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堪稱三國第一巨坑 蜀國被滅孫權得背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蜀吳被滅這鍋孫權得背
孫權算是劉備的貴人,正是赤壁之戰時孫權決心抗曹,並且周瑜打敗了曹操才讓劉備得到了喘息之機並獲得了穩定的根據地,但是孫權搶了蜀漢的荊州導致蜀漢殘廢。
蜀漢出兵有兩條路線一條是從漢中北伐,另一條是沿長江順江而下。
北伐難度太大,光後勤補給運輸就是異常沉重的負擔,更別說還有隴地做曹魏的戰略緩衝,而且洛陽離長安很近,增援很快就能到達,蜀軍很難在雍涼立足。
最好的出兵路線就是諸葛亮說的沿長江順江而下出荊州,運輸十分便利,與北伐相比可以節省大量人力,節省的人力用作生產或者充軍都能提高蜀漢的戰力,另外,荊州離曹魏的統治中心很近,留給曹魏的戰略緩衝地帶很少,那裡人口密集,每前進一步都是巨大的收穫,關羽從荊州出兵時就嚇得曹操萌生了遷都的想法,其兵鋒之利可見一斑。
所以說只有從荊州出兵,蜀漢的戰爭機器才能充分運作,而北伐會讓蜀漢戰鬥力大打折扣,這點諸葛亮在隆中對里就已經計算好了。
那麼問題來了,孫權奪取蜀漢的荊州,基本就把蜀漢的進攻能力給廢了,就好比孫權把老劉家大門堵上了,人家老劉家想打老曹家每次都得費勁巴拉的爬窗戶翻牆,本來就沒老曹家胳膊腿粗,再這麼折騰一下體力消耗不小,能打贏才怪。
現在提到一個很常見的觀點,就是說孫權拚命奪荊州是因為荊州是東吳的屏障。
這個就要從三足鼎立說起,三足鼎立無疑曹強孫劉弱,諸葛亮的戰略就是聯吳抗曹,對東吳來說這也是最佳的戰略,這個時候劉家為什麼會去動孫家?孫劉綁一起都未必乾的過曹家,劉家腦子進水了去滅孫家?而且人家關羽從荊州出兵打的是曹操,這是孫權眼睜睜看到的事實,蜀漢的戰略是聯吳抗曹,行動也是聯吳抗曹,雖然因為荊州問題跟吳有摩擦,但至少此時的蜀漢壓根就沒想過去滅吳,人家要真有滅吳的想法關羽還會把兵拉出去打曹操?至於真把曹魏滅了後蜀漢翻臉的情形那都遠了去了,那時是什麼情形誰知道,諸葛亮的隆中對也沒能做出預測,只能到時候根據環境再說了。
不可否認地盤對割據勢力是極其重要的,地盤就意味著人口意味著實力,那麼孫權奪取荊州或許可以理解,但問題是如果你奪了荊州可以完全無視蜀漢單挑曹魏也行,你奪了荊州照樣打不過曹魏,那你為啥就不能給蜀漢留個出兵口?從劉備那收回荊南三郡就應該適可而止,然後和蜀漢組成聯軍一起北伐滅魏,就算滅不了也能狠狠地打擊曹魏。
用諸葛亮的話說,漢不滅曹,必被曹所滅,所以才要執意北伐。
對東吳來說也一樣,如東吳不能把曹魏滅了,日後也必被曹魏所滅,所以東吳的首要任務就是聯蜀抗曹,結果孫權把人家蜀給弄殘了,讓人家每次打曹魏都要翻山越嶺走棧道爬隴西。
這不是坑隊友是什麼?孫權奪了荊州導致蜀漢攻擊力大降,本來就處於弱勢的孫劉聯盟無異於斷一臂膀,而歷史也證明東吳最大的屏障不是荊州,恰恰是蜀漢,蜀漢一亡,有荊州也擋不住西晉的進攻,東吳被滅只是時間問題了。
。
。
。
。
。
。
關羽大意失荊州:是必然還是偶然?
失去荊州當時真要說也只能算是意外。從軍事角度來看待當時那場戰役的布局,可以說那是正確的選擇方式。關羽帶主力部隊圍攻曹操,而荊州外面沿途又布置的烽火台,荊州城雖然兵不多,但是城池也不是一天兩天就可...
劉備集團:關羽算個部門經理嗎?還是CEO?
世人皆說「關羽大意失荊州」。那麼真實的歷史上是這樣的嗎? 根據馬克思主義哲學觀點,任何偶然事情發生的背後或許都存在著必然。建安二十四年( 219 年) 關羽從江陵出兵攻 打襄、樊地區,勢如破竹,...
東吳最強儒將,若不死可救關羽,孫權卻視其為「內奸」
熟讀三國歷史的朋友,都知道曹魏是勢力最強大的,蜀漢和東吳單方面向力抗曹魏是不可能戰勝的,甚至會很快滅亡。只有蜀漢和東吳結成聯盟,才有可能與曹魏抗衡,甚至等到中原突變,北伐中原,而竊取天下,改變三...
讓劉備引以為恨的人: 直接破壞了蜀漢大計
在三國當中,劉備一直是一個爭議較大的人。有人說他是個理想主義者,一輩子都在為「興復漢室」的大事奮鬥。有人說他是個野心家,他給自己的兩個兒子取名為劉封、劉禪,「封禪」,正是顯示了劉備稱帝的野心。不...
議論蜀漢不能統一天下的原因:失荊州和夷陵之戰
公元(211年),西川的益州牧劉璋擔心曹操攻打西川,便想借劉備的兵馬抵禦曹操。於是劉備讓諸葛亮和關羽、張飛、趙雲鎮守荊州。於是孔明總守荊州,關羽拒襄陽要路,當青泥隘口;張飛領四郡巡江,趙雲屯江...
假若荊州不失,諸葛亮的隆中對最終有可能實現嗎?
「蜀國真是冤啊!都怪關羽丟掉了荊州,要不然按照諸葛亮的計劃,兩路軍隊共同北伐,讓曹魏東西不能相顧,北伐就成功了啊!之後,再從西川順江而下,直接把孫權打趴下了,那樣大漢朝不就又起來了嗎?」一位讀者...
劉備打江山,全靠諸葛亮的隆中對,卻被司馬懿用8個字輕鬆破解
《三國演義》中的赤壁之戰,在描寫周瑜和諸葛亮關係時,有6個字流傳天下:既生瑜,何生亮,意思是說諸葛亮是周瑜的剋星,凡是周瑜使出的招數,全被諸葛亮識破,在諸葛亮面前討不到半分便宜。當然這是小說家言...
諸葛亮《隆中對》的戰略是空想?
「若跨有 荊、益,保其岩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
劉備就一次沒聽諸葛亮建議,後果是蜀漢家底賠完,自己奄奄一息
三國時期英雄輩出,最後劉備、曹操、孫權奪得了天下;劉備偏居西南,建立蜀漢;孫權據江東,建立東吳;曹操在江北,建立曹魏;實力上最強的是曹操,雖然經歷了赤壁大戰一敗;但是曹魏元起未損;實力最弱的劉備...
三國蜀漢政權最先滅亡的十大原因:蜀國怎麼滅亡的?
劉備歷盡滄桑艱難創立的蜀漢政權是在公元263年滅亡的,而東吳政權是在公元280年滅亡的。其實從歷史資料和文獻上來看,蜀漢政權相對東吳政權來說,地理條件更加閉塞險要和易守難攻,而且著名的政治家諸...
諸葛亮、五虎將那麼牛,為何蜀國先亡了
蜀漢政權,以劉備之德,孔明之智,五虎之勇,又有十萬大軍,加之漢室正統的身份和蜀道奇險的拱衛,被人們寄以無限厚望,卻在鄧艾的奇襲之下瞬間便轟然倒塌,並且先於東吳滅亡近二十年。人們不禁會問:蜀國即使...
袁南生:魯肅比諸葛亮高明在哪裡?
[摘要]外交要服從和服務於國家利益;外交目標必須以國力為基礎,不能透支國力;該妥協時妥協是理性外交、成功外交的題中應有之義;對盟友不能一味遷就,該堅持的要堅持,該鬥爭的要鬥爭。外交要服從和服務於...
諸葛亮趙雲都錯了 劉備借為關羽復仇之機伐吳出發點是正確的
前面講到,諸葛亮為了迅速得到劉備的認可,並希望馬上就得到劉備的重用,不再虛度光陰,所以他在和劉備見面後就獻上了《隆中對》,而《隆中對》的主要思想就是讓劉備拿下荊益兩州,然後聯盟孫權,若天下有變則...
如果劉備不發動夷陵之戰,那蜀漢的命運會逆襲嗎?
劉備是蜀漢的開國君主,早年以賣鞋織鞋為生,喜歡結交豪俠,因鎮壓黃巾起義有功,任安喜尉。後相繼投奔公孫瓚,陶謙、曹操、袁紹、劉表等雄主,卻始終沒有自己的地盤,前半生可為是顛沛流離,三顧茅廬後劉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