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你上了一流大學,但你可能連一本書都不會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很多人都只會看書,不會讀書,後者在前者的基礎上運用了一定的技巧。

一般牛人的時間都比較貴,所以他們都是帶有目的性去讀書。

大學的文憑應該代表著一般大學畢業生的閱讀水平,不但能夠閱讀任何一種普通的資料,還能針對任何一種主題做個人研究。

這就是所有閱讀中,主題閱讀能讓你做到的事。

然而,通常大學生要在畢業以後,再讀三四年的時間才能達到這樣的程度,並且還不見得一定達到。

嚴格的來說,比起主動的寫和說,讀與聽完全是被動的事。

寫作者和演講者至少也要花一些力氣,而聽眾和讀者卻什麼也不用做。

拿同樣的書,去給不同的人閱讀,其中一人讀的比另一人好得多,其原因在於,前者的閱讀更主動,其次,在於他的閱讀過程中可能運用了更多的技巧。

然而要達到閱讀的功利性目的,就要在閱讀不同的書籍的時候,用恰當的速度去閱讀,並不是所有的書都適合用最快的速度去讀。

所謂「閱讀的人」是指那些現在仍然習慣於從文字中汲取大量資訊,以增進對世界了解的人。

至於閱讀的目的,一是為了獲得資訊而讀,二是為了增進理解而讀。

如果這本書從頭到尾你都明白,那麼這個作者只是將你還沒讀這本書之前,你們都認同的觀點表達出來而已。

閱讀的過程中必須要考慮到,一種是讀得懂的東西,另一種是必須要讀的東西。

一位讀者要達到追求的目標:為了消遣或為了增進理解力,會決定他的閱讀方式。

一般來說,閱讀的規則是:努力越多,效果越好。

要想更快的達到目標,就一定要掌握閱讀技巧,然而要想掌握閱讀技巧,就必須要了解閱讀的層次。

一共有四種層次的閱讀,也就是說閱讀的層次是漸進的。

第四層是最高的閱讀層次,包括了所有的層次,也超越了所有的層次。

第一層為基礎閱讀

在熟練這個層次的過程中,一個人可以學習到閱讀的基本藝術,接受基本的閱讀訓練,獲得初步的閱讀技巧。

在這個層次的閱讀中,要問讀者的問題是:「這個句子在說些什麼?」

譬如:我們打開一本書想要讀的時候,書中寫的卻是我們不太熟悉的外國文字,這樣的問題就發生了。

這時我們首先就是去弄清楚這些字,只有當我們完全明白每個字的意思之後,我們才能試著去了解,努力去體會這些字到底要說什麼。

第二層為檢視閱讀

在這個閱讀層次,必須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一項閱讀的功課。

譬如:十五分鐘讀完一本書,或者同樣時間讀完兩倍厚的書。

你的目標是從表面去觀察這本書,學習到的是書的表象所教給你的一切。

用檢視閱讀讀完一本書之後,無論你用了多短的時間,你都該得出這樣的問題:「這是哪一類的書——小說、歷史,還是科學論文?」大多數人,即使是許多優秀的閱讀者,都忽略了檢視閱讀的價值。

他們打開一本書,從第一頁讀起,甚至連目錄都不看一眼。

因此,他們在只需要粗淺翻閱一本書的時候,卻拿出了仔細閱讀、理解一本書的時間,這就加重了閱讀的困難。

檢視閱讀一:有系統的閱讀或粗讀

因為你並不知道自己想不想讀這本書,你也不知道這本書是否值得做分析閱讀。

在這種情況下,你一定要做的就是「略讀」整本書,你腦中的目標就要發現這本書值不值得多花時間仔細閱讀。

1.先看書頁名,然後有序就先看序。

要很快的看過去,特別注意副標題,或其它相關說明或主旨,或是作者寫作本書的特殊角度。

2.研究目錄頁,對這本書的基本架構做概括性的了解,就像是在出發旅行之前,要先看一下地圖一樣。

通常一本書,特別是一些論說性的書都會有目錄,但是有時小說或詩集也會寫上一整頁的綱要目錄,分卷分章之後再加許多小節的副標,以說明題旨。

3.如果書中有索引,也要檢閱一下,大多數論說類的書籍都會有索引。

快速評估一下這本書涵蓋了哪些議題的範圍,以及所提到的書籍種類與作者。

4.讀一下出版者的介紹,許多書的宣傳文案都是作者在出版公司企宣部門的協助下親自寫就的,這些作者盡力將書中的主旨正確的摘要出來。

5.從你對一本書的目錄很概略,甚至有點模糊的印象之中,開始挑幾個看來跟主題有關的篇章來看。

如果這些篇章在開頭或結尾有摘要說明,就要仔細的閱讀這些說明。

6.把書打開來,東翻翻,西翻翻,念個一兩段,有時候連續讀幾頁,但不要太多。

就用這樣的方法把全書翻過一篇,隨時尋找主要論點的訊號,留意主題的基本脈動,不要忽略最後的兩三頁。

這是一種非常主動的閱讀,一個人如果不夠靈活,不能夠集中精神來閱讀,就沒法進入檢視閱讀。

檢視閱讀二:粗淺的閱讀

這個規則很簡單:頭一次面對一本難讀的書的時候,從頭到尾先讀完一遍,碰到不懂的地方不要停下來查詢或思索。

再讀第二遍的時候,你對那個地方的了解可能會多一點,但是在那之前,你必須至少將這本書從頭到尾讀一遍才行

如果你堅持要了解每一頁的意義,才肯往下讀,那你一定讀不了多少。

閱讀的速度:

一個熟練的檢視閱讀者想要讀一本書時 ,不論碰到多難讀或者多長的書,都能夠很快的把它讀完。

如果我們不能讀快一點,簡直就是在浪費時間。

一個很好地速讀課程應該教你不同的閱讀速度,而不是一味求快,而忽略了你目前所能掌握的程度。

應該依照讀物的性質與複雜程度,而讓你用不同的速度來閱讀。

第三層為分析閱讀

分析閱讀就是全盤的閱讀、完整的閱讀,或是說優質的閱讀——你能做到的最好的閱讀方式。

如果說檢視閱讀就是在有限的時間內,最好也最完整的閱讀,那麼分析閱讀就是在無限的時間裡,最好也最完整的閱讀。

分析閱讀是一種專注的活動,在這個層次閱讀中,讀者會緊抓一本書,一直讀到這本書成為他自己為止。

弗蘭西斯·培根說過:「有些書可以淺嘗即止,有些書要生吞活剝,只有少量的書是要咀嚼與消化」分析閱讀就是要咀嚼和消化一本書。

如果你的目標只是獲得資訊或消遣,就完全沒必要用到分析閱讀,分析閱讀就是特別追求理解的。

相對的,除非你有相當程度的分析閱讀技巧,否則你也很難從對一本書不甚了解,進步到多一點了解。

分析閱讀一:確認書的分類

如果你能讀一本理論的書——一本歷史、哲學論述或者科學理論,你就可以讀同一個領域中的一篇文章或者摘要。

你一定要知道自己在讀的是哪一類書,而且要越早知道越好,最好在你開始閱讀之前就知道。

分析閱讀二:使用一個單一的句子,或最多幾句話來敘述整本書的內容

你要儘量簡短的說出整本書的內容是什麼,說出整本書在幹什麼。

如果你要說的話太多,表示你還沒有將整體的內容看清楚,而只是看到了多樣的內容。

分析閱讀三:將書中重要篇章列舉出來,說明它們如何按照順序組成一個整體的架構。

一本書就像一棟單一的房子,那是一棟大廈,擁有許多房間,每層樓都有房間,有不同的尺寸與形狀,不同的外觀,不同的用途。

每個部分都很有秩序地排列起來,每個重要的部分都有一定的獨立性。

可讀性最高的作品是作者達到了建築學上最完整的整體架構,最好的書有最睿智的架構。

特別好的作者,會經常想要幫助你整理出他書中的重點,但是大多數讀者根本就不注意作者的前言,也不注意書名,一份說明清楚的摘要會指出全書最重要的構成部分。

分析閱讀四:找出作者要問的問題

一本書的作者在開始寫作時,都是有一個問題或一連串的問題,而這本書的內容就是一個答案,或多個答案。

這個可以列出簡單的公式:某件事存在嗎?是什麼樣的事?發生的原因是什麼?在什麼情況下存在?這件事的目的是什麼?造成的影響是什麼?特性及特徵是是什麼?與其它類似事件的關聯是什麼?這件事是如何進行的?

分析閱讀五:找出重要單字,透過它們與作者達成共識

這裡分兩個步驟:第一個步驟是處理語言的問題,第二個步驟是超越語言,處理語言背後的思想含義。

大多數人都習慣沒有主動地閱讀,沒有主動地閱讀或是毫無要求的閱讀,最大的問題就在讀者對字句的毫不用心,結果自然無法跟作者達成共識了。

分析閱讀六:將一本書最重要的句子圈出來,找出其中的主旨

一位作者可能借著事件、事實或知識,表達自己的想法,通常我們也是抱著對作者的信任感來閱讀的。

作者的主旨如果沒有理論的支持,就只是在抒發個人想法罷了。

如果是這本書、這個主題讓我們感興趣,而不是作者本身,那麼我們不只是想要知道作者的主張是什麼,還想知道為什麼他認為我們該被說服,以接受這樣的觀點。

分析閱讀七:從相關文句的關聯中,設法架構出一本書的基本論序

如果可以,找出書中說明重要論述的段落,但是這個論述並沒有這樣表達出來,你就要去架構出來。

你要從這一段或那一段中挑選句子出來,然後整理出前後順序的主旨,以及其組成論述。

分析閱讀八:找出作者的解答

找出作者在書中想要解決的主要問題,現在你已經跟作者有了共識,抓到他的主旨論述了,你就該檢視一下你收集到的是什麼資料,並提出一些更進一步的問題來。

作者想要解決的問題哪些解決了?為了解決問題,他是否又提出了新的問題?無論是新問題還是舊問題,哪些是他知道自己還沒有解決的?

一個讀的很廣泛,卻讀不精的人,與其值得讚美,不如值得同情。

就像霍布斯所說:「如果我像一般人一樣讀那麼多書,我就跟他們一樣愚蠢了」。

仔細閱讀一本書,而不是浮面的閱讀大量的書,就是一個好讀者能達到的理想境界了。

當然,許多書值得精讀,但有更多的書只要瀏覽一下就行了。

要成為一個好讀者,就要懂得依照一本書的特質,運用不同的閱讀技巧來閱讀。

第四層為主題閱讀

這是所有閱讀中最複雜也最系統化的閱讀,對閱讀者來說,要求也非常多,就算他所閱讀的是一本很簡單、很容易懂的書也一樣。

在做主題閱讀時,閱讀者會讀很多書,而不是一本書,並列舉出這些書之間的相關之處,提出一個所有書都談到的主題。

主題閱讀涉及的遠不止於此,藉助所閱讀的書籍,主題閱讀者要能架構出一個可能在哪一本書中都沒提到過的主題分析。

因此,主題閱讀是最主動、也最花力氣的一種閱讀,雖然如此,主題閱讀卻可能是所有閱讀活動中最有收穫的。

主題閱讀一:找到相關的章節

在主題閱讀中,你及你關心的主題才是最基本的重點,而不是你閱讀的書。

能把你所閱讀的第一批書,與你後來針對這個主題閱讀的許多本書的差別區分出來,是很重要的事。

總之,要記得你最主要的工作不是理解整本書的內容,而是找出這本書對你的主題有什麼幫助,而這可能與作者的寫作目的相去甚遠。

在這個層次的閱讀中,你要知道是書在服務你,而不是你在服務書。

主題閱讀是一種最主動地閱讀法,當然分析閱讀也是主動的閱讀方式。

但是你在分析閱讀一本書時,你就像是把書當成主人,供它使喚。

而你在做主題閱讀時,一定要做書的主人。

主題閱讀二:帶引作者與你達成共識

在這時候就是要由你建立起共識,帶引你的作者們與你達成共識,而不是你跟著他們走。

這可能是最困難的一個步驟,真正的困難在於要強迫作者使用你的語言,而不是使用他的語言。

我們要建立一組詞彙,幫助我們了解所有作者,其次幫助我們解決我們要解決的問題。

主題閱讀三:釐清問題

我們要把問題按照秩序排列出來,幫助我們在研究時使用,這個秩序是跟主題有關的,不過還是有一般的方向可循。

我們不該期待所有作者都用同一種方法回答我們的問題,如果這麼做了,我們就沒有問題要解決了,那個問題就會被一致的意見解決。

主題閱讀四:界定議題

如果所有的作者提供的答案只有正反兩面意見,那麼這個問題算是簡單的問題。

通常對一個問題會有超過兩種以上的答案。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要找出不同意見彼此之間的關聯,再根據作者的觀點來做分類。

所以在做主題閱讀的讀者,要儘可能的確保議題是大家所共同參與的。

主題閱讀五:分析討論

對一個問題完整的分析過後,將來其他人對同一問題要做研究時,我們的分析討論就會提供他一個很好的研究基礎。

那會清楚一些障礙,理出一條路,讓一個原創性的思考者能突破困境。

良好的閱讀基礎在於主動的閱讀,閱讀時越主動,就讀的越好。

所謂主動的閱讀,就是能提出問題來,指出在閱讀任何一本書時,該提出什麼樣的問題,以及不同種類的書必須怎樣以不同的方式回答這些問題。

如果你的閱讀目的是想變成一個更好的閱讀者,你就不能摸到任何書或文章都讀。

讀一本好書,會讓你的努力有所回報,最好的書對你的回饋也最多。

當然這樣的回饋分成兩種:第一,當你成功的閱讀了一本難讀的好書之後,你的閱讀技巧必然增進了。

第二,一本好書能教你了解這個世界以及你自己。

你不只是更懂得如何讀得更好,還更懂生命。

你變得更有趣,而不是更有知識。

你會成為一個智者,對人類生命中永恆的真理有更深刻的體會。

結語:

英語學習和讀書一樣重要,如果你想說一口洋腔洋調的英語,我強烈推薦一個有英語角的微信公眾號【豎起耳朵聽】裡面有老外,英語角里會倫敦腔、美音、印度腔的小夥伴都有!

文/若觀觀(簡書作者)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22分鐘讀完《如何閱讀一本書》

據《耆舊續聞》記,朱載上去拜會蘇軾,見蘇軾在抄書。朱載上問他抄什麼書。蘇軾答《漢書》。朱載上說:「以先生的才華,記憶力之強,開卷一覽可終身不忘,《漢書》早就爛熟於心,怎麼還需要抄寫?」蘇東坡微微...

如何正確閱讀一本書?

閱讀時,你是否也遇到過以下問題呢?●讀書慢、耗時長,不是累死就是耗死●跟作者無共鳴,全程都是尿點●苛求把書里每一個內容都看懂,追求完美又十分辛苦●書看完了,最後書還是書,我還是我●不能把書中的知...

讀書方法的整理

一、概述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這本書,那就是:越主動、技巧越熟練的閱讀,效率就越高。我把這本書為四部分:1、閱讀的目的與層次;2、基礎閱讀與檢視閱讀;3、分析閱讀;4、主題閱讀。書中還寫道了閱讀不同...

用對的方法讀書,你才能真正成為書的主人

1.清朝詩人黃景仁在其《雜感》一文中感慨自己雖有才華,但是有志難申,故有了「百無一用是書生」的感慨。在清代那個時代,文學家黃景仁已經感受到讀書的人很多,百人之中才可能有一人有脫穎而出的機會。放到...

「讀書日」如何閱讀一本書

《如何閱讀一本書》,顧名思義,它就是一本名副其實的閱讀指南。書中介紹了閱讀的方法、技巧,閱讀所應具備的廣闊視野。自1940年問世以來,在西方世界好評甚多,重版多次。是一本指導人們如何閱讀的名作。

|讀書|《如何閱讀一本書》中的方法論

為什麼要讀《如何閱讀一本書》?放在原來看到這樣的書名,肯定不會拿起來閱讀,因為覺得自己是會閱讀的。但是後來逐漸發現,閱讀確實是有方法的,而西方教育在方法論的教育上很有傳統。一次和朋友交流,她的孩...

學習閱讀技巧,尋找一位隱身的老師

韓愈在《師說》中說: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史達林曾說過: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論古代或者是現代,老師是一個職位,也是一個重要的角色。那麼我們今天介紹的隱身的老師是什麼?又為什麼要尋找一位隱...

如何閱讀,看這一本書就夠了

《如何閱讀一本書》是70餘年曆久彌新的閱讀經典,是一本關於閱讀的全球暢銷書。這本書教你閱讀的方法、技巧,閱讀所應具備的廣闊視野。市面上談閱讀的書頗多,盡信則不如不信,關於閱讀的種種,看透這一本書...

《如何閱讀一本書》讀後感

《如何閱讀一本書》由美國的莫提默·J﹒艾德勒與查爾斯·范多倫合著,這本書是為那些想把讀書的主要目的當作是增進理解能力的人而寫的,詳盡介紹了分析閱讀與主題閱讀的方法與技巧。個人認為這是一本值得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