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皇叔與扶得起的劉阿斗:誰是有道明君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猛然看到這個題目,讀者也許會產生懷疑。
因為眾所周知:諸葛亮輔佐劉皇叔(劉備)在成都登上了帝位,成為蜀漢的開國之君,這應該說是扶起了的。
劉阿斗(劉禪)是由他父親向諸葛亮託孤,由諸葛亮長期輔佐,最後還是不免當了亡國之君,這應該說是扶不起的。
這篇文章的題目是不是說起顛倒了,不是。
要讓這父子二人一比高低,劉阿斗顯然居於不利的地位。
因為:
一、老子的確是開國之君,兒子的確是亡國之君。
二、老子英名在外,曹操在「煮酒論英雄」的時候,就說過:「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這樣的話(也無論是真心還是假意)。
兒子則以無用出了名。
「扶不起的劉阿斗」這種比喻在民間已經用了一千多年,大家如果入為主,劉阿斗就永遠翻不了身。
這種評價是不公平的。
我們談古論今,不宜輕信人言,更不宜人云亦云;最好是先了解一下基本事實,經過認真思考,然後才作出自己的判斷來。
請回顧一下蜀漢建國的經過
網絡配圖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群雄並起,逐鹿中原。
在沒有遇到諸葛亮之前,劉備在群雄中的位次是談不上的。
征戰多年,他連地盤都沒有撈到一塊。
沒有地盤來養兵,發展實力,又如何能爭天下。
只不過依靠自己是皇帝的本家,被漢獻帝稱過一聲「皇叔」這麼一點兒政治資本到處活動,東奔西走,依人籬下。
在與諸葛亮見面之時,他依靠的是劉氏宗親、他的堂兄、荊州牧劉表。
過去為什麼老受挫折,一事無成,劉備心中有數,用他自己的話來說,那是因為自己「智術淺短」(既沒有見識,又沒有能力)。
在與諸葛亮結識,得到點撥之後,他豁然開朗,信心大增。
才說出了「吾得孔明,如魚得水」這樣的話。
《隆中對》里的一席話,說明諸葛亮還未出山,已經描繪出一幅蜀漢建國的靚麗藍圖,而且提出具體的戰略大計:
「將軍既帝室之胄(皇帝的本家),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若渴(渴望招攬人才)。
若跨有荊益(荊州與益州,即兩湖和四川),保其岩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與邊境上的少數民族和平相處),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以出秦川(兩路北伐),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老百姓一定會歡迎您)?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經過十多年的努力,局勢的發展果如諸葛亮之所料,這幅建國藍圖已經一步步的變為現實。
公元119年,突然發生了蜀吳失和,孫權乘荊州失守將關羽全力北伐魏國之時,派兵偷襲,擒殺關羽的不幸事件。
這就是說,諸葛亮原計劃中待「天下有變」即從荊州、益州兩路北伐的設想已經落空,要想最後實現建國大計興復漢室已經困難重重。
在這種嚴峻時刻,蜀漢君臣應該顧全大局,忍辱負重,低調處理與吳國軍事衝突事件,力爭共同對敵——魏國。
可是後來劉備的態度曖昧,在220年曹操死後曹丕篡漢自立也就是「天下有變」之時,不但不乘機興師問罪,反而向曹丕遣使通好,並且積極策劃對吳用兵。
221年,劉備在成都即帝位之後,就以替關羽復仇的名義下令全軍掛孝伐吳。
這一舉動,引起了很多有識之士的不滿。
當曹丕篡漢之時,劉備本來應該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與孫權暫棄前嫌,聯吳伐魏,興師問曹丕篡漢之罪。
如果能夠做到這一點,則以蜀漢全軍,如上吳軍與魏國內部忠於漢室的反曹勢力,三方面聯合起來,足以一舉推倒剛剛篡位立足未穩的曹丕。
在取得勝利之後,劉備再繼承漢統,名正言順地登上帝位,必然得到天下軍民一致擁護,那是多麼光彩!當時劉備不此之圖,偏偏急於為關羽復仇,不伐魏而伐吳,蜀吳兩軍死命相搏,卻讓曹丕漁人得利,能夠騰出手來從容不迫地去收拾國內的反曹力量。
等到蜀吳兩軍仗打完了,曹丕在國內的統治地位也穩固了。
劉備的伐吳之舉,真是做了一件為親者所痛仇者所快的大蠢事。
劉備一意孤行破壞建國大計
劉備的伐吳,諸葛亮當然是反對的。
根據當年的隆中決策,他們只能是聯吳伐魏,才能實現建國大計,興復漢室。
先伐魏還是先伐吳,這一步絕對不能走錯,一著錯會帶來滿盤輸。
但是諸葛亮已經勸不了,擋不住。
像劉備這一類草莾英雄有一種通病,就是在倒霉的時候,頭腦還比較清醒,肯聽人勸,審時度勢,量力而行,因此能夠不斷地取得勝利;但在得意之時,頭腦發熱,自以為是,不聽人勸,一意孤行,直到把自己手裡的一點賭本完全輸光而後已。
當伐吳大軍出發之時,諸葛亮心情無比沉痛,他知道此箭既發,蜀漢的建國大計將成泡影,全軍將士十多年來不斷犧牲奮鬥所聚集起來的一點有生力量也將付之東流。
他雖阻擋不了大軍的出發,卻能以拒不參加的具體行動表示自己無言的抗議,同時作好一些收拾殘局的必要準備。
蜀漢許多有見識的將領例如趙雲也和諸葛亮的態度一樣,想出許多託詞拒絕參加這次出征。
劉備一意孤行的結果,是使自己處於空前孤立的不利地位。
這次伐吳的結果,不卜可知。
劉備先打了幾個小勝仗,驕橫不可一世,就把幾十萬大軍依山紮寨,連營七百里,前軍已到湖北宜都,後隊還在三峽中的巫峽,想以這樣大的聲勢嚇退對方。
吳軍統帥是個名叫陸遜的青年儒將,很有修養,沉著應戰。
他先避開劉備的軍鋒,採用游擊戰術,拖得劉備師老兵疲;然後集中兵力,大舉反攻,火燒連營七百里,打得劉備全軍覆沒。
身經百戰的老將劉備竟然慘敗於儒雅風流的小將陸遜之手,劉備羞憤難當,在逃回山峽的白帝城之時,一病不起,結果是上演了一場「白帝城託孤」的悲劇。
從素質上來說劉備是扶不起的角色
劉備與諸葛亮並不是一輩人。
他們在隆中對話之時,劉備48歲,諸葛亮才27歲。
當時劉備是「帝室之胄」「中山靖王之後」,且被漢獻帝稱為「皇叔」,已經取得「州牧」一級的頭銜。
可是奔走多年,仍然一事無成,這就足以說明他的確「智術短淺」。
如果不遇到諸葛亮,他這一生就可能碌碌無為。
207年他認識了諸葛亮,第二年就取得了赤壁之戰的大勝利。
從此一帆風順,經過14年的努力,蜀漢終於開國,也就是說,只有在諸葛亮的導演之下,劉備才能當上開國之君這個角色。
可是他在登上帝位之後,卻不願意再聽導演的話,而擅自行動於是乎戲就演砸了。
從公元207年到221年,諸葛亮一直在扶他,把他扶成蜀漢偏安一隅的小皇帝;還要繼續扶他,希望他自己也再加一把勁,最後能夠扶成一位一統天下興復漢室的大皇帝。
可惜他不是這塊材料,當了小皇帝之後就不聽導演的了,一意孤行,自己去折騰了。
折騰的結果,不僅把建國大計破壞了,而且把自己的老命也賠進去了。
不怪諸葛亮不扶,只怪他自己先倒下去了,扶不起了。
生性謹慎的諸葛亮為何會重用魏國降將姜維?注意畫重點,有5大原因
最近這個電視劇《虎嘯龍吟》比較火,相信不少人都被裡面精彩的故事給迷住了,這又掀起了一波三國熱。劇中的姜維原本是曹魏的將軍,後來諸葛亮北伐中才投降了蜀漢,按照諸葛亮生性謹慎的性格特點,為何會重用一...
劉備之子阿斗,真的扶不起嗎?
劉禪:(207-271)即蜀漢後主,字公嗣,小名阿斗。 我想劉禪這個人大家都知道,而且都覺得他是個昏庸無能之輩,不管是《三國演義》還是《三國志》上都把他寫成了一個昏庸的亡國之君。後來還有一句話叫...
劉禪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嗎?其實他才是三國中最具智慧的人!
小的時候看三國演義,看到蜀漢後期,鄧艾率軍突襲到成都城下,劉禪不戰而降。自己十分不理解:老子英雄兒好漢,劉備一代雄主,怎麼就生出這麼個軟柿子?等到後來玩《真三國無雙》,劉禪被刻畫成玉面青冠、眉目...
蜀漢是怎麼滅亡的?為何它成為三國最先滅亡的政權?
晚年孫權統治的吳國,情況是很糟糕的,可謂法紀不立,言路不通,君臣猜忌,骨肉相殘,與諸葛亮領導下蜀國的政治清明剛好相反。然而,治理得最好的最先滅亡,治理得最差的國祚最長,這又是為什麼呢?原因之一,...
三國之蜀漢 備終不為人下 其謀未可測
劉備(161年----223年6月10日),221年----223年在位3年,字玄德,東漢末年幽州涿郡涿縣(今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人,販草鞋、草蓆為生。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諡號昭烈皇帝,史家又...
諸葛亮做了16年軍師,到底幫劉備做了什麼,劉備要託孤、讓位
蜀漢皇帝劉備夷陵慘敗,逃到白帝城,病重,命丞相諸葛亮輔佐太子,安排託孤事宜。劉備對諸葛亮說:「你的才能是曹丕的十倍,一定能安定國家,成就大業。我的兒子值得輔佐,你就輔佐他,如果他無才,你就取代他...
為什麼諸葛亮要勸劉備登基稱帝?
在三國歷史上,劉備的一生可謂白手起家和屌絲逆襲的典範。劉備雖然自詡為西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但是在劉備出生後,不僅家道中落,而且只能依靠編席販履來謀生。相對於曹操、孫權等諸侯,劉備在出生上無疑...
劉備若用此三計之一,便可興復漢室一統三國
劉備不是小人,在窮困時,沒有亂來,不擇手段。而是固窮。這樣看來,劉備仁義性格的體現,更多是出現在他輾轉流浪之時,因此,我暗暗僥倖,劉備的失敗,才使桃園三結義流傳千古,才使君臣一體流芳百世,這是劉...
真實的劉備,比阿斗更扶不起!
人們常用扶不起的阿斗來形容一個人的昏庸無能,阿斗指的指的是劉備之子劉禪,但根據真實歷史記載,劉備比其子阿斗更扶不起來。建安十二年(207),劉備在荊州求訪名士,水鏡先生司馬徽向劉備推薦諸葛亮的時...
樂不思蜀的蜀後主劉阿斗,如果他能夠勵精圖治就會興復漢室?
劉禪(shàn,207年-271年),即蜀漢孝懷皇帝(223年—263年在位),又稱後主,字公嗣,小名阿斗,出生於荊州,三國時期蜀漢第二位皇帝(在位四十一年),蜀漢昭烈帝劉備之子,母親是昭烈皇后甘氏。
諸葛亮一生最大的遺憾——《隆中對》沒有實現完
武廟十哲蜀漢丞相諸葛亮一直是古代歷史上智慧和忠誠的化身,其27歲的時候一直隱居鄉野,但是卻兩耳只聞窗外事,一心還讀者聖賢書。對天下大勢諸侯秉性可謂是瞭若指掌。
看一代偉人怎麼評價諸葛亮的《隆中對》?
看一代偉人怎麼評價諸葛亮的《隆中對》?文丨姜衛華公元207年,徐庶向劉備推薦了他的好朋友諸葛亮。諸葛亮何許人也?自稱「臥龍」,常以春秋戰國時的管仲、樂毅自比。劉備作為求賢若渴的老闆,三顧茅廬聘請...
隆中對明明不能實現,為何劉備還相信?其實諸葛亮早看穿劉備
三國中最經典的一段就是劉備三顧茅廬去請臥龍諸葛亮出山,而諸葛亮也在茅舍內對劉備闡明了未來的藍圖,稱為隆中對,隆中對怎麼說呢?為什麼最後隆中對的內容只實現了一部分呢?真的是關羽破壞了隆中對的實現嗎?
劉備兩大錯誤,導致蜀漢陷入困局!
劉備在奪取益州、漢中後,文有諸葛亮、法正、馬良等,武有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魏延、霍峻、張嶷等,擁軍近二十萬,並且橫跨荊益,形勢一片大好,非常有機會問鼎中原、一統天下。
隆中對那麼牛,諸葛亮卻依然無法助劉備復興漢室
眾所周知,劉備三顧茅廬,請得諸葛亮出山,助其興復漢室,諸葛亮給劉備的策略就是大名鼎鼎的《隆中對》。《隆中對》的內容大致是這樣的:不要再跟曹操和孫權死磕。要先取荊州也就是今天的湖南湖北這一帶為根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