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是為了奪荊州還是為弟報仇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劉備是為了奪得荊州還是為弟報仇
公元219年,關羽發動襄樊之戰,後被孫權呂蒙襲取荊州,兵敗身亡。
自此,吳蜀仇根深種。
公元220年,曹丕篡漢。
公元221年,劉備續漢脈正大統,年號彰武,史稱蜀漢。
同年七月,劉備以替關羽報仇為名發動夷陵之戰。
孫權聞聽劉備起傾國之兵伐吳,接連求和,被劉備斷然拒絕。
孫權惶急之下,一面向曹魏稱臣,一面派陸遜迎戰。
公元222年秋,陸遜以逸待勞在夷陵一帶縱火燒林,大敗劉備軍團。
繼荊州之失、關羽之死後,「火燒連營」的慘敗,使剛剛起步的蜀漢集團雪上加霜。
在民間的一直輿論中,甚至一些文獻資料中,都普遍認同的觀點是:劉備發動夷陵之戰,在戰略上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最終導致慘敗。
持這種觀點的理論依據大致如下:
1.東和孫權、北拒曹操,這是諸葛亮「隆中對」的戰略部署。
關羽臭罵孫權,就已經違背了戰略基調,劉備應該及時修正吳蜀兩國的關係,重新組織戰略聯盟。
2.劉備入主益州不久,蜀中新定,登基未穩,又丟失了荊州這塊戰略要地,因此不宜興師動眾起刀兵。
3.蜀國理應休養生息,高築牆、廣積糧,養兵蓄銳,才能在三分鼎立中立於不敗之地。
在戰前,諸葛亮、趙雲,也是以上面類似理由和口吻來勸阻劉備,但是沒有湊效。
基於上述論據,這種觀點普遍認為,劉備發動夷陵之戰,完全是 「義」字當頭,過於意氣用事了,智者不為也!
在作者看來,劉備發動夷陵之戰,應當有以下方面的深思熟慮:
1.報仇雪恨——表面現象
在《三國演義》中,關羽是劉備義結金蘭的二弟(以及三弟張飛之死加劇了仇恨);在《三國志》記載中,關羽在劉備創業之初就追隨左右、二者關係親密到同食同寢;於情於理,劉備都要為關羽報仇。
在那個年代,崇尚豪俠信義,比如抱打不平殺人後流落在外的關羽,比如出於大義刺殺董卓的曹操,比如為友報仇殺敵獲罪的典韋等,都受到世人的賞識和尊重。
因此,劉備以為關羽報仇為名,既能師出有名,又能收穫一個信義卓著的美名,這也是一個變相的收買人心的手段。
2.穩定政權——深度考慮
劉備是漢室正統,而此時漢獻帝已經被曹丕給篡逆了,所以劉備此時大有「替天行道、王者歸來」之勢。
但劉備稱帝後,益州、漢中的根基未穩,劉璋、張魯原來的的那些部下,雖然屬於劉備治下,卻都在翹首以觀,都想看看這位新皇帝到底是個什麼角色。
荊州之失、關羽之死,不但使劉備實力嚴重受損,而孫權的背信棄義扯書毀盟,在背後狠黑了劉備一把,更讓劉備的顏面大大的掃地。
所以,沉默隱忍,未免讓文官武將看輕了,甚至指指點點的頗有微詞、搖擺不定的心猿意馬,都絕不誇張。
因此,劉備有必要發動這場戰爭,既可以穩定蜀中的局面,自己的聲望,又可以突出自己的君主地位,加強中央集權。
關羽死後,劉備為什麼沒有直接興兵雪恨呢,他當時在考慮怎麼稱帝呢,哪有那個閒工夫;稱帝以後,又考慮怎麼加強威望和領導權,正好以為關羽報仇而師出有名了!
3.奪回荊州——終極目標
所以,劉備發動夷陵之戰的終極目標,不是復仇,而是奪地(主要是荊州屬地的南郡等)!只有重新奪取荊州,施展「以益州為一個中心、以荊州、漢中為兩個基本點」的長遠規劃,才能實現劉備的人生願景!
本文由最會畫畫的老司機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三國蜀國國主劉備識人能力如何
劉備識人能力如何在三國時期人才輩出,身為一個君主或許自己不需要太高的軍事政治才能,但是一定要有識人用人只能,而劉備正是其中的佼佼者。劉備相比起很多豪傑最大的優勢不在於他的仁義,而是在於他能識人,...
劉備為何傾國伐吳?背後戰略眼光非諸葛亮所能逆睹也!
夷陵之戰,又稱彝陵之戰、猇亭之戰(猇亭[Xiāotíng],古地名,在今湖北宜都北),是三國時期蜀漢昭烈帝劉備對東吳發動的大規模戰役,是中國古代戰爭史上一次著名的積極防禦的成功戰例,也是三國「...
劉備傾全國之力為關羽報仇,不光只是兄弟情,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關羽率孤軍北伐曹操。樊城之戰,關羽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一時威震華夏。但此時,東吳不顧孫劉同盟,派呂蒙率軍突襲荊州,關羽敗走麥城,被吳軍擒殺,荊州也落入吳國之手。...
才稱帝三個月,劉備就遭遇生平大最慘敗,惱羞後一病不起
公元221年,劉備於益州稱帝,年號為章武。劉備稱帝三個月後,以替名將關羽報仇為由,揮兵東征東吳孫權,氣勢強勁。孫權求和不成後,決定一面向曹魏求和、避免兩線作戰,一面派陸遜率軍應戰。陸遜用以逸待勞...
劉備攻打東吳其實另有原因,其他皆浮雲,史書不會記載這歷史真相
公元219年,孫權襲取荊州,擒殺關羽,吳、蜀兩國結仇。公元220年,曹丕代漢稱帝。公元221年,劉備於益州稱帝,年號為章武。同年,劉備為奪回荊州,為關羽報仇,親率大軍攻打東吳。孫權聞劉備將來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