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是此人,東吳定當提前滅亡50年,劉備必將一統三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東漢末年,曹操憑藉著超強的個人能力,加上文臣武將的輔佐,統一了中國北方,大有一統天下之態勢。
之後,曹操親率幾十萬大軍伐吳,想一舉拿下東吳,然後再收拾劉備。
人算不如天算,在孫劉聯軍的配合下,赤壁之戰中大敗曹軍,曹操也差點命喪火海。
至此,曹軍元氣大傷,就採取了休養生息政策,短時間內,再沒有機會以如此大規模進行南征,從此形成了三國鼎立的局面。
之後,劉備和孫權得以喘息,並藉此發展自己的勢力,曹、劉、孫三家爭奪荊州之戰揭開序幕。
孫權多次向劉備要回荊州,卻未能如願,而又不能徹底撕破臉皮,就一直這樣僵持著。
在三顧茅廬之時,諸葛亮就為劉備制定了一統天下的計策,即「聯孫抗曹,占據荊襄,進軍川蜀,休養生息,然後霸業可成,漢室可興。
」
劉備因為能力有限,對於諸葛亮更是言聽計從,他所走的每一步,幾乎都如諸葛亮之前預料的那樣。
經過多年的發展,劉備奪取了川蜀之地,原來實力最弱的劉備,一躍成為三國中的二把手,而東吳卻墊底。
曹操看出了劉備發展勢頭太猛,就想打壓一下。
沒想到,關羽卻主動圍攻樊城,曹操派于禁前來增援,關羽擒獲于禁,斬殺龐德,威震華夏,曹操甚至嚇得要遷都。
之後,東吳看到了機會,呂蒙帶兵偷襲了荊州,並斬殺關羽。
荊州的丟失與關羽的去世,對劉備的打擊相當大,直接影響了諸葛亮圖謀天下的大計。
公元221年,劉備在曹丕篡漢建魏後,於成都稱帝,建立了蜀漢政權。
同年,不顧諸葛亮等人的反對,集結了70萬大軍伐吳,只想為二弟關羽報仇。
孫權立馬遣使者求和,還願將荊州還回去,本來劉備也許會同意是,但得知三弟張飛又被慘殺,此時的劉備幾乎失去了理智,帶著大軍就殺往東吳。
孫權見到求和不成,只能拚死一戰。
按照常理來說,如果不出意外,劉備的70萬大軍足以踏平東吳,然後趁機進攻曹魏,必將一統三國,完成其恢復漢室之志。
但是,一個人的出現,挽救了東吳,一把火燒了劉備70萬大軍,使劉備一統天下的計劃胎死腹中。
這位牛人是誰呢?
陸遜,很早就跟著孫權混,歷任海昌屯田都尉、定威校尉、帳下右部督,智謀超群,卻一直很低調。
奇襲荊州,斬殺關羽,都是出自陸遜的計謀。
在東吳的存亡之際,陸遜被拜為大都督,甚至兵法的他,看出了劉備安營紮寨的破綻,在夷陵火燒連營擊敗劉備,挽救了即將被滅國的東吳,並一戰成名。
陸遜跟隨孫權四十餘年,統領吳國軍政十餘年,深得孫權器重。
深謀遠慮,忠誠剛直。
一生出將入相,被贊為」社稷之臣「。
如果不是陸遜,東吳此次將會被劉備滅掉,劉備也必將征伐曹魏,進而一統三國。
可見,陸遜的出現也許是冥冥中的註定,上天不想打破魏蜀吳三國之間的平衡,時也?命也?
八百破十萬,三國時代的諾門坎戰役,關羽因此被坑死
近代日本和蘇聯曾經爆發過一場戰役,這就是「諾門坎戰役」,那場戰役蘇聯軍隊完爆日本關東軍,此一戰,導致日本人對於北進蘇聯感到憂心忡忡,因而促使了日本戰略轉向南方。其實在後漢三國時代也有一場戰役,其...
三國東吳英將之陸遜:智奪關羽荊州,火燒劉備連營
陸世家族在江東可算是大戶,陸遜的父親和祖父都在東吳擔任要職。因父親在他十歲時就去世,所以一直跟著父親的堂兄弟陸康,經陸康的調教文治武功都很出色。陸康病逝後,他年少就挑起陸氏家族的重擔。三國時期,...
盤點三國時期:劉備不聽勸阻伐吳,真的是要為關羽報仇?
小編今天給大家帶來一片三國題材的文章,此文僅限個人見解,如有不同意見歡迎來評論去進行交流。東漢末年時期的諸侯割據中原,到後來的天下三分。這期間征伐不斷,民不聊生,在三國鼎立期間孫、劉聯盟可謂是讓...
劉備兵敗後想討好陸遜,寫了一封密信給他,陸遜憤怒地回了八個字
武聖關羽集忠君、正義、武德、智慧、膽略於一身,同時也集驕傲、狂妄、輕敵、自大於一身,是個性格十分有稜角的人。針對關羽性格的缺陷,諸葛亮曾經對劉備說:「雲長平生傲上而不忍下。」所謂「傲上而不忍下」...
三國最讓人惋惜的五件事,如果歷史可以重來,你想改變哪一件?
在我們玩三國的遊戲中,我們決策失誤的時候,往往可以有重新來過的機會。但是在真實的三國歷史,我們還能這樣嗎?三國中有很多讓我們覺得遺憾和惋惜的事情,如果真的可以像遊戲一樣重來一次,你會選擇改變哪一...
改寫三國歷史的三把大火,最後一把最可惜
三國時期是我國最為混亂的時代之一,時局動盪,奸雄並起,也造就了許多偉大的人物,可謂時勢造英雄。三國爭霸的事跡被記錄併流傳了下來,成為人們茶餘飯後津津樂道的美談。
影響三國格局最為深遠的三把大火
火攻計早在孫子兵法中就已單獨成篇。火攻篇主要講述對敵作火攻的使用原則,包括火攻的目標、使用火攻的條件以及火攻發起後根據戰況所做的兵力調配部署。縱觀三國歷史,火攻在三國戰爭中可謂應用的淋漓盡致,並...
三國歷史上最精彩的四場大戰,四位武將一戰成名,名垂青史
《魏略》:「張遼為孫權所圍,遼潰圍出,復入,權眾破走,由是威震江東。兒啼不肯止者,其父母以遼恐之。」建安二十年,曹操率大軍西征,孫權趁曹魏主力不在,親率十萬吳軍進攻合肥。此時的合肥城內,張遼、李...
三國時孫權為何最晚稱帝,甚至要在曹丕和劉備都死了之後才稱帝
眾所周知三國里最先稱帝的是曹丕,魏王曹操雖奮鬥一生,卻到死那天也沒有稱帝,在曹操死後,曹丕不得不稱帝了,因為曹丕的能力沒有曹操強,長此以往的話怕群臣不服,引發事端,所以曹丕要靠稱帝來提升自己的...
早期諸葛亮神一般的存在,晚年卻事事不順,原因就在此
在演義里,諸葛孔明可以說得上是最完美的一個人。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他不僅聰慧過人,而且忠肝義膽,成就了其一代蜀漢賢相之名。但不難看出,早期的諸葛亮初出茅廬就技驚四座,即使到了中期仍是料事如神...
呂蒙殺死關羽後就一命嗚呼了,真的是關羽索命,他活該嗎?真相……
上回我們說到呂蒙偷襲荊州,斬殺關羽,為東吳贏下漂亮的一仗。但這位東吳的英雄貌似命運不濟,在關羽死後便一命嗚呼了。史書上記載,呂蒙原本身體不好,多年的戰役讓他傷病纏身,剛好這個時間舊病復發,就離開...
議論蜀漢不能統一天下的原因:失荊州和夷陵之戰
公元(211年),西川的益州牧劉璋擔心曹操攻打西川,便想借劉備的兵馬抵禦曹操。於是劉備讓諸葛亮和關羽、張飛、趙雲鎮守荊州。於是孔明總守荊州,關羽拒襄陽要路,當青泥隘口;張飛領四郡巡江,趙雲屯江...
蜀漢有諸葛亮 曹魏有司馬懿 東吳靠什麼三國鼎立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一部電視劇《虎嘯龍吟》,就是一部英雄之歌。烽煙四起的三國時代,各路梟雄「你方唱罷我登場,各領風騷數十年」,上演了一場場...
三國四大軍師究竟誰最厲害?
在中國歷史上,兩軍作戰,作為智囊團決策者軍師的作用非常重要。諸葛亮的「隆中對」是天才的預見。在劉備集團東奔西走,力量弱小,不成氣候的情況下,軍師諸葛亮能夠恰如其分地分析敵、我、友的實力對比,預見...
10年時間壯大自己,然後一統三國,這個計劃能否最終實現?
公元220年,曹丕取代了早就淪為政治傀儡的漢獻帝。曹丕自己稱帝,建立了曹魏政權。至此東漢王朝壽終正寢,劉備所建立的漢政權被稱為季漢或者蜀漢。在連續三年的時間裡,曹丕、劉備先後稱帝,孫權選擇了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