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蜀漢政權,中國歷史上閃耀的流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三國,中國歷史上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從群雄逐鹿到三足鼎立,再到三分歸一,無數英雄在亂世中崛起,也在這個亂世中消逝。
蜀漢政權是三國中成立最晚的政權。
劉備的戎馬生涯前二十年幾乎屬於顛沛流離的狀態,但是這並不意味這他就失去了爭霸天下的權利。
曹操青梅煮酒論英雄,就明確指出:「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連曹操這樣的曠世奸雄尚且把自己的名字放在劉備的後面,足以見得雖然窮困潦倒的劉備絕非一般割據的諸侯可比。
劉備的運氣也是出奇的好,公元207年,有「臥龍」美稱的諸葛亮從隆中走出,來到劉備陣營,為劉備制定的著名的《隆中對》策略。
雖然劉備此時寄居劉表帳下,但在「欲得天下,必先取荊州」的戰略思想的引導下,劉備爭奪天下的野心逐漸膨脹。
公元208年,荊州刺史劉表在內憂外患中死去,荊州一時間陷入混亂局面。
政治上和軍事上極為敏感的曹操此時覺察出劉備對荊州的覬覦,立即出兵,在劉備占據荊州以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迅速擊破劉備,棄新野,走樊城,敗當陽,走夏口,無奈劉備再次踏上逃亡之路。
此時曹操在占據荊州以後,兵鋒直指在江南的東吳政權。
這時初出茅廬的諸葛亮發揮了他卓越的外交才華,促使孫劉兩家聯合抵抗曹操。
公元208年爆發的赤壁之戰,以曹操的失敗,孫劉聯盟的勝利告終。
劉備的機會來了,在東吳追擊曹操的時候,劉備突然對荊州的南郡發動襲擊,一舉占據南郡,繼而武力占據武陵,零陵,桂陽,長沙四郡,魏蜀吳三家並分了荊州。
這對於孫吳政權來說是絕對不想看到的,但是劉備卻以「借」的名義始終占據荊州西部範圍。
孫吳的政治家魯肅也贊成暫借荊州給劉備,可以牽制曹軍,緩解孫吳的軍事壓力。
這樣以來,劉備被擠壓在了魏吳之間的狹窄區域,隨時都有累卵之危。
諸葛亮作為傑出的政治家,很快意識到荊州不能長期守下去,隨時都可能被魏吳任意一方吞併。
在《隆中對》中,已經把奪取西川作為爭奪天下的資本,並且闡明:西川沃野千里,天府之國,民富國險,其主暗弱不可守。
恰好西川的劉璋又邀請劉備幫助攻打漢中張魯,這是一個絕佳的奪川時期。
不知道是劉璋太傻還是劉備運氣實在是好,劉璋不但供應了劉備軍馬糧草武器,還有法正張松孟達作為內應,在平定張魯以後,調轉槍頭直接攻占了成都。
這樣一來,基本實現了諸葛亮《隆中對》的戰略指導思想,靜待天下有變。
建安24年,劉備進漢中王,建安26年,劉備在成都稱帝,改元章武元年。
公元219年,關羽兵敗襄陽,丟失荊州,於臨沮遭東吳擒殺。
丟掉荊州,等於把四川封閉了,再不可能從荊州方面出兵對吳魏形成鉗形攻勢。
劉備因為關羽之死,報仇為由發動了著名的夷陵之戰,結果以慘敗告終。
公元223年四月,在白帝城,劉備託孤與諸葛亮和李嚴,一代梟雄與世長辭。
劉備死後,劉禪即為,史稱後主。
諸葛亮為蜀中安定以達到北伐無後顧之憂,出兵平定南中。
公元228年之公元234年諸葛亮共五次出兵北伐。
五次北伐,雖然蜀軍戰果頗豐,但終因各種原因而退軍;而曹魏也曾在諸葛亮第三次北伐後,向蜀漢發動過反擊戰,但因受蜀漢地形、天氣影響而退軍。
其中的五次北伐可分為:兩次大型(第一次北伐,第五次北伐);一次中型(第四次北伐);兩次小型(第二次北伐,第三次北伐)。
公元234年,諸葛亮率領蜀軍第五次北伐。
在渭水五丈原,與曹魏大將司馬懿率領的魏軍僵持不下。
諸葛亮正欲屯田久戰,但因積勞成疾,病逝於五丈原,享年54歲。
諸葛亮死後,蜀軍全軍退回漢中,至此歷時6年之久的五次北伐結束。
日後姜維也曾經數次北伐,但也以失敗告終。
公元263年,魏國將領鄧艾率兵偷渡陰平,突然出現在成都城外,後主劉禪投降,至此持續了42年的蜀漢政權消亡。
公元280年,東吳政權滅亡,三分歸一統。
縱觀蜀漢政權從建立到消亡,建立之初,蜀漢政權里三大集團的精英尚在,不可謂不強大。
隨著荊州的易手,夷陵慘敗,數次北伐,精英在戰爭中消耗殆盡。
蜀漢政權為什麼最終經歷幾代人的努力,至始至終無法奪得天下呢?在這裡就我自己的觀點做個分析:
一、關羽丟失荊州,導致《隆中對》戰略中的兩路夾攻永遠沒有辦法再實現,即使天下有變,只能從漢中一條路出兵。
再沒有辦法對魏軍進行牽制,魏軍完全可以以優勢兵力來對抗蜀漢征伐。
另外孫吳政權也是一直想奪下西川的,魯肅在給孫權做戰略規劃的時候就強調了必須先取荊州,沿長江奪取西川和漢中,那樣就能和魏國劃江而峙,進以爭天下,退以自守。
更何況拿下荊州,東吳的上游就沒有了威脅。
荊州遲早是要丟的,無論是誰來鎮守都是時間問題而已,但是,蜀漢要爭奪天下,荊州必須要掌握在自己手裡,丟掉荊州,就等於丟掉了江山。
二、蜀漢的兵員和經濟實力不足。
蜀漢滅亡時的人口,王隱在《蜀記》中記載「戶二十八萬,男女口九十四萬,帶甲將士十萬二千,吏四萬人」。
也就是說,蜀漢常備軍占總人口的10%。
那麼這就意味著每三戶百姓要養活一個士兵,七戶百姓要養活一個官員。
如果沒有戰爭還可以供應,一旦發生戰爭,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蜀漢政權是沒有辦法長期供應下去的。
為了應對長期的戰爭消耗,後期的將領幾乎都屯田以自給。
三、有人說諸葛亮窮兵黷武,逆天伐魏,我不贊同這樣的說法。
首先我們來看蜀漢政權所處於的地理位置。
四川處於盆地地形,出川的路有兩條,即漢中和上庸。
荊州已不在蜀漢政權的控制範圍,走荊州出兵是不可能了,那麼只能從漢中出去。
處於盆地的四川,自然不能久守,必須向外部擴張,以擴大自己的實力。
所以與其說諸葛亮窮兵黷武,不如說不得不打。
不發動戰爭,蜀漢政權會滅亡更快。
但是發動戰爭是需要資本的,如此惡性循環下去,即使不被魏吳所滅,終將被內亂推翻。
四、蜀漢政權在諸葛亮死後,已經沒有能夠勝任北伐的將領。
堅定的抗魏分子魏延在退兵路上被楊儀殺死,大將軍姜維謀略過人,無奈政治頭腦幾乎為零,朝廷內部樹敵太多,被逼到沓中屯田。
姜維受漢文化影響深,他認為蜀國就是代表漢朝,他的任務就是實現劉備的願望和諸葛亮的遺志,恢復漢室,他不顧蜀國連年征戰,百姓和文武大臣的強烈反對,國庫空虛的事實,繼續對魏國進行討伐,每一次都鎩羽而歸,實際上是不顧發展變化了的客觀形勢,沒有看到魏國兵精糧足的現實,只能落得加快蜀國走向衰敗。
附:關鍵的問題在於蜀和魏的實力相差太遠了。
根據《三國志》中的資料,當時魏蜀吳三國的戶數分別是103萬、28萬、52.3萬;人口分別是443萬、94萬、230萬;兵員人數分別是60萬、10.2萬、23萬。
所以當諸葛亮活著的時候,僅僅可以保蜀不滅,六出祁山是以進攻代防守。
而到姜維時,蜀國實力更加弱了,自保都成問題,更別說爭奪天下。
蜀漢政權,崛起如迅雷,消逝如流行......
議論蜀漢不能統一天下的原因:失荊州和夷陵之戰
公元(211年),西川的益州牧劉璋擔心曹操攻打西川,便想借劉備的兵馬抵禦曹操。於是劉備讓諸葛亮和關羽、張飛、趙雲鎮守荊州。於是孔明總守荊州,關羽拒襄陽要路,當青泥隘口;張飛領四郡巡江,趙雲屯江...
關羽如果沒有敗走麥城,蜀國會定鼎中原嗎?看完你就知道了
若三國時期關羽沒有敗走麥城,蜀國會怎樣?沒有敗走麥城,也可以理解為兩重。一是關羽因為謹慎,沒有丟失荊州。二是關羽雖然丟了荊州,但是突圍回到了西川,保住一條性命。如果是前者,那麼對蜀漢來說當然是極...
劉備東征之時,為何諸葛亮堅決不隨軍?而且不曾發一言以勸諫?
隆中對是諸葛亮定下來來,取荊益二州以圖天下,現在荊州丟了。難道他這個戰略制定人上去說。算了,荊州不要就不要了,給他們吧。劉備說行啊,你拿個辦法出來啊,下一步怎麼走。可諸葛亮有什麼辦法?他有辦法,...
諸葛亮:蜀漢沒能問鼎天下,是因為他錯了麼?
諸葛亮未出茅廬,便知天下三分,諸葛亮初次登入政治舞台就是以《隆中對》給劉備描述了一個戰略遠景。諸葛亮在對策中,為劉備成就蜀漢大業規劃了一條明確而又完整的內政、外交政策和軍事路線,相當周詳地描繪出...
劉備傾全國之力為關羽報仇,不光只是兄弟情,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關羽率孤軍北伐曹操。樊城之戰,關羽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一時威震華夏。但此時,東吳不顧孫劉同盟,派呂蒙率軍突襲荊州,關羽敗走麥城,被吳軍擒殺,荊州也落入吳國之手。...
三國蜀漢政權最先滅亡的十大原因!蜀國滅亡時間
劉備歷盡滄桑艱難創立的蜀漢政權是在公元263年滅亡的,而東吳政權是在公元280年滅亡的。其實從歷史資料和文獻上來看,蜀漢政權相對東吳政權來說,地理條件更加閉塞險要和易守難攻,而且著名的政治家諸...
揭秘:關雲長大意失荊州的真實內情
關羽大意失荊州,幾乎是人人熟知的故事,但是卻沒人考慮到關羽大意失荊州的真實內情,其實關羽大意失荊州只是被人設計而已,利用的正是關於戰無不勝的特點,關羽太過於自信,才會上當,最後敗走麥城。 孫權的...
劉備此生最不信任的人是誰?有三個證據指向這個人!
熟悉三國歷史的人都知道,劉備這一生是占了所謂的「人和」。三刻理解的人和就是得人心,無數人來支持劉備,所以劉備才可以從一個賣鞋子的小商販成為了蜀漢的開國皇帝。而劉備也是一個滴水之恩、湧泉相報的人,...
諸葛亮真的不堪一擊嗎?臥龍諸葛的功與過
諸葛亮可以說是被《三國演義》嚴重神化的一個角色,但是諸葛亮的軍事能力真的那麼不堪一擊嗎?首先說《隆中對》。《隆中對》有一個致命漏洞,即荊州和聯盟東吳這兩者是不可能共存的,東吳對於荊州的渴望不亞於...
諸葛亮的隆中對為何沒能實現?荊州之失並非關鍵,只因為這一點
諸葛亮的隆中對是中國歷史上最為偉大的一番戰略構想,自古便為人們所稱道。然而,這番戰略規劃雖然幫助劉備建立了帝業,實現了魏蜀吳鼎足而立的局面,但卻沒能幫助劉備克復中原。對此,自古以來人們大多認為是...
劉備有五虎將和臥龍鳳雛 為什麼統一不了天下
三國里人才濟濟,文的也有,武的也有。那裡是群雄割據的年代 ,各路大神舉旗占山為王,誰與爭鋒,看各路的人馬互有打殺,誰都想在這個大蛋糕里爭一塊。但拼到最後,三分天下已經越來越明朗,曹操分到了最大的...
五虎上將中,他的本事最大,讓他去守荊州,絕不會上演關羽的悲劇
劉備創業初期,慘澹經營,連戰連敗。別說稱王稱霸,就連找塊根據地都難,整天寄人籬下,東躲西藏,讓曹操追的滿街跑,前途一片茫然。直到他見到諸葛亮,二人隆中晤對,諸葛亮對天下大勢瞭然於胸,給他的帝業生...
三國蜀漢政權最先滅亡的原因——內憂還是外患?
劉備歷盡滄桑艱難創立的蜀漢政權是在公元263年滅亡的,而東吳政權是在公元280年滅亡的。其實從歷史資料和文獻上來看,蜀漢政權相對東吳政權來說,地理條件更加閉塞險要和易守難攻,而且著名的政治家諸葛...
蜀國全國只剩下90萬人口,諸葛亮為何一再北伐曹魏,空損國力?
在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面中,無疑蜀國是最弱的一個。當時天下一共十三個州,魏國占據三分之二,多達9個州而且多是富庶的中原地區,吳國擁有3個州,而蜀國僅僅擁有一個益州。而即便是在關羽尚在,多擁有大半個...
如果關羽進攻樊城的時候,劉備進攻關中,結果會如何?
自古以來得關中者得天下,秦以關中為根據地,進可攻退可守,而且數次擊敗六國聯軍,可見關中之地易守難攻。後來劉邦也是在被封為漢王以後,暗度陳倉占領關中,自此雖多次被項羽打敗但只要退守關中項羽也攻不進...
三國蜀漢政權滅亡的十大原因!蜀國滅亡時間
蜀漢政權是在公元263年滅亡的,而東吳是在公元280年滅亡的。蜀漢相對東吳來說,地理條件更加險要和易守難攻,而且諸葛亮善於治國是歷史上所公認的,在三國之中蜀國也是相對治理得最有條理的。在複雜的對...
如果劉備不發動夷陵之戰,那蜀漢的命運會逆襲嗎?
劉備是蜀漢的開國君主,早年以賣鞋織鞋為生,喜歡結交豪俠,因鎮壓黃巾起義有功,任安喜尉。後相繼投奔公孫瓚,陶謙、曹操、袁紹、劉表等雄主,卻始終沒有自己的地盤,前半生可為是顛沛流離,三顧茅廬後劉備...
劉備:為了兄弟,我丟掉了天下
其實劉備是有統一天下的機會的,而且機會非常大。漢中之戰,劉備大勝曹操,劉備集團的整體實力一下子超越了曹操,就成為了三國當中最強的一個集團。此刻的劉備具有統一天下的最好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