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謀術② 從隆中對提出的觀點看,致命問題不是分兵而是輕吳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隆中對是諸葛亮的成名作,也正因為隆中對讓劉備清楚自己的方向,展現了諸葛亮的戰略眼光,為後世所推崇。
所以本人對此非常佩服,但是我起這個題目就有對聖賢不敬之嫌,好在聖賢量大,不會怪罪。
而且我只站在當時的情況而不是站在事後反過來分析。
因為只有站在當時情況分析那才更真實,而那種從事後倒推是不公道的,當然各位估且一看笑之
一、一個觀點:這是割據論,不是恢復漢室論
劉備當時是什麼情況?沒有任何地盤,劉備有大才,當曹操聽到孫權把荊州借給劉備時,筆都掉地上了。
這說明只要有地盤,劉備就能展大才,所以諸葛亮這是送地盤來了。
給劉備指明方向,從劉備四處逃竄,歸屬割據的諸侯看,當時劉備的確是不知道自己要幹什麼,以及前途是什麼?
諸葛亮點明方向,劉備很有興趣。
很多人是受三國演義恢復漢室的影響,以為隆中對是為了統一天下,那主要是沒有仔細看。
若你仔細看,你就會發現,「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就這麼一句,上面全文是講什麼?講怎麼取地盤,怎麼鞏固地盤,那天下沒有變怎麼辦?那就做好割據稱王了。
至於恢復漢室,我估計是諸葛亮考慮到劉備的身份,最後加的。
本來到了「霸業可成」就可以了。
估計當時諸葛亮看著劉備,兩人心有靈犀地對笑,然後當諸葛亮加了一句「漢室可興矣」。
說完這一句,我估計這兩人會相視一笑,笑出聲音,哈哈。
惺惺相惜就是這麼來的,知已就是這麼來的,其中的意味大家懂了不。
還有為什麼說是割據論呢?
文中講到曹操你是打不過的,吳國你的取不了的,你只能作為外援,這樣一算就只剩下兩個軟豆腐,一個劉表,一個劉璋,這兩個都姓劉啊。
既然打不過魏國,不能打吳國,你說不是割據論,是什麼?「天下有變」其實是場面話,怎麼變,誰知道呢?這個「天下有變」和「漢室可興矣」這兩個是有異曲同工之妙,仔細體會一下。
二、分析問題形式太靜態化
隆中對提到: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
對西南西北的蠻族採用的是撫和,這個政策在後來基本上得到了執行,每一次起兵的時候,涼州的羌都會跟著反,南中七郡那邊反覆折騰後,也總算勉強同意王化。
但是外結孫權,這個就太表面化了。
國與國之間只有利的時候才會和,這與人和人之間不同。
人和人之間有情,而國和國之間只有利,除了利還是利。
荊州一直是孫權想要的,這個你可以參看我寫的《真實的周瑜三 胸懷戰略,周瑜版的隆中對》。
所以劉備取荊州後,那麼對於孫權來說是個危險,所以孫權與劉備和那就不太現實。
事實上,後來吳蜀就一直圍繞著荊州展開了三次作戰,第一次劉備求和,分了一半給東吳,第二次,孫權襲殺關羽取了荊州,第三次,劉備想拿回荊州,結果被火燒連營,被陸遜活活氣病至死。
而孫權就嚴格執行周瑜的隆中對,並且實現了。
這是題外話。
三、最致命的弱點就是輕吳
「太祖」曾經在批三國志的時候,指出隆中對最大的問題是分兵。
實際不對的,諸葛亮隆中對最大的問題是輕吳,這是戰略上的致命缺陷。
全篇除了教劉備怎麼搶地盤之外,就是講怎麼針對曹操,指出曹操已有百萬之眾,不可爭鋒,待天下有變也就是魏之內亂的時候,再出山一統。
而孫吳呢?只提到聯吳,而且當作是一個不變的條件。
分兵為什麼說沒有錯呢,後來關羽威震華夏,逼著曹操要遷都,這說明如果舉荊州之力指宛洛是現實的,再說當時關羽占的荊州只有三分之一,而隆中對的荊州是荊州全境,實力應是三倍或更強一些,所以分兵不會出現示弱。
但是最後誰壞的事,是東吳。
如果沒有東吳襲荊州,那麼歷史就會改寫。
所以為此我還寫了《神奇的建安二十四年》系列文章,詳細講述了中間的因果變化。
《神奇的建安二十四年11
三國時代真正開啟,強人陸續離去,關羽帶頭》這是該序列的最後一篇,文中有目錄。
吳是由江北江南大族共同組建,所以對於本土地盤和自保是有積極性,但是對於攻占地盤沒有多大動力,所以可以看到吳的侵略性並不強。
但荊州是吳自保之地,你占了荊州等於威脅到吳的根本利益,那怎麼可能得到聯吳呢。
所以此事我也專門論述過《赤壁之戰後,吳蜀是豬隊友關係,不是盟友關係》。
最後隆中對壞事的不是曹魏,恰恰是吳啊。
這才是隆中對最致命的問題。
四、理論者和實踐者的區別
劉備看中諸葛亮的隆中對,並不是看中他三分天下論述,而是看中去哪個地方搶地盤,因為劉備當時也沒有看清楚自己的方向,但經過諸葛亮這一指點,馬上明白該怎麼搶地盤了。
要知道隆中對是兩人密室之約,不公開的。
這個最後怎麼讓全天下人知道,要麼諸葛亮,要麼劉備,所以一公開肯定要加上興漢室這個大義。
對於劉備來說,知道去哪裡搶地盤就是最好的,至與其他的心知肚明。
但是劉備是執行者所以更重實際,諸葛亮是設計者,更重理論。
諸葛亮指的大方向是對的,所以諸葛亮勸劉備拿下劉琮,取荊州,劉備回答不忍也。
有人可能忽略這一句,但仔細想想,你肯定知道不忍的含義有多深。
同樣的事情龐統也提過,在和劉璋見面時一舉拿下,劉備同樣不採納。
這就是理論家與實踐者的區別。
隆中對明明不能實現,為何劉備還相信?其實諸葛亮早看穿劉備
三國中最經典的一段就是劉備三顧茅廬去請臥龍諸葛亮出山,而諸葛亮也在茅舍內對劉備闡明了未來的藍圖,稱為隆中對,隆中對怎麼說呢?為什麼最後隆中對的內容只實現了一部分呢?真的是關羽破壞了隆中對的實現嗎?
隆中對有個致命錯誤,使劉備不能統一天下
《隆中對》太有名了,不論在歷史上還是《三國演義》中,它都是一部重頭戲。創業屢遭失敗的劉備,拜訪茅廬里待價而沽的諸葛亮,諸葛亮為他分析天下形勢和未來的戰略規劃,聽得劉備陶醉不已。把諸葛亮請出了茅廬...
《隆中對》有個致命錯誤,使劉備不能統一中原,毛主席如何評價他
諸葛亮之才智,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上,是非常有名的。其輔佐劉備,從四處流走的困境,到割據一方,同曹劉三足鼎立,著實不易。而這一切,誠如劉備當年三顧茅廬時,諸葛亮在《隆中對》的一番規劃。可見當時候的...
諸葛亮為什麼不執行《隆中對》的戰略,等到「天下有變」時再進行北伐?
隆中對中曾言:「待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兵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以出秦川」。之後劉備的戰略也基本按照隆中對執行,還比較順利,拿下了荊州、益州、漢中,甚至超過了江東孫權集團。魏蜀吳短暫...
諸葛亮隆中對只因未記一人 導致無法中興漢室徒勞而終
諸葛亮早在當年劉備三顧茅廬時就提出了心繫天下的《隆中對》,然而,最終還是在第六次北伐出師未捷的情況下抱憾而逝了,他之所以如此,一來是因為彼時的政治軍事形勢已和隆中對誕生時大不相同,二來是因為《隆...
蜀失關羽,魏失夏侯淵,吳失周瑜,誰的損失最大?
三國亂世里,豪強梟雄們要是有想逐鹿中原的想法,要的第一件事情,都是招賢納士。畢竟很少有人能像劉邦、朱元璋一樣,還是布衣平民的時候,身邊就有一幫相當能幹的人。蜀國失掉關羽,也失去了荊州。我們知道諸...
隆中對有個致命錯誤,使劉備不能統一天下,千年來唯有毛主席看透
《隆中對》太有名了,不論在歷史上還是《三國演義》中,它都是一部重頭戲。創業屢遭失敗的劉備,拜訪茅廬里待價而沽的諸葛亮,諸葛亮為他分析天下形勢和未來的戰略規劃,聽得劉備陶醉不已。把諸葛亮請出了茅廬...
三國四大軍師究竟誰最厲害?
在中國歷史上,兩軍作戰,作為智囊團決策者軍師的作用非常重要。諸葛亮的「隆中對」是天才的預見。在劉備集團東奔西走,力量弱小,不成氣候的情況下,軍師諸葛亮能夠恰如其分地分析敵、我、友的實力對比,預見...
諸葛亮《隆中對》的睿智和天真,天下三分可成,為何伐魏難於登天
真假三國縱橫談:《隆中對》的睿智和天真東漢末年群雄紛爭,只有真正的英雄才能抓住機遇壯大自己,而那些草包即便遇到機會也會任由其溜走。曹操擊劉備,袁紹不能乘其後,曹操征烏桓,劉表亦不能乘其後。不過劉...
揭秘關公大意失荊州背後的天大陰謀
導讀:建安二十四年,劉備西取益州,讓關羽做了前將軍,負責荊州一切事物。劉備在益州一路攻城拔寨、高歌猛進、節節勝利,關羽在荊州也是大敗曹仁、生擒于禁,威震華夏。突然,關羽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兵敗...
三國謀士排第一:諸葛孔明的傳奇一生
三國亂世前後近百年,湧現了許傳奇英雄人物。其謀臣策士,流風餘韻,名傳千古。諸葛孔明是其中首屈一指的代表人物,遠超同輩。史上說他是「英霸之器」,英雄當中稱霸的,遍觀古今也不作第二人想,
袁南生:魯肅比諸葛亮高明在哪裡?
[摘要]外交要服從和服務於國家利益;外交目標必須以國力為基礎,不能透支國力;該妥協時妥協是理性外交、成功外交的題中應有之義;對盟友不能一味遷就,該堅持的要堅持,該鬥爭的要鬥爭。外交要服從和服務於...
魏晉:陳壽《隆中對》
公元207年冬至208年春,當時駐軍新野的劉備在徐庶建議下,三次到襄陽隆中拜訪諸葛亮,但直到第三次方得見。諸葛亮為劉備分析了天下形勢提出先取荊州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勢繼而圖取中原的戰略構想。亮...
諸葛亮在《隆中對》中都說了什麼,為什麼可以打動劉備?
東漢末年,諸葛亮隱居隆中,公元207年冬至208年春,劉備三次往返,詢以治世大計,諸葛亮分析天下形式,提出占據荊州 ,益 州,安撫西南各族,聯合孫權 ,整頓內政,俟機從荊益兩路北伐曹操的策略,以...
隆中對就是一個騙局,其中說到的機會卻讓司馬懿的後人得到
所謂的《隆中對》就是劉備拜訪諸葛亮時兩人的一段對話,確切的說是諸葛亮的獨白。諸葛亮為劉備分析了當下的形勢,並為劉備描繪了一幅雄偉的藍圖。諸葛亮侃侃而談:「自董卓已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
讀書筆記:隆中對是諸葛亮的失誤?其實是替人背黑鍋
最近在看《三國志》,發現了一些很有意思的地方。先從傳統上《三國演義》最核心的角色諸葛亮說起。說起諸葛亮,就不能不說隆中對,這是諸葛亮為劉備集團定下的宏偉藍圖。但是最終沒有實現。有人說是諸葛亮背鍋...
關羽不失荊州,劉備能夠在「隆中對」戰略下一統三國嗎?
熟讀漢末三國歷史,劉備從涿郡起兵以來,一直就顛沛流離,沒有固定地盤,直到依附劉表之後,在新野三顧茅廬之後,請出諸葛亮,從而得到了諸葛亮的「隆中對」戰略,東連孫吳,北拒曹操,赤壁之戰,占據荊州五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