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顧茅廬」是真的嗎?三顧茅廬是怎麼個過程呢?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一句「伏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

」引出了三國最有名的謀士諸葛孔明諸葛亮,「三顧茅廬」「隆中對」幫劉備從亂世中崛起,這是三國演義中最經典的劇情之一,那么正史中對此又有怎樣的說法呢,下面就講講三顧茅廬的前因後果。

建安五年春季,衣帶詔事發。

曹操親自東征劉備,劉備戰敗,關羽被擒。

劉備逃往青州,青州刺史袁譚,劉備曾舉薦他為茂才,率領軍隊迎接劉備,劉備隨袁譚到平原,派人告訴袁紹,袁紹離開鄴城二百里來迎接劉備,停留了一個多月,劉備被打散的士卒也慢慢的集結於此。


建安五年七月,汝南黃巾軍首領劉辟等叛歸袁紹。

袁紹使劉備領兵與劉辟寇略許都以南,關羽得知後從曹操處亡歸至劉備處助之。

曹操派遣曹仁來攻擊劉備,劉備戰不利於是回到袁紹處,想要離開袁紹,以連結劉表為由,帶兵復到汝南,聯合黃巾餘黨龔都,眾有數千人,曹操派遣蔡陽前來攻打,被劉備所殺。

建安六年,曹操親自討伐劉備,劉備往投劉表。

劉備投奔劉表是自己的一廂情願,所以派人去問問劉表的態度,但是劉表對劉備的投靠很是冷淡,主要是劉備當時的確是像掃把星似的跟誰混誰倒霉,他跟過的公孫瓚、陶謙、呂布、袁紹死的死敗的敗沒一個有好下場。

幸好當時有人勸說了劉表給他講了唇亡齒寒的厲害,劉表才接納了劉備,於是親自到郊外迎接劉備,待以上賓之禮,遂屯於新野。


劉備在新野紮根後,荊州很多有實力的人都投靠了劉備,因為當地人都知道劉表胸無大志,這讓劉表心裡很不高興,對劉備就有了防範之心。

過了兩年劉表派劉備向北進攻,建安八年到了葉縣,曹操派夏侯惇去抵擋,劉備突然燒了自己的軍營向後撤退,夏侯惇率兵追趕,這時大將李典就說劉備無故撤退我懷疑有埋伏,而且前面道路狹窄草木深密將軍不易窮追。

夏侯惇不聽命令李典留守自己去追,果然是中了埋伏大敗而歸,幸虧李典率軍援救劉備才撤軍,這就是三國演義中著名的火燒博望坡,不過歷史上這麼幹的是劉備不是諸葛亮,當時諸葛亮還沒出山呢。

劉備在新野期間遇見了讓劉備發展壯大的一位名士徐庶,在徐庶的幫助下劉備迅速發展了起來,劉備稱讚徐庶王佐之才,徐庶就對劉備說了我這算什麼才能比之諸葛亮差遠了。

早在來荊州之前劉備就請教過水鏡先生司馬徽荊州有什麼名士,司馬徽就說了伏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

劉備見這麼多人都推崇諸葛亮,就起了招攬之心,然後就有了三顧茅廬的故事(這個大家都清楚我就不說了),但是三顧茅廬在史書《魏略》和《九州春秋》里卻是另外一個面孔

按照這個《魏略》和《九州春秋》的說法,說這個事情是在建安十二年,也就是公元的207年,當時曹操已經基本上統一了北部中國,下一個要滅掉的目標就是荊州,所以荊州的形勢已經非常緊急了。

於是諸葛亮就南下去見劉備,因為劉備當時駐兵樊城,諸葛亮見到劉備以後,劉備不認識他,也不知道他,就把他當做一般的讀書人,一般的士人,一般的人才來接待。

大概當時也接待了很多這樣的人,大家一起吃了個飯,吃了一個飯以後就散了,但是諸葛亮沒走,劉備也沒理他,也不問他有什麼事,自己就拿了一個氂牛尾巴在那編起工藝品來,諸葛亮就說,「將軍的雄心壯志難道就是編工藝品嗎?」劉備一聽有點意思啊不是一般人,於是把手上拿著氂牛尾巴往旁邊一扔說,「這什麼話?聊以忘憂了。

」諸葛亮說,「將軍,您想一想劉表比得上曹操嗎?」劉備說那比不上。

諸葛亮又問,「那將軍您自己比得上曹操嗎?」劉備說那也比不上。

諸葛亮說,「劉表也比不上曹操,將軍您也比不上曹操,難道你們就坐在荊州等死嗎?就等著人家來宰割嗎?」劉備說,「唉,我也發愁啊,沒有辦法!」諸葛亮就給他出一個主意,說我們荊州的問題是什麼呢?是北方來逃難的流民很多,而這些人都沒上戶口,不是我們的編戶齊民,那麼這一部分人的人力和財力政府就沒有掌握,因此應該把這些人查清楚了,都給他們上上戶口,那麼該交稅你交稅,該出力你出力,該服兵役你要服兵役,那麼荊州就強大了。


這就是《魏略》和《九州春秋》的記載,那麼這個記載它有一個問題,就是和《三國志》的說法相衝突。

《三國志》有沒有根據呢?有,根據就在諸葛亮的《出師表》。

我們習慣上說諸葛亮有兩份出師表,一份叫《前出師表》,一份叫《後出師表》,這個《後出師表》是不是諸葛亮的作品是有爭議的,歷史學家們有不同意見,有人認為這是偽作,但是《前出師表》是沒有疑問的。

那麼《前出師表》諸葛亮說得很清楚,是劉備三顧茅廬,他才出山。

另外裴松之編完諸葛亮的這個集子以後,有一個《上諸葛亮集表》裡面也是這麼記載的,所以裴松之在為《三國志》作注的時候,他把《魏略》和《九州春秋》的說法他注在注文裡面了,同時他發了一個議論,他說歷史上由於歷史學家文件不同,就是他的信息渠道不同,他的信息來源不同,是會有不同的記載,這很正常。


至於具體有沒有三顧茅廬到現在也沒有定論不過三顧茅廬的確寫的精彩,這次只是想讓大家了解下另一版的三顧茅廬也很精彩。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諸葛亮智慧超群 未出茅廬知天下事

杜甫詠懷古蹟之五寫道: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遺像肅清高。三分割據紆籌策,萬古雲霄一羽毛。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運移漢祚終難復,志決身殲軍務勞。對於詩人杜甫來說,諸葛亮的聲名縱貫宇宙,為萬...

劉備「三顧茅廬」是真有其事還是後人杜撰?

「三顧茅廬」這個成語典故出處婦孺皆知。我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寫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輔助他成就帝業的故事,將劉備的禮賢下士的態度寫得栩栩如生,但劉備為請諸葛亮出山究竟是不是「三顧...

劉備三顧茅廬是假的?

漢末,黃巾事起,天下大亂,曹操坐據朝廷,孫權擁兵東吳,漢宗室豫州牧劉備聽徐庶和司馬徽說諸葛亮很有學識,又有才能,就和關羽、張飛帶著禮物到南陽、去請諸葛亮出山輔佐他。恰巧諸葛亮這天出去了,劉備只...

你絕對不知道耳熟能詳的三顧茅廬背後的故事

「三顧茅廬」這個成語典故的出處婦孺皆知。我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寫劉備「三顧茅廬」聘請諸葛亮出山輔助他成就帝業的故事,將劉備的禮賢下士的態度寫得栩栩如生,把劉備對諸葛亮的敬仰之情,關羽...

劉備到底有沒有三顧茅廬請諸葛亮下山?

「三顧茅廬」這個成語相信所有人都知道。它是我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當中的《三國演義》中,寫的是劉備三次到茅廬之中請諸葛亮出山輔助他成就帝業的故事,將劉備禮賢下士的態度寫得是栩栩如生,同時也把劉備對...

"三顧茅廬」是真的嗎?是真是假。

"三顧茅廬」這個成語典故的出處婦孺皆知。我國古代四大名若之一《三國演義》寫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輔助他成就帝業的故事,將劉備的禮賢下士的態度寫得栩栩如生,把劉備對諸葛亮的敬仰之情,關羽、...

劉備三顧茅廬去找諸葛亮,是不是太丟臉了

劉備來荊州,其實也就比諸葛亮晚幾年。在201年,他在汝南被曹操打敗,南下投奔劉表。只不過長期以來,劉表讓劉備駐紮在荊州北部新野一帶,作為抵抗曹操的排頭兵。而當時的諸葛亮還很年輕,「臥龍」的名號還...

歷史上劉備「三顧茅廬」是否確有此事

「三顧茅廬」是指中國東漢末年劉備三次到諸葛亮住處請他出山輔佐自己建國立業的故事。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對此進行了詳細描述,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成為求賢若渴的典型事例。但是史學家對此提出很多的質...

諸葛亮先去見的劉備?三顧茅廬在後?

「三顧茅廬」的故事流傳甚廣,而魏人魚豢在《魏略》卻說劉備初見諸葛亮是在劉備依附荊州牧劉表,屯兵於樊城之時,是諸葛亮主動北行見劉備的。那麼劉備與諸葛亮初次相見是「三顧茅廬」還是諸葛亮「北行見備」呢...

趁著鬼節,這事要找劉備、諸葛亮問清楚

「三顧茅廬」,在《三國演義》中被描繪得惟妙惟肖,劉備禮賢下士,真心誠意的精神令人深感敬佩。諸葛亮的人生也從此有了轉機,跟隨明君成就了一番事業。但是這段家喻戶曉的歷史卻一直備受爭議,各類史書的記載...

三國有名的孝子

徐庶的出生年月因史書無載而無法考證,但依據史籍記載其活動情況來看,他出生於漢靈帝建寧年間(168——172年)。徐庶在少年時代,非常敬慕那些嫉惡如仇、扶危濟困的武林俠士,矢志要做一名頂天立地的...

劉備三顧茅廬是否真實存在?

三顧茅廬,這個被世代傳唱的經典故事,在史書《魏略》和《九州春秋》里卻是另外一個面孔,不是劉備親自上門邀請,而是諸葛亮的自我推薦。這多少讓喜歡諸葛亮的人接受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