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招幫你解決,讀完書就忘的問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那些讀過就能記住內容的人,絕對不是生來就這樣的,而是在讀書時,慢慢積累經驗,刻意練習的結果。

所以,我們要想,在讀書、學習的過程中,提高知識的留存率,就需要調整讀書狀態,養成好的閱讀習慣。

要想解決讀書記不住的問題,首先要擺脫錯誤的想法。

如果你以為每讀一本書,都要理解、記憶整本書,那你應該學的是背書的能力,而不是閱讀方法,所以為了擺脫總是「白讀書」的現狀,我們必須先要擺脫「一口吃個胖子」的想法,記住自己不是神人,無法一下子什麼都懂,什麼都會。

認可自己的不足,找到適合自己的突破口。

比如,你可以在拿到一本書時,先思考一下讀這本書的目的,也就是問自己「我讀這本書,到底想解決什麼問題」,然後根據目的,看書的目錄,瀏覽整本書的概括,初步刪選書中的「重點」(你認為最有用的地方),這樣你在讀的時候,可以著重進行記憶這一部分。

在懂得如何做刪選之後,你可以暢快的捨棄書中不必要的部分時,你就會體會到「終於可以記住書中內容」的快感,而不是每次讀完一本書再翻開的時候只是滿眼的陌生感和一聲聲的嘆息了!

所以,不是我們記不住,而是我們沒有掌握「讀書記得住」的方法。

下面是我讀書時總結的幾種擺脫「讀過就忘」的方法,推薦給你做參考:

(1)寫讀書筆記、思維導圖

做讀書筆記的部分,後面我會單獨寫一篇文章,這裡就不詳細敘述了。

你可以根據自己的習慣做讀書筆記,或者學做思維導圖,視覺筆記也是不錯的選擇,不管選擇什麼方式,你只需要記住一定要有這麼個過程,這是對書籍本身的一種梳理、拆解、重組,這樣做可以幫我們更好的理解書中的內容,增強記憶。

(2)反覆閱讀,增強記憶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就是這個道理,所以一些經典的書,值得我們反覆閱讀,以此來增強記憶。

在復讀的時候,可以借用「艾賓浩斯記憶曲線」的原理,計算復讀時間。

而對於一些非經典,但也有部分想記憶的內容,可以在復讀的時候著重看或只看重點,這樣可以提高效率。

(3)設定讀書時間,提升閱讀理解力

更專注的條件下,我們的閱讀理解力更高,所以我們讀書時,可以設定「番茄鍾」,用橘子專注法,幫助提升專注,這樣更能聚焦書中的內容,提升閱讀體驗。

(4)主題閱讀,再難懂的書也能記得住

集中一段時間去讀一個主題的書,真的可以快速提升某個方面的理解記憶的能力。

比如前面我提到的「艾賓浩斯記憶曲線」,我在很多書上反覆聽過,現在可以隨口說出這麼拗口的名字,我自己都感到吃驚!所以,主題閱讀的記憶效果立竿見影。

(5)以教為學,更容易理解記憶

當你想著把一件事講述給別人時,通常會更加深思熟慮,而這個加工的過程,就會加深你自己的理解和記憶。

所以,如果想收穫更多,不妨把你看到、學到的知識,試著講給別人。

如果沒有聽眾可以錄給自己聽,再不行也可以找我哦!

讀再多的書,記不住、用不上都是白讀;學再多的方法技巧,學過不實踐,就是不實用!所以,不管是提高閱讀速度,還是提高知識留存率,都需要你通過不斷的實踐以後,最終找到適合自己的那個方法!


我是白羊羊,喜歡讀書,每天分享自己的一點讀書心得,希望對你有用! (*^▽^*)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讀100本書,不如用好1本書!

當面前有一桌豐盛的菜餚時,你光看能飽嗎?不吃飽能有力氣幹活嗎?讀書也一樣,光看書但不用書中所傳授的知識,即使你一年讀300本書也沒用。道理就跟吃飯一樣,光看著好吃的食物我們不會飽,讀書後不能將知...

這樣做讀書筆記,又專注又高效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L先生說」(ID:lxianshengmiao),作者Lachel;36氪經授權發布。大部分人做讀書筆記,往往都是兩種模式。第一種,是用文字或思維導圖的形式,把整本書...

讀書的過程中,如何對書籍進行思考和內化?

讀書有兩個層次,第一層是認識和了解;第二層是思考和內化。我們很多人讀書,都只做到了第一層,或者介於第一層和第二層之間。 我們若要將所學得的知識消化吸收,變為己有,並且能夠充分應用發揮的話,就必須...

如何達到一年閱讀300本書?

最近讀《高效能閱讀》,其中提到了快速閱讀的竅門,先閱讀目錄,找到你認為重要的章節,標記下來,接著跳讀,在你認為重要的章節處仔細閱讀。並且要帶著問題閱讀,在看目錄的時候假設你是作者,想像你會怎麼寫...

功利化閱讀的正確打開方式

什麼!閱讀居然還要功利化?當你看到這個標題,估計要火冒三丈朝我扔磚頭了。閱讀怎麼能夠變得功利化呢?這大概和為了五斗米折腰一樣讓人感到羞恥吧,更何況我還是這麼明目張胆的大肆討論如何功利化地閱讀,你...

豆瓣評分最高的500本書,你讀過幾本?

不讀書的人,認知的範圍只局限在自己的思維里;只讀一點書的人,對世界的認識也只是一知半解;習慣讀書的人,會看到一個更寬廣、更複雜的世界。想要讀書,不一定非要在書房,只要有心讀書,隨時隨地都可以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