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沒有「三顧茅廬」這事,諸葛亮也是自己送上門的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三國志》與《三國演義》所寫「三顧茅廬」,可謂是諸葛亮決定出山的關鍵一節。

說劉備劉玄德太看重諸葛亮的才華了,一而再,再而三,不管是吃了閉門羹,還是被小書童奚落,更不顧風雪寒天,執意要見諸葛亮,不請出諸葛亮決不罷休。


不過在比這兩本書更早的史家著作之中,卻有一種截然不同的說法,叫做「毛遂自薦」說。

據《魏略》之中記載:曹操統一中國北方以後,荊州成為眾矢之的,直接面臨曹操、孫權兩方面的軍事威脅,荊州牧劉表則缺乏應對之策。

被曹操趕出中原地區的劉備此時駐紮在樊城,引起了諸葛亮的關注。

這時的諸葛亮在隆中悶了快10年了,學成了一身本事,「八陣圖」也大功告成,眼看自己已經是奔30的人了,是該施展自己本事的時候了。

在老師和朋友的建議下,諸葛亮決定親赴樊城會會劉備。

諸葛亮見到劉備的時候,劉備正在會客。

劉備見諸葛亮非常年輕,又素不相識,也沒把諸葛亮放在眼裡,將他晾在一邊。

等到會客結束,只剩下諸葛亮一人的時候,劉備還是不理不睬。

正好有人送來了一支髦牛尾,劉備只顧自己用髦牛尾編織飾物。

諸葛亮見此情景,不禁正色而言道:「我以為將軍必定胸懷大志,想不到原來卻只知道編織而已。

」這才把劉備的注意力集中到自己的身上。

經過一番交談,劉備發現眼前的年輕人的確與眾不同,是一位難得的人才。

這就是最早的「毛遂自薦」的版本。

《魏略》一書與後來西晉司馬彪在其著作《九州春秋》中均提到了與這個大致內容差不多的故事。

看到這裡,馬上就會有人說,諸葛亮的《出師表》,上面寫了這麼一段:「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

」陳壽的《三國志》也是照它的模式寫的。

於是這矛盾就出現了,到底有沒有「三顧茅廬」這事?這個「三」,在古意是指數量詞,並不是確數,而是約數,就像「士別三日」中的「三」一樣,是個大概的數,可能並非具體指見了三次面。

我們可以開通腦筋想像一下:諸葛亮學會了一身本事,想「貨予帝王家」,但一直沒找到適合的買主。

在二十六七歲的時候,他主動去樊城找劉備,但是劉備看不起他一個年輕小子。

於是諸葛亮找了個機會和劉備單獨交談,讓劉備發現了他是個大人才。

那次談完之後,諸葛亮並沒有直接留在劉備軍營中,而是返回隆中自家的茅廬去了。

為什麼呢?一來是自己對劉備了解不深,不敢貿然「以身相許」,另一方面為了抬高自己的身份,「待價而沽」。

兩人就這樣初次相識了,之後兩人又你來我往多次見面,有時是專程拜訪,有時是因別的事而順道走訪。

經過多次的溝通和交流,最後諸葛亮同意加入劉備帳下,開始了自己的仕途之路。

而這樣並不違反諸葛亮的《出師表》的言語,也沒有違背《魏略》,《九州春秋》的說法。

真正的歷史往往是平淡的,並無任何出奇之處。

歷史不是小說,不是為了引起聽眾和觀眾的興趣,但是寫歷史的人就不一樣了,他必須對真實的歷史加以剪裁,哪些該寫,哪些不該寫,哪些詳寫,哪些略寫,哪些要正面寫,哪些要反面寫等等,都需要他們精心安排。

而剪裁安排歷史的標尺和準繩,便是史書作者頭腦里的思想觀念。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趁著鬼節,這事要找劉備、諸葛亮問清楚

「三顧茅廬」,在《三國演義》中被描繪得惟妙惟肖,劉備禮賢下士,真心誠意的精神令人深感敬佩。諸葛亮的人生也從此有了轉機,跟隨明君成就了一番事業。但是這段家喻戶曉的歷史卻一直備受爭議,各類史書的記載...

劉備「三顧茅廬」是真有其事還是後人杜撰?

「三顧茅廬」這個成語典故出處婦孺皆知。我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寫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輔助他成就帝業的故事,將劉備的禮賢下士的態度寫得栩栩如生,但劉備為請諸葛亮出山究竟是不是「三顧...

歷史上到底有沒有三顧茅廬

關於「三顧茅廬」的故事,有人認為是諸葛亮「毛遂自薦」,自己找到劉備來施展才華的,說沒有劉備「三顧茅廬」事實,可是我讀了諸葛亮的《出師表》,裡面他自己就說「先帝不以臣卑鄙,猥(wěi)自枉屈,三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