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三國歷史來吧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三國分爭的時期,有兩個地方可以值得仔細研究,主要是荊州和漢中。

諸葛亮出祁山暗合高祖劉邦的出師路線,從政治上證明自己是正統。

這點的規劃從隆中對可以看出,當我們分析劉邦出師的路線時,其重點就是得到關中平原,以威鎮山東諸國,好處從秦和高祖統一中國就可以看出。

然而在九江讓彭越牽制項羽是其中的妙棋。

其意暗合秦得蜀而牽制楚方城漢水一線的思路。

我們知道一個國家很忌諱兩線作戰,這樣無論是實兵還是虛兵,都很容易讓敵人在判斷主攻方向上調動敵人的兵力,使強大的敵人由精兵變疲兵,在古代軍事技術不發達的情況下,有效的調動敵人,打擊敵人的士氣和體力是戰爭勝利的關鍵條件。

如元千里迂迴,利用騎兵的機動性來調動金的潼關守兵,從而擊潰金主力

作為軍事論衡家的諸葛亮在未出隆中的時候就料想戰略的發展,就是要從兩點或者多點來合擊魏,從而讓魏在兵力的分配上出現差錯,可以讓蜀在戰役的局部上贏得主動。

所以諸葛亮在隆中對中首先考慮政治因素,就是劉氏的正統,其次從軍事上從兩個或者多個方面進攻魏,從而在戰略上達到主動。

而觀後期的諸葛亮的做法就是按他的原意做的。

而主要的兩個軍事進攻點就是荊州和漢中。

在這兩點的兵力分布上,是貫徹了諸葛亮的虛實之道的,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荊州基本是虛兵,他主要是起牽制魏兵的主力的作用。

為什麼?因為旁邊還有一個吳國。

而關羽作為一個將領沒有領會諸葛亮的意思,他貪圖一時的勝利而忘記自己僅是滅魏的配角。

把自己當主角,結果讓強大的魏和陰險的吳同時給剿滅了。

其實諸葛亮在得到蜀地後對未來的發展是有規劃的,他首先要穩定蜀地,其次和孫權結盟,讓吳從東翼,而蜀漢從漢中和祁山還有荊州這西翼中翼兩方面來進攻魏,達到最完美的多點突破,讓魏在防守上兵力和將領調配困難,起到可以讓魏由強大的拳頭變成手指,從而各個擊破。

但後來由於關羽的失敗,導致戰略的被動,失去了荊州的蜀漢就失去了中翼,就象失去了戰略的中心,不能協調西中東三點作戰。

而且在後來由於協調的失敗,讓東翼的吳沒有起到響應的作用,很快被魏擊敗,反而讓本來鬆散的指頭在長安祁山出凝成拳頭。

讓諸葛亮在那裡受挫。

這些是軍事上說。

從政治上說,劉備一定要稱帝,為什麼?首先,在政治上,皇帝的主動性更強,更有號召力,其實曹操深知此點,他擊敗袁紹在政治上就是有主動權。

其次,中原的百姓在屯田等政策下,已經安定了,可是漸漸遺忘劉漢,如果劉備不稱帝,政治上就沒有明確的目標,而政治上沒有目標就沒有號召立,那僅僅是一個軍閥,而不是一個完整的政治集團,沒有明確的政治主張。

所以劉備一定要稱帝。

為什麼諸葛亮北伐是以攻帶守。

從政治上,劉備是漢的正統,應該討伐不是的魏,如果不討伐,就讓天下人遺忘了自己是漢人。

重點是軍事上,前文說,諸葛亮的中翼和東翼已經喪失,失去了戰爭的主動性。

但是更嚴重的是無論從經濟上,從地理上看,蜀在喪失一個大州後,就完完全全是極被動的,可以說滅亡在眼前。

因為大敗後給國家帶來的不僅是軍事上的失敗,而是整個國家的士氣上失敗。

蜀漢在和吳的戰爭失敗後,國家處於非常危險的情況。

而這個時候,內亂和外敵同時來,那作為政治家的諸葛亮首先做的就是和可能成為朋友的人結盟,先穩定外局,在慢慢收拾內亂,然而蜀漢就是這樣做的和吳聯盟平定了雲南之亂,使國家安定了。

但這些並不夠,中國的形式是中原已經安定,百姓開始忘記漢朝了。

所以從政治上一定要北伐,而從軍事上,諸葛亮的北伐是轉移國內矛盾的方法,而且可以培養軍事的骨幹,將領都是打出來的,不是看兵書看出來的。

而且如果諸葛亮不北伐,魏也會利用蜀漢的疲憊來伐蜀。

好以上說的是諸葛亮在政治和軍事上從入主益州後的做法和戰略規劃。

  好再說荊州對吳的意義。

在中國的古代,大軍團的運動如果沒有水運可以說難以想像的。

先說一個小例子,諸葛亮為什麼屢次出祁山陳倉?那裡有一條成倒幾字的運河,利於糧食和軍械的運輸。

而從子午谷,那裡是山中小路,糧食和軍需基本沒有辦法保證大軍團運輸。

作為中國中部的運輸線,西部的漢水和長江的交匯保證了漢中和荊州的運輸通暢,而長江的上游就是嘉陵江,閩江保證了蜀漢和荊州的通暢,但是由於三峽太險,所以難以成為補給線,而後來的陸遜在追擊劉備到那裡就停止了,重要一點就是補給的困難。

蜀方看來沒有意識到長江軍事動脈的重要性,是因為蜀漢的重要敵人不是吳,而是魏,對魏的戰爭從中翼向北是宛洛,基本上平原。

從西翼是隴右和長安,基本上高原,所以蜀漢的水軍少,而且換個角度看,如果蜀漢大力發展水軍,那吳會如何想,吳會說你是伐魏還是伐我?

說說為什麼南人不能戰勝北人?

  其實南人在戰略上是比較被動的,中國的地理是西高,東低,北方平原和高原多,而南方的水多,河網縱橫。

但仔細看,把中國分為三個部分,以關中和蜀為西翼,以山西,宛洛,荊州為中翼,以幽州,冀州和江東為東翼。

中國的歷史就是開始從被西翼所統治的,而一般是先占領西翼,再圖中翼,對東翼起壓迫之勢。

秦,西漢,隋唐,元都是如此。

而從中翼起兵的一般是先平定西翼,然後形成對東翼起壓迫之勢。

如東漢,宋,金,明。

而從東翼起兵,也是先占西翼,而後向南壓迫,如北魏,清等等。

從地理上看,東翼是海,基本是無處可退,只有屈服。

所以明智的君主往往採用由西向東,自北向南的方式來統一中國。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其實,諸葛亮軍事才能的水平,真心不行!

諸葛亮對蜀漢立國開疆在軍事上的貢獻是很大的。有人說,赤壁之戰、取西川都跟諸葛亮無關,他只搞了七擒孟獲和六出祁山,而且後者還是徒勞無益,這就不符合史實。先且不論諸葛亮在赤壁之戰和取西川中的具體表現...

智慧「男神」臥龍先生 諸葛亮也有人性的弱點

諸葛亮,三國時期一位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謀略大師。蜀相諸葛亮可以稱得上是知名度最高歷史人物之一了。與他同時代的人都只能仰視其人峻拔偉岸、瀟洒飄逸的身影,暗恨老天無眼,將自己與這位智商奇高之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