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集團:關羽算個部門經理嗎?還是CEO?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世人皆說「關羽大意失荊州」。

那麼真實的歷史上是這樣的嗎? 根據馬克思主義哲學觀點,任何偶然事情發生的背後或許都存在著必然。

建安二十四年( 219 年) 關羽從江陵出兵攻 打襄、樊地區,勢如破竹,水淹七軍,降于禁,斬龐德,威震華夏。

可是不久,就敗走麥城,兵敗被俘,隨後被殺。

關羽失敗的原因在於,其冒然北攻是對以諸葛亮《隆中對》戰略的違背; 屢次構隙於孫吳; 恃功矜能; 用人失誤及缺乏全局觀; 人品存在較嚴重缺陷。

「層累造成」是關羽被不斷神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關羽,荊州之戰

關羽(?—219),「字雲長,本字長生,河東解人也。

先主於鄉里和徒眾,而羽與張飛為之禦侮。

」而到了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先主為漢中王,拜羽為前將軍,假節鉞。

是歲,羽率眾攻曹仁於樊。

秋,大霖雨,漢水泛溢,禁所督七軍皆沒。

禁降羽,羽又斬將軍龐德。

從上一段史料記載可以看出,劉備攻取漢中,進位為漢中王后,並沒有發布命令叫關羽去攻取襄樊,關羽是擅自行動的。

並且從之前發生的事情亦可看出端倪,《三國志·先主傳》:「建安二十年,先主引兵五萬下公安,令關羽入益陽。

」此時劉備正與孫權爭荊州,不可能有北攻襄樊的打算;「是歲(建安二十年),曹公定漢中,張魯遁走巴西。

先主聞之,與權連和……」劉備認識到漢中對於兩川的重要性,故而與孫權暫時妥協,匆匆返回;「二十三年,先主率諸將進兵漢中。

分遣將軍吳蘭、雷銅等入武都,皆為曹公軍所沒。

」與曹操開戰初期,戰事進展很不順利,損兵折將;隨後劉備與曹操打了較長時間,才獲得勝利。

並且是「只得其地,不得其民」,戰爭消耗又那麼大,此時應該暫時休養生息。

恰好群下又上劉備為漢中王,可以說蜀國上下沉浸在一片大好的氛圍中,且以劉備、諸葛亮等人的謀略,不會不知大戰剛剛結束,又下令關羽出兵襄樊,無異於以卵擊石。

《三國志·先主傳》:「於是還治成都。

拔魏延為都督,鎮漢中。

時關羽攻曹公將曹仁,禽于禁於樊。

俄而孫權襲殺羽,取荊州。

」也沒有記載劉備令關羽出軍。

何茲全先生在《三國史》中也說道「關羽進攻襄陽、樊城,他預先沒有和劉備、諸葛亮商討。

」筆者根據關羽的性格推測,他自認為天下第二,智勇雙全,而此時隨劉備攻取兩川的謀臣武將立了大功,自己也應該建功立業,否則面子上掛不住。

由於當時孫劉依然是聯盟,所以他只有北攻曹操這一條路可供選擇。

關羽,荊州之戰

既然如此,那我們來看看關羽是否具備北攻曹操的時機?

一、關羽冒然北攻是對諸葛亮《隆中對》違背

從一般角度來說,不能把謀劃作為未來的依據,王學典先生在《史學引論》中說道「未來實際上隱藏在歷史和現實之中」,並且通過馬克思預測路易·波拿巴的事件得出「透徹的理解歷史,可以幫助我們洞見未來」這一結論。

尤其在社會流動、幅度變化較慢的古代,這中預見性更為可觀,所以以《隆中對》為切入點,只是想說明依此行事,則劉備統一的可能性會更大罷了。

宋洪邁在《容齋隨筆·一定之計》中有言「人臣之遇明主,於始見之際,圖事揆策,必有一定之計,據以為決然後終身不易其言,則史策書之,足為不朽。

」如若蜀漢始終按《隆中對》來行事,後事未可知也。

明末清初的王夫之指出「且以大計言之,周瑜、關羽競一時之利或得或喪,而要適以益曹操之凶;魯、葛之謀,長慮遠顧,非瑜與羽徼利之淺圖所可測,久矣。

……一時之大計無出於此者。

……瑜與羽交起而亂之,不亦悲乎!」這也從側面反映出諸葛亮、魯肅主張的聯合策略在當時的情形下是正確的,孫劉兩個弱國交兵,曹魏坐收漁翁之利。

田餘慶先生在《<隆中對>再認識》當中敘述說《隆中對》有堅實的事實基礎「

(1)曹操已牢固地具有北方,居挾天子以令不臣之勢,必須承認這種現狀,不可與之爭鋒,而且也無從與之妥協。

(2)曹操即將憑藉其優勢力量,向南方用兵,而南方長江流域地境則分陳著揚(孫權)、荊(劉表)、益(劉璋)三股獨立存在、彼此尚無聯繫的力量。

這三股力量,尤其是荊、揚力量,如何因應時局,調整步驟,共抗曹兵,是形勢發展的關鍵所在,須要能動地加以處理。

處理得當,形勢發展會有利於抗曹陣容,劉備也會贏得存在和壯大的機會。

」以上只是想說明為何以「諸葛亮《隆中對》為比照」,並論述理由。

劉備三顧茅廬時,諸葛亮的《隆中對》是這樣說的:「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若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岩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帥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從上面這段史料中我們可以分析出,當時,關羽並不具備攻取襄樊的條件。

何茲全先生亦曾言明「關羽的出兵,是在一個不是時機的時候的一次軍事冒險。

」什麼叫做「冒險」,沒有十足的把握,想憑運氣試一試,即可稱之為「冒險」。

那來具體分析一下當時攻取襄樊的條件如何:

其一,劉備剛剛取下漢中,只得其地,未得其民,經過一場大戰,消耗巨大,將乏兵疲,現在需要休養生息,獎勵耕織,積蓄國力,所以不具備從益州出兵的條件。

這樣的話,兩路出兵,變成一路,勝率極低。

而且,在關羽向劉封、孟達求救時,卻被拒絕,理由是剛剛收復上庸等地,需要安定內部。

《三國志·劉封傳》記載「自關羽圍樊城、襄陽,連呼封、達,令發兵自助。

封、達辭以山郡初附,未可動搖,不承羽命。

其二、益州剛剛平定,需要重新治理國政,訂製法律,並和周邊的少數民族搞好關係。

還有,益州現在有三股勢力:即當初劉焉帶來的東州兵、川蜀當地的地主豪強以及劉備的荊州集團。

要想對外用兵,就必須調和好內部關係,否則內部不和,必然會發生掣肘。

所以,益州是不具備出兵的條件的。

其三、曹操雖然丟失漢中,夏侯淵被斬,但是於國未有較大的影響。

赤壁之戰後,曹操就開始認識到孫劉不可卒除,所以,他便在西邊固守陳倉一線,南邊留曹仁等固守襄樊,東邊留張遼、李典等固守合肥一線,大體上採取守勢,並在這些地方進行屯田,積攢國力,等待時機,再行出兵。

這就說明曹操集團不但國力蒸蒸日上,而且,內部團結,西邊馬超、韓遂等早已消滅,北邊與少數民族也能和睦相處,東北的公孫康還被曹操封為武威將軍、永寧鄉侯。

那麼,既然天下太平,無機可乘,關羽就是冒然出兵,沒有考慮好天下的形勢。

既然,不具備北攻襄樊的時機,那麼,為了保護荊州,就應該與孫權修好,防止陷入兩面受敵的尷尬境地。

關於這一點,關羽做到了嗎?

二、關羽屢次構隙於孫吳

首先,關羽拒婚。

據載孫權為了暫時穩定孫劉兩家的關係,便派使者來求婚,「羽辱罵其使,不許婚」。

就算關羽不同意這樁婚事,也不應該辱罵使者,畢竟此時兩家還是聯盟關係,這件事肯定激怒了孫權,為關羽的敗亡埋下了伏筆。

其次,蔑視孫吳。

當關羽圍攻樊城時,孫權曾經想過跟關羽站在一條線上,「遣使求助之」。

在正式的使節出發之前,「又遣主簿先致命於羽」[。

然而,關羽不但沒有趁勢穩住孫權,或利用吳軍出兵北攻合肥,牽制曹操的軍隊。

關羽反而「忿其淹遲」。

這時關羽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威震華夏,早已飄飄然,就更不會把東吳放在眼裡了。

還出言不遜,罵道:「貉子①敢爾,如使樊城拔,吾不能滅汝耶!」關羽不但辱罵孫權為「貉子」,還露骨表示,對曹操的戰爭勝利之後將移師滅吳,完全將《隆中對》中「結好孫權」的策略置諸腦後,可見關羽的丟失荊州,最後失敗是必然的。

就這麼幾句話,不但得罪了孫權,還暴漏了自己的野心。

據說,「權聞之,知其輕己,偽手書以謝羽,許以自往。

」從這裡可以看出孫權的城府極深,是個大政治家,表面上謙遜,實際上,已經開始謀求荊州了。

關羽

再次,軍事摩擦。

關羽在鎮守荊州的時候,在軍事上經常與孫吳搞摩擦,「及羽與肅鄰界,數生狐疑,疆場紛錯,肅常以歡好撫之。

」幸虧當時魯肅極力主張孫劉聯合,否則恐怕形勢早就不妙了。

最後,擅取湘關米。

關羽降于禁之後,也俘虜了很多人,糧食不夠,於是就擅取孫權湘關米。

《三國志·呂蒙傳》:「權乃露檄召蒙還,陰與圖計。

羽果信之,稍撤兵以赴樊。

魏使于禁救樊,羽盡擒禁等,人馬數萬,托以糧乏,擅取湘關米。

」關羽這件事情做得很不明智,在戰爭年代,糧食的多少,就象徵著國力的強弱,擅自收取他國糧食,後果可想而知。

而且,這件事也為孫權出兵提供了藉口,「權聞之,遂行,先遣蒙在前。

」此外,對於諸葛亮在《隆中對》中提出的「跨有荊、益」的設想,有的學者認為是錯誤的,其理由是荊州為東吳必爭之地,提「跨有荊、益」,必然影響吳蜀聯盟。

這種意見很難令人信服,道理很簡單,不能因為荊州是東吳必爭之地,而劉備就必須放棄荊州。

事實上荊州不止是東吳必爭之地,更是魏、蜀、吳三國必爭之地。

孫、劉協議以湘江為界,中分荊州之時,孫、劉聯盟並未破裂,而關羽失荊州之後,荊州北部始終控制在曹魏之手,與東吳長期保持共存的局面。

這就說明如果劉備用人得當,處理好與吳國的聯盟關係,蜀國占有荊州之一部,與魏、吳形成鼎峙之勢,不是不可能的。

「如果關羽有西晉羊祜之才,在荊州與吳人開布大信,『令吳罷守』營造邊境的和諧環境,那麼東吳未必襲擊關羽。

事在人為,蜀漢並非命定地不能占有荊州之一部分。

下面再來看看關羽的性格如何,身為駐荊州的最高指揮官,是否稱職呢?

三、從關羽的性格分析其不稱職

陳壽在《三國志》里評價關羽說:「羽剛而自矜」。

翻譯過來就是說:「關羽剛強而驕傲自負」。

關羽在這一點上與張飛恰好相反。

關羽相對比較善待士卒而輕於士大夫。

關羽高傲自負,輕視他人。

《三國志·廖立傳》提到「是羽怙恃勇名,作軍無法,直以意突耳,故前後數喪師眾也。

」可見對於關羽的性格不止一個人認識到了。

宋朝洪邁在《容齋隨筆》里論述到「自古威名之將,立蓋世之勛,而晚謬不克終者,多失於恃功矜能而輕敵也。

關羽手殺袁紹二將顏良、文丑於萬眾之中。

及攻曹仁於樊,于禁等七軍皆沒,羽威震華夏,曹操議徙許都以避其銳,其功名盛矣。

而不悟呂蒙、陸遜之詐,竟墮孫權計中,父子成禽,以敗大事。

」關羽因恃功矜能等原因而身首異處。

在他眼裡,除了他的大哥劉備,他沒把任何人放在眼裡,在他都督荊州事以後,這種致命的缺點更有了新的發展。

主要事件有:

其一,欲入蜀與馬超比武。

「先主西定益州,拜羽董督荊州事。

羽聞馬超來降,舊非故人,羽書與諸葛亮,問超人才可誰比類。

亮知羽護前,乃答之曰:『孟起兼資文武,雄烈過人,一世之傑,黥、彭之徒,當與益德並驅爭先,猶未及髯之絕倫逸群也。

』羽,美須髯,故亮為之髯。

羽省書大悅,以示賓客。

」關羽身為荊州的最高指揮官,居然想入蜀與馬超比武,只想著爭一時的長短,卻忘了自己肩上的擔子是多麼的重。

還有,諸葛亮明明知道關羽為人高傲,還給他戴高帽子,而沒有及時的對他批評指正。

其二,不接受劉備之封。

「是歲(即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先主為漢中王,欲用忠為後將軍,諸葛亮說先主曰:『忠之名望,素非關、馬之倫也,而今便令同列。

馬、張在近,親見其功,尚可喻指;關遙聞之,恐必不悅,得無不可乎!』先主曰:『吾當自解之。

』」那麼劉備是如何從做的呢?那就是派遣費詩為使者。

「……詩謂羽曰:『夫立王業者,所用非一。

昔蕭、曹與高祖少小親舊,而陳、韓亡命後至,論其班列,韓最居上,未聞蕭、曹以此為怨。

今漢王以一時之功,隆崇於漢升,然意之輕重,寧當與君侯齊乎!且王與君侯,譬猶一體,同休等戚,禍福共之,愚為君侯,不宜計官號之高下,爵祿之多少為意也。

……』羽大感悟,遽即受拜。

」這也是劉備為了照顧關羽愛面子的心理,故意給他戴高帽子,劉備做得欠妥,但關羽也太清高了,目空一切,經常耍小脾氣,全無大局觀念。

其三,中陸遜「笑裡藏刀」之計。

「遜至陸口,書與羽曰:『前承觀釁而動,以律行師,小舉大克,一何巍巍!敵國敗績,利在同盟,聞慶拊節,想遂席捲,共獎王綱。

近以不敏,受任來西,延慕光塵,思稟良規。

』又曰:『于禁等見獲,遐邇欣嘆,以為將軍之勛足以長世,雖昔晉文城濮之師,淮陰拔趙之略,蔑以尚茲。

……仆書生疏遲,忝所不堪,喜鄰威德,樂自傾盡,雖未合策,猶可懷也。

倘明注仰,有以察之。

』羽覽遜書,有謙下自托之意,意大安,無復所嫌。

」陸遜針對關羽性格上的弱點,迎合關羽的心思,吹捧了一通,關羽已不知所以然,隨後關羽把防吳的軍隊調到襄樊前線,導致後方空虛,被呂蒙乘虛而入,白衣渡江,奇襲荊州,最終關羽兵敗麥城,身首異處。

荊州的丟失使諸葛亮的兩路出兵成為泡影,那麼,蜀國的命運基本上就註定了,滅亡,只是時間問題。

最後,關羽剛愎自用,過度自信。

《三國志·于禁傳》:「建安二十四年,太祖在長安,使曹仁討關羽於樊,又遣禁助仁。

秋,大霖雨,漢水溢,平地水數丈,禁等七軍皆沒。

禁與諸將登高望水,無所迴避,羽乘大船就攻禁等,禁遂降。

」于禁的失敗主要是因為不熟悉地理和氣候,自蹈危地,最終使得關羽取得了巨大的勝利,可關羽卻沒有認識到這一點。

還一味的自恃勇力,以為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可是兩支部隊,攻打襄樊均無果遲遲攻不下來。

當後來徐晃率領軍隊來的時候,第一戰就把關羽打敗了,可見此時經過長時間的攻堅戰,關羽部隊的戰鬥力已經大不如前了。

這個時候,關羽應該暫時撤退,而不應該長時間的駐紮在堅城下。

導致呂蒙襲取後方時,兵勢瓦解的如此之快。

田福生在《關羽傳》一書中也提到關羽「戰略思維不高」。

書中說關羽作為一代名將,特別是集忠義勇智於一身在中國歷史上並不多見。

但是,他最大的缺點是太過於狂妄,剛愎自用,這種致命的弱點,在荊州爭奪戰中頻繁閃現。

這在曲公游的遺著《關羽評傳》中也有描述。

曲公游的遺著《關羽評傳》,「關羽失荊州面面觀」中說孫權為達到穩襲取占荊州,對高傲自負的關羽投其所好,又精心布置了迷魂陣。

「(1)孫權遭拒婚本甚憤怒,而面上卻偽裝謙虛,曾致書關羽表示即發兵相助,羽則誤以其畏己之威,更加驕矜;(2)東吳呂蒙,勇而多智,向為關羽所忌,其時代魯肅駐屯陸口,與關羽接界,羽以為患,當攻樊城時,仍留重兵防守公安。

此時為慢羽防務之心,呂蒙以平日多病明請歸建業療養,孫權又故意露檄召呂蒙還,關羽遂放心不疑,漸撤防軍;(3)呂蒙去後,權以青年將領陸遜代替,陸遜詭謀更出呂蒙之上,但關羽卻以其為孺子而輕之,陸遜到任特致書關羽甚表謙遜,並盛稱其戰功,關羽不知其詐,遂撤後方防備之兵,全力攻樊城。

」而呂蒙、陸遜則「白衣渡江、瞞天過海」,較易的襲取了江陵等。

瑞士著名的心理學家和分析心理學的創始人榮格說過這樣一句話「性格決定命運」,經常性的行動,可以形成一種習慣,習慣慢慢的融會到性格中去,最後你將收穫一種命運。

可見關羽的末路,或許早已註定。

關羽

四、關羽用人失誤及缺乏全局觀

無論是在古代還是現當代社會,作為統治者或地方大員要想有所作為,必須要善於用人,懂得如何恩威並重,讓你的下屬對你死心塌地,甘心為你付出一切。

司馬遷在《史記·高祖本紀》中記載了一段劉邦與群下討論其如何得天下,項羽為何最後走到自刎烏江的下場。

「列侯諸將無敢隱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項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對曰:『陛下慢而侮人,項羽仁而愛人。

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與天下同利也。

項羽妒賢嫉能,有功者害之,賢者疑之,戰勝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

』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

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

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

』」可以看出劉邦對於自己能夠建立漢王朝,歸功於善於用人,所謂「帝王之道,審時度勢,物盡其用」是也。

清代著名的學者趙翼在《廿二史札記·三國之主用人各不同》中論述曹、劉、孫三主如何知人善用:「人才莫盛於三國,亦惟三國之主各能用人,故得眾力相扶,以成鼎足之勢。

而其用人亦各有不同者,大概曹操以權術相馭,劉備以性情相契,孫氏兄弟以意氣相投。

後世尚可推見其心跡也。

」論及了三國之盛,在於各國之主對於人才的看重及善用。

關羽作為荊州的最高指揮官,下轄南郡、公安等地盤,要想管理好這一大片大方,光靠自己恐怕難以做到。

尤其在關羽北攻襄樊的時候,後方地方官員的作用就更加凸顯出來了。

而關羽恰恰在用人上犯了致命的錯誤,這主要體現在「用人失察」上。

「又南郡太守糜芳在江陵,將軍士仁屯公安,素皆嫌羽輕己。

自羽之出軍,芳、仁供給軍資,不悉相救。

羽言『還當治之』,芳、仁咸懼不安。

於是權陰誘芳、仁,芳、仁使人迎權。

」因為,關羽向來不敬士大夫,所以,一直都輕視糜芳和士仁,當關羽出兵征戰時,他二人供應軍需物資,但不全力救援。

關羽說:「還當治之。

」因此,二人恐懼不安。

糜芳和仕仁作為鎮守後方的大將,關羽在前線作戰,應該和他倆和睦相處,使自己有一個穩定的大後方,這樣,不但自己打仗所需的糧草等供應及時,而且無後顧之憂。

關羽

再者說,即使關羽想處罰糜芳和士仁,也應該等到自己班師回來之後,而不能揚言明說。

故而,呂蒙奇襲之後,孫權使者進行一番勸說,他二人就開城投降了,關羽對此開始還一無所知,焉能不敗。

作為統治者要有全局觀念,這樣才能使自己更好的擺脫一些不必要的干擾,讓自己時刻作出最優的選擇。

而關羽這全局觀方面則做得很差,常常以私害公,無大局觀念。

鄭欣在《魏晉南北朝史探索·略論關羽》中評價說「關羽講究等級、名分,又驕傲自大、唯我獨尊,不顧全局,因此嚴重地破壞了蜀漢內部的團結。

」且《三國志》也記載到「羽與晃宿相愛,遙共語,但說平生,不及軍事。

須臾,晃下馬宣令:『得關雲長頭,賞金千斤。

』羽驚怖,為晃曰:『大兄,是何言邪!』晃曰:『此國之事耳。

』」從中可以看出,徐晃的處事原則以國事為重,而不敢以私廢公。

關羽恰恰相反,到了生死攸關的關鍵時刻依然是抱著自己的小義,而忘了國家的大義,豈有不敗之理。

此外,本文第三部分所論述的「欲入蜀與馬超比武」、「不接受劉備之封」也是無全局觀念之體現。

接下來,看看關羽的人品是否像史書說的那麼完美呢?

五、關羽人品並不理想

人品一詞一般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人的品格」,二是「人的儀表」。

這裡所要探析的關羽的人品主要是指第一個方面。

第一,亡命奔涿郡。

「亡命」一詞主要有三種解。

(1)削除名籍逃亡在外:《漢書·張耳陳餘傳》:「常亡命游外黃。

」《後漢書·王常傳》:「王莽末,為弟報仇,亡命江夏。

」(2)指逃亡者。

《漢書·武帝紀》:「益州,昆明反,赦京師亡命令從軍。

」《後漢書·劉玄傳》:「於是諸亡命馬武、王常、成丹等往從之。

」指鋌而走險不顧性命的人。

荀悅《漢紀·景帝紀》:「吳之所誘者,無賴子弟、亡命鑄錢奸人,故相誘以反。

」這個詞無論取哪一種解釋,都是一個貶義詞,所以他很有可能是一位幹著「盜賊」勾當的「輕俠」。

與呂布在某種程度上有相似之處。

第二,關羽是否潔身自好?《三國志·魏志·明帝紀》裴松之注引《獻帝紀》:「朗父名宜祿,為呂布使詣袁術,術妻以漢宗室女。

其前妻杜氏留下邳。

布之被圍,關羽屢請於太祖,求以杜氏為妻,太祖疑其有色及城陷,太祖見之,乃自納之。

」100建安三年(198年)九月,曹操東征呂布,在打仗的關鍵時刻,關羽腦子裡面想的卻是女人,沒有把打仗放在第一位,「兵者,國之大事也。

」而且,從古至今一直相傳關羽是君子,但是,從上面這條史料可以看出,當他知道杜氏有姿色時,多次請於太祖,可見並不是表里如一的。

關羽

六、關羽形象———「層累造成」

既然關羽的形象沒有像統治者宣揚的那麼完美,為何會成為「武聖」、「義聖」、「武財神」等等。

除了統治者為了社會的安定、籠絡人心之外,筆者認為顧頡剛先生提出的「層累地造成的中國古史」的觀念也是關羽不斷被神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顧頡剛先生解釋說至少應包含三個層面:「第一,時代愈後,傳說的古史期愈長;第二,時代愈後,傳說中的中心人物愈放愈大;第三,在勘探古史時,我們即使『不能知道某一件事的真確的狀況,但可以知道某一件事在傳說中的最早的狀況』。

」關羽雖然不是神話傳說中的人物,但是被不斷地神話則是不容置疑的。

焦磊在《關羽神聖化過程的歷史考察》一文的第四章「關帝廟的發展折射出的關羽神聖化過程中,將關羽的神聖化過程分為四個階段:1、南北朝是關羽神化的萌芽時期;2、隋唐是關羽形象神化的開始;3、宋元是關羽神聖化過程的發展時期;4、明清是關羽神聖化過程的完成時期。

」最後在結論當中,作者總結到「關羽在中國社會上千年的發展中,在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最終被推上了神壇,這種獨特而複雜的文化現象。

在這場「造神」運動中,上自帝王,下至百姓,仕農工商,三教九流,都在出著一份力,但也都想沾上一點光,或者說,「造神」的終極目的其實不過是社會各階層各自的為我所用而已。

在封建統治階級的大力提倡下,關羽作為「人」的一面逐漸銷磨,而作為「神」與「聖」的一面卻逐步擴大,而「忠義」二字,則是這尊神道頭上最耀眼的光環。

在歷代文人的歌詠聲中,「忠義」的主旋律顯得越來越鮮明錚亮。

因此,關羽神聖化過程的內在動力或者說關公文化的核心內涵並非「神化」—像傳說中的神靈那樣神通廣大,無所不能,而是「忠」、「義」道德情感。

這是千百年來處於中國傳統文化核心地位的儒家文化最為推崇的倫理精神,它具有強大的道德力量。

對這種道德的尊崇,不僅在歷史上有其價值,而且在今天也具有不可低估的現實意義。

這是中國社會傳統文化、道德標準、思維態勢的延續和概括反映。

關羽

這樣關羽便一步步的走進了神聖的殿堂,因為他對劉備的忠肝義膽是中國古代封建統治者所需要的,所以其自身的那些缺陷便漸漸地被抹殺或模糊化處理,以符合統治者心中之所想。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當時關羽不但不具備北攻曹操的條件,而且他自身有致命的缺點,即所謂「性格決定命運」。

有的時候錯誤一旦犯下,不但沒有改正的機會,還會引發一系列的惡性後果。

失掉荊州的後果是及其嚴重的,深深的制約了蜀漢的發展。

雖然後來諸葛亮,姜維不斷地北伐,但是只靠一路出兵,並且蜀道難,運糧困難,耗費巨大,這就註定了蜀漢偏安一隅的歷史局面。

盧弼在《三國志集解》注引黃恩彤的分析「厥後武侯北征,屢出祁山,功卒不就,則以荊州既失,宛、洛路梗,不克別遣一軍,兩道並進以分敵之勢而張我之氣也。

以武侯之才,措武侯之才,措置荊州乃不能如其隆中之初計……」

張作耀在《劉備傳》中,提到荊州之失,關羽至少有五點原因:「(1)不善謀略,心無全局,遣兵部將不留後路,行動跟著感覺走;(2)不諳兵法,使自己陷入兩面作戰之中;(3)缺乏自知之明,剛愎自用;(4)缺乏應變之智,身為軍帥,而不知「知己知彼」之要,數萬之眾竟猝然敗於「詐謀」和「奇襲」;(5)不恤士眾,威以待下,常使部署處於畏懼之中,一旦有變,士心自解。

劉備將蜀漢國土的一半都委任給關羽,就足以說明他對關羽的看重和信任,可關羽很多時候仍在一些小事情上斤斤計較,就未免有些目光短淺了。

關公

此外,筆者雖然認為關羽是不稱職的,但是劉備和諸葛亮也是有責任的(限於本文的主旨,茲不贅述)。

在關羽死後的這一千多年來,他被神化到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境界,而其中的原因較多。

從古代封建統治的角度來看,樹立關羽這樣一個「忠義化身」,讓廣大被統治者去效仿,對維護統治、國家安定,作用甚大。

從下層人民的角度來看,一者,可以使他們產生心理崇拜;再者,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對劉關張誓同生死的桃園結義的大肆宣揚,符合下層人民患難與共的道德觀念。

這就導致了關羽的正面形象被無限的放大,越傳越神,慢慢的他的缺點就淡化出了人們的腦海。

所以,本文的寫作目的是為了呈現關羽在歷史中的真實形象。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關羽最後的日子裡,孫權曹操究竟密謀了什麼?

「(建安)二十四年,先主為漢中王,拜羽為前將軍,假節鉞。」此時正是劉備在漢中斬殺夏侯淵、進位漢中王的時候。「是歲,羽率眾攻曹仁於樊。曹公遣于禁助仁。」《三國志-先主傳》云:「秋,群下上先主為漢中...

諸葛亮為何對關羽見死不救?真相曝光

諸葛亮出山時為何選擇劉備?諸葛亮竭力北伐是否真的忠於漢室,還是存有「自取」之謀?關羽真的是大意失荊州嗎……種種分析,卸下了諸葛亮頭上的歷史光環。關羽孤軍北伐,攻打襄樊,是戰略上的嚴重失誤。稍懂三...

關羽死亡之謎:竟是諸葛亮的見死不救?

諸葛亮在世人心目中一直是神機妙算、鞠躬盡瘁的形象。最近,上海大學系教授朱子彥在新著《走下聖壇的諸葛亮》(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中,對三國史上一些著名的舊案作了新的詮釋,如諸葛亮出山時為何選擇劉備?...

千古懸案:諸葛亮有沒有借刀殺關羽?

對於蜀漢政權來說,關羽失荊州是一個致命傷,也是蜀漢歷史上的最大悲劇。關於蜀漢在荊州戰役中不發救兵的問題,大多數人都認為是來不及去救。但因為《三國志》中沒有記載,所以後世對此也是猜測紛紛。然而到了...

五虎大將關羽敗走麥城,劉備為什麼不救?

熟讀三國的歷史,大家都知道,在建安二十四年,蜀漢五虎頭號大將關羽在敗走麥城時為吳將截獲,被斬於臨沮的故事。大家都知道,關羽敗走麥城,意味著荊州的丟失,荊州人才儲備的丟失,蜀漢政權的勢力進一步的削...

關羽形象辨疑——從襄樊之戰談起

中國歷史上,凡是被稱作「聖」的,自然不是泛泛之輩,三國時期的關羽被後人譽為「武聖」。不過,越是偉大的人,爭議也就越大,關羽一生爭議最多的就是襄樊之戰。有些人認為關羽為人驕傲,缺乏戰略頭腦,擅自用...

蜀漢關羽守荊州是錯誤

荊州據後漢書地理志有七個郡。公元208年赤壁之戰後魏蜀吳瓜分了荊州。曹魏占:南陽郡、半個南郡、半個江夏郡。東吳占:半個南郡、半個江夏郡。蜀漢占:長沙郡、桂陽郡、武陵郡、零陵郡。公元210年劉備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