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三顧茅廬之謎,到底是諸葛亮先找的劉備,還是劉備先找的孔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劉備「三顧茅廬」的故事一直為人們所津津樂道,可是究竟是劉備禮賢下士,還是諸葛亮毛遂自薦,在歷史上其實是有爭議的。
在《三國演義》中,羅貫中根據陳壽《三國志·諸葛亮傳》中的記載,是這樣描述的:劉備帶領軍隊駐紮新野時,徐庶向劉備推薦了諸葛亮。
劉備當時不以為然,說:「你帶他來吧。
」徐庶說:「此人只能登門去拜訪人,但不能讓他來拜見您。
」於是嗎,劉備乃往,第一次沒在,第二次也沒再,直到第三次才得以相見。
諸葛亮自己寫的《出師表》中也說:「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從這些來看,劉備三顧茅廬貌似證據確鑿。
但現在有人提出,「三顧茅廬」的說法,很有可能是後人附會《出師表》而杜撰的。
因為當時,曹操的南征大軍正威脅著劉備,《隆中對》卻不提這個緊迫問題,是不合乎情理的。
而三國人魚豢所寫的《魏略》和西晉司馬彪所寫的《九州春秋》中,提到的劉備、諸葛亮二人第一次相見的情景則於「三顧茅廬」大相逕庭。
《魏略》中說劉備屯兵於樊城時,曹操已統一黃河以北,諸葛亮預見曹操馬上就要對荊州發動進攻,於是北行前來求見劉備。
劉備當時正在與眾賓客聊天,因為從來沒聽說過諸葛亮的名字,加上諸葛亮年紀尚小,根本沒有重視他,就把諸葛亮冷落在一邊了。
等到眾賓客走光之後,諸葛亮在劉備編耗毛帽子的時候,才得以陳述自己對當今政局的看法,劉備聽後大為動容,這是個人才啊。
於是,劉備才「以上客禮之」。
大鵬認為,從諸葛亮本身積極進取的態度來看,《魏略》、《九州春秋》的記載有一定的可信度。
並且《魏略》的成書時間早於《三國志》而且史料更豐富,態度更嚴謹。
也有人認為劉備的「三顧茅廬」與諸葛亮的樊城自請相見都是真實可信的。
清代學者洪頤煊在《諸史考異》中認為,諸葛亮初見劉備於樊城,劉備雖以上客待之,但沒有特別重用。
諸葛亮見得不到劉備的重用,於是一氣之下就回家了,上趕著不是買賣,等到徐庶再次舉薦時,劉備才悔之晚矣,決定上門請他出山,於是才有了「三顧茅廬」的故事。
洪頤煊進一步指出,劉備和諸葛亮第一次相見在建安十一年,三顧茅廬發生在建安十二年。
諸葛亮後來非常感動,因而寫在了《出師表》中,而有意忽略了之前的主動晉見。
不管怎麼說,羅貫中通過三顧茅廬這個故事,表達了自己擁劉反曹的思想傾向情,劉備這樣一個禮賢下士的君主難道不值得諸葛亮嘔心瀝血的來輔佐嗎?
劉備「三顧茅廬」是真有其事還是後人杜撰?
「三顧茅廬」這個成語典故出處婦孺皆知。我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寫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輔助他成就帝業的故事,將劉備的禮賢下士的態度寫得栩栩如生,但劉備為請諸葛亮出山究竟是不是「三顧...
根本沒有「三顧茅廬」這事,諸葛亮也是自己送上門的
《三國志》與《三國演義》所寫「三顧茅廬」,可謂是諸葛亮決定出山的關鍵一節。說劉備劉玄德太看重諸葛亮的才華了,一而再,再而三,不管是吃了閉門羹,還是被小書童奚落,更不顧風雪寒天,執意要見諸葛亮,不...
劉備第一次見諸葛亮並不是三顧茅廬,之前孔明也毛遂自薦過
「三顧茅廬」這個成語典故的出處婦孺皆知。我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寫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輔助他成就帝業的故事,將劉備的禮賢下士的態度寫得栩栩如生,把劉備對諸葛亮的敬仰之情,關羽、張...
"三顧茅廬」是真的嗎?是真是假。
"三顧茅廬」這個成語典故的出處婦孺皆知。我國古代四大名若之一《三國演義》寫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輔助他成就帝業的故事,將劉備的禮賢下士的態度寫得栩栩如生,把劉備對諸葛亮的敬仰之情,關羽、...
劉備到底有沒有三顧茅廬請諸葛亮下山?
「三顧茅廬」這個成語相信所有人都知道。它是我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當中的《三國演義》中,寫的是劉備三次到茅廬之中請諸葛亮出山輔助他成就帝業的故事,將劉備禮賢下士的態度寫得是栩栩如生,同時也把劉備對...
歷史上到底是劉備「三顧茅廬」,還是諸葛亮主動拜見劉備?
初見此題,相信不少人都會選擇前者,因為我們從小的印象就是劉備「三顧茅廬」,最後請出諸葛亮,而「三顧茅廬」的故事也一直被後人當作禮賢下士、重視人才的典範。然而歷史上真的如此麼?我們印象中的「三顧茅...
中國未解之謎:「三顧茅廬」是真是假
「三顧茅廬」這個成語典故的出處婦需皆知。我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寫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輔助他成就帝業的故事,將劉備的禮賢下士的態度寫得栩栩如生,把劉備對諸葛亮的敬仰之情,關羽、張...
「三顧茅廬」是真的嗎?三顧茅廬是怎麼個過程呢?
一句「伏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引出了三國最有名的謀士諸葛孔明諸葛亮,「三顧茅廬」「隆中對」幫劉備從亂世中崛起,這是三國演義中最經典的劇情之一,那么正史中對此又有怎樣的說法呢,下面就講講...
歷史上沒有三顧茅廬,有的只是毛遂自薦,親你被忽悠了?
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的故事,可謂家喻戶曉、老少皆知,這可以算做是羅貫中的功勞。他用了洋洋洒洒六千多字的篇幅來描繪這段被後世譽為千古佳話的故事,寫得是一波三折、精彩紛呈、意境深遠,令人難...
劉備真的做到「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嗎?
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的故事世人皆知。 我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就詳細敘述了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輔佐他成就霸業的故事。將劉備的求賢若渴、禮賢下士的態度描寫得惟妙惟肖,把劉備對諸...
談一談三顧茅廬的真實性:諸葛亮更需要劉備!
諸葛亮隱居隆中,十年耕讀,交友訪賢。潛心求學而不求聞達,後經劉備「三顧茅廬」,出山扶助蜀漢。千百年來,這件事廣為傳誦,成為我國歷史上禮賢下士的典範。其實諸葛亮更需要劉備。
劉備和諸葛亮究竟是「一見、再見」,還是「三見」?專家有話說
劉備三兄弟「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的故事,我們早已是耳熟能詳。這段故事,是羅貫中根據陳壽《三國志·諸葛亮傳》中的記載,加以藝術的構思創作而成的。那麼歷史上的劉備為了請諸葛亮出山,究竟是不是「三顧...
趁著鬼節,這事要找劉備、諸葛亮問清楚
「三顧茅廬」,在《三國演義》中被描繪得惟妙惟肖,劉備禮賢下士,真心誠意的精神令人深感敬佩。諸葛亮的人生也從此有了轉機,跟隨明君成就了一番事業。但是這段家喻戶曉的歷史卻一直備受爭議,各類史書的記載...
劉備三顧茅廬是假的?
漢末,黃巾事起,天下大亂,曹操坐據朝廷,孫權擁兵東吳,漢宗室豫州牧劉備聽徐庶和司馬徽說諸葛亮很有學識,又有才能,就和關羽、張飛帶著禮物到南陽、去請諸葛亮出山輔佐他。恰巧諸葛亮這天出去了,劉備只...
三顧茅廬是真是假,史書上的其它記載是什麼樣?
劉備和諸葛亮這個君臣際遇,是劉備去找諸葛亮呢,還是諸葛亮主動去找劉備呢?這個問題在史書上有不同的記載得《三國志》說是劉備去找諸葛亮,用五個字做了記錄,就是「凡三往,乃見」但《魏略》和《九州春秋》...
是劉備三顧茅廬還是諸葛亮毛遂自薦?
《三國演義》寫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相助,表現出來的是劉備禮賢下士的態度,寫的有聲有色,這段故事一直都是家喻戶曉,膾炙人口的,然而對於「三顧茅廬」,學術界也有不同的看法。
歷史懸案解讀:三顧茅廬,劉備三請諸葛亮確有其事嗎?
劉備三請諸葛亮確有其事嗎, 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的故事世人皆知。我國古代四大名著之國演義》就詳細敘述了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輔佐他成就霸業的故事。將劉備的求賢若渴、禮賢下士的態度描寫得...
諸葛亮先去見的劉備?三顧茅廬在後?
「三顧茅廬」的故事流傳甚廣,而魏人魚豢在《魏略》卻說劉備初見諸葛亮是在劉備依附荊州牧劉表,屯兵於樊城之時,是諸葛亮主動北行見劉備的。那麼劉備與諸葛亮初次相見是「三顧茅廬」還是諸葛亮「北行見備」呢...
公元207年,郭嘉死,同年,孔明出,難道真是奉孝不死臥龍不出?
不知何時起,流行「奉孝不死臥龍不出」,意思郭嘉比孔明厲害,但看了三國演義與三國志,也找不出一個有說服力的論點,證明郭嘉比孔明強,只發現一個巧合現象,郭嘉在建安十二年(207)去世,孔明在建安十二...
歷史上劉備「三顧茅廬」是否確有此事
「三顧茅廬」是指中國東漢末年劉備三次到諸葛亮住處請他出山輔佐自己建國立業的故事。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對此進行了詳細描述,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成為求賢若渴的典型事例。但是史學家對此提出很多的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