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大意失荊州,難道荊州是關羽大意失去的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三國時期,劉備為了完成漢朝的統一大業,遵循諸葛亮的《隆中對》的戰略以荊州為根據地,率領大軍假借幫助劉璋攻打張魯為由,試圖奪取益州。
劉璋洞悉了劉備的意圖,於是在劉備返回的途中把劉備的軍師龐統殺掉,劉備為了給龐統報仇決定攻打益州。
這時的諸葛亮在荊州得知了這個消息,連夜要去劉備身邊幫助謀劃攻打益州,但是讓諸葛亮不放心的是,留住關羽一個人防守荊州難免會有所失,但是現在荊州是沒有一個人比關羽強的人守住荊州,在臨走是對關羽說,要想守好荊州關鍵是,北拒曹操南和孫權。
難道南和孫權就真的能不失掉荊州嗎?
占據荊州,向北可以討伐曹魏向南可以吞併東吳,戰略位置是非常的重要,但是這麼一個戰略要地就沒有他的缺點嗎?有利就有弊,荊州最大的要害就是夾在了曹魏和東吳的中間,如果曹操和孫權聯合進攻荊州,那就是腹背受敵,這可是犯了兵家大忌,任何一個軍事家都不可能讓這種情況出現,即使諸葛亮面對敵人的倆面夾擊,也是必敗無疑,要不諸葛亮警告關羽說,北拒曹魏,南和孫權的策略。
國家利益是倆國合作的基礎,為了不讓劉備一家獨大必須要抑制劉備的發展,這樣才有利於曹魏和孫權的發展,用什麼辦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呢?那就是攻打荊州,讓劉備斷其以臂,讓他首尾不能相顧,打亂劉備的作戰意圖,這樣是符合國家利益的
孫權和曹魏就秘密結盟開始對荊州的密謀,曹操軍隊正面進攻荊州,孫權軍隊就秘密的奪取荊州,面對曹操的大軍進攻,為了不讓荊州失掉,關羽主動出擊,他認為孫劉聯盟的盟約還是有效的,就失去了對孫權的防備,這樣關羽就中了孫權和曹操的陰謀,荊州被呂蒙占領。
關羽被迫敗走麥城,被呂蒙所暗害。
所以說,荊州不是關羽大意失掉的,而是曹操和孫權密謀的結果,同時也是諸葛亮的戰略上的失誤。
荊州距離益州太遠,不可能荊州面臨大軍進攻,派軍來支援荊州,面臨孤軍作戰誰都不可能丟失一個城池。
關羽「大意」失荊州有蹊蹺,劉備不馳援,諸葛亮未發一言,張飛趙雲四川靜默……
荊州爭奪戰是三國時期最為重要的歷史事件,它最終奠定了三國鼎立的政治格局。無論是在小說還是在正史中,它都留下了許多即膾炙人口、又引發人們思考的場景。不少今天依然耳熟能詳的成語典故,如三顧茅廬、舌戰...
劉備不顧諸葛亮和趙雲反對,舉兵伐吳的真正原因
一:時代背景建安二十四年冬天,一代名將關羽在荊州遭到曹仁和呂蒙大軍兩面夾擊,敗走麥城,兵敗殉國。次年,一代英雄曹操去世,其子曹丕逼迫漢獻帝「禪讓」稱魏文帝,封劉協為山陽公,改年號為黃初元年,正式...
議論蜀漢不能統一天下的原因:失荊州和夷陵之戰
公元(211年),西川的益州牧劉璋擔心曹操攻打西川,便想借劉備的兵馬抵禦曹操。於是劉備讓諸葛亮和關羽、張飛、趙雲鎮守荊州。於是孔明總守荊州,關羽拒襄陽要路,當青泥隘口;張飛領四郡巡江,趙雲屯江...
三國有四大戰略構想,有一個尚未實施已宣告破產
(加盟作者秦風1978原創作品,請勿轉載)三國時期,天下大亂,不少智謀之士提出了結束亂世的戰略構想。例如沮授提出的「挾天子以令諸侯」 、毛玠提出的「奉天子以令不臣」、魯肅的榻上對、諸葛亮的隆中對...
漫談三國:孫權強取荊州,得小利而失大局
孫權趁關羽率兵攻打樊城之時,派遣呂蒙抄了關羽的後路,襲取了荊州。壓在孫權心頭的一塊大石終於放下了,表面看,東吳一舉將江東門戶荊州置於掌控之下,獲得了很大的利益,但小編認為這是孫權戰略上重大失誤,...
三國時孫權成功奪取荊州後,為何一定要斬殺關羽?
公元219年,關羽水淹于禁的七軍,並且斬龐德,取得節節勝利的時候,突然孫權派呂蒙和陸遜分兵襲取荊州,最終荊州落到了東吳手中,而更為可悲的是,五虎上將之首的關羽敗走麥城,最終被孫權部下斬殺。大家...
關羽慘死到底是誰該負責?六個字:自作孽不可活
建安二十四年十二月(公元220年2月),關羽攻擊樊城失利之後,身後的荊州各地也陸續被孫權占領,蜀漢五虎上將之首、一年前還威震華夏的關雲長,突然陷入了無家可歸的境地,只好敗走麥城,並且在突圍戰中被...
關羽之死真的是一出骯髒的權力狗血劇嗎?
美人白頭,英雄遲暮,古往今來最殘忍的事情莫過於此。《三國演義》中最令人悲傷的故事莫過於關雲長敗走麥城,過五關斬六將時如天神下凡的英姿,卻落得敗走麥城時惶惶如喪家之犬的境地,最後還竟然被一個不知名...
如果劉備不打益州劉璋,轉攻此地,蜀漢就能攻滅曹魏,一統中國
27歲的待業青年諸葛亮,在面試報告「草蘆對」(俗稱「隆中對」)中,向新野縣長劉備提出,他應當先奪取荊州省長劉表的地盤,再兼并益州省長劉璋的地盤,然後聯合江東省長孫權,組成南方聯軍,分路北伐,共同...
關雲長大意失荊州,到底是誰的錯
民間有句俗語叫「關雲長大意失荊州」。說的是三國時期大將關羽據守荊州力攻樊城時被東吳呂蒙白衣渡江襲了荊州,而自己也被迫敗走麥城,最終遭擒被殺。那麼,荊州之失,僅僅是關羽一人之過嗎?或又是誰的錯?
龐統是劉備稱帝的墊腳石,劉備是諸葛亮完成統一的後腿,都是天意
在那個戰火紛飛人心不定的世界,良禽折木而棲,無能者苟且偷生,選取一個有潛力的領頭,就能發揚光大,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聊聊,為何劉備得臥龍鳳雛最終還是未能完成夢想。
關羽的這句話,毀了劉備一統的大業,諸葛亮卻早就算到了
自桃園結義之後,關羽不離不棄跟隨劉備闖北走南,一直到荊州之後,劉備才有了一份安定的基業,從而劉備對關羽信任有佳,加上關羽一生武力,成為劉備軍中的二號人物。
劉備若有諸葛亮曹操的氣量,三國鼎立鹿死誰手未可知也!
劉備不好讀書(比曹操讀的書少,曹操能詩善詞,建安文學的代表人物之一,劉備好像沒留下什麼詩詞),喜結豪傑之士,善籠人心,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後得鳳雛龐統和孝直法正相助,據荊州、取益州、得漢中,...
關羽死亡之謎:竟是諸葛亮的見死不救?
諸葛亮在世人心目中一直是神機妙算、鞠躬盡瘁的形象。最近,上海大學系教授朱子彥在新著《走下聖壇的諸葛亮》(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中,對三國史上一些著名的舊案作了新的詮釋,如諸葛亮出山時為何選擇劉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