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奪取四川,東征孫吳,為什麼都不帶諸葛亮?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熟讀三國歷史,我們都知道劉備能夠得三分之一的天下,作為高參的諸葛亮有著巨大的貢獻。

在《三國演義》之中,劉備得到諸葛亮,形影不離,如魚得水,基本從來沒有分開過。

然而,在劉備生涯最重要的奪取四川,東征孫吳的兩次大規模的軍事戰爭中,為什麼都不帶諸葛亮呢?

首先,這是諸葛亮的官職決定的。

劉備在赤壁之戰後,拿下荊州這個地方的時候,諸葛亮從一個高參謀士,成為了「軍師中郎將」,還讓他「都督零陵、桂陽、長沙三郡,徵調三郡賦稅,以便充實軍需。

」除此之外,當時劉備集團的官員任命,比如關羽,襄陽太守,蕩寇將軍;張飛,宜都太守,征虜將軍,封新亭侯;另有糜竺、孫乾、簡雍等人,官職都在諸葛亮之上。

即便是參謀人員,職務和諸葛亮相當的還有龐統、殷觀等人。

劉備雖然對諸葛亮比較倚重,也多聽從他的意見和建議,但由於其自身的官職所限,不易輕易調動。

同理,劉備東征孫吳的時候,諸葛亮的職位是丞相錄尚書事,這個權利非常大,相關於現在的執行CEO,國家大事都基本要求歸他管理,這個時候的諸葛亮類似曹魏的荀彧,每當劉備東征孫吳,必有重臣坐鎮後方維穩,不易輕易調動。

其次,這是諸葛亮的能力決定的。

諸葛亮到底是怎麼樣的人,想必各位都有自己的見解,尤其在《三國演義》的渲染之下,諸葛亮成為智謀無人能及之輩,呼風喚雨無所不能,仿佛劉備沒有諸葛亮,就沒有蜀漢一樣。

其實,出道以來,在荊州,最大的功績有三項:隆中對為劉備指明了戰略發展方向;讓劉琦出外獨立統兵,為劉備日後有了可以依靠的軍事力量;促成了孫、劉的軍事聯盟。

而且諸葛亮還負責督三郡的工作,在政治和外交方面的能力,明顯要突出,而軍事方面的能力,沒有特別明顯的突破。

入川之戰,是劉備一項艱巨的軍事任務,需要軍事人才才行,這個時候的龐統,法正,正好彌補了劉備的軍事人才的空缺。

東征孫吳,龐統和法正這些一流的軍事高參基本死了,馬良和龐林這類二流的軍事高參暫時替代,所以,劉備為了戰爭的勝利,讓擅長內政的諸葛亮,負責後勤調度是必須的。

再次,這是諸葛亮的戰略立場決定的。

諸葛亮隆中對戰略思想是與東吳聯盟,而且在荊州的時候諸葛亮擔任外交與東吳有著密切的聯繫。

劉備占據荊州的時候,其實有一部分是投機取巧的,占了東吳很大便宜,畢竟赤壁沒有出什麼力,隨後又從東吳那邊借了南郡,導致荊州面臨的東吳的壓力,說不定隨時爆發戰爭。

諸葛亮的留守是非常方便的,畢竟這個時候的東吳大都督魯肅也是贊同聯盟蜀漢的,並且與諸葛亮的私交甚好。

東征孫吳,其實是諸葛亮並不贊同的,當時吳蜀兩國相對於曹魏,都顯得還比較弱小,吳蜀兩國打起來雙方都沒好處,反而得利的是曹魏,因此諸葛亮一直主和。

很明顯,這樣的戰略立場,讓劉備不得不讓其留守後方,怕影響自己的伐吳計劃。

最後,就是劉備的識人之明,劉備所具有的獨到的識人與用人能力,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尤其是在當屬蜀漢政權人才比較多的情況下,劉備的可選性,越來越多。

入川的時候,龐統和法正,是最好的高參;東征孫吳的時候,馬良和龐林也是不錯的高參,不像早期人才不多,必須帶著諸葛亮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諸葛亮、五虎將那麼牛,為何蜀國先亡了

蜀漢政權,以劉備之德,孔明之智,五虎之勇,又有十萬大軍,加之漢室正統的身份和蜀道奇險的拱衛,被人們寄以無限厚望,卻在鄧艾的奇襲之下瞬間便轟然倒塌,並且先於東吳滅亡近二十年。人們不禁會問:蜀國即使...

劉備舉兵征討東吳,為什麼不帶上諸葛亮?

摘要:公元221年,劉備為了給關羽報仇,親率大軍東征孫吳,但是劉備沒有帶上諸葛亮,這是為什麼呢?公元221年,劉備舉全國之力,率十萬大軍,發動了三國最後一場大戰役——夷陵之戰,東征孫吳的口號是為...

夷陵大敗諸葛亮難辭其咎!

夷陵大戰,讓蜀漢政權元氣大傷,從此再也無力逐鹿中原,可以說是三國歷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戰役了。可是說到這次戰敗,中興蜀漢的功臣諸葛亮,可以說是難辭其咎的。發動夷陵大戰的原因,也許是劉備的一時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