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打孫權,幾乎全軍覆沒!真的是腦子一熱,只為給關羽報仇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三國中的三大戰役有個奇怪的共同點:誰先發起誰失敗!官渡之戰如此,赤壁之戰如此,夷陵之戰同樣如此!就拿夷陵之戰來說,劉備發起這場戰爭,給出的理由是——為二弟關羽報仇!因此挑起戰爭。

千百年來,人們對劉備這種為了給兄弟報仇,不惜發動大軍攻打孫權的行為,深深的敬佩著。

但如果仔細想想,劉備攻打孫權,導致的這場夷陵之戰,真的只是腦子一熱,單單給關羽報仇嗎?

其實不然!

我們從時間節點上來看!關羽敗走麥城發生在219年末,而劉備出征東吳,發生在221年7月,在這之前的三個月,還趁機稱了個帝。

如果說劉備沒有大局觀,為何要稱帝?如果有大局觀,為何要不顧一切去給關羽報仇?如果真的是單單腦子一熱就要打孫權,又為何要等上一年多的時間?

再者,誰敢保證,關羽丟了荊州,劉備到底恨不恨他?在《三國志》中,劉關張三人並沒有說結拜為兄弟,只是說親如兄弟。

早期跟隨劉備的人死後,都追封為這候那候的,但唯獨沒有給關羽封侯,最後,還是劉禪登基後,想起來這事,才給關羽封了候!

我們都知道,當初劉備執意攻打東吳,蜀漢內很多元老級別的人物都是非常反對的,比如諸葛亮、趙雲等人。

他們的理由是:從大局出發,曹丕剛剛篡位稱帝,不得人心,且曹賊才是真正的漢室敵人,應當聯東吳,打曹賊,曹賊敗了,東吳自然就歸順了!

這樣看沒毛病,和諸葛亮一直的規劃也是相符的!劉備身為一國之主,從一個賣草鞋的,一步步混到帝王之位,他看不到這些嗎?可以預見的是,他也能看到這些,但很可能,他還有另一種想法。

當時曹丕剛剛篡漢稱帝,怎麼說也會有一大批不穩的人心需要他來安撫,根本無暇其他兩國之間的事。

但就算在這種情況下,想要攻打曹魏,蜀漢的自身實力還是相差很遠!如果劉備去攻打曹丕,勝負沒把握,孫權萬一再在後面來一刀,那就麻煩大了,畢竟孫權又不是沒幹過這事!

既然曹魏打不得,那此時打孫權正好,曹丕無暇顧及這邊,可以放心大膽的去打孫權。

即使滅不了孫權,那最次拿個荊州可以吧?再退一步說,訛詐點孫權一些物資糧草總可以吧?不管怎樣,從孫權這,必須得拿個好處來!

這麼一來,最穩妥、最有利的藉口,就是為關羽報仇了!即使戰爭結束了,還可以和孫權重修於好。

你殺了我二弟,我打你一下,這下大家扯平了,繼續結盟吧!

但劉備沒想到的是,他太高估自己了!剛剛從曹魏那邊拔下了漢口,使得他信心大增,士氣也正旺。

再反觀劉備一生領兵,大大小小的戰鬥加起來,勝多敗少,打個區區東吳,最起碼不至於敗啊!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打臉!

劉備敗了!這一敗,5萬將士幾乎全軍覆滅,自己也鬱鬱而終於白帝城!蜀漢元氣大傷,國內叛亂四起,害的諸葛亮花了五年時間,蜀漢才能再次有能力出兵!

不管怎麼說,為給關羽報仇確實是一方面,但最大的目的,說是腦子一熱一心想給關羽報仇,恐怕沒那麼能站住腳。

政治家做事,目的總是會大於情感的。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劉備討伐孫權只是為了報仇嗎?

公元219年,蜀漢大將關羽率軍攻打樊城,此年10月孫權與曹操聯手一起合攻關羽。關羽在兩軍圍攻,以及上庸守將劉封不發兵救援情況下敗走麥城。關羽被吳將馬忠所擒,並被孫權所殺。次年一代英雄曹操病逝,其...

劉備竭盡全力攻打東吳 竟非為關羽報仇

公元221年,已經晉升為皇帝的劉備親自率領大軍進攻吳國,起初蜀漢軍進展非常順利。但是在夷陵之戰中,東吳軍以逸待勞大敗劉備,蜀漢軍隊潰不成軍幾乎全殲。此戰不經使蜀漢政權奪取荊州再無可能,並且是蜀漢...

夷陵之戰經過

夷陵之戰,又稱猇亭之戰,清代時避諱改稱彝陵之戰,是三國時期蜀漢君主劉備對東吳發動的戰役,三國「三大戰役」的最後一場。221年7月,也就是劉備稱帝三個月後,立刻以替大將關羽報仇為由,揮兵東征,氣勢...

劉備是為了奪荊州還是為弟報仇

劉備是為了奪得荊州還是為弟報仇公元219年,關羽發動襄樊之戰,後被孫權呂蒙襲取荊州,兵敗身亡。自此,吳蜀仇根深種。公元220年,曹丕篡漢。公元221年,劉備續漢脈正大統,年號彰武,史稱蜀漢。同年...

聯劉抗曹,聯曹抗劉:機動靈活的外交家孫權

三國時期在外交上唱主角的不是魏、蜀兩國,而是吳國。這是因為魏、蜀兩國沒有外交,它們互不承認對方的合法地位。魏國認為它繼承了漢朝的天下,是正統;蜀漢則認為曹魏是漢賊。諸葛亮在《出師表》中說:「漢...

名相諸葛亮料事如神 為什麼會失算於上方谷?

漢末三國時期,劉備在諸葛亮等人封輔佐下,逐漸有了荊州之地,並以此為根基對外擴張。建安十八年,劉備在益州牧劉璋的邀請要率軍入蜀,身邊僅帶了軍事龐統及大將魏延等人,而諸葛亮、關羽及張飛都鎮守在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