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為什麼不能一統三國?毛主席一針見血指出其問題所在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說起諸葛亮,很多人就會想起三顧茅廬、草船借箭、空城計等等一些如今耳熟能詳的典故。

如果我們只是這樣簡單的看過去,似乎諸葛亮是一個神人般的人物。

然而我們的毛主席卻不這麼認為,毛主席開會時,經常會說起這樣一句俗語「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

」從這便可以看出我們的毛主席對於諸葛亮的評價並不高,另一方面說明毛主席非常注重集體智慧。

那麼我們的毛主席到底是如何來評價諸葛亮的呢?

毛澤東曾說:「其始誤於隆中對,千里之遙而二分兵力。

其終則關羽、劉備、諸葛亮三分兵力,安得不敗。

」毛主席為什麼會這樣說呢?首先我們看看諸葛亮在「隆中對」中提到的「待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兵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乍一看,荊州、益州兩路出擊是一個頗有誘惑性的方案。

但毛澤東卻很清楚,荊州離益州千里之遙,兩地分兵的做法必然讓劉備軍團更加失去兵力上的優勢。

「隆中對」實施的結果便是,關羽所鎮守的荊州被孫權軍團偷襲得手,而且關羽父子也命喪孫權手中。

可以說,蜀漢衰亡的禍根在於「隆中對」。

毛澤東所說「關羽、劉備、諸葛亮三分兵力。

」指的是關羽之鎮守荊州、劉備之進攻東吳、諸葛亮之北伐中原。

這「三分兵力」依次展開,前兩次分兵都失敗得很慘,導致蜀漢元氣大傷,而諸葛亮的北伐本錢也便所剩無幾。

所以,毛澤東嘆道:三分兵力,安得不敗。

還有馬謖失街亭事件中,毛澤東對此有著獨到的見解,他評論到:「初戰亮宜親自臨陣。

」在毛澤東看來,街亭能否固守,關係到整個戰役的成敗,如此重大的任務怎能交給一個沒有實際作戰經驗的人去執行?而且即使派人去防守街亭,也應該不斷派軍去增援,假如街亭危急,甚至諸葛亮本人也應該前去親自指揮,與敵軍展開大決戰。

然而事實卻是諸葛亮用了這位曾經連劉備都看不中,甚至提醒諸葛亮此人不能重用的馬謖。

不知此時的諸葛亮是老糊塗還是無人可用,只會紙上談兵的馬謖結果是兵敗如山倒,失了對於戰略至關重要的街亭。

導致後事的諸多麻煩。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看一代偉人怎麼評價諸葛亮的《隆中對》?

看一代偉人怎麼評價諸葛亮的《隆中對》?文丨姜衛華公元207年,徐庶向劉備推薦了他的好朋友諸葛亮。諸葛亮何許人也?自稱「臥龍」,常以春秋戰國時的管仲、樂毅自比。劉備作為求賢若渴的老闆,三顧茅廬聘請...

諸葛亮為何難入千古名相之列?

三國爭霸的硝煙以淹沒在歷史的長河之中,膾炙人口的《三國演義》似乎以將諸葛亮定位為千古名相。然而,諸葛亮因其用人不善與謀略上的失敗,在躋身名相的行列上艱難的徘徊。諸葛亮身為蜀國丞相,才智過人,工作...

歷史上的諸葛亮真是「千古名相」嗎?

三國爭雄的烽煙已消散在歷史的長河之中,而膾炙人口的《三國演義》里把諸葛亮定為成了千古名相。然而歷史上的諸葛亮因其用人不善與謀略上的失敗,在躋身名相行列的道路上艱難的徘徊。

偉人眼中的孔明和關羽

毛澤東在年輕時候就很喜歡三國故事和人物,有很多被毛主席推崇和褒貶不一的人物,但是關羽和諸葛亮在毛主席眼中的這樣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