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數次北伐損兵折將竟然不是興復漢室而是為這一目的?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三國時代的蜀漢政權不息打著「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的暗號,擺在晚期諸葛亮面前的情形是,蜀漢實力過於弱小,而想要實現光復華夏是不成能在短期內完成的,必要蜀漢幾代人的奮鬥方可,就像舊日大秦帝國一樣,所以說諸葛亮的北伐不再光復華夏,而在消弱曹魏實力,添加蜀漢實力,這也就是為什麼諸葛亮北伐會走祁山這條路。

讀過《三國志》或《三國演義》的人都知道,諸葛亮在執掌蜀漢政權後,先後與曹魏進行了六次戰爭,史稱「六出祁山」。

對這件事的評價,歷來爭議很大:有人認為這是諸葛亮為實現其「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政治理想的具體實踐,並對他的「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精神大加讚賞;多數人則認為諸葛亮這是不顧蜀漢實際,濫用民力、窮兵黷武的表現,對其大加批判;還有人根據說六出祁山戰爭的結果,把諸葛亮說成是「常敗將軍」;甚至還有人把六出祁山看成是諸葛亮清除政敵(比如李嚴),企圖長期控制蜀漢政權的手段。

按照隆中對的戰略設想, 劉備 一方的戰略規劃是跨有荊益,然後兩路出兵,一路是從荊州北伐,直指宛洛,一路是從以漢中為基地,進取關中。

同時還要聯絡東吳,在東線出兵策應,使曹魏首尾不能相顧。

這三路中,作為主力的,實際上是荊州方向的這一路,東線和西線都只是策應和牽制。

事實上,割據四川如果要在戰略上保持進取能力,荊州和漢中兩個區域也是必須始終牢牢掌握著的。

失去其中任何一個,這個計劃都要失敗。

但這兩個戰略要點又有緩急先後,失去荊州只是失去了北伐的主要戰略支撐點,如果失去漢中,四川就完全陷入被動了,對北 方政 權來說,四川就是一頭待宰的肥豬。

縱觀諸葛亮的五次北伐,實際上只有兩次是真正有進取關中的決心的,也就是走陳倉道那次和最後一次。

其它三次都是以主動進攻來進行戰略防禦,包括最接近勝利的第一次。

因為只有在關中和魏軍進行戰略決戰,只要成功,雍涼二州就被切斷了聯繫,傳檄而定是完全有可能的。

不去關中進行戰略決戰,而是在天水,隴西一帶敵軍側翼用力,顯然不是真心實意的北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蜀漢堅持北伐,為何不攻略涼州西域等地呢?

蜀漢政權是三國時期劉備建立的。公元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史稱「蜀」或「蜀漢」,亦稱「劉蜀」、「季漢」。蜀漢王朝疆域所及,北至武都、漢中,東抵巫峽,南包雲、貴,西達緬甸東部。占有今雲南...

諸葛亮北伐,目的為何?是自取滅亡嗎?

網絡上,對於諸葛亮北伐的是非利弊,爭論極大,從不同的側面往往可以得出不同的答案。本文從多個角度來考察諸葛亮北伐的方方面面,試圖給出一個全面、公允的評價。有人認為諸葛亮北伐是窮兵黷武,是自取滅亡之...

讓劉備引以為恨的人: 直接破壞了蜀漢大計

在三國當中,劉備一直是一個爭議較大的人。有人說他是個理想主義者,一輩子都在為「興復漢室」的大事奮鬥。有人說他是個野心家,他給自己的兩個兒子取名為劉封、劉禪,「封禪」,正是顯示了劉備稱帝的野心。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