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三國人物那點少為人知的故事2(劉備,諸葛,賈詡)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前文說到劉備到了荊州之後已經是具有爭奪天下的名望,曹操消滅袁氏征服烏丸後緊追不捨想要一戰平定天下,這時剩餘諸侯的聯合已經不可避免,赤壁之戰也就因此展開了。
赤壁之戰的經過大家應該很了解就不細說了,電影電視拍了那麼多,其中最重要的一個人我認為是魯肅,這個後面再講魯肅的時候會單獨的列出他的事跡(很有意思)。
劉備在荊州三顧茅廬得到諸葛亮的幫助,也就是得到了荊州一部分士族大家的認可和幫助,諸葛亮也為劉備規劃了爭奪天下很重要的戰略布局(隆中對),此時的劉備才突然意識到自己已經具備割據一方爭霸天下的潛力(此前的劉備雖然也很具有雄心,但是不明確自己的發展方向和自身的潛力價值,直到諸葛的出現點明之後才明白目標),接下來劉備就像開掛一樣,先是打贏赤壁之戰,然後奪得荊州大部分土地(當然那時有一部分還跟孫權共享),最後進入四川奪取漢中一直到拿下整個益州,此時的劉備才真正的顯露出自己的才華才幹,和作為一名領袖所展現出來的能力(雖然這種能力一直就有,但是在赤壁之戰之前,有名望有家族勢力的人太多了,劉備只作為其中一名資歷和功績都尚淺的人物,只能排在第二梯隊上,並沒有進入那些大的投資集團的眼鏡,直到曹操慢慢的平定北方,消滅降服了各個地方豪強,此時的劉備才真正的脫穎而出,而曹操等卻是很早便看到劉備身上的這種潛質,才會有煮酒論英雄那一步。
這個跟近幾年的電商絞殺一樣,每個領域大巨頭慢慢拼完只剩下一個,以為可以高枕無憂,誰知在二線上突然拼出一個以前沒太大留意的如JTMD等)
在諸葛亮點名劉備的潛力價值和以後的發展戰略方向之後,劉備已經徹底的明白自己的夢想應該怎麼一步一步去實現了,赤壁之戰之後12年間,劉備入四川奪漢中占益州,雖然有些事情上有點不厚道(鳩占鵲巢,還有縱容士兵劫掠等),但亂世之中本是這樣,你不進取別人便能取而代之,此時的諸葛作為行政和外交的人才留在荊州發揮作用,軍事上主要是靠法正龐統等人的幫助,還有劉備自身的一些軍事素養(畢竟打了這麼多年仗,比曹操等是比不了,但也有自己的一套,當然最主要還是法正,這個會單獨講他),在劉備奪取益州和漢中的過程中有一件事很重要,就是孫權要劉備歸還荊州,劉備不同意說要先拿到涼州再說(當然這是敷衍推脫之辭),孫權一看這樣就讓呂蒙出兵奪取荊州的部分郡縣(長沙桂陽郡等)(這是引發第二次荊州爭奪戰,也就是導致關羽戰死的很重要的一幕),這時劉備因為曹操奪取漢中沒有辦法分身只能將荊州割分一半給孫權連和,其實劉備本來是想跟孫權打一架的,都已經排兵布陣準備奪回,只是曹操大敵來臨,漢中又極為重要只能先去抵抗曹操了。
其實在赤壁之戰後劉備奪得荊州,孫權就已經有點怵這個人了,有點害怕劉備的名聲和能力,所以才「進妹固好」,等到劉備拿到了益州之後就根本坐不住了,知道再不反擊一下戰略上就完全被動了,所以才會有兩次爭奪荊州的戰役和後來的夷陵之戰。
(其實劉備和孫權都知道,北伐曹操說實話兩個人的能力還有實力都完全還不夠資格,只有把南方的力量整合在一起才有可能跟曹操一較高下,所以兩者既要統一戰線一起對抗曹魏,又想要并吞對方擴大實力然後北伐中原,特別是處於長江下游的孫權,對這點是更加的敏感)。
等到劉備奪到漢中,益州有了戰略依憑,孫權忍不住還是動手去奪荊州了,因為他知道他再不出手自己就有可能變成下一個劉表劉璋,而這時關羽卻北攻曹操,水淹七軍,威震華夏,此舉正好中了孫權的下懷(其實關羽也並不是像別人說純粹的傲慢害死自己,像他也是久經沙場,打戰的事情不能開玩笑他自然也知道,只是有些戰略要點卻不明了最終害的自己喪命,後面講關羽的時候會單獨的列出點評),然後孫權借用陸遜呂蒙的計謀白衣渡江,殺了關羽奪了荊州,最後引發了夷陵之戰。
劉備在夷陵之戰中徹底暴露出了他自身的一些缺點,在赤壁之戰後開掛多年終於迎來了他的結束,此戰中很多人說劉備特意不讓諸葛亮跟隨從而導致失敗,但其實本身這場戰役就是贏的可能性非常的小,即使諸葛亮去了也是一樣,只是說可能不會敗的那麼慘烈,基本上全軍覆沒,名臣戰將死傷無數,下一章將繼續講解劉備的夷陵之戰和諸葛亮的事跡,以及賈詡的毒士人生,請關注頭條號:霧之心,謝謝。
如果魯肅沒死,呂蒙會不會偷襲荊州?|文史宴
文/以言對於東吳偷襲荊州一事,歷來聚訟紛紛,褒貶不一,東吳鴿派魯肅與鷹派呂蒙的優劣也是三國史最常見的話題之一。本文從戰略形勢出發,分析大勢之下,孫劉的荊州之爭不可避免,魯肅也好呂蒙也好,無非是方...
三國有四大戰略構想,有一個尚未實施已宣告破產
(加盟作者秦風1978原創作品,請勿轉載)三國時期,天下大亂,不少智謀之士提出了結束亂世的戰略構想。例如沮授提出的「挾天子以令諸侯」 、毛玠提出的「奉天子以令不臣」、魯肅的榻上對、諸葛亮的隆中對...
擁有頂級戰略家的劉備集團為何迅速敗亡?外交實在太過拙劣
我們都知道,官渡之戰即將拉開帷幕時,劉備藉口要聯合黃巾殘黨、擾亂曹操後方去了汝南,脫離了袁紹。後來,曹操進攻汝南,劉備投奔荊州劉表。正是在這裡,發生了「髀肉之嘆」的故事,講的是劉表宴請劉備,劉備...
關羽大意失荊州,難道荊州是關羽大意失去的嗎
三國時期,劉備為了完成漢朝的統一大業,遵循諸葛亮的《隆中對》的戰略以荊州為根據地,率領大軍假借幫助劉璋攻打張魯為由,試圖奪取益州。劉璋洞悉了劉備的意圖,於是在劉備返回的途中把劉備的軍師龐統殺掉...
要不是周瑜死的早,孫權早就拿下四川,讓劉備雞飛蛋打
劉備兵屯新野的時候,徐庶向他推薦了諸葛亮。三顧茅廬時,諸葛亮就向劉備提出了奪取天下的方略。諸葛亮認為,當時北方的曹操有百萬雄師,挾天子以令諸侯,尚無法與之爭鋒。東吳已經歷父子三人經營,有長江天險...
害死關羽的,不是曹操,不是孫權和呂蒙,而是諸葛亮的《隆中對》
關羽是怎麼死的?是因為擅自發動襄樊之戰,結果打不下襄樊,反而被孫吳抄了後路,最後敗走麥城,將星隕落。那麼,為什麼他會死得這麼慘?是因為曹操太奸詐,策反了孫權?並不是。曹劉的立場一直都是對立的,孫...
三分鐘了解東吳五十年戰略演變,孫權諸葛亮合謀瓜分曹魏帝國
文 | 江隱龍 如果說建安年間前期,諸侯間的主戰爭基本位於北方,那自赤壁之戰之後,長江以南也開始「誠多務也」。先是劉備得荊州四郡,再是魯肅為勸孫權將南郡借給劉備並組成孫劉聯盟,再後來劉備應劉璋之...
如果關於不死,孫權用關羽換荊州,劉備換嗎?
【三國與荊州】很多三國史家認為荊州是群雄割據後的「純」三國時代的微縮,也就是說,荊州八郡充分反映了三國中後期的三分局面,尤其是在劉備入蜀與呂蒙得手之間,之前算群雄逐鹿,之後算南北對抗。只有在中期...
荊州爭奪:三國鼎立的關鍵一戰
作者:殷嘯虎東吳借出荊州「臭棋」還是「好棋」?借荊州,是孫劉兩家聯合抗曹的象徵,也是兩家最終刀兵相見的導火索。孰是孰非,依然難有定論。要釐清這一問題,得從事件的始作俑者魯肅談起。在小說《三國演義...
關羽的這句話,毀了劉備一統的大業,諸葛亮卻早就算到了
自桃園結義之後,關羽不離不棄跟隨劉備闖北走南,一直到荊州之後,劉備才有了一份安定的基業,從而劉備對關羽信任有佳,加上關羽一生武力,成為劉備軍中的二號人物。
長坂雄風系列之七:趙雲的終生遺憾,或許是這件事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在劉備大軍的頑強阻擊下,曹操不得不下令全軍撤出漢中。漢中這個戰略要地也從此落入了劉備的手中。同年,劉備自立為漢中王,劉備集團經過數十年的艱苦奮戰,終於形成了與曹操、...
諸葛亮「出師未捷身先死」,差不多20年前就埋下了伏筆 癥結早被某人點出
由於劉備不久虎口拔牙,硬是從曹操手裡奪得漢中,此次荊州之爭的負面影響就容易被忽略。但我認為,這一輪博弈深刻地改變了三國風雲的走勢,讓諸葛亮「隆中對」只有上半場,卻難以延續下半場,「出師未捷身先死...
襄樊之戰到底是孫權背盟,還是關羽作死?
歷數三國時期幾次大的戰爭,尤其是具有決定性意義的戰役,會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吳國對蜀國,往往取得勝利;蜀國對魏國,往往取得勝利;魏國對吳國,往往取得勝利。一言以蔽之,魏蜀吳三方在相當長一段時期內實...
東吳建國路:無路可走的陸氏父子
公元221年,劉備率領大軍氣勢洶洶的殺向東吳。他喊出的口號是為關羽報仇,然而劉備的真正意圖卻也很明顯:吞併東吳,壯大實力。此時呂蒙已經去世,東吳似乎已經陷入了不知所措的境地,這樣的東吳對劉備來說...
關羽「大意」失荊州有蹊蹺,劉備不馳援,諸葛亮未發一言,張飛趙雲四川靜默……
荊州爭奪戰是三國時期最為重要的歷史事件,它最終奠定了三國鼎立的政治格局。無論是在小說還是在正史中,它都留下了許多即膾炙人口、又引發人們思考的場景。不少今天依然耳熟能詳的成語典故,如三顧茅廬、舌戰...
解析三國人物那些不為人知的故事3(劉備,諸葛,賈詡)
前文說到赤壁之戰之後,劉備的人生就像開掛了一樣,北卻曹操,西奪益州,東聯孫權,花了近12年的時間終於擁有了益州漢中荊州等地,只是你在發展的同時你的競爭對手不可能一味的任由你壯大,曹操和孫權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