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能閱讀丨在信息爆炸的時代,你失去思考能力了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前些天我做了一個小調查,詢問20位身邊朋友的讀書情況,結果是絕大部分朋友都說已經很久沒看書了,有兩位說前幾個月看過一本,只有一位朋友告訴我,今天剛讀完一本書。

我問他們為什麼那麼長時間沒讀書,有的告訴我只要一看書就想睡覺,有的說看書效率很低,沒興趣往下看,還有的說現在手機里的推送都看不完,哪有時間看書呀。

確實,我們正身處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據調查統計,近30年來,人類生產的信息已超過過去5000年信息生產的總和。

但正是這些洪水般碎片化且無用、甚至不真實的信息淹沒了我們的生活,漸漸地,很多人才變得越來越迷茫,越來越沒有思考判斷的能力。

孔子曾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可見學習和思考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而閱讀能力又是學習能力中最重要的一種,那麼身處信息洪流中的我們應該怎樣提高閱讀能力呢?

原尻淳一的《高效能閱讀》這本書便講述了89個讀書技巧,讓我們能從不喜歡看書的初級階段,過渡到具有很強閱讀能力的中級階段,最後達到能建立閱讀資料庫和生產作品的高級階段。

作者原尻淳一是日本龍谷大學經濟學部客座教授,也在大型公司從事營銷諮詢等工作,他的工作能力突出,並且喜愛閱讀,在通讀了百餘冊教授讀書方法的書籍後,去粗取精,將親身實證有效的內容整理成了這本《高效能閱讀》。

原尻淳一還與其他作者合著有《「職業未來地圖」的畫法》、《整理的藝術3》等作品。

下面我將為你講述如何從閱讀的初級階段一步步打怪升級,邁向閱讀的高級階段。

一、初級階段

這個階段的人看到書就打瞌睡,或者閱讀效率很低,其原因就在於他們的讀書缺少內在動機。

試想,如果你對一本書沒有好奇心、完全無感,那怎麼會有動力讀下去呢?

原尻淳一說,沒興趣讀書沒關係,我們可以先上網「八卦」一下作者。

每位作者都會有不一樣的或勵志或有趣的經歷,先上網搜一搜他們的故事與經歷,漸漸地,你自然就會對這個人有更深入的了解,也會產生閱讀他的作品的興趣。

就比如《高效能閱讀》里作者提到的蘇格拉底的故事。

蘇格拉底的妻子贊西佩是世界三大悍婦之一,有一次,贊西佩喋喋不休地大罵蘇格拉底,蘇格拉底卻不為所動,於是贊西佩把一壺水澆到蘇格拉底的頭上,然而蘇格拉底一點都沒生氣,卻說:「雷鳴過後必落雨。

」並且據說,蘇格拉底還說過這樣的話:「蟬是幸福的,因為它的妻子不會說話。

怎樣,這個故事是不是很有意思?讀書前先了解一下作者的經歷和故事,會燃起你對他的興趣,這對於閱讀時理解他的作品肯定也有幫助。

如果你平常不喜歡閱讀,就不要在開始閱讀的時候選擇厚重深奧的作品,這樣會讓你更加厭惡讀書,選擇一些輕薄有趣的名人作品開始閱讀,從名人的薄書開始讀起,降低讀書的門檻,有助於維持讀書的熱情。

如果遇到不喜歡的章節,還可以直接進行跳讀。

多參加讀書會、去咖啡館或書店讀書也有助於培養閱讀興趣。

讀書會上的熱烈交流、思想的碰撞,會讓你收穫頗豐。

而咖啡館或者書店這樣人流涌動的環境,會讓你有一些緊張感,更能專注到閱讀上,有效地防止了家裡電視、床和遊戲機的誘惑。

如果以上幾種方法對你都沒有效果,那麼不妨嘗試一下聽書、看演講視頻、結交書友等方式。

二、中級階段

這個階段的人具備速讀、深入理解作品、活用讀到的知識等能力。

社會發展得那麼快,職場競爭那麼激烈,快速學習、高效閱讀是我們必須培養的能力。

關於速讀,作者說關鍵詞的發掘很重要。

速讀的靈魂在於「快速、多次閱讀關鍵詞附近的內容,以及獲得新的視角和創意」。

而要發掘關鍵詞,仔細閱讀目錄是不可少的一步。

讀完目錄後,對特定章節進行跳讀,跳讀過程中選出重要的地方做好標記,可以用便利貼或者折頁等方式,然後再詳讀這個部分,並做筆記。

如果你是閱讀商業書籍,那麼一個15分鐘內讀完一本書的「黑體字讀書法」很有效,即用「標題」-「黑體字」-「標題」-「黑體字」的順序閱讀。

那如何快速而深入地理解書中內容呢?作者在《高效能閱讀》中給出了一個很實用的方法:「70:20:10」模式,即把讀書的七成投資在垂直型閱讀上,閱讀同一主題的專業書籍,將兩成投資在專業領域的周邊,另外一成則用於讀一些未知的書籍。

這樣垂直型與水平型結合的閱讀方法不僅能專研、深入理解書中內容,使專業能力得到快速提升,還能用20%來補充支持業務能力或者開拓新業務,10%來填充生活樂趣。

要想把書中內容理解透徹,會活用書中知識,還應知道怎麼將書解剖。

這就要用到標記方法,首先標記關鍵詞和人物名,並在重要的句子下劃線,然後用線或箭頭把關鍵詞、人物名與重要句子聯繫起來,最後寫下自己的感想、疑問或創意。

如果是閱讀雜誌期刊或資料,可以將重要部分剪下來分別存放在不同的文件夾里備用。

三、高級階段

這一階段就不光是閱讀了,應該能通過閱讀產出新的屬於自己的知識,並且還能將閱讀產生的素材做成資料庫。

知識產生的第一步是信息收集,可以用卡片進行摘錄,儘可能多地收集有用的信息;第二步是把收集的信息結構化,即弄清信息之間的關係;第三是文脈化,即將信息排列好順序,並裝訂在一起,需要使內容情節化的時候,只要將其構建故事即可。

總的來說,就是平常時間多積累素材、並進行排序分類,等到要創作的時候,取出所需的素材再進行加工創造就行了。

這種方法無論是在寫工作報告、策劃還是寫書、寫小說等,都很適用。

那麼如何建立資料庫呢?「資料庫」聽起來很高大上,其實,就是把上面所說的信息素材集中放到一個地方,並進行分類排序、建立檢索功能。

比如依據「標籤」和「時間」錄入電腦,檢索起來就很方便了。

也可以利用網際網路建立資料庫,比如博客,可以上傳文字型、圖片型等信息,並做標記,檢索起來也很方便。

如果某天你能通過閱讀不斷產出,並擁有自己的素材資料庫,那你一定是萬里挑一的閱讀高手了。

有人說,讀書是一項便宜得不可理喻的投資,花幾十塊錢就能得到作者費盡心力研究總結好幾年的知識精華;有人說,我們讀書,其實就像在刷一個高級朋友圈,這個朋友圈的內容可比手機上的精彩得多。

我的那20位朋友中大部分人都丟掉了讀書的習慣。

殊不知,我們的見識、眼界、思想、氣質甚至價值體系都是通過讀書才能提升的,尤其是好書里完整且深入的論述,更能啟發我們思考,讓我們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保持敏銳的思考判斷能力。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以產出為目的的讀書才是高效能閱讀

這段時間一直在學習如何提高閱讀效率,連續看了幾本相關的書。相比之下,我更喜歡這本《高效能閱讀》。很多人覺得讀書無用,因為讀完之後並不能使自己的工作或學習有任何改變,就如同網上經常有人說,懂了那麼...

如何高效能閱讀?看看這本書就夠了

《高效能閱讀》是日本作家原尻淳一的作品。原尻淳一是龍谷大學經濟學部的客座教授。他與其他作者合著有《「職業未來地圖」的畫法》、《整理的藝術3》等作品。他在研讀了市面上100多本閱讀類書籍後,總結了...

高效閱讀的89個技巧,你GET到了嗎?

從小到大,我們都是被動式的填鴨灌輸,缺乏主動思考和探究的能力。雖然讀過很多書,提及哪本書,卻沒多少印象。二三十年,原來我們竟不會讀書不會學習。雖然之前看過很多關於閱讀的書,但大部分書都是僅僅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