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讀書?看這本書就夠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這個信息發達的時代,我們有非常多的渠道可以學習,可以跟人學、跟事學、跟網學、跟書學。

其中,跟書學無疑是最便捷最常用的方法。

因而,閱讀就成為了一個人獲取信息非常重要的技能。

然而,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人不喜歡讀書,也不知道該怎麼讀書才能為己所用。

我也曾遇到這種困惑,一年讀不上幾本書,讀完後也不知道怎麼運用。

也因為這個原因,自己一直在搜羅閱讀方法。


最近看完了《高效能閱讀》這本書後,我找到了答案。

之所以會注意到這本書,純粹是因為這本書在閱讀圈很火。

剛買回來看到目錄的時候,我以為書中肯定又是清單體,泛而不精。

但讀完後,才發現,書中的內容並不是簡單的堆砌,而是環環相扣,層層遞進的,給出了許多實用的閱讀技巧,超出了自己的預期。

本書作者原尻淳一是日本龍谷大學經濟學部客座教授。

書中提到其實他也不是一開始就是閱讀的高手,也是在生活中慢慢訓練出來。

作者通過閱讀上百本的閱讀方法書籍,加以總結,結合實踐的驗證,把自己的讀書經驗寫成了這本書。

在書中,原尻淳一從閱讀習慣養成、閱讀沉迷方法、速讀技巧、產出型讀書等方面,給我們分享了89個讀書技巧。

這本書有理念有技巧,就像一個菜譜一樣,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選讀。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去除「必須通讀」症

相信很多人讀書的時候都會有一個毛病,就是一定要把書從頭到尾閱讀完。

讀書真的有必要通讀全書嗎?從實用性閱讀的角度來看,根本沒必要每本書都從頭到尾地閱讀(經典書籍例外)。

你想,中國每年有超45萬的書籍出版,如果從頭到尾的讀書,這輩子都讀不了幾本書。

一個職場人士,每天能閱讀的時間估計也就四五個小時,從頭到尾的閱讀,效率無疑過低了。


其實在一些書籍里,有很多信息我們都是熟悉或不需要的,如果我們對於所有書都採取通讀的辦法,只會浪費自己的時間和精力。

所以,要提高我們的讀書效能,首先就要先破除「必須通讀」的觀念。

書中提到法國當代作家達尼埃爾·佩納克曾提出」讀者權利十條「,可作為我們讀書原則的參考。

讀者權利十條

1.不讀的權利

2.跳讀的權利

3.不讀完的權利

4.重讀的權利

5.讀不擇書的權利

6.包法利症(易被小說內容感染的症狀)

7.讀不擇地的權利

8.隨意選讀的權利

9.朗讀的權利

10.默讀的權利

如果你沒有什麼讀書原則,不妨參考以上十條。

不破不立,實現高效能閱讀,首先就要先轉變讀書的觀念。

二、以行動為中心進行閱讀

可能是從小應試教育的緣故,我們很多人潛意識裡都會認為讀書和學習都是為了應付考試。

這也就導致了很多人大學畢業工作後,不知道自己該讀哪些書,該怎樣運用書中的知識。

大部分人的閱讀都是瞎讀,漫無目的的閱讀。

基於這個現象,原尻淳一認為,我們要從「2d 學習」向「3d學習」轉變,「注重以行動為中心的閱讀」。

這個理念,跟趙周老師的RIA拆書法有異曲同工之妙。

過去我們很多人讀書都是沒有要求的,看到哪本書火就讀哪本書,或者自己的偶像推薦哪些書就讀哪些書,讀的時候感覺很充實,但讀完後卻是一陣的空虛。

歸根到底是我們讀書從來沒有以行動為導向。

「首先要有行動,然後為了提高行動水平而廣泛閱讀,進行'實驗',確定什麼好、什麼不好。

如此一來,每天的生活都會變得切實而準確。

換言之,我們讀書的時候,應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來選書,比如說,覺得自己的溝通能力不太好,想提高溝通能力,就可以去閱讀跟人際溝通相關的書籍。

讀完後就把學到的東西運用到生活中去,這樣子,我們的讀書才是高效的。

關於這一塊的內容,可以參考趙周老師寫的《這樣讀書就夠了》,裡面有更加詳細的拆書運用方法。

三、速讀技巧

相信很多人都希望自己讀書能做到一目十行,年讀一百本書。

這就離不開速讀的技巧。

那麼怎麼樣才能做到快速的閱讀一本書,並獲取自己需要的信息呢?

原尻淳一分享了「關鍵詞發掘和假設驗證型讀書」法,步驟如下:閱讀目錄-發掘關鍵詞-構思假設,想像關鍵詞所包含的意義-閱讀關鍵詞所在的內容-對比假設,找出不同,做好筆記-記錄下新想法。


通過閱讀目錄,我們可以找出自己需要閱讀的章節,然後自己去想像作者的寫作思路。

再進行跳讀章節,對於重要的部分用便簽做好標記。

最後精讀標記的部分,驗證自己的假設,記錄自己的想法。

速讀並不是簡單追求閱讀速度的提升,還需要相應的標記方法配合,才能有效的提升閱讀效能。

那如何做好閱讀標記呢?在書中,作者分享了不少方法,比如說三色貼標記法,紅色便簽標記作者有意強調的部分,藍色便簽標記可運用部分,黃色標記寫作可參考的部分,這樣就能夠快速的找到自己需要閱讀的內容;另外,建立索引,能幫助自己快速的翻閱書本。

四、產出型讀書

「停止只局限於投入的讀書,請切換成可以創造價值的產出型讀書,構建屬於自己的體系,超越他人吧!」

許多人讀書就像完成作業一樣,讀完就算了。

這樣的讀書只是單方面的輸入,是沒有價值的。

要想讀書有成效,讀完書後應該有一定的輸出,也就是原尻淳一教授倡導的「產出型閱讀」。

如何建立「產出型閱讀」的意識呢?可以在閱讀一本書前,設定一個假想目標,想像自己看完後要向誰分享這本書,這樣子你就會更能深入的閱讀,深入地理解。


在《溝通聖經:聽說讀寫全方位溝通技巧》一書中提到,我們閱讀的目的主要有三個:消遣、獲取信息、形成個人判斷。

消遣的目的很容易實現,但在獲取信息和形成個人判斷方面需要下些功夫,那我們應該怎麼做?

在獲取信息方面,我們可以學習原尻淳一的做法,從三個方面來做:

1.收集可作為產出內容和結構的範本(相當於菜譜信息);

2.收集可用作說服的材料(數據)(相當於食材信息);

3.收集可用作產出的設計範例(相當於裝盤信息,看雜誌報紙時可參考)。

另外,我們可以將這些信息保存在像有道雲筆記這些雲端上,建立自己的知識庫,形成自己的知識結構,有需要的時候就提取出來使用。

如作者所言,「讀書的終極目的在於「著書立說」」,養成產出型閱讀的習慣,是提高閱讀效能的最好辦法 。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千鍾粟,書中自有稻梁謀 」,閱讀無論在哪個時代,都是必備的技能,是每個人成功的墊腳石。

學會閱讀,能讓我們人生有更多的可能性。

你還不會讀書嗎?看看這本《高效能閱讀》吧,相信你會和我一樣,受益匪淺。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為什麼你一定要為了寫作而讀書?

畢淑敏說過:現代社會是一隻飛速旋轉的風火輪,把無數信息強行灌輸給我們。在自媒體發達的時代,你要麼被別人影響,要麼影響別人。你也許在想:怎樣把各種信息為自己所用呢?怎樣寫出原創的內容,繼而影響別人...

為寫而讀書

據英國學者詹姆斯·馬丁統計,人類知識的倍增周期,在19世紀為50年,20世紀前半葉為10年,70年代縮短為5年,80年代末每3年翻一番,而如今隨著網際網路和智慧型手機等工具的普及,信息生產和流通...

高效閱讀的89個技巧,你GET到了嗎?

從小到大,我們都是被動式的填鴨灌輸,缺乏主動思考和探究的能力。雖然讀過很多書,提及哪本書,卻沒多少印象。二三十年,原來我們竟不會讀書不會學習。雖然之前看過很多關於閱讀的書,但大部分書都是僅僅介紹...

閱讀是成功的翅膀

我們生活在一個高速發展的時代,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 無法獲得知識的人終將被社會淘汰 ,其實無論是是讀書,還是生活上從其他渠道獲取信息,想要高效的獲得信息不足為奇,如何能讓信息為我所用從而提高工作...

這樣讀書你就贏了

一本書像一艘船,帶領我們從狹獈的地方,駛向生活的無限廣闊的海洋。 很多偉大的文學家從小都很熱愛讀書。高爾基因為家庭貧寒,只讀過兩年小學,但他十分喜歡讀書,在任何情況下,他都要利用一切機會,撲在書...

如何用30分鐘讀完一本書

前幾天讀一篇文章提到錢鍾書先生,眾所周知的錢先生博覽群書,許多書籍的內容能夠整段整段的背誦出來。而我們大多數人的體會卻是:很多書,我們讀得再仔細,讀完把書一合上,很多細節是想不起來的。或者過了一...

不僅僅是89條閱讀技巧

養成了讀書的習慣,就等於給自己建造了一個逃避人生中幾乎所有不幸的避難所。-毛姆(《月亮與六便士》)讀書重要我們都知道,可如何讀書,怎樣有效率的讀書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我是18年4月10號買的這...

怎樣閱讀才能改變自己的人生?

在這個世界上,優秀的人都會有自己擅長的領域和殺手鐧,但也有一些閃光點卻驚人的相似。賈伯斯曾在早期的一段訪談中談到關於自己成立蘋果公司的緣由:跟地球上的其他生物相比,人類善於製造各種各樣的工具,工...

一年讀100本書,你也可以做到

昨天在網上看到了一個數據:2017年的圖書零售市場總體品種數同比增長8.19%,新書品種數20.4萬。注意,不是20.4,是20.4萬。再看那些讀書達人一年100本的閱讀量,以前一個月只能讀一...

養成高效能的讀書體質究竟有多賺?

未來學家凱文·凱利在《必然》裡面曾經說過,「在信息豐富的世界裡,唯一稀缺的資源就是人類的注意力。」在資訊發達的現在,各種信息唾手可得,如果不加甄別地接收,很可能就被信息的洪流淹沒。而培養自己的閱...

從培養閱讀興趣開始,讓你高效閱讀、高效產出

不知道大家家中是否必備一本大部頭,功用多樣,可以做枕頭,可以治失眠,可以當武器,就是沒有作為一本書的尊嚴。提起這本書我們也很無奈,想看啊,可是真的很無聊額,又難懂,半天都翻不了一頁,好不容易翻到...

三個步驟,讓你把讀到的知識轉化為能力

不管是學生還是成人,讀書或多或少都帶有某種功利性,或是為了應試升學,或是為了升職加薪,或是為了掌握某種硬技能,但如果我們讀過的書,不能很好地消化理解,並用於指導行動,沒能給自己帶來改變,那麼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