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一談三顧茅廬的真實性:諸葛亮更需要劉備!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諸葛亮隱居隆中,十年耕讀,交友訪賢。

潛心求學而不求聞達,後經劉備「三顧茅廬」,出山扶助蜀漢。

千百年來,這件事廣為傳誦,成為我國歷史上禮賢下士的典範。

其實諸葛亮更需要劉備。

據魚豢《魏略》記載,劉備屯守樊城時,曹操方定河北,並繼續擴大地盤。

隱居在隆中的諸葛亮,預料荊州難保,而劉表又無指揮能力,於是便求見劉備,當時劉備的客人很多,見諸葛亮年輕,並素昧平生,僅以一般客人相待。

當賓客全部離去後,諸葛亮卻仍坐著未走。

劉備本來瞧不起他,便不言不語,只顧玩弄氂牛尾巴(塵尾)。

諸葛亮對劉備這種傲慢無禮的態度很是反感,便譏諷道:「大丈夫當有遠大志向,大概不會終日玩牛尾巴吧?」劉備這才感到失禮,急忙丟掉手中玩物,和諸葛亮談了起來」

從上述引文看來,劉備初會諸葛亮是諸葛亮首先登門求見的,這和他在《前出師表》中所說「先帝不以臣卑鄙,枉自屈尊,三顧臣於草廬之中」相悖。

由於《魏略》一書的作者魚豢,是三國時魏人,應是當代人寫當代史,秉筆直書,較少主觀色彩,因此,記載中的事是可信的,其事是劉備由開始瞧不起諸葛亮,到了解他,信任他,是一個事物發展的全過程,既合情理,又很自然。

況且,公元207年劉備在樊城時,諸葛亮年僅26歲,既無政治實踐,亦無政治影響,雖然他「每自比管仲、樂毅」,但「時人莫之許也」,即誰也不承認。

劉備時已46歲,既有社會經驗,又有人生閱歷,絕不會聽信徐庶幾句贊語,便不顧路途遙遠,連續三次去拜訪一個從不認識的年輕後生。

我以為,諸葛亮更需要劉備。

《魏略》成書於《三國志》之前,系當代人寫當代史,作者魚豢又是位「生平事跡不詳」的普通人,他無需由意奉承,也不求傳世立名,唯其心無顧慮,才能做到秉筆直書,唯其胸無預謀,就能毫無拘束地將事件如實地反映出來。

諸葛亮登門求見劉備之事,並非魚豢一家之言。

除《魏略》外,司馬彪撰寫的《九州春秋》也有同樣記載,該書屬主記言論之書,將雙方對話錄載甚詳。

司馬彪和陳壽是同時代人,又幾乎同時成書,既然《三國志》可信,《九州春秋》也就可信了許多。

陳壽生長於蜀,自幼熟知蜀漢傳聞,諸葛亮的高大形象在他心中早已定格,這就決定了他撰寫《三國志》時處處隱惡溢美。

據此,當陳壽寫到有損諸葛亮形象時就置《魏略》不顧,而採用了《出師表》之說。

其實,《出師表》一非自傳,二非史料,只不過是一篇應景而作的誓師詞。

當時劉、關、張均已謝世,作為蜀軍統帥的諸葛亮,為鞏固其統治地位,難保不會有自我虛美之嫌。

諸葛亮隱居隆中,博覽群籍,廣交天下名士,「尺蠖之屈,以求伸也」。

而絕非如他所說的「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

當曹操大局已定,孫權也初具規模,他深知投靠曹、孫都是不會得到重用的。

而劉備既是漢皇同族,又是知人善任之土,目前雖困守樊城,但終究會成帝業,憑諸葛亮的洞察力,他深知只有投靠劉備方能展其抱負,也就是說除劉備之外別無選擇。

那麼,劉備一請不出,他怎能預料會有二請;二請不出,又怎敢保證會有三請;倘若沒有二請、三請,他的遠大抱負豈不要落空?這是一個決定一生前途命運的大問題,作為謹小慎微的諸葛孔明,哪裡還會擺什麼架子。

看來,只有登門自薦推銷自己,方是其惟一出路。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最大謊言 諸葛亮出山並非劉備三顧茅廬

三國故事裡,諸葛亮和劉備的佳話數不勝數,其中最負盛名的當屬三顧茅廬,劉備為了招攬人才,不惜前後三次前往臥龍崗,請諸葛亮出山,如此往復三次才得以成功,可見其求賢愛才之心,不過歷史上三顧茅廬確有其事...

諸葛亮先去見的劉備?三顧茅廬在後?

「三顧茅廬」的故事流傳甚廣,而魏人魚豢在《魏略》卻說劉備初見諸葛亮是在劉備依附荊州牧劉表,屯兵於樊城之時,是諸葛亮主動北行見劉備的。那麼劉備與諸葛亮初次相見是「三顧茅廬」還是諸葛亮「北行見備」呢...

劉備真的三國茅廬了嗎

劉備為了請諸葛亮出山輔助自己,不惜三國茅廬的故事已經成為家喻戶曉的美談,但是近年來,學術界對此提出了質疑,認為三顧茅廬的記載不可信。

"三顧茅廬」是真的嗎?是真是假。

"三顧茅廬」這個成語典故的出處婦孺皆知。我國古代四大名若之一《三國演義》寫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輔助他成就帝業的故事,將劉備的禮賢下士的態度寫得栩栩如生,把劉備對諸葛亮的敬仰之情,關羽、...

劉備真的做到「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嗎?

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的故事世人皆知。 我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就詳細敘述了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輔佐他成就霸業的故事。將劉備的求賢若渴、禮賢下士的態度描寫得惟妙惟肖,把劉備對諸...

趁著鬼節,這事要找劉備、諸葛亮問清楚

「三顧茅廬」,在《三國演義》中被描繪得惟妙惟肖,劉備禮賢下士,真心誠意的精神令人深感敬佩。諸葛亮的人生也從此有了轉機,跟隨明君成就了一番事業。但是這段家喻戶曉的歷史卻一直備受爭議,各類史書的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