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雖得其主,為何不得其時,毛主席是這樣評價其一個因素的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三國鼎立之時,北方曹魏勢大,但三家對比國力差距並不懸殊,真正決定三家走向的是人才的實力。
曹魏有曹真、司馬懿,東吳呂蒙、陸遜,蜀漢則有諸葛亮,但是最後統一的中國的卻是幾十年後的西晉,諸葛亮並沒有完成「隆中對」中的戰略目標,到底是什麼影響了他的的成功。
其下是主要兩大因素。
第一大因素就是劉備的決策。
在三家中劉備是發家最晚的一個,曹操早已一統北方,東吳經營三代,而劉備卻無立足之地,「隆中對」中諸葛亮提出先占據荊州。
當時劉表庸碌,諸葛亮等建議謀取荊州,卻被劉備拒絕。
後曹操南下不費一兵一卒得荊州全境。
即使赤壁之戰所得來的也不過是三分得其一。
關羽死後,劉備親自領兵東征孫吳。
從戰略上來看,曹魏經營北方多年,早已根基穩固,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奪取。
而孫權剛占據荊州,統治並不穩定,劉備東征前期,荊州就有大量人的投靠,可見東征的軍事行動是正確的。
可惜極具奇謀的法正已去世,劉備的決策水平不強,敗走白帝城,從而導致蜀漢國力大損。
第二大因素就是關羽的孤傲自大。
毛主席是這樣評價關羽性格對「隆中對」戰略影響的。
毛主席談到:「關羽這個人雖然斬華雄,誅顏良、文丑,過五關斬六將,擒龐德,威震華夏,但孤傲自大。
」「關羽從思想上看不起東吳,不能認真貫徹執行諸葛亮「東聯孫吳,北拒曹操」的戰略方針,這就從根本上否定了諸葛亮的戰略意圖,結果失掉了根據地,丟了荊州,自己也被東吳殺掉了。
」
「隆中對」中諸葛亮提出占據荊州之後,再取得西川之地,然後兵分兩路夾擊曹魏,這是非常可行的一個方案,且當時劉備已占得荊州、西川益州、東川漢中,已經打下一統天下的基礎。
可惜關羽沒有執行「東聯孫吳,北拒曹操」的戰略方針。
大意失荊州後,蜀漢地盤縮小三分之一,荊州北進之路已失去。
後曹魏司馬懿執行固守戰略,諸葛亮任憑天大本事始終未能得全功,這不得不說關羽失荊州又是影響諸葛亮成功北伐的一大因素。
如果劉備不發動夷陵之戰,那蜀漢的命運會逆襲嗎?
劉備是蜀漢的開國君主,早年以賣鞋織鞋為生,喜歡結交豪俠,因鎮壓黃巾起義有功,任安喜尉。後相繼投奔公孫瓚,陶謙、曹操、袁紹、劉表等雄主,卻始終沒有自己的地盤,前半生可為是顛沛流離,三顧茅廬後劉備...
劉備奪取四川,東征孫吳,為什麼都不帶諸葛亮?
熟讀三國歷史,我們都知道劉備能夠得三分之一的天下,作為高參的諸葛亮有著巨大的貢獻。在《三國演義》之中,劉備得到諸葛亮,形影不離,如魚得水,基本從來沒有分開過。然而,在劉備生涯最重要的奪取四川,東...
是非功過「隆中對」 --一個投資人眼中的戰略與戰術
作者:張守哲 編者按:格隆匯會員深度思考系列文章,自前年以來,發表了數百餘篇經典文章,其中諸多經典之作,廣為傳播,洛陽紙貴。在此,格隆匯繼續為大家帶來會員深度思考系列文章。今天為大家分享來自張守...
蜀漢亡於諸葛亮?別鬧了!《隆中對》沒問題,只因後來突變太多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一直有一種說法是蜀漢是亡於諸葛亮之手,說孔明窮兵黷武勞而無功,致使蜀漢國力枯竭,終於被曹魏所滅。筆者一直對這種說法是嗤之以鼻的,我的觀點是如果沒有諸葛亮的話,蜀漢應該滅亡...
三國謀士系列之十八:決定蜀漢命運之際,諸葛亮卻一言不發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就在荊州丟失之後不久,東三郡地區也傳來噩耗:東三郡守將孟達與劉備劉封之間發生內訌。孟達在與劉封的爭鬥中失敗,唯恐自己被劉備降罪,帶領自己的部下投降了曹魏。並在之後不...
趙雲到底為什麼阻止劉備伐吳?絕非怕打敗仗!
公元221年,劉備稱帝之後,因為憎恨東吳奪走荊州,殺死關羽,準備討伐東吳。而大將趙雲則堅決勸阻劉備。作為跟隨劉備數十年的元老,趙云為何一心和領導唱反調?
三國蜀漢政權,中國歷史上閃耀的流星
三國,中國歷史上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從群雄逐鹿到三足鼎立,再到三分歸一,無數英雄在亂世中崛起,也在這個亂世中消逝。 蜀漢政權是三國中成立最晚的政權。劉備的戎馬生涯前二十年幾乎屬於顛沛流離的狀態,...
倘若荊州丟了關羽逃回益州,劉備還會東征伐吳嗎
(加盟作者海無顏原創作品,請勿轉載)建安二十四年,關羽兵發襄樊,不料卻被曹仁擋在孤城之外,曹操大軍陸續增援,關羽久攻不下。不久之後,孫權與曹操暗中結盟,偷襲關羽在荊州的大本營。關羽腹背受敵,倉皇...
三國風云:諸葛亮刻意安排在華容道放走曹操?
在一個弱者、次強者、強者的三方對決中,如果次強者者水平較高,則弱者最好是挑起次強者和強者之間的爭鬥,而自己就袖手旁觀坐收漁翁之利;如果次強者水平也較低,那麼弱者為了爭取更大的生存機會,就應當先幫...
劉備舉兵征討東吳,為什麼不帶上諸葛亮?
摘要:公元221年,劉備為了給關羽報仇,親率大軍東征孫吳,但是劉備沒有帶上諸葛亮,這是為什麼呢?公元221年,劉備舉全國之力,率十萬大軍,發動了三國最後一場大戰役——夷陵之戰,東征孫吳的口號是為...
劉備不聽諸葛亮勸阻,執意伐吳,只因諸葛亮沒明白他的真實意圖
劉備伐吳,在演義中被稱為是為兄弟復仇,不惜傾國之力,最後搭上了性命也要做的一種壯舉。其實,這是劉備謀劃近兩年的策略,只是結局很慘。為什麼這樣說,且看看劉備伐吳時都發生了哪些事情。219年,即建安...
議論蜀漢不能統一天下的原因:失荊州和夷陵之戰
公元(211年),西川的益州牧劉璋擔心曹操攻打西川,便想借劉備的兵馬抵禦曹操。於是劉備讓諸葛亮和關羽、張飛、趙雲鎮守荊州。於是孔明總守荊州,關羽拒襄陽要路,當青泥隘口;張飛領四郡巡江,趙雲屯江...
諸葛亮、五虎將那麼牛,為何蜀國先亡了
蜀漢政權,以劉備之德,孔明之智,五虎之勇,又有十萬大軍,加之漢室正統的身份和蜀道奇險的拱衛,被人們寄以無限厚望,卻在鄧艾的奇襲之下瞬間便轟然倒塌,並且先於東吳滅亡近二十年。人們不禁會問:蜀國即使...
諸葛亮一生犯的最嚴重的錯誤,少錯一次都有可能改變三國歷史
諸葛亮聰明一世卻犯了四次大錯,這是加速蜀漢滅亡的直接原因在三國故事中,智慧的諸葛亮可以說是神一般的存在。不僅是軍事家,指揮戰役無數,打得曹魏心驚膽戰,就連敵人司馬懿都不得不敬畏三分。而且還是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