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在隆中對3個嚴重計謀失誤,耽誤了蜀漢很多年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讀過《三國演義》的人都會以爲,劉備之以是沒有攫取世界,都是關羽的錯。

關羽「大意失荊州」,讓諸葛亮在「隆中對」中提出的計謀徹底崩盤。

雖然此後諸葛亮六出祁山,堅持北伐,無法荊州已屬吳,沒有了後援力氣。

假如荊州不丟,諸葛亮的隆中計謀就真的可行嗎?真實也是打問號的。

爲了便於大家深化理解隆中對,下面引用陳壽《三國志》裡面的原話,以供參考:

「自董卓已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弗成勝數。

曹操比於袁紹,則名微而眾寡。

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爲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

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弗成與爭鋒。

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爲之用,此可以爲援而弗成圖也。

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以是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

劉璋暗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 荊、益,保其岩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世界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這麼長的一段話,真實一句廢話都沒有,將事前的情況說得極爲清楚。

歸結起來,諸葛亮的計謀是:跨有荊益,結好東吳,機遇成熟時,荊益分兩兵北伐滅曹魏,進而再滅東吳,定鼎世界。

表面看,這是一個絕妙的計謀,沒有任何效果。

但是,細心想想,不由覺得有點扯。

第一、完全無視了孫吳的意圖。

荊州沃野千里,古來便是兵家必爭之地。

先不說曹操絕對不會隨意廢棄荊州,就連東吳也不會坐視荊州落入蜀漢手中。

畢竟,荊州在東吳的家門口,與東吳只需一江之隔。

一旦蜀漢跨有荊益,就別想執行外聯東吳的政策。

對東吳來說,家門口的土地,絕對不會允許劉備介入。

再者,東吳在曹魏與蜀漢之間飾演均衡手、兩面派更能好處最大化。

東吳絕對不會讓諸葛亮的兩路出兵的計謀得逞。

一旦荊州兵出兵北伐,東吳一定在後方騷擾。

第二、關羽守荊州時,吳蜀從未和平過。

關羽在荊州坐鎮那麼久,東吳從未廢棄對荊州的索求。

東吳與蜀漢之間的一切矛盾都是圍繞荊州展開的。

這樣的同盟能耐久嗎?所謂的孫劉同盟,都是表面現象,孫劉之間的仇恨,遠大於他們與曹魏的仇恨。

東吳殺掉關羽,奪得了荊州,真實是東吳蓄謀已久的行爲。

並非由於關羽才幹不行,也不是由於諸葛亮計謀不行,而是由於蜀漢從益州向荊州調兵援助幾乎是弗成能的。

不只是由於路途險峻,更重要的是後勤補給根本上。

第三、曹魏也有殺手鐧

曹魏最大的殺手鐧便是擁有左右東吳好處的政策。

雖然曹魏、東吳屬於不同的陣營,但是曹操去世前,依然是尊漢的。

在這個旗幟下,曹操可以恣意運用漢帝,對東吳中止政策性優惠。

面臨國度層面的好處,東吳很容易就將蜀漢給賣了。

國度與國度之間的交往,真實是以好處爲中心的,一定是理性的。

面臨一個如此理性的政權,諸葛亮怎樣可以完本錢人跨有荊益,結好孫權,兩路出兵的政策?

文人的計謀總是有些樸實,與理想難免有距離。

諸葛亮最終北伐失敗,與他當年的計謀思想關係密切。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諸葛亮、五虎將那麼牛,為何蜀國先亡了

蜀漢政權,以劉備之德,孔明之智,五虎之勇,又有十萬大軍,加之漢室正統的身份和蜀道奇險的拱衛,被人們寄以無限厚望,卻在鄧艾的奇襲之下瞬間便轟然倒塌,並且先於東吳滅亡近二十年。人們不禁會問:蜀國即使...

關羽大意失荊州:是必然還是偶然?

失去荊州當時真要說也只能算是意外。從軍事角度來看待當時那場戰役的布局,可以說那是正確的選擇方式。關羽帶主力部隊圍攻曹操,而荊州外面沿途又布置的烽火台,荊州城雖然兵不多,但是城池也不是一天兩天就可...

孫權堪稱三國第一巨坑 蜀國被滅孫權得背鍋!

蜀吳被滅這鍋孫權得背 孫權算是劉備的貴人,正是赤壁之戰時孫權決心抗曹,並且周瑜打敗了曹操才讓劉備得到了喘息之機並獲得了穩定的根據地,但是孫權搶了蜀漢的荊州導致蜀漢殘廢。蜀漢出兵有兩條路線一條是從...

五虎大將關羽敗走麥城,劉備為什麼不救?

熟讀三國的歷史,大家都知道,在建安二十四年,蜀漢五虎頭號大將關羽在敗走麥城時為吳將截獲,被斬於臨沮的故事。大家都知道,關羽敗走麥城,意味著荊州的丟失,荊州人才儲備的丟失,蜀漢政權的勢力進一步的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