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打孫權,幾乎全軍覆沒!真的是腦子一熱,只為給關羽報仇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三國中的三大戰役有個奇怪的共同點:誰先發起誰失敗!官渡之戰如此,赤壁之戰如此,夷陵之戰同樣如此!就拿夷陵之戰來說,劉備發起這場戰爭,給出的理由是——為二弟關羽報仇!因此挑起戰爭。
千百年來,人們對劉備這種為了給兄弟報仇,不惜發動大軍攻打孫權的行為,深深的敬佩著。
但如果仔細想想,劉備攻打孫權,導致的這場夷陵之戰,真的只是腦子一熱,單單給關羽報仇嗎?
其實不然!
我們從時間節點上來看!關羽敗走麥城發生在219年末,而劉備出征東吳,發生在221年7月,在這之前的三個月,還趁機稱了個帝。
如果說劉備沒有大局觀,為何要稱帝?如果有大局觀,為何要不顧一切去給關羽報仇?如果真的是單單腦子一熱就要打孫權,又為何要等上一年多的時間?
再者,誰敢保證,關羽丟了荊州,劉備到底恨不恨他?在《三國志》中,劉關張三人並沒有說結拜為兄弟,只是說親如兄弟。
早期跟隨劉備的人死後,都追封為這候那候的,但唯獨沒有給關羽封侯,最後,還是劉禪登基後,想起來這事,才給關羽封了候!
我們都知道,當初劉備執意攻打東吳,蜀漢內很多元老級別的人物都是非常反對的,比如諸葛亮、趙雲等人。
他們的理由是:從大局出發,曹丕剛剛篡位稱帝,不得人心,且曹賊才是真正的漢室敵人,應當聯東吳,打曹賊,曹賊敗了,東吳自然就歸順了!
這樣看沒毛病,和諸葛亮一直的規劃也是相符的!劉備身為一國之主,從一個賣草鞋的,一步步混到帝王之位,他看不到這些嗎?可以預見的是,他也能看到這些,但很可能,他還有另一種想法。
當時曹丕剛剛篡漢稱帝,怎麼說也會有一大批不穩的人心需要他來安撫,根本無暇其他兩國之間的事。
但就算在這種情況下,想要攻打曹魏,蜀漢的自身實力還是相差很遠!如果劉備去攻打曹丕,勝負沒把握,孫權萬一再在後面來一刀,那就麻煩大了,畢竟孫權又不是沒幹過這事!
既然曹魏打不得,那此時打孫權正好,曹丕無暇顧及這邊,可以放心大膽的去打孫權。
即使滅不了孫權,那最次拿個荊州可以吧?再退一步說,訛詐點孫權一些物資糧草總可以吧?不管怎樣,從孫權這,必須得拿個好處來!
這麼一來,最穩妥、最有利的藉口,就是為關羽報仇了!即使戰爭結束了,還可以和孫權重修於好。
你殺了我二弟,我打你一下,這下大家扯平了,繼續結盟吧!
但劉備沒想到的是,他太高估自己了!剛剛從曹魏那邊拔下了漢口,使得他信心大增,士氣也正旺。
再反觀劉備一生領兵,大大小小的戰鬥加起來,勝多敗少,打個區區東吳,最起碼不至於敗啊!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打臉!
劉備敗了!這一敗,5萬將士幾乎全軍覆滅,自己也鬱鬱而終於白帝城!蜀漢元氣大傷,國內叛亂四起,害的諸葛亮花了五年時間,蜀漢才能再次有能力出兵!
不管怎麼說,為給關羽報仇確實是一方面,但最大的目的,說是腦子一熱一心想給關羽報仇,恐怕沒那麼能站住腳。
政治家做事,目的總是會大於情感的。
劉備討伐孫權只是為了報仇嗎?
公元219年,蜀漢大將關羽率軍攻打樊城,此年10月孫權與曹操聯手一起合攻關羽。關羽在兩軍圍攻,以及上庸守將劉封不發兵救援情況下敗走麥城。關羽被吳將馬忠所擒,並被孫權所殺。次年一代英雄曹操病逝,其...
漫談三國:夷陵之戰的分析(1):劉備出師的真實動機
夷陵之戰是蜀漢與東吳之間最重要的一場戰役,在這場戰役中劉備承擔了蜀軍死傷數萬的慘痛代價,蜀漢國勢從此由盛轉衰,而東吳則憑藉此役進一步鞏固了荊州的歸屬權。劉備發動這場戰爭名義上是為結義兄弟關羽報仇...
劉備竭盡全力攻打東吳 竟非為關羽報仇
公元221年,已經晉升為皇帝的劉備親自率領大軍進攻吳國,起初蜀漢軍進展非常順利。但是在夷陵之戰中,東吳軍以逸待勞大敗劉備,蜀漢軍隊潰不成軍幾乎全殲。此戰不經使蜀漢政權奪取荊州再無可能,並且是蜀漢...
《三國》中如果劉備聽從謀士建議,暫不替兄弟報仇,可否一統三國?
文/炒米視角這個假設里有兩個知識點是不符合歷史事實的。第一個知識點,事實上,沒有謀士建議劉備不發兵。就連諸葛亮當時對劉備發兵,都無隻言片語。直到夷陵大敗之後,諸葛亮自己才事後諸葛亮地說了一句,如...
曹丕稱帝,劉備稱帝,孫權為何最後稱帝?原來在等這個奇怪東西!
我們先來看一看曹丕、劉備、孫權各自稱帝的時間和基本情況:第一:建安二十五年的正月曹操在洛陽病逝之後,他的次子曹丕繼承了丞相和魏王的位置,到了這一年的十二月十日,曹丕在曹氏舊臣的策劃之下,令漢獻帝...
劉備是為了奪荊州還是為弟報仇
劉備是為了奪得荊州還是為弟報仇公元219年,關羽發動襄樊之戰,後被孫權呂蒙襲取荊州,兵敗身亡。自此,吳蜀仇根深種。公元220年,曹丕篡漢。公元221年,劉備續漢脈正大統,年號彰武,史稱蜀漢。同年...
看看劉備打仗有多渣,讓東吳火燒連營大敗而歸,劉備僅以身免
大家都知道劉備在白帝城病逝,劉備的死因和夷陵之戰有者很大的關係,劉備剛剛稱帝關羽就被東吳給弄死了,荊州也丟了。劉備也就東征東吳,結果還被東吳打敗了,我們看看這一戰的經過。公元219年的時候,孫權...
夷陵大戰事關蜀漢生死存亡,劉備為什麼不帶上第一謀士諸葛亮
之所以有人覺得,劉備發動的夷陵大戰,應該帶上諸葛亮。是因為,一者,諸葛亮在後世被過分神話,尤其是對其軍事指揮才能,誇張得非常厲害。魯迅說:「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說的就是這個道理。二是劉備在夷...
如果諸葛亮不出祁山改奪荊州,歷史會被改寫嗎?
歷史上諸葛亮任蜀漢丞相時期,對曹魏發動了六次戰爭,可是出祁山次數只有兩次,不是《三國演義》中的六出祁連山就算諸葛亮發明了「木牛流馬」蜀道之難還是難於上青天,以至於後代很多歷史學者,都評價諸葛亮...
聯劉抗曹,聯曹抗劉:機動靈活的外交家孫權
三國時期在外交上唱主角的不是魏、蜀兩國,而是吳國。這是因為魏、蜀兩國沒有外交,它們互不承認對方的合法地位。魏國認為它繼承了漢朝的天下,是正統;蜀漢則認為曹魏是漢賊。諸葛亮在《出師表》中說:「漢...
劉備出兵伐吳,為何諸葛亮不隨軍出征?主要有這3個原因
導讀:軍師龐統去世後,劉備為了將川蜀之地拿下,將諸葛亮、張飛及趙雲等人調到前線,僅留二弟關羽鎮守荊州。對於荊州的重要性,劉備內心非常清楚,他之所以做此決定,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並不是臨時起意。然...
名相諸葛亮料事如神 為什麼會失算於上方谷?
漢末三國時期,劉備在諸葛亮等人封輔佐下,逐漸有了荊州之地,並以此為根基對外擴張。建安十八年,劉備在益州牧劉璋的邀請要率軍入蜀,身邊僅帶了軍事龐統及大將魏延等人,而諸葛亮、關羽及張飛都鎮守在荊州。...
劉備夷陵大敗之後,為何曹丕不攻蜀漢,反而討伐東吳?
公元220年,蜀漢五虎上將關羽由於孤軍北伐,又中了曹操與孫權聯合之計,腹背受敵,不幸於臨沮與義子關平一同被殺,這年劉備剛剛稱了漢中王。另一方面,曹丕廢掉漢獻帝自立為帝,改國號為大魏,正是因為如此...
劉備為何要傾全國之力攻打吳國,僅僅只是腦袋發熱為關羽報仇嗎?
對劉備集團來說,關羽大意失荊州,是一次非常嚴重的打擊。劉備建立的蜀國,是一個外來政權。而這個外來政權的成分卻相當複雜,有初期便追隨左右的關羽、張飛、簡雍等老資歷,有諸葛亮、蔣琬、馬良等荊州系,有...
劉備發動夷陵之戰,諸葛亮為什麼不反對?因為劉備在挽救隆中對!
公元219年,孫權遣呂蒙白衣渡江,襲取荊州,擒殺關羽,導致吳、蜀兩國結仇。公元220年,曹丕代漢稱帝。公元221年,劉備於益州稱帝,年號為章武。同年,劉備為奪回荊州,他打著為關羽報仇的旗號,親率...
劉備攻打東吳其實另有原因,其他皆浮雲,史書不會記載這歷史真相
公元219年,孫權襲取荊州,擒殺關羽,吳、蜀兩國結仇。公元220年,曹丕代漢稱帝。公元221年,劉備於益州稱帝,年號為章武。同年,劉備為奪回荊州,為關羽報仇,親率大軍攻打東吳。孫權聞劉備將來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