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名相之諸葛亮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現如今信息發達,各種達人充斥網絡。

圍繞歷史名人的討論也是你方唱罷我登場。

本人才疏,淺析一下名相諸葛亮以饗讀者,不周之處還望賜教。

先來一首杜甫詩《蜀相》以頌之。

丞相祠堂何處尋,

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

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

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

長使英雄淚滿襟!

陳壽在《三國志.諸葛亮傳》中,對其評價是:諸葛亮身為相國,安撫百姓,以身作則,使百官各守其職,朝廷政治清明,開誠布公,賞罰分明,不循私情。

在治理的區域裡,人們既畏懼他又愛戴他,刑罰雖嚴勵,但被罰之人不恨他。

真是治國良才,管仲,蕭何都不如他。


諸葛亮(181一234),字孔明,三國時期蜀國丞相。

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

琅琊陽都(今山東沂水縣)人。

東漢末年,軍閥混戰,諸葛亮和其家人隱居於南陽隆中(今湖北襄陽西),躬耕隴畝。

通過潛心學習,精通戰術兵法,熟知天文地理。

年輕時就志向遠大,以天下為己任,常自比管仲樂毅。

建安十二年(207)劉備屯兵新野,三顧茅廬請到諸葛亮。

劉備按照《隆中對》提出的戰略:占荊,益二州,聯孫抗曹以三分天下。

以後促成劉備與孫權聯軍將曹操擊敗於赤壁,鞏固益州根據地,使魏蜀吳成三足鼎立之勢。

曹丕代漢為帝後,劉備也稱漢帝,任諸葛亮丞相,錄尚書事,總理國家大事。

由於東吳偷襲荊州,關羽被殺。

張飛為報仇也被叛將所殺,劉備為報仇,冒險犯敵。

在弗陵被陸遜擊敗。

223年,劉備白帝城託孤,臨死對諸葛亮說:依你之才十倍於魏主曹丕,定能安邦治國以成大事,若太子能輔則輔,若使不才,你可代之(劉禪)。

亮涕曰:臣當盡力,效忠皇上,雖死亦不足慮也!劉備又下詔書告誡劉禪:與丞相處,需待之若父!太子劉禪即位後,史稱後主。

改元建興,封諸葛亮為武鄉侯,成立丞相府,不久又兼任益州牧,事無巨細.,皆由亮決定。


諸葛亮深知統一的最大障礙是北方的曹魏。

而恢復與東吳的關係則極為重要。

由於歷史仇恨問題,他還是力促兩國聯盟。

經過談判,孫吳斷絕了與曹魏的關係,與蜀重新交好。

兩國使臣來往頻繁。

自此,諸葛亮集中精力整頓內政,平定南夷,多次與吳聯手對魏。

諸葛亮在《隆中對》中設想,南撫夷越,把這裡建成大後方。

其地區包括:今四川南部,雲南,貴州,當時這裡居住著一些稱之為"西南夷″的少數民族。

讓善於處理民族事務的安遠將軍鄧芝處理該地區,獲得較好成績。

平叛中還上演"七擒七縱孟獲″的故事。

釆取安撫民心,引進漢族地區先進農業生產技術。

提倡興修水利,發展生產,使其成為蜀漢穩定的財政收入。

那裡的金,銀,丹漆,耕牛,戰馬以及其它物資被大量運送出來,補充了蜀漢政權和軍需。

諸葛亮當政期間,主要依靠荊州帶來的舊屬,同時籠絡原劉璋部下的豪強大族。

對出身貧寒而有才學者也大力任用。

被稱為能盡時人之器用。

他賞罰分明,參軍馬謖因失街亭,他深深自責,以用人失察而自請貶官。

益州豪強自劉璋統治以來,長期專權自大,蔑視君臣之道,諸葛亮對他們也毫不容情,從而保障了蜀國政治的清明與統一。



為了統一,諸葛亮先後五伐中原。

在軍事中有勝有敗,對整體三國局勢無改變。

按當時蜀漢偏居一隅的形式,北伐很有必要。

他與於己四倍土地,五倍人口的曹魏抗衡,又遇到司馬懿這樣的名將,其北伐無功,也屬情理之中。

雖然未達到預期目的,但他的軍事才能和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永遠值得後人敬仰!

能成為歷史名相又被後來多朝奉為武廟十哲的諸葛亮是我國歷史上一顆閃耀的明星!!!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