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盡世間濁水,不妨深潛以覓清流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文/寶木笑

「我們平日面對的各種麻煩,不過是河流表面的濁水罷了,濁水喝著很苦,但只要向下深潛,就能找到清流。

——齋藤孝

最近很忙,部門裡哀鴻遍野,一大批小夥伴兒睜著前晚加班留下的惺忪睡眼,空洞地望著電腦,機械地敲著鍵盤,木然地打著電話,仿佛一塊塊兒輸出過量渾身發燙的電池。

休息的間歇是睡眠的天堂,偶有不睡的夥伴,忙著低頭擺弄著手機,好像提線木偶在擺弄手裡的道具。

我知道這個時候強求他們人人拿出一本紙質書如饑似渴,那純粹就是扯淡,回想不忙的時候,一片鶯歌燕舞,還是他們,興高采烈,卻依然低頭擺弄著手機,就像興奮的木偶依然在擺弄著手裡的道具……

沒有人有權利干涉別人的生活方式,改用先賢的話:我看不慣你不讀書玩兒手機的樣子,但我誓死捍衛你選擇不讀書而玩兒手機的權力。

在「手不釋卷」、「韋編三絕」、「牛角掛書」的故鄉,後工業化的滾滾洪流聲勢浩大,卻也濁浪滔天,讀書成了一件漸行漸遠的事兒,甚至在一些人嘴裡成了「裝逼」的行為藝術。

也沒什麼特別值得悲哀的,畢竟你我芸芸眾生,生存的壓力和日常的喧囂足以讓偶爾的憂國憂民煙消雲散,只是有時碰上諸如以色列、法國、日本、德國、韓國等閱讀大國的新聞,不由一番感慨,我們這樣把書扔掉閉著眼往前跑,真的就能趕上那些國家麼?

最可怕的不是兔子不睡覺了,而是烏龜睡下了,醒著的兔子還嫌自己跑得慢。

在日本這樣一個公民閱讀傳統極為濃厚的國家,齋藤孝仍然以一本《深閱讀》對自己的同胞吶喊,這位東大的高材生、明治大學的教授以一個讀書人的身份對同胞的「閱讀墮落」深深憂慮,用自己的讀書經驗和體悟深深地聊了一次讀書的那些事兒。

雖然治學嚴謹的齋藤孝教授將全書細緻地分為五個章節,但讀罷此書梳理一下,覺得還是三分法此書更符合國人的思考習慣,在一位藏書和讀書大家的著作面前如此輕率和唐突,是小子淺薄了,應該遙遙向一衣帶水鄰邦的作者道個歉。

◆ 「孤讀」註定豐富我們的人生

個人認為全書最精彩的部分是齋藤孝先生對讀書意義方面的論說,作者正反兩方面的比對很妙,對現代日本社會的認識很深,最重要的是已過知天命之年的作者,作為一個讀了一輩子書、教了一輩子書的長者,字裡行間自有其深沉和厚重的一面。

「孤讀」是作者在書中的一種提法,老先生回顧了以前大學裡的「讀書文化」,那時的日本大學裡,讀書是同學間日常聊天的常見話題,彼此擦肩而過的時候都會相互介紹書籍,宿舍開「臥談會」的時候能圍繞一本書討論一個通宵,所有人都在爭先恐後地讀書。

特別是作者列出的當時日本大學裡同學之間常有的給人充滿壓力的言語讓我無言以對,不得不沉默良久,作者說那個時候大學同學裡經常會有這樣的話:「沒讀過柳田國男的書簡直是恥辱」、「是個人都會讀馬克思•韋伯的書」、「我想你們不會不知道列維•史特勞斯吧」……我的堂妹今年研究生畢業,我的表弟今年大三,堂妹說在宿舍里說不出幾個有品位的化妝品牌子都不好意聊天,表弟說不會LOL就根本不算上過大學……

齋藤孝先生是1960年出生,他的大學階段應該是上世紀80年代,而那個年代正是日本政治、經濟、文化全面騰飛的時代,是日本的黃金十年,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

至於讀書意義,作者說的很明確,大體分為三種:「第一,是以獲得信息為目的的讀書。

比方說,我們有時迫於工作或考試的需要,就不得不讀書。

第二,是為了愉快且有意義地度過獨處的時間,因而促使大腦充分發揮想像力的讀書。

第三,是為了鍛鍊自己、豐富精神而讀書。

」而對於讀書如何改變年輕人的人生,作者更是不惜筆墨,也許這就是所謂的書者仁心吧。

作者以自己為例詮釋「孤讀」的那部分是我最近看過的最好的讀書類橋段,不賣弄,不矯情,不遮掩,情真意切。

作者說自己大學時候在人際交往方面很不順利,是自己一個人度過的,獨自生活,一個禮拜只和三個人說過話,其中還包括附近餐飲店的老闆娘。

然而在這樣貌似「孤獨」的環境裡,作者沒有選擇「一個人的旅行」,沒有選擇網吧,沒有選擇參加所謂網紅的線下活動,作者選擇了讀書,功課不忙的時候經常每天花七八個小時不間斷地讀書,「沉浸在書的世界裡,如同給精神打了一支安定劑」。

走過人生大半的齋藤孝先生感慨:「想讓自己年輕時進步,想讓自己年老後有個愛好,想有個可供發泄負面能量的終生渠道,就不能不讀書,從這個意義上講,讀書是我們一生的良友。

」當「人脈學」成為一門備受推崇的學科,當如何結交人也能讓年輕人趨之若鶩地參加線下活動,當無所事事的頹廢也能成為炫耀的資本,我們本已卑微的人生已被鎖定,我們的孤獨開始變得可恥。

◆ 「選讀」才算邁進書籍殿堂的大門

一個讀了一輩子書的人介紹的選書方法自然不浮躁,《深閱讀》里涉及的80餘本書被作者信手拈來,如數家珍,也讓我們領略了一種叫「積澱」的美感。

成熟的作者不會再被功利束縛,作者因此在書中就選書問題大膽說出自己想法,而並不怕被讀者認為觀點過於陳舊甚至保守。

比如作者認為讀書要首選世界公認的佳作,雖然這樣的書可能篇幅稍長,相對晦澀,若不習慣,可能會讀的比較辛苦。

但是,「避開這些古典佳作,一味閱讀膚淺的書,就如同害怕成為職業選手,只能永遠滿足於當業餘選手一樣。

雖然已是近花甲的年紀,但作者仍有可愛的一面,這一面在貌似「憤青」的外表下,彰顯了作者的操守和清醒。

因此在如何「選讀」這個環節里,作者大膽揭露那條不成文的出書規矩:「要想出版小說,得先成為紅人」,在所有人都想成為「作家」的時代,這是很有勇氣的表現,因為這會被扣上很多帽子,然而誠如作者所說,事實就是事實,靜下心來「深閱讀」的人少了,文學的整體水平下降也就不足為奇了。

在這樣的基礎上,作者才提出了「好書」的條件和「壞書」的圈套的說法,很坦誠地為我們選書指引了方向。

另外,作者也不避諱各種世界偉人或者知名人士的自傳、評傳、評錄之類的書,但是鮮明地指出讀這類書的目的不是讓你單純地憧憬和膜拜,也不是要求你以這些人的目標為目標,只是讓你學習他們所擁有的「閃光點」,學習他們的思維方式,還有利用「書評」、「行家」的推薦和報刊的企劃。

當我們實在不知道什麼樣的書比較有意義,或者自己到底適合讀什麼樣的書時,也可以看看那些新聞報紙或者出版社的榜單,總之,一個有心的讀書人一定可以通過「選讀」而邁入書籍殿堂的大門。

◆ 「會讀」將成就我們的閱讀之旅

這是一本真正意義上的讀書人心得,作者從「習慣」和「技巧」兩方面入手,讓我們領略到「會讀」之美,個人認為這方面的「技巧」是外在的、工具性的,在熟練掌握之後,閱讀將自我進化為一種由外而內的「習慣」,兩者相輔相成,一起成就我們一生的閱讀之旅。

「轉換閱讀」是作者非常別致的創造,作者提出了一個y=f(x)的公式,其中y是創意,x是素材,而f就是個人的視角和閱讀體驗了,並且通過這個f的轉換,按照文學理論的說法,就是文本的讀者將與文本的作者產生某種「情感代換」,也就是作者說的「共享視角」。

另外,作者還提出諸如「據點閱讀」等方法來增強閱讀能力,找一本自己相對感興趣的書籍,然後對書籍里的人物事件歷史等等做詳細地調查,從而拓寬自己讀書的廣度,如果想挑戰一本高難度的書籍,也可以先閱讀一些與之相關的淺顯易懂的書本,儲備一些相應的知識,再讀起那些書籍時自然要容易許多。

技巧類的方法作者介紹了很多,但歸根到底是一個通俗的道理:閱讀是一件開心的事兒。

至於閱讀習慣,作者更是不遺餘力,因為對於齋藤孝先生這樣的老資格讀書人,讀書早已融入了他的生命。

在齋藤孝先生看來,閱讀習慣將使我們的閱讀生活受益匪淺,比如要學會自問自思,作者引用了叔本華的「光是不停讀書,過後卻不深入思考的話,絕大部分知識都會流失,不會在精神中紮根。

」我想到了咱們老祖宗的「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但齋藤孝先生又提出讀書前就應該開始思考,因為有了思考產生的問題,才從問題出發到書里去尋找答案,這一點讓人著實佩服。

再如作者強調了朗讀的好處,在我們對古人「搖頭晃腦」嗤之以鼻的時候,我們的鄰居無時無刻不在默默思考著我們的歷史和傳統。

作者對實體書和書架情有獨鍾,認為擺放在書架上的實體書可以讓人變聰明,因為電子書在下載(或購買)收藏了以後很容易被遺忘,而你還沒讀過的實體書就站在書架上,挺直了書脊,仿佛在向你施加「快來讀我!」的壓力。

對作者的這一提法深以為然,我家客廳的裝修就是直接訂做了一面「書牆」,當一面「書牆」面對著你,而其中很多書你還沒讀過,那種壓迫感確實如此。

我們畢業、工作、娶妻、生子,不知不覺中,「忙」成了我們掛在嘴邊的高頻詞,我們每天擠公交地鐵,每天加班成狗,每天忍受老闆冷嘲熱諷,每天品嘗生存的苦澀悲歡……於是我們不知不覺中戾氣漸重,不知不覺中孤獨哀怨,不知不覺中淚流滿面,只覺得這個江湖滿眼望去濁水萬重,自己還不得不繼續苟延殘喘,真是苦不堪言。

開頭引用了齋藤孝在《深閱讀》中的話,其實書中還有這樣的話:「(通過閱讀)……了解這樣的事實,了解人類精神的強韌,至少能讓我們的心靈得到拯救,同時也能積累我們克服眼前的困難……換言之,人類的思想早已達到極其深入的程度,猶如底層深處流淌著的純凈的水……然後還須具備深潛力,而讀書,就能教誨我們掌握這種深潛力。

看不盡世間濁水,不妨深潛以覓清流。

你,還等什麼?

—END—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信息爆炸時代,我們該如何讀書?

在寫這篇文章之前,我大約統計了一下我的讀書情況,2016年4月至9月,共計閱讀40+本書,8月24日進駐簡書,加上這一篇,共完成9篇讀書筆記。大概總結一下,6個月時間,每個月平均閱讀7本,與大神...

深閱讀:不讀書不成人

齋藤孝,日本明治大學教授,也是一位教育學者,通讀本書,不難發現齋藤孝先生是一位閱讀量非常大、涉獵面極其廣的讀書愛好者,同時,他還倡導不愛讀書的人,開始讀書,並且找到適合自己的讀書之法,從而給自己...

當跟我談閱讀的時候,我會想到什麼?

閱讀越來越成為現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線上線下各式各樣的讀書會層出不窮,而且以書為粘性劑去黏住顧客群體,成本低,黏度卻很高。但現代人對於閱讀卻越來越迷茫和焦慮,迷茫表現在不知道如何去選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