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關羽不丟失荊州,劉備能統一三國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歷史不能重演,而且,戰爭的勝負和時局的發展變化受諸多因素影響,即便不丟荊州,劉備未必能夠一統三國.
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荊州不丟的話,劉備和蜀漢在與曹魏和東吳的抗衡中會不落下風,至少戰略形勢會好得多。
如果關羽不丟荊州,蜀國在劉備的指揮和諸葛亮的輔助下還是有可能一統的。
因為當時
三國鼎立局面已經形成,雖然三國之間實力有差別,但沒有那麼大,那個時候任何一個國家都不敢有大的動作。
如果不丟失荊州,在後來諸葛亮北伐,形式便不會那麼艱難,只不過可惜失去了。
但為什麼會失去荊州?只是關羽
的大意嗎?其實不然,當時孫吳聯合曹魏左右夾擊劉備。
僅憑關羽一人想保住荊州太難,而且蜀國看似實力很強,但當時孟獲之類的並沒有去幫助關羽,而是左右觀望,人心不齊,當時並沒有奠定堅實的基礎。
但當時不但丟失了荊州,更失去了一名大將,關羽。
蜀國從此大勢已去,中興漢室遙遙無期,諸葛亮心裡明白,但無力回天。
所以題目中的假設很可能是成立的,但歷史已經成為歷史,我們後人以史為鑑,不能重蹈覆轍,讓我們的國家更美好!
如果不丟失荊州的話,關羽就不會敗亡,張飛也不會因為要為二哥報仇被手下謀害,劉備則不可能頃國之兵發動對吳戰役導致夷陵大戰之慘敗,蜀國實力將會大大增強。
接著就可以按照諸葛亮的隆中對策繼續發展下一步:發展國內的軍事政治和生產,安撫好西南的少數名族以減去北伐時的後顧之憂,再加上軍事上結好東吳孫權,待天下有變,關羽出荊州,劉備出益州,二路兵馬共同進兵取魏,則天下可定!
但這一切的一切都有一個先決條件,那就是要與東吳相結好(按照關羽的性格和態度 估計很難做到),保證是二打一,或者我打的時候你別搗亂;還有一點是待天下有變時(曹丕篡漢就是一時機),打著恢復漢室的旗號出兵才能一氣呵成,攻下曹魏。
所以不丟失荊州的話,在具備以上條件,蜀定可以一統,否則一切空談,只是延續了三國統一的時間而已!
所以說如果關羽不丟荊州,劉備統一三國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其一,關羽不丟荊州,則關羽張飛二將不致喪命;
其二,關羽不丟荊州,則不會有火燒連營之慘敗,不傷元氣,則不會有諸葛亮說天下三分,益州疲敝;
其三,有了荊州,蜀伐魏伐吳都多了戰略要地,且實現了《隆中對》的戰略布局。
若不是此人,東吳定當提前滅亡50年,劉備必將一統三國
東漢末年,曹操憑藉著超強的個人能力,加上文臣武將的輔佐,統一了中國北方,大有一統天下之態勢。之後,曹操親率幾十萬大軍伐吳,想一舉拿下東吳,然後再收拾劉備。人算不如天算,在孫劉聯軍的配合下,赤壁之...
終結三國的絕佳機會,可惜曹丕太蠢錯過了,若曹操能再活五年多好
赤壁之戰後劉備借荊州而奪益州,東吳占長江天險無敵水師割據東南,曹魏一統中原天下九州得其六,三國鼎立勢不可擋。蜀吳聯合成為盟友,軍事互助方能抗魏。可在這過程中蜀吳聯盟曾破裂了一次,本是曹魏一統三國...
三國中的諸葛亮,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我們真的了解嗎
諸葛亮是三國時期一個很出名的人物,因為他對當時的劉備貢獻十分的大,而在那個戰亂年代,很多的勢力因為想要獲得更多的底盤,所以說相互之間進行了很多的戰爭,他們不顧及生活在那個時代的百姓,給他們帶來了...
劉備有諸葛亮輔佐,再加上五虎上將的勇猛為何無法實現一統三國
當年的漢高祖劉邦,僅僅是依靠謀臣張良和大將韓信就可以與項羽周旋到底並且最終經過楚漢之爭順利的實現了全國統一登上了皇位。反觀三國時期劉備這邊,有自比管仲、樂毅的諸葛亮輔佐,另外還有龐統和法正這樣謀...
劉備起傾國之兵伐吳,為何諸葛亮沉默而趙雲卻極力勸阻?
公元221年7月,因關羽、張飛先後遇害,憤怒的劉備欲起傾國之兵,準備為兩個兄弟報仇雪恨,並馬踏江東,一舉殲滅孫權,與曹魏劃江而治,待力量壯大後,與曹魏決戰天下!三國時期最後一場決定天下態勢的決戰...
諸葛亮、五虎將那麼牛,為何蜀國先亡了
蜀漢政權,以劉備之德,孔明之智,五虎之勇,又有十萬大軍,加之漢室正統的身份和蜀道奇險的拱衛,被人們寄以無限厚望,卻在鄧艾的奇襲之下瞬間便轟然倒塌,並且先於東吳滅亡近二十年。人們不禁會問:蜀國即使...
軍師聯盟中關羽北伐曹操被孫權奪荊州身死,其違背諸葛亮便註定
《軍師聯盟》最新劇情,劉備大將關羽北伐曹魏,奪襄陽攻樊城,終被孫權抄襲後路所敗,失荊州孤立無援,在曹操和孫權的夾擊下被東吳斬殺,關羽的出擊實際上嚴重違背了諸葛亮的隆中對戰略構想,在開始之初就必敗。
三國里,要是劉備如果聽取諸葛亮建議不伐吳,結局會是怎樣
逝者如斯,歷史的浪花淘盡了王朝的恩怨情仇,當今既沒有了一方霸主,也沒有了雄風王者。歷史在不停地發展,讓我們一起撥開那歷史的迷霧,回到那刀光劍影的年代,我們可以嘆謂歲月的無情與當局者的執迷,但不...
袁南生:魯肅比諸葛亮高明在哪裡?
[摘要]外交要服從和服務於國家利益;外交目標必須以國力為基礎,不能透支國力;該妥協時妥協是理性外交、成功外交的題中應有之義;對盟友不能一味遷就,該堅持的要堅持,該鬥爭的要鬥爭。外交要服從和服務於...
諸葛亮隆中對只因未記一人 導致無法中興漢室徒勞而終
諸葛亮早在當年劉備三顧茅廬時就提出了心繫天下的《隆中對》,然而,最終還是在第六次北伐出師未捷的情況下抱憾而逝了,他之所以如此,一來是因為彼時的政治軍事形勢已和隆中對誕生時大不相同,二來是因為《隆...
劉備依照「隆中對」一直很好,但此人不僅破壞計劃,還坑慘諸葛亮
提及三國俊才,劉備稱得上是最為勵志的一人,從一個「織席販履」的小人物,最後竟能蜀中稱帝;劉備走向人生巔峰的過程可謂崎嶇坎坷,除了其自身的努力之外,其實也少不了「諸葛亮」的功勞。在《三國演義》中,...
三國中蜀國對魏國的幾次戰爭,雖然都失敗了,但意義重大
三國中蜀國對魏國的幾次戰爭,雖然都失敗了,但意義重大來說一下三國中諸葛亮的北伐,幾次戰爭均未成功,直至最終病死五丈原。後人在談到諸葛亮北伐時認為他不夠理智,蜀漢的國力本來就不強,卻還要一直發動戰...
三國之蜀漢興衰——成也此人敗也此人
蜀是三國里起家最晚、滅國最早的國家,但並不代表它是最弱的一個,全盛時期的蜀國實力超越孫吳,直追曹魏。那麼為何天平傾斜的如此之快呢?一切的開始只因一人————
三國時的蜀國到底有多強?能排第幾?
說到三國事情的蜀國,其實要安道理來說的話,這個國家的實力其實並不是最強的,因為不管怎麼說,他們的兵力不多,地也少,所以怎麼能算最強呢?但是我們還是就著這個最強的問題來說說蜀國到底有多強吧,感興趣...
關羽不失荊州,劉備能夠在「隆中對」戰略下一統三國嗎?
熟讀漢末三國歷史,劉備從涿郡起兵以來,一直就顛沛流離,沒有固定地盤,直到依附劉表之後,在新野三顧茅廬之後,請出諸葛亮,從而得到了諸葛亮的「隆中對」戰略,東連孫吳,北拒曹操,赤壁之戰,占據荊州五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