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諸葛亮效仿漢高祖劉邦,六出祁山卻都失敗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先後六次出祁山進攻曹魏。
希望像當年高祖劉邦一樣,出漢中奪取關中平原做為基地,進而平定中原統一華夏。
這是諸葛亮在隆中對中,對三分天下匡扶漢室的基本構想。
但是這一構想最終沒能成為現實。
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1、隆中對中荊州、漢中兩路出兵的構想沒有實現。
由於東吳從劉備手中奪取了荊州,使得諸葛亮從荊州方向進攻洛陽的戰略無法實現。
也就無法達到吸引曹魏注意力、分散曹魏兵力,造成曹魏戰略誤判的作用。
而之後雖然東吳也多次出兵攻打曹魏,但是與諸葛亮六出祁山缺乏戰術的協同性,使得曹魏充足的時間和兵力逐個擊破。
2、諸葛一生惟謹慎
劉邦奪取關中採取「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策略。
蜀道穿越秦嶺和大巴山,山高谷深,道路崎嶇,難以通行。
自古就有「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的說法。
孫子兵法上講「以正合,以奇勝」,劉邦「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正是出奇制勝。
而諸葛亮六出祁山,雖然也多次使用疑兵吸引曹魏分兵,但是都沒有起到出奇制勝的效果。
主要是諸葛亮從未將奇兵作為主攻方向,每次都是主力穩步推進逐城爭奪,使得曹魏有充足的時間調動兵力防守。
而一旦與曹魏形成相持,蜀道轉運糧草困難,造成大軍不得不退兵。
而劉邦採取「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策略,在項羽主力回師關中之前,已經擊敗了章邯完全控制了關中地區。
進可以統一中原,退可以憑藉函谷關天險固守關中平原。
3、吳蜀實力與曹魏差距太大
當時北方曹魏擁有全國80%的人口,經濟發展水平也明顯高於蜀漢和東吳,曹操時期就已經帶甲百萬。
而蜀漢和東吳每次伐魏,最多也就是各自二三十萬人馬,甚至有時候只有十萬,兵力明顯不足。
曹魏的主要防禦方向有三個:關中地區長安方向、洛陽方向、合肥方向。
在三個主要的防禦方向上都配備三十萬左右的兵力,而洛陽作為機動力量,向北可以支援長安鞏固關中,向東可以支援合肥,向南可以進中荊州。
三個方向互為犄角,並且每個方向上都處於兵力優勢。
其實如果曹魏內部不發生變亂,消滅吳蜀政權統一中國是遲早的事情。
4、曹魏已經統一北方,吳蜀已矢「天時」
劉邦進攻關中的時候,項羽雖然貴為西楚霸王,但是北方並不在項羽的完全控制之下。
項羽忙著平定各地的諸侯叛亂,他的總兵力只有三十萬左右。
所以劉邦能夠聯合各地諸侯,共同擊敗項羽。
而諸葛亮六出祁山的時候,曹魏已經完成了北方的統一,並且經歷了曹操、曹丕父子的兩代統治,根基已經穩固。
諸葛亮無法像劉邦那樣亂中取事,正是所謂的已矢「天時」。
隆中對中,諸葛亮也看到了這一點,所以才有後來的「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虎嘯龍吟:姜維把五胡亂華推遲了十年|文史宴
桓大司馬|文收姜維是《三國演義》中大書特書之事,姜維資質絕佳,諸葛亮將畢生所學傾囊相授,從此後繼有人。但真實歷史沒有這麼傳奇,姜維在降蜀之前並沒有擊敗過諸葛亮的耀眼事跡,諸葛亮對姜維的重視以及姜...
為什麼諸葛亮六出祁山而師勞無功?
諸葛亮在中國民間一直被視為智慧的象徵,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歷來為歷代統治者所推崇,千百年來民間和官方對諸葛亮的讚譽可以說是車載斗量,羅貫中的《三國演義》里更是將諸葛亮加以神化,成為三國智...
諸葛亮一生中最大的失敗是什麼 若不死蜀國真的會最終取得勝利嗎
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1] ),字孔明,號臥龍(也作伏龍),漢族,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2] ,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散文家、書法家、發...
劉備為何傾國伐吳?背後戰略眼光非諸葛亮所能逆睹也!
夷陵之戰,又稱彝陵之戰、猇亭之戰(猇亭[Xiāotíng],古地名,在今湖北宜都北),是三國時期蜀漢昭烈帝劉備對東吳發動的大規模戰役,是中國古代戰爭史上一次著名的積極防禦的成功戰例,也是三國「...
諸葛亮的隆中對究竟是千古名篇還是錯誤戰略
諸葛亮近些年來一直是備受爭議的人物,相比於《三國演義》之中的神化,到前些年的黑化,近些年隨著人們知識的普遍化,一個更加歷史更加真實的諸葛亮也漸漸出現在我們面前,今天,小編和大家談的是諸葛亮的《隆中對》
如果諸葛亮不出祁山改奪荊州,歷史會被改寫嗎?
歷史上諸葛亮任蜀漢丞相時期,對曹魏發動了六次戰爭,可是出祁山次數只有兩次,不是《三國演義》中的六出祁連山就算諸葛亮發明了「木牛流馬」蜀道之難還是難於上青天,以至於後代很多歷史學者,都評價諸葛亮...
荊州爭奪:三國鼎立的關鍵一戰
作者:殷嘯虎東吳借出荊州「臭棋」還是「好棋」?借荊州,是孫劉兩家聯合抗曹的象徵,也是兩家最終刀兵相見的導火索。孰是孰非,依然難有定論。要釐清這一問題,得從事件的始作俑者魯肅談起。在小說《三國演義...
聯劉抗曹,聯曹抗劉:機動靈活的外交家孫權
三國時期在外交上唱主角的不是魏、蜀兩國,而是吳國。這是因為魏、蜀兩國沒有外交,它們互不承認對方的合法地位。魏國認為它繼承了漢朝的天下,是正統;蜀漢則認為曹魏是漢賊。諸葛亮在《出師表》中說:「漢...
諸葛亮一生犯的最嚴重的錯誤,少錯一次都有可能改變三國歷史
諸葛亮聰明一世卻犯了四次大錯,這是加速蜀漢滅亡的直接原因在三國故事中,智慧的諸葛亮可以說是神一般的存在。不僅是軍事家,指揮戰役無數,打得曹魏心驚膽戰,就連敵人司馬懿都不得不敬畏三分。而且還是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