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評點:諸葛亮敗在司馬懿手裡,其實是這個原因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大宋三郎:每天穿越採訪歷史人物!點擊右上角關注,及時查看!
毛澤東評點《隆中對》時說,其始誤於隆中對,千里之遙而二分兵力。
其終則關羽、劉備、諸葛三分兵力,安得不敗?
諸葛亮沒有火燒博望坡,沒有草船借箭,沒有舌戰群儒,沒有......
大宋三郎:提起諸葛亮,相信不用詳細介紹了,中國歷史上智慧的化身,運籌帷幄、神機妙算、未卜先知。
您覺得他這麼有名是什麼原因?
公孫策:諸葛亮跟狄仁傑一樣,搭幫了自古以來的小說、評書,尤其是《三國演義》,還名列四大名著,電視劇影響力更大。
換句話說,這是傳播的厲害。
這也跟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因為喜歡蜀漢,特意貶低曹魏拔高蜀漢劉備集團。
真實的諸葛亮沒那麼神。
所以,魯迅有評論說「多智而近妖乎」,小說里的諸葛亮已經不是正常人,而是神仙了。
大宋三郎:就是為了突出蜀漢劉備集團,特意突出拔高,故意這麼寫的。
公孫策:對,很多瞎編的,隨便說幾件諸葛亮的知名大事件。
比如,火燒博望坡發生在建安七年,事實上諸葛建安十二年才出山,事實主人公是劉備。
舌戰群儒,壓根沒發生,也就是見了孫權,反而是孫權說服他。
而孫權其實早就決定對抗曹操了。
借東風,歷史上記載「時東南風急,蓋以十艦最著前,中江舉帆,餘船以次俱進。
操軍吏士皆出營立觀,指言蓋降。
去北軍二里餘,同時發火,火烈風猛,船往如箭,燒盡北船,延及岸上營落。
頃之,煙炎張天,人馬燒溺死者甚眾。
」 其實那個時間,長江上刮東南風是常有的事,曹操不熟悉天氣而已。
草船借箭,其實是孫堅和孫權父子用在跨江擊劉表和濡須之戰中。
公孫策:我們用正常思維想想。
諸葛亮既然這麼厲害,不應該統一三國,占據最大面積最多人口實力最強嗎?可事實是,諸葛亮作為蜀漢劉備軍師,只占了小小的蜀地,面積最小,人口最少,實力最弱,最早被滅,存在時間不到50年。
相比他的同行,張良輔助劉邦打下漢朝400年江山,劉伯溫協助朱元璋打下明朝276年江山,甚至可以說,諸葛亮作為丞相,其實很不合格。
諸葛亮治下90萬人養4萬多官吏,15萬士兵
大宋三郎:哪些方面不合格呢?
公孫策:諸葛亮治理蜀漢,其實老百姓日子並不舒服,沉重負擔,蜀漢才90多萬人口,大小官吏就4萬多,軍隊竟然有15萬,算起來平均27人人養一個官,5個兵。
也就是說主要勞動力,青壯年基本在前線打仗,後方老幼病殘,基本沒啥生產力,當然談不上什麼經濟發展了。
其次,諸葛亮對民眾的控制嚴密,少有的用嚴刑峻法統治百姓。
蜀漢幾十年一直處在戰時狀態,基本沒啥時間顧及百姓疾苦。
毛澤東評諸葛亮:《隆中對》分兵是最大戰略失誤
大宋三郎:經濟上不去,老百姓也沒過上好日子,還年年打仗。
公孫策:這還不是重點,諸葛亮失敗,蜀漢滅亡,最大的問題還是在諸葛亮身上。
在哪裡呢?就是隆中對。
毛澤東評點《隆中對》時說,其始誤於隆中對,千里之遙而二分兵力。
其終則關羽、劉備、諸葛三分兵力,安得不敗?
毛澤東特別熟悉古代兵法,仔細研究《隆中對》,分析分兵的嚴重性問題,所以,後來堅定地把「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確定為重大軍事原則。
還有用人問題。
北伐時,諸葛亮不聽劉備建議,固執認為馬謖懂兵法,派馬謖駐守街亭,沒想到街亭失守。
諸葛亮為了平息憤怒,掩蓋錯誤,把街亭失守責任丟到馬謖身上,還斬了馬謖。
毛主席認為責任在諸葛亮。
他說,諸葛亮應該率領大軍挺進,與馬謖互相配合,而不是分散兵力,由強變弱,導致馬謖兵敗。
諸葛亮的失敗之處還在於在街亭一戰中,他不能夠知人善任。
馬謖本來就是一個出謀劃策的謀臣,而不是臨戰殺敵的勇將。
他派馬謖孤軍深入,怎麼可能不失敗呢?
不得不佩服,毛澤東看問題一針見血。
嚴格比較起來,諸葛亮敗在司馬懿手裡,還真不冤!(編輯:大宋三郎)
END
毛主席為何說諸葛亮「其始誤於隆中對」?
受《三國演義》之深遠影響,民間對諸葛亮奉若神靈,認為諸葛亮是古今第一的軍事天才,並紛紛為其最終的失敗找來「不得其時」等等藉口。軍事造詣頗深的毛澤東卻不這樣看,他對諸葛亮的屯田、兵器革新、民族和戎...
諸葛亮才能出眾,卻沒能統一天下,毛主席認為他有這三大失誤
大家知道,諸葛亮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家,治理蜀國卓有建樹。但是關於諸葛亮的軍事才能,歷來都有爭議,有人表示肯定,也有人提出質疑。受小說《三國演義》的影響,諸葛亮的形象已經「多智近妖」,民間將其奉若神...
諸葛亮為什麼不能一統三國?毛主席一針見血指出其問題所在
說起諸葛亮,很多人就會想起三顧茅廬、草船借箭、空城計等等一些如今耳熟能詳的典故。如果我們只是這樣簡單的看過去,似乎諸葛亮是一個神人般的人物。然而我們的毛主席卻不這麼認為,毛主席開會時,經常會說起...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為何最後沒能統一三國,毛主席道出原因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為何最後沒能統一三國,毛主席道出原因文|程哥說史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號臥龍(也作伏龍),漢族,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
劉備一生最大的錯誤就是啟用諸葛亮,《隆中對》完全是錯誤的方略
《隆中對》把荊州作為蜀國北伐中原的一個戰略據點,忽視了「荊州在揚州上游,關係吳國的安顧,孫權對荊州是勢所必爭的,否則便不能有吳國」。劉備、諸葛亮在夷陵之戰以前,對此始終無深刻認識,從而反覆同吳...
他外號臥龍孔明,用兵如神,很多人卻說只是歷代文人所神化
很多人對諸葛亮的了解基本都源於電視劇。三國演義,諸葛亮可以說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忠臣與智者的代表人物 《三國演義》在民間影響非常之大,但它是演義,是小說,而非史書,記載三...
毛主席為什麼否認諸葛亮的軍事才能?有這三個理由就夠了!
受《三國演義》之深遠影響,民間對諸葛亮奉若神靈,認為諸葛亮是古今第一的軍事天才,並紛紛為其最終的失敗找來「不得其時」等等藉口。軍事造詣頗深的毛澤東卻不這樣看,他對諸葛亮的屯田、兵器革新、民族和戎...
毛主席點評諸葛亮,指出諸葛亮犯下的三大錯誤
老話講: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講的是,一個優秀的軍事統帥,只需坐在他的帥帳中,指揮調度他部下的將領出去打仗,就可以克敵制勝,建立不朽的功業。這句話,是對軍事統帥的軍事才能最高的評價,也是許...
諸葛亮《隆中對》中的致命缺陷,毛主席一針見血給了這樣的評價
說起《隆中對》,對三國有一點了解的人都非常的熟悉,《三國演義》的大熱也讓更多的普通老百姓知曉諸葛亮的《隆中對》,《三國演示》中對於《隆中對》的描寫尤其精彩,鋪墊是劉備三顧茅廬,這個過程描寫的活靈...
諸葛亮為何沒能助蜀國一統天下,毛澤東三句話點破緣由
三國時期,是一個三足鼎立的舞台,這裡有過無數個性張揚的英雄、這裡演繹過無數的傳奇、這裡還有過無數智者的比拼。諸葛亮就是三國時期最耀眼的一顆明星之一,小編在這裡引用杜甫《蜀相》一首:丞相祠堂何處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