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非功過「隆中對」 --一個投資人眼中的戰略與戰術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作者:張守哲

編者按:格隆匯會員深度思考系列文章,自前年以來,發表了數百餘篇經典文章,其中諸多經典之作,廣為傳播,洛陽紙貴。

在此,格隆匯繼續為大家帶來會員深度思考系列文章。

今天為大家分享來自張守哲的《是非功過"隆中對"--一個投資人眼中的戰略與戰術》

張守哲是產業經濟學博士,著有專著《人力資本密集型企業研究:企業理論的新視角》,並發表多篇中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CSSCI)論文。

題記: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陳澹然[清]

近代兵學家李德·哈得在闡述其「大戰略」思想時,曾有這樣的話:「儘管戰鬥是一種物質上的行為,可是其指導卻是一種心理上的程序,戰略愈高明,則愈容易把握有利機會,而只需付出最低的成本。

決定行軍打仗和投資勝負的核心因素其實是一樣的:永遠是戰略。

「新鮮突兀的未必是優點,源遠流長的未必是缺點。

」本文中,筆者選取這樣一個「源遠流長」的經典案例——《隆中對》,來解讀戰略在投資中所蘊含的箇中要義及其背後的功過是非。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多少英雄。

在英雄輩出的三國時代,我想,《隆中對》才是理解整個故事的「文眼」。

有《隆中對》,可能就沒有後來的「天下三分」。

在《隆中對》中,諸葛亮為劉備分析了天下形勢,提出「先取荊州為家、再取益州以成鼎足之勢、最後圖取中原」的戰略構想。

「隆中對」後,諸葛亮出山成為劉備的首席謀士,此後,劉備集團的種種攻略皆源於此。

圖:三顧頻煩天下計,一番晤對古今情

鮮為人知的是,「隆中對」之時,劉備時年46歲,諸葛亮時年26歲。

想想看,讓一位已經戎馬半生的「漢左將軍、宜城亭侯、領豫州牧、皇叔」劉備「三顧茅廬」、親自拜訪26歲的毛頭小伙、並向其求教人生大計是一種什麼樣的既視感?

當歷史的畫卷徐徐展開後,去看這段君臣際會。

當時年僅26歲的諸葛亮對劉備究竟說了什麼,讓劉備茅舍頓開、如撥雲霧而見天日?

圖:「羽扇綸巾赴征塵」——諸葛亮的人生路線圖

一、「隆中對」為何成為經典?

一部《二十四史》,謀士們為主公的建言獻策如汗牛充棟、不可勝數,為什麼《隆中對》能夠脫穎而出、傳之經典?我想,主要有這麼兩方面的原因:

1.「隆中對」改變了劉備的創業模式

以公元207年的「隆中對」為分水嶺,劉備的創業正好可以分為前後兩種截然不同的模式:

在「隆中對」之前,自公元184年「桃園結義」起,一直到公元207年見到

諸葛亮,劉備前後創業奮鬥23年。

在這23年的時間裡,劉備的創業模式大體上可以歸結為一句話,就是「我加入你,成為你旗下的子公司」,或者說是「加盟店」的模式。

在這一思路的指導下,劉備曾先後投奔過公孫瓚、陶謙、呂布、曹操、袁紹、劉表,雖然到處深得人心(信義著於四海),但到處都混得不順利(劉備曾自言「日月若馳,老將至矣,而功業不建,是以悲爾」!)。

到了公元207年,劉備也已46歲,一次上廁所,感嘆自己長久不騎馬、大腿上的贅肉又長起來了(髀肉復生)。

這有點兒像早期的中共,1924年國民黨改組,中共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後來革命領導權易手,大革命迅速失敗。

可見,在這種「加盟店」的模式下,事業的發展存在明顯的瓶頸,其天花板較低。

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年僅26歲、且從未有過工作經驗的諸葛亮,在劉備「三顧」之請後,送出《隆中對》,讓46歲的劉備第一次試圖擁有自己的一片領地;同時促成了孫劉同盟,擊退了曹操,掌握了荊州,控制了西川和漢中,取得三分天下的局面。

而如果沒有諸葛亮的「隆中對」,劉備可能還會沿著以往的思維模式,繼續投奔、依附孫權——一如此前,他依附劉表、袁紹、曹操們一樣,那麼後來出現的可能不是魏蜀吳鼎立的三國模式、而是曹魏VS孫吳的南北朝模式了。

而在「隆中對」之後,46歲的劉備第一次,試圖主動擁有屬於自己的一片領地。

然後,屬於他的天下,才真正逐步開啟……

2."隆中對"成功規劃了三國時代的政治格局

如果沒有"隆中對",那麼後來出現的可能不是魏蜀吳鼎立的三國模式、而是曹魏VS孫吳的南北朝模式了。

「隆中對」直接影響了從公元207年劉備三顧茅廬到公元263年蜀漢滅亡的中國政治格局,其有效時間影響長達56年,時間跨度占了此後整個三國時代的77%。

毫不誇張地說,"隆中對"硬生生改變了一個時代的走向。

二、對「隆中對」的「四部曲」解讀

《隆中對》是一篇經典的戰略諮詢案例。

從專業的眼光來看,一個典型的戰略諮詢通常可以歸納為四個步驟:首先,是對商業規律或曰市場遊戲規則的分析與把握;其次,是對當前市場格局的深度分析;再次,是對諮詢者(企業或個人)發展情況的把握;最後,是在前三者的基礎上,為諮詢者提出切實可行的戰略行動方案。

那麼,在面對劉備「君謂計將安出」,26歲的諸葛亮又是如何回答的呢?

1.首先,對市場趨勢的洞察:從東漢末年到建安十二年

在《隆中對》中,諸葛亮首先為劉備分析了市場的發展趨勢。

自東漢末年以來,市場的發展趨勢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現在已不再是東漢時期晉升需論資排輩了(東漢採用的是「舉孝廉」制度),也不是簡簡單單的「有槍就是草頭王」。

現在創業,主要還是看創業團隊以及團隊領導者的素質。

企業的規模大小不再是主要因素,只要團隊好,小企業一樣可以打敗大企業,上演「蛇吞象」的故事。

像先前弱小的曹操之所以能夠戰勝強大的袁紹,靠的不光是天時,還有人的因素(「自董卓已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

曹操比於袁紹,則名微而眾寡。

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

其實,這一點,劉備在創業之初,也看出來了:話說東漢末年,黃巾起義,天下大亂。

劉備、關羽、張飛三人初次相遇。

在看到朝廷募兵告示後,關、張二人正準備去投軍,劉備卻說了這樣一番話:

「目下正值亂世,亂世則必出英雄,像你二位這樣英雄,正是用武之時,何必非要屈身受制於他人?豈不聞:時勢造英雄,英雄亦適時耶? 現今黃巾造反,天下響應,朝廷詔令各州郡自募鄉勇守備,是因力不能及,兵匱將乏,且有宦黨掣肘之故,然而如此一來呢,必將造成地方豪強割據之勢,黃巾平定之日,必是群雄崛起之時,那時域中竟為誰人之天下,還尚未可盡知也!(節選自電視劇《三國演義》第一集)「

後來的歷史發展驗證了劉備「群雄並起、逐鹿中原」的判斷:在鎮壓黃巾農民大起義的過程中,各地武裝乘機擴大自己的勢力,強占地盤,從而形成一股割據勢力,「務相兼并以自強大」。

如:公孫度占據遼東;劉虞、公孫瓚先後占據幽州;袁紹占據冀州、青州和并州;曹操占據兗州;孫策占據江東;袁術先占據南陽、後占據揚州一部分;劉表占據荊州;劉焉占據益州;張魯占據漢中;陶謙、劉備、呂布先後占據徐州;董卓、李傕等先後占據司隸;韓遂、馬騰占據涼州;張繡占據宛。

那麼,既然劉備在這一點上與諸葛亮的看法一致,為什麼劉備在遇到諸葛亮之前的23年里,卻毫無起色、仍寄人籬下呢?這就涉及到市場格局和自身特點的精確定位:劉備雖然看到了未來市場會朝著寡頭的趨勢發展。

但是,劉備的創業卻只邁出了半步,那就是「我加入你、成為你的子公司」,或者說成為你的「加盟店」。

當然,也可以理解為,「隆中對」之前,劉備自立門戶的條件和時機尚不成熟。

2.對當今市場格局的精準把握

關於市場格局或者說市場結構,經濟學家張伯倫(E. H. Chamberlin)和羅賓遜夫人(Joan Robinson)曾將其劃分為四種類型:完全競爭市場、壟斷競爭市場、寡頭壟斷市場以及完全壟斷市場,四種市場類型依照壟斷程度依次遞增。

另外,這四種市場類型大體上呈現出「完全競爭市場——壟斷競爭市場——寡頭壟斷市場——完全壟斷市場」的演化周期。

春秋戰國時的諸侯國演化正好體現了這種規律:西周建國後,曾分封了五百多諸侯;春秋時只剩下了一百多家;戰國時代僅剩下勢力最強的七家(戰國七雄);隨後被秦國兼并統一,形成完全壟斷市場。

秦朝滅亡後,則又重新出現了諸侯爭雄的局面,步入新的演化周期。

把視角拉回公元207年時的「隆中對」,那時又是一種怎樣政治格局?

圖:「隆中對」時的中國政治格局(公元207年)

諸葛亮對劉備說,從東漢末年到建安十二年,經過幾年的兼并重組,市場結構已經從當初的完全競爭市場演進到了寡頭市場。

其中形成了兩家最大的寡頭:

一個是中原的曹操。

經過官渡之戰,曹操擊敗袁紹,擁有了百萬之眾,而且挾天子以令諸侯、成為市場領導者,此誠不可與爭鋒。

因此曹操的市場地位不能碰,必須正視現狀,承認曹操的市場領導者地位(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

另一個是江東的孫權。

經過多年的經營,孫權在市場排行榜中躍升第二,而且依託長江天險,極得民心,因此也不能打他的主意,將來只能聯合、不能兼并(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

那麼,在剩下的市場份額中,可以向哪邊拓展呢?諸葛亮接著分析說,目前還有兩塊不錯的地方:一個是荊州。

荊州北接漢沔二水、南達南海、東連孫吳,西通巴蜀,方圓千里,正是英雄用武之地;而荊州牧劉表卻無力長久據有,這正是上天要把荊州送給您(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

第二個就是益州。

益州四面環山,對外是天險,對內是沃野,天府之國,當年漢高祖劉邦就是以此為根據地成就的帝業;更重要的是,目前的益州牧劉璋暗弱,張魯又在北面虎視眈眈;益州民殷國富,而劉璋卻不知存恤,益州的智能之士正盼望著像將軍您這樣的英雄前往(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暗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基於這樣的市場格局判斷,諸葛亮認為,劉備未來的戰略目標就是要把剩下的這兩塊市場份額拿到手。

那麼,劉備究竟有沒有這樣的能力呢?

3.對劉備自身情況的審察與剖析

對於自身情況的審察與剖析,主要是對劉備自身能力的判斷。

諸葛亮認為,認為劉備具有這樣的資質:首先,劉備是皇室宗親(將軍既帝室之胄),這張牌在當時仍具有很好的品牌價值,是一項重要的無形資產(一旦「曹丕篡魏」,就不具備該價值了);其次,當然也是最重要的,劉備是一位當世英雄,而且能夠讓一群豪傑之士緊密團結在自己周圍(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

用社會學的視角來分析,劉備就是一位「克里斯瑪型領袖」(CharismaticLeadership)(馬克斯·韋伯,Max Weber)。

用經濟學的話說,就是具備了「企業家精神」;第三,劉備自己有著不服輸的精神。

從青年到中年,雖然已經奮鬥二十三年,年近半百,而且大腿長了贅肉,但是仍然「志猶未已」、「欲信大義於天下」,有著「屢戰屢敗、屢敗屢戰」的不服輸的精神。

劉備的上述特徵、尤其是「克里斯瑪型」魅力領袖品質正是能成大事的基礎。

相比之下,其他人不一定具備。

明顯的例子就是賈詡勸張繡降操。

在張繡割據一方時,其謀士賈詡卻力勸張繡投降勢力尚弱的曹操。

原因就在於賈詡認為張繡並不具備成為割據一方的「英雄」的潛質,不如早降曹操,做個中層。

這有點像現在很多生物製藥研究中心,把尚處於臨床前階段的新藥賣給像輝瑞這樣的國際生物醫藥巨頭。

原因就在於新藥研發具有風險高、資金需求量大的特點,這不是單個的生物製藥研究中心所能承擔的。

4.在上述基礎上,為劉備確立戰略行動方案

因此,在明確了市場趨勢、市場格局、自身特徵的基礎上,諸葛亮為劉備確立了戰略行動方案,歸納起來,就是「先三分、後一統」兩步走的戰略方針。

即:

第一階段:「先三分」。

即:先取荊州為家、再取益州以成鼎足之勢(跨有荊、益,保其岩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

第二階段:「後一統」。

即:以荊、益兩州為基地、揮師北伐奪取中原(待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以上就是《隆中對》的戰略行動方案。

「隆中對」之後,諸葛亮出山成為劉備的首席謀士,此後劉備集團的種種攻略皆源於此。

三、「隆中對」高明在哪裡?

1.是「天下三分」還是「南北對峙」?

在以「三分天下」為基調的《隆中對》誕生的七年前,東吳的重要謀士魯肅也為吳主孫權提出了一項戰略方案——《榻上策》,其核心則是實現曹魏PK孫吳的「南北對峙」。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魯肅見到孫權,兩人合榻對飲、相談甚歡。

孫權問魯肅對東吳今後的戰略發展方向怎麼看?(《三國志·吳志·魯肅傳》:權即見肅,與語甚悅之。

眾賓罷退,肅亦辭出,乃獨引肅還,合榻對飲。

因密議曰:「今漢室傾危,四方雲擾,孤承父兄餘業,思有桓文之功。

君既惠顧,何以佐之?」)

魯肅回答說,漢室已經不能復興,曹操也無法除掉,為您考慮,只有把根基立於江東,才能爭奪天下(肅竊料之,漢室不可復興,曹操不可卒除。

為將軍計,惟有鼎足江東,以觀天下之釁)。

北方容易出現紛爭,正因多紛爭,主公您正好可以溯江而上,先剿除黃祖,然後進伐劉表,攻取巴蜀,完全據有上中下游的長江天險,依託長江天險,與曹魏集團形成南北對峙局面(北方誠多務也。

因其多務,剿除黃祖,進伐劉表,竟長江所極,據而有之,然後建號帝王以圖天下,此高帝之業也)。

由此可見,魯肅的《榻上策》為孫權提出的是曹魏VS孫吳的南北朝模式,而諸葛亮的《隆中對》為劉備提出的則是「魏蜀吳」三國鼎立的模式。

後來的歷史發展基本走的是三國鼎立的模式,這是為什麼呢?換句話說,在曹魏與孫吳兩大寡頭下,弱小的劉備集團是如何從夾縫中求得生存,贏得「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呢?而這也正是諸葛亮比魯肅的高明之處。

這涉及到寡頭市場參與主體的行為模式。

德國經濟學家斯塔克爾伯格(H. Von Stackelberg)曾提出「斯塔克爾伯格模型」(Stackelberg Leadership Model)。

該模型將寡頭細分為「實力雄厚的領導者」與「實力相對較弱的追隨者」兩種。

首先,市場領導者根據利潤最大化原則決定自己的市場行為,然後,市場的追隨者再根據市場領導者的行為決定自己的最優行為。

如此循環往復,形成寡頭格局下的行為模式。

具體到《隆中對》,可以把參與主體分為:領導者(曹魏)——追隨者(孫權、劉備)的三方博弈模式。

在該模式下,由於曹操實力最強,「此誠不可與之爭鋒」,所以,孫、劉均無法單獨與之對抗,必須聯合方能圖存。

這是三方的基本行為模式,具體而言:

第一種情況,如果曹操攻打劉備,那麼孫權一定會救援劉備。

「隆中對」之後第二年發生的赤壁之戰就是如此,市場的第二名和第三名一定會通過「抱團」取暖。

在運動品牌領域,阿迪達斯(Adidas)與彪馬(Puma)對掐了幾十年,但是隨著美國耐克(Nike)品牌的迅速崛起乃至成為行業老大,這對「兄弟」立馬握手言和了(註:阿迪達斯與彪馬是由德國達斯勒兄弟分別創立的)。

第二種情況,如果曹操攻打孫權,由於孫權在業內排行第二、且擁有長江天險,完全可以支撐較長時間,那麼劉備就可以按照《隆中對》提出的戰略方針,從容地攻取西川(益州)和漢中,建立一方霸業。

第三種情況,如果孫權攻打劉備,由於面臨著來自曹魏的壓力,那麼孫權只能敲打、而不能吞併劉備。

這就是後來在夷陵之戰大勝劉備後,為什麼孫權並未有乘勝滅蜀了。

正是在上述三方博弈的行為模式下,劉備集團在短短十二年里(公元207~219年),迅速從寄人籬下發展到「進位漢中王」,成為三分天下中的一員,並順手「埋葬」了魯肅的南北朝模式。

類似於上述「夾縫中求生存」的案例,現在比較典型的就是朝鮮問題。

如果把朝鮮比作劉備,那麼,美帝就是曹操,中國則處在孫權的位置。

如果說1950年代的韓戰類似於當年的赤壁之戰,那麼現在朝鮮核試驗射衛星恰恰類似於赤壁之戰後「借荊州不還「的劉備。

這是這種多方參與的地緣格局決定了,近年來朝鮮每次進行核試驗或者發射衛星,中國都無法或者至少不能干預其行為。

這說明,小國在大國博弈中起到了「四兩撥千斤」的作用。

2.天下「終歸一統」還是「永續分裂」?

《隆中對》與《榻上策》的另外一個重要區別,在於對終極戰略目標的判斷上。

在《隆中對》中,諸葛亮認為,實現「天下三分」只是第一階段,而「圖取中原」才是其終極目標(待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從後來的發展來看,「諸葛秉政「之後,曾六出祁山,北伐中原,為的就是實現一統天下的終極戰略目標。

相比之下,魯肅雖然也提出過圖取天下的目標,但是他的立足點還是「保江東以觀成敗」這個角度。

兩者的差異,表面上看,是由意識形態導致的:劉備作為漢室之胄,心理上自然不會滿足於地方割據,本著「王業不偏安」的心態,所以要「獎率三軍,北定中原,興復漢室,還於舊都」。

相比之下,孫吳方面則沒有這層意識形態的色彩,屬於偏安一隅的狀態。

拋開意識形態的差異,從市場結構演化的規律分析,諸葛亮的境界還是要比魯肅高:諸葛亮看出來了,不管將來是魏蜀吳三分還是魏吳對峙,這樣寡頭結構都不會長久,總有一天會改變,「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那麼,問題就不在於將來是否會統一、而是在於由誰來統一。

當然,站在劉備方面考慮,諸葛亮還是希望未來一統天下的能是蜀漢一方,實現「三家歸漢」。

手機市場很典型的體現了這一規律:早期曾有幾百個手機品牌(包括山寨的),經過激烈的競爭,後來就剩下那麼幾家,再往後又形成了以諾基亞為代表的塞班作業系統。

後來,隨著智慧型手機的問世,手機市場又重新洗牌,原有的手機品牌掛掉,新的手機品牌又不斷湧現,等等。

對從事諮詢行業的人士來說,就是要在剛起步的時候就能預料到將來會是怎麼終結的。

3.對競爭對手的深刻洞察

諸葛亮在《隆中對》中指出,天下將來會「有變」;魯肅在《榻上策》中也認為,「北方誠多務也」。

他們指的都是中原的曹魏集團內部,那麼,曹魏集團內部為什麼會有紛爭呢?

這要源於諸葛亮、魯肅兩人對曹魏這個市場領導者的深刻洞察:

曹操在創業上採用的是「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模式,帶來的好處,是曹操可以利用中央ZF的名義和官職廣納人才,帶來的壞處則是這些人才究竟是誰的搞不清楚。

曹操陣營龐雜:有原來就在中央ZF任職的,有後來被曹操選拔招攬的,還有朝廷官員推薦任命的,更有從敵營中招降納叛的,並非清一色的都是自己的隊伍。

加之曹操本人人品有誤,導致團隊整體道德水平低,容易出內亂。

朝廷里總會有不服的人存在,後方不穩定,朝廷內外的敵人都要對付,容易陷入兩面作戰的境地,從而影響事業的發展。

曹操集團內部先後出現了董承「衣帶詔」事件、荀彧反對曹操封公建國、孔融、禰衡等人唱反調;赤壁之戰後,有人想借赤壁之敗扳倒曹操,趁機取而代之(操以赤壁之敗,威望頓損,中國之人或欲因其敗而圖之)。

赤壁之戰後,曹操又進行了破馬、韓,征孫權,伐張魯三次戰爭,每次時間都不超過一年,甚至寧肯半途而廢也要返回鄴城,究其原因,用法正的話說,這不是曹操考察不周、用兵不足(此非其智不逮而力不足也),一定是他內部出了問題,使他感受到了威脅。

曹操之後,曹丕「篡漢立魏」、經過曹叡,三代之後,及至曹芳繼位,司馬懿父子開始依葫蘆畫瓢,曹魏步入了「司馬同槽」時期:從曹叡託孤、經洛陽政變,到曹芳被廢、曹髦被殺、包括期間的揚州之亂,前後共21年,正是魏國政局動盪時期,也就是諸葛亮所指的「天下有變」,或者魯肅所指的「北方誠多務」。

而這一戰略機遇期,蜀漢卻處於鴿派的蔣琬、費褘秉政時期,等到鷹派的姜維掌握兵權揮師北伐時,已經失之太晚了。

(呂思勉《三國史話》:從魏齊王芳之立,至高貴鄉公的被弒,其間計二十一年,即系入三國後之第二十一年至第四十一年,正是魏國多事之秋,蜀漢若要北伐,其機會斷在此間,而其機會又是愈早愈妙,因為愈早則魏國的政局愈不安定。

然此中強半的時間,都在蔣琬、費褘秉政之日,到姜維掌握兵權,已經失之太晚了。

以下五圖:「曹魏有變」(公元239~260年)

4.對蜀吳「中分天下」的地緣安排

《隆中對》的另一高明之處,在於對未來蜀吳「中分天下」的地緣安排。

「三分天下」時期,蜀漢占據的是荊州和益州,屬於中國地勢的第二階梯,而孫吳據有的揚州和交州則完全是第三階梯。

按照《隆中對》的構想,未來蜀吳如果分路北伐,一旦成功,將會形成與吳國東西二分天下之格局。

蜀國即使退到太行山一線,也仍然對吳有絕對的地緣優勢。

一方面因為中國的地形西高東低,高低對低地往往可以施加更大的地緣壓力。

而河、濟、淮、江四瀆,蜀國又皆處上水,順流而下其勢無匹。

儘管是二分天下,吳、蜀之優劣已決。

一旦重啟戰端,蜀漢可充分利用占據中國地勢第二階梯的地緣優勢,進攻處於第三階梯的吳國,統一天下,如「漢高祖故事」。

圖:「隆中對」關於「北伐中原」和「中分天下」的設想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諸葛亮、五虎將那麼牛,為何蜀國先亡了

蜀漢政權,以劉備之德,孔明之智,五虎之勇,又有十萬大軍,加之漢室正統的身份和蜀道奇險的拱衛,被人們寄以無限厚望,卻在鄧艾的奇襲之下瞬間便轟然倒塌,並且先於東吳滅亡近二十年。人們不禁會問:蜀國即使...

《隆中對》的戰略「誤區」

說諸葛亮是個英雄,這一點沒有人會懷疑;說英雄也經常會犯錯誤,諸葛亮並不例外,這一點同樣有人相信。千百年來評騭諸葛亮功過得失的文章、言論不知幾何,稱得上是多如過江之鯽,其中直言不諱批評諸葛亮的缺...

人物評述-淺議諸葛亮

人物評述-淺議諸葛亮文/衡茂縱觀整個三國歷史,其靈魂人物非諸葛亮莫屬。而三國的歷史發展進程,也正如諸葛亮在隆中對之時對劉備的分析和預測的那樣,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進行著,直至最後司馬取代曹魏建立...

三分天下其實並不是諸葛亮第一個提出來的

《三國演義》寫道: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提出了著名的「隆中對」。他分析形勢時說到:現在曹操已經戰勝袁紹,擁有百萬大軍,而他又挾天子以令諸侯,這時候已經不能輕易和他爭勝負了。孫權占據江東,已經三代。...

袁南生:魯肅比諸葛亮高明在哪裡?

[摘要]外交要服從和服務於國家利益;外交目標必須以國力為基礎,不能透支國力;該妥協時妥協是理性外交、成功外交的題中應有之義;對盟友不能一味遷就,該堅持的要堅持,該鬥爭的要鬥爭。外交要服從和服務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