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越優秀的人越會讀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我們大家都知道首富比爾.蓋茨愛讀書,並且會讀書,而且每年都會推薦書單,比爾.蓋茨說,他每年大約讀50本書,而且只讀紙質版。

還有像聞一多醉書、華羅庚猜書、侯寶林抄書、張廣厚吃書、高爾基救書,等,為什麼這麼多優秀的人都喜歡看書,也許讀書不是他們成功的主要因素,但也是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

首先,書只是非生命的客觀存在,既不會主動給人造成傷害,也不會有意干涉。

因此在閱讀過程中,我們會不自覺地將自己投影在書的世界裡。

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可以把書當成重新審視自我的「鏡子」。

讀書的意義一般會分為三種:

第一,是以獲得信息為目的的讀書。

比方說,我們有時迫於工作或考試的需要,就不得不讀書。

第二,是為了愉快且有意義地度過獨處時間,因而促使大腦充分發揮想像力的讀書。

第三,是為了鍛鍊自己、豐富精神而讀書。

這三種讀書中的任何一種都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第二、第三種讀書,可以同時進行。

除了直接鍛鍊精神的偉大書籍,哪怕只是讀有趣的書,也能有效地讓心靈恢復平靜。

換句話說,只有能用讀書填滿獨處的時間,就能減輕內心的孤獨感。

比方說,由於跟親人或朋友分別而感到寂寞的時候,讀書的人與不讀書的人相比,重新振作是有著很大區別的。

讀書本來就是一個人做的事,所以自然可以減輕寂寞。

另外,對於大學生來說,讀書也是一大救星,有朋友當然是好事,但如果因為某些原因,朋友之間變得疏遠了,這時完全沒必要像強迫症患者一樣,覺得自己沒有朋友,很不幸,每個人都或多或少的懷著孤獨感和缺失感,而這正是我們讀書的契機,集中精神讀書,這樣反而更有意義。

如此一來,無論是在人生一帆風順的時候,還是遭遇挫折的時候,都能跟書保持良好的關係。

跟書成功地交上朋友的人,無論在這個世界上遭遇何種不幸,無論情緒如何波動,都能隨時找到合適的書,充分享受讀書的樂趣。

齋藤孝在他的新書《深閱讀》這本書中,教我們怎麼在信息爆炸時代如何讀書,讀書到底有什麼意義?

一,選擇一本好書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孔子

選擇什麼樣的書很重要,同樣是讀書,所讀的書不同,意義也完全不同。

遇見一本好書,有時一下子就能拓寬我們的眼界。

我們平時說的「好書」 「壞書」,《深閱讀》作者齋藤孝推薦了兩個簡單的評價標準,一是易讀,二是有內涵。

也就是說,一本書里發人深省的部分越多,這本書就越有價值。

以這一觀點而言,被稱為古典的書未必有很多「好書」,因為古典作品儘管內涵豐富,但往往並不易讀,古典作品大都有沉悶無聊的部分。

當然,如今肯定也有人在精讀以前的「文學」,努力地一點點向其靠近,但從文化的整天來看,這樣的人只有極少數。

既然現在任何人都能輕易地發表作品,而且竟然很受歡迎,人們自然也就難以發現其中的特殊性了。

或許有人認為,這只是喜好的問題,的確,喜不喜歡一本書,是因人而異的,但在此之前,水準這個東西還是確切存在的。

作品在深度、表現力、洞察力等方面存在明顯的優劣之分。

若不能認識到這一點,那事態可就相當嚴重了。

二,養成讀書的習慣

面向大眾的書常常散發著惡臭 ——尼采

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現象,我們在銀行窗口排隊的時間通常都比較長,像這種情況,就應該多增加幾個窗口,提高工作效率,或者尋找問題的解決對策。

但是, 現場工作人員是不會意識到排隊情況的,或者,這些人也行認為這種「異常」早已經稱為常態,所以在他們看來是正常的,總之,他們就是發現不了問題。

讀書也是一樣,只要養成邊提問邊閱讀的習慣,就能提高興趣和關注的持久力,從而更容易吸收書中的內容。

這樣一來,我們首先弄清楚作者是以怎麼樣的問題意識來寫某本書的,明白了這一點,就容易理解對話如何展開,也能預測到接下來會出現怎麼樣的提問,甚至自己也能養成邊提問邊思考的習慣。

比如以前在大學裡,讀書就成了日常聊天的常見話題,同學們彼此擦肩而過時,也會相互介紹書籍,或者圍繞某本書的闡釋而徹夜討論不休,這個時候,沒讀過的人只能默默旁聽。

讀書會幫助我們拓寬眼界,不用整天糾結在雞毛蒜皮的小事上面。

與其把時間花在煩躁、嫉妒、鄙夷上,不如讀書來得有意義。

現在在工作休息期間,朋友或者同事們在一起聊天,會說到近期都看了什麼書?如果大家都是有小孩的,就會聊育兒類的書籍。

那些讀過的書終將成為屬於我們自己的力量。

先要在日常生活中養成讀書的習慣,如果整整一天什麼也不讀,就相當於偷懶不參加智慧訓練,大腦會變得遲鈍,有時甚至還會退化。

三,提升閱讀技巧

光是不停讀書,過後卻不深入思考,絕大部分知識都會流失,不會在精神中紮根——叔本華

轉換閱讀法:

不只是讀書,世界上的所有現象若用「y=f(x)」這一函數來解讀,都會很有趣,其中y是創意,x是素材,根據函數「f」,將對應現象代入「x」,即可得出「y」。

世界上的偉人、賢人和作家,他們都有自己的「f」。

愛因斯坦觀察世界用的是「愛因斯坦轉換」,梵.高用的則是「梵.高轉換」。

這是人的思考軸心,簡單地說,就是「世界」。

我們在閱讀偉人們的作品的時候,就會明白「世界上還存在這樣的想法」。

也就是與偉人共享視角。

通過大量的閱讀書籍,還能確立自己的「f」,也就是將書中的內容和自己的經驗聯結起來—「說起來,確實遇到過這種事」 「以前確實這樣想過」。

這種感覺與其說是獲得書本中的知識,不如說是將其融入自己的身份。

快速閱讀:

閱讀長篇小說時,很多人總是堅持不到高潮部分。

讀完開頭的50頁還不難,但後面就只靠著一股慣性,結果往往半途而廢。

在這種時候,可以使用一種比較特殊的技巧,就是只讀對話部分,哪怕是再不容易讀懂的書,描寫對話所使用的語言一般會比較簡單,而且,優秀作家的作品,對話部分也會很出色。

只要把握住最初登場的各人物之間的關係,即使略過情景描寫的部分,也能跟上主要情節,而且閱讀速度肯定很快。

就好像一趟列車,在多數站均不停車,速度自然很快。

作者齋藤孝將這種閱讀方式成為「快速閱讀」。

但要注意的是,「快速閱讀」並不是所謂的「速讀「。

快速閱讀不是一站不停的長驅而過,在某些車站還是需要停車的,尤其是大型車站,停車時間較長,這也是沒有辦法的,總之,需要優先確保內容的讀解,快速閱讀就不會錯失重要的內容。

四,強化閱讀成果

閱讀好書,就像跟過去最優秀的人物對話一樣。

——笛卡爾

說到讀書,其實是存在若干標準的,有時走馬觀花就算「讀過了」,有時則會讀得出神,記住每句話每個字,關鍵在於從中吸收了多少內容,這些內容又是什麼樣的。

「是否能把書的內容向別人說清楚「,是衡量標準之一,比如針對一本書,若能像大學講義那樣花一個小時解說,就證明吸收度非常高。

然而,要讀到這種程度,需要相應地花費大量時間,我們可以把標準不妨設得寬鬆一點,比如」是否能把書的內容用一兩分鐘的時間向別人說清楚「。

還可以做成讀書筆記和書評。

想讓輸出閱讀變得更有效,需要滿足兩個要點。

第一,講述時不要採用俯瞰全局的角度,應該以自己的感性、體驗為主,比如自己對這本書的哪些地方感興趣,對哪部分內容印象深刻。

至於作品梗概或內容簡介,只要看看各出版社提供的目錄或網絡信息就能知道。

反正是自己說,不如加上自己的體會,留意這樣的輸出,也有助於強化記憶。

第二,在說明時儘量應用書的部分內容。

記住這一點,讀後的記憶和印象就會更容易被喚醒,也就是成為閱讀的「證據」。

讀書不僅能讓我們從作者身上得到能量,它還像吸水紙一樣,能吸走我們精神上的負面能量,使我們內心淤積的壓力得以減輕,從而保持心情舒暢。

另外,讀書還關係到年輕人的人格形成。

書中的內容並不只是單純的信息,還會影響對人的態度。

也就是說,想讓自己在年輕時進步,想讓自己年老後有個愛好,想有個可供發泄負面能量的終生渠道,就不能不讀書,讀書是我們的一生良友。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電鋸殺人犯最後悔的事竟是沒讀書!

在日本,曾經發生了一樁頗為殘忍的殺人案。兇殺用電鋸將受害者殘忍殺害。這樁殺人案使法院做出自審判員制度實施以來的首例死刑判決。據新聞報導,犯罪嫌疑人並非像我們想像的那般冷酷無比,看起來只是一個普通...

如何讓孩子養成閱讀習慣,做一個高效的閱讀者

想讓孩子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看看下面這篇文章,是否有所啟發。在知識經濟下,我們習慣於做任何事都問一句,這樣做有什麼意義?這個「意義」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你會不會堅持的做下去。就像我們今天要說的閱讀,...

深閱讀:不讀書不成人

齋藤孝,日本明治大學教授,也是一位教育學者,通讀本書,不難發現齋藤孝先生是一位閱讀量非常大、涉獵面極其廣的讀書愛好者,同時,他還倡導不愛讀書的人,開始讀書,並且找到適合自己的讀書之法,從而給自己...

信息爆炸時代,我們該如何讀書?

在寫這篇文章之前,我大約統計了一下我的讀書情況,2016年4月至9月,共計閱讀40+本書,8月24日進駐簡書,加上這一篇,共完成9篇讀書筆記。大概總結一下,6個月時間,每個月平均閱讀7本,與大神...

簡單幾招,教你養成閱讀的好習慣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喜歡讀書的人不僅可以豐富自己的知識,還能豐富自身的內涵。想要做一個有能力的人,書籍是少不了的。現在,各種電子產品占據了我們的生活,能夠靜下心來學習的人變得越來越少。其實當我...

涵養青少年

閱讀讓人保持思想活力,讓人得到智慧啟發,讓人滋養浩然之氣。在最該讀書的時光,如何引導青少年多讀書、讀好書,使之成為一種生活方式,一直是一個亟待人們思索和解決的問題。日前,根據中國教育追蹤調查的...

當跟我談閱讀的時候,我會想到什麼?

閱讀越來越成為現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線上線下各式各樣的讀書會層出不窮,而且以書為粘性劑去黏住顧客群體,成本低,黏度卻很高。但現代人對於閱讀卻越來越迷茫和焦慮,迷茫表現在不知道如何去選書...

讀書,引領青少年在書香中國中成長

倡導讀書,革命導師為我們樹立了榜樣。老一輩革命家毛澤東主席最大的嗜好就是讀書,他讀過的書不計其數。他生前的臥室里、睡床上、書櫃中到處都是書,整個住房就像個小小的圖書館。習近平總書記也是讀書的楷模...

用「深閱讀」應對資訊時代的浮淺

教別人怎樣閱讀的書很多,《深閱讀》是其中比較特別的一本。這本書的作者,齋藤孝,畢業於東京大學法學部,並在該大學研究生院教育學研究科修完了博士課程,現在是是明治大學文學部的教授,出版了多部關於學習...

你的閱讀深度,決定了你的人生高度

被這本書所吸引,是因為這本書的封皮內頁。作者齋藤孝先生在此頁指出:人類的智慧早在幾千多年前那個群星閃耀的時代,已到達及其深徹的程度,就好比一條埋藏在地底下的清流,我們唯有通過閱讀來掌握這種「深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