死的更快。

三國鼎立,魏國最強,吳蜀兩國相差不多,所以吳蜀聯盟對抗魏國。

如果蜀國占據荊州,吳國是不答應的,魏國也不希望出現一個如此強大的蜀國,那麼勢必會導致吳魏聯盟一同攻打蜀國。

可以說我個人覺得諸葛亮之所以派關羽守荊州,就沒打算守荊州,他已經意識到荊州和吳蜀同盟不能共存,那這兩者之間,肯定後者更重要,因為占據荊州的蜀國肯定不能同時對抗吳魏兩國,但是保存吳蜀同盟還可以慢慢發展,還有後路,只是他可能沒有料到關羽會這麼慘。

而諸葛亮為什麼不在臨死前直接確定姜維為繼承人,一來姜維資歷不夠,功勞不夠,而且還是外來戶。

而姜維是存在問題的,不管是費禕之死,還是魏延之死,都有姜維的影子在,可見姜維也不是善男信女,他的權利慾望遠在諸葛亮之上。

他母親寫信讓他回家他也不肯。

他內心深處渴望建功立業,渴望手握大權,渴望高官厚祿。

這是姜維和諸葛亮的區別,也是姜維與鄧艾的相似之處。

這也是諸葛亮不肯託付重任給姜維的原因。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諸葛亮到底哪些地方不如司馬懿?

無論是歷史,還是演義,諸葛亮都可以視為智慧的化身。他一生最大的敵人司馬懿與他相比,可謂朗星比之皓月。諸葛亮幾乎無所不通,無所不會,可謂是通才。司馬懿給我們留下的印象,似乎是除了權謀還是權謀,可以...

眾人拾柴火焰高

我們常說的眾人拾柴火焰高。意思是說:把大家的力量集中在一起,就會產生巨大的威力。做人辦事也應該多使用這種方法,以把本來難以辦成的事辦成。聯吳抗曹,是諸葛亮根據當時的情況,向劉備提出了合理的建議...

劉禪投降司馬昭的如意算盤

公元263年,司馬昭處理好國內部問題,開始推進兼并蜀國的事業。幾萬大軍,兵分三路向蜀國開進。當蜀國內部還在投降與抵抗的問題猶豫不決的時候,鄧艾的隊伍已經兵臨成都城下。此刻的劉嬋,打開城門,投降魏...

劉備有五虎將和臥龍鳳雛 為什麼統一不了天下

三國里人才濟濟,文的也有,武的也有。那裡是群雄割據的年代 ,各路大神舉旗占山為王,誰與爭鋒,看各路的人馬互有打殺,誰都想在這個大蛋糕里爭一塊。但拼到最後,三分天下已經越來越明朗,曹操分到了最大的...

三國蜀漢政權,中國歷史上閃耀的流星

三國,中國歷史上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從群雄逐鹿到三足鼎立,再到三分歸一,無數英雄在亂世中崛起,也在這個亂世中消逝。 蜀漢政權是三國中成立最晚的政權。劉備的戎馬生涯前二十年幾乎屬於顛沛流離的狀態,...

關羽失荊州的真正原因,不是大意

1.根本的原因在戰略上的失誤:荊州遠離蜀漢中心,不能說諸葛亮隆中對的策略有誤,但是劉備和諸葛亮顯然都忘了荊州對東吳的重要性,你想想有關羽在上游駐守,相當於掐住了東吳的脖子,孫權簡直是如鯁在噎,對...

如果諸葛亮不出祁山,蜀國會怎樣?

諸葛亮不出祁山,有兩層含義,字面上的理解可以認為是諸葛亮「不出祁山,不進攻中原,而是在蜀漢境內先採取休養生息的政策,積攢實力而後再圖中原」,這樣的話,進取中原可能要等到後輩去做了;第二層含義,就...

聯劉抗曹,聯曹抗劉:機動靈活的外交家孫權

三國時期在外交上唱主角的不是魏、蜀兩國,而是吳國。這是因為魏、蜀兩國沒有外交,它們互不承認對方的合法地位。魏國認為它繼承了漢朝的天下,是正統;蜀漢則認為曹魏是漢賊。諸葛亮在《出師表》中說:「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