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的「耕地」在河南還是在湖北?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躬耕地襄陽說」的十一大學術笑話

一,「南陽,郡名,在現在的湖北襄樊一帶」。

這就讓人摸不著頭腦了!堂堂南陽郡,秦設,北至伏牛山,南達漢水北岸,而襄陽縣屬漢水南岸的南郡。

南陽郡位於襄樊一帶,就如同胡謅中國位於越南一帶、美國位於墨西哥一帶一樣,笑話!

二,「襄陽說」認為,習鑿齒說的「亮家於南陽之鄧縣,在襄陽城西二十里,號曰隆中」,這是諸葛亮「躬耕於襄陽」最有力的證據。

的確,這似乎能證明「亮家於南陽之鄧縣」,但如果習鑿齒的話是鐵板釘釘的證據,那他說的「自漢以南為南郡,自漢以北為南陽郡」是不是證據?另外,習老先生從來沒有說過這個「亮家」有「草廬」,從來沒有說過諸葛亮在隆中「躬耕」,從來沒有說過「南陽之鄧縣隆中」是「南陽」!選擇性失明是史學研究大忌,只看風月寶鑑的正面而不看反面,最終只能是自扇耳光的笑話!

三,「襄陽說」認為:「史書記載諸葛亮躬耕於襄陽隆中是始終一致的。

」「凡是學歷史的都認為諸葛亮躬耕地在襄陽隆中」。

這是不是欺負我們沒有看過史書啊?諸葛亮說過「襄陽」和「隆中」嗎?《三國志》記載了「襄陽」和「隆中」嗎?都沒有!都沒有的事情有哪門子一致?諸葛亮只說過「躬耕於南陽」!請問,劉禹錫「南陽諸葛廬」的記載,大明皇帝的《欽定南陽臥龍崗祭拜諸葛亮祀典、祭文、祭品》的御碑與「襄陽隆中」始終一致嗎?好好翻翻歷代史書,有哪一本書說過諸葛亮「躬耕於襄陽隆中」?有哪一句話把隆中稱為「南陽」?這個「始終一致」是從哪裡來的?「凡是學過歷史的都認為」的論斷是哪來的底氣?「南陽說」的學者就沒有學過歷史嗎?史念海、劉慶祝、王子今、王震中等等史學家就沒有學過歷史嗎?笑話!

四,「南陽武侯祠紀念性的建築,國務院文件對南陽用武侯祠的表述證明「諸葛亮躬耕地在襄陽隆中,而決不可能在今南陽」。

這觀點腦洞太大了吧?翻翻這份國務院文件,對成都、漢中等地諸葛亮遺蹟的表述都是「武侯祠」,都是「紀念性的建築」,那麼,這種「科學的表述」能得出諸葛亮「決不可能」在成都和漢中的「結論」嗎?真是「笑話」!部分「襄陽說」的學者能從「武侯祠」這三個字中得出「躬耕地決不可能在今南陽」的「臆想天分」,真是讓人嘆為觀止。

五,岳飛南陽武侯祠題寫《前後出師表》。

襄陽的做法是:一,派人到南陽以加強兩地學術交流為藉口拓片;二,在隆中複製刻碑,但後邊岳飛的「紹興戊午秋八月望前,過南陽,謁武侯祠,遇雨,遂宿於祠內」題跋刪去不刻,矇混遊客;三,在炮製「南陽位於襄樊一帶」的那一版教科書上以岳飛手書配「古隆中」牌坊照片,給不明真相的學生製造岳飛在隆中手書《前後出師表》的假象;四,陰謀敗露之後大肆攻擊岳飛手書是假的。

在這個問題上襄陽從頭至尾都是在開玩笑,如果岳飛手書是真的,這樣移花接木太卑鄙了吧?如果是假的,費這麼大勁複製過去騙遊客、在教科書上騙學生是什麼居心?這恐怕已經不是「笑話」了吧!

六,《資治通鑑》記載的「『初,琅邪諸葛亮寓居襄陽隆中』充分證明諸葛亮『躬耕於南陽』是在隆中」。

這是典型的睜眼說瞎話,這就如同說「我兜里有個梨充分證明你兜里的蘋果是我的」一樣。

司馬光已經講得很清楚了,隆中屬於襄陽而不屬於南陽,諸葛亮在襄陽是「寓居」而不是「躬耕」!打自己臉的記載居然也能成為撒謊的「證據」?笑話!

七,「現在的南陽東漢時不叫南陽,叫宛城,直到唐代以後才改名南陽縣。

」呵呵,看到這些我就笑了,說的好像東漢末年隆中叫「南陽」似的!「襄陽說」者有個極其奇怪的現象:一說到臥龍崗,他們就說那是宛,不是南陽;可一說到隆中,就說那不是襄陽,是南陽。

宛自古就是南陽的首府,也是南陽的簡稱,宛曾是南陽的郡治、府治的所在地。

臥龍崗就在宛城西邊7里,可是不能算是南陽;隆中隔漢水離南陽260里,卻能算是南陽。

隆中離襄陽20里也不能算是襄陽?請問:諸葛亮《後出師表》說的「困於南陽」是哪裡?《襄陽耆舊記》卷第三《山川》載:「樂宅戍,南陽城南九十里」是哪裡?《後漢書》記載的光武帝「俱攻破南陽……四年六月,漢兵起南陽,至昆陽。

」是哪裡?都是隆中嗎?有哪本書把「隆中」說成是「南陽」了?難道「襄陽說」的思維襄州區不是「襄陽」,老河口西北的丁店村才是襄陽嗎?傻瓜才會這麼說吧?這種「襄陽說」的道理能說得通嗎?合乎邏輯嗎?宛就不是南陽嗎?隆中就是南陽嗎?南陽就是指隆中嗎?奇了怪啦!荒唐可笑!

八,襄陽「諸葛亮文化節」時,海峽之聲網以《人人都愛諸葛亮——兩岸媒體聯合採訪古隆中側記》報導稱,「襄陽社科聯負責人說,諸葛亮說的『南陽』不是現在這個南陽。

在諸葛亮生活的年代,襄陽歸南陽管」。

呵呵,襄陽什麼時候歸南陽管轄過?這種「常識性的錯誤」在襄陽一些「應景採訪」和「學術論文」中比比皆是,以致我們不能不感嘆當今學術研究之浮躁與無奈。

細觀之,但凡涉及南陽襄陽的歷史地理知識時,「襄陽說」就特別彆扭。

諸葛亮上《出師表》時,曹操已經設立襄陽郡二十年了,但「躬耕於南陽」絕不是諸葛亮上表時的南陽,因為諸葛亮不承認曹操的行政區劃(哪來的記載?難道諸葛亮任命關羽為襄陽太守是縣令?)。

唐代劉禹錫的「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的南陽也不是南陽,是襄陽隆中(真攪勁,以後歷朝歷代的南陽都沒法說了)。

而解釋習鑿齒的「襄陽有孔明故宅」和司馬光的「琅琊諸葛亮寓居襄陽隆中」時,這又不是「襄陽」了,那一定是「南陽」,因為《資治通鑑》用的是宋代的行政區劃。

笑話,隨便翻翻《資治通鑑》就知道,全書用的都是歷史事件當時的行政區劃,這是一個基本常識。

請問,書中多次提到的「荊州」,北宋時期有嗎?笑話啊!

九,如果我們按現今「襄陽說」的觀點,硬要將「躬耕南陽」意指隆中,那就會出現一個很奇怪的現象,當東晉以後所有的史料都將襄陽西的這塊地方稱為隆中的時候,滿世界只有諸葛亮一個人非要將那個地方稱為「南陽」。

所以,這裡邊一定有人腦子出了毛病,要麼是諸葛亮,要麼是習鑿齒、盛弘之等人,要麼是現今的「襄陽說」專家。

依我之見,諸葛亮不會有錯,「南陽」就是南陽,無論怎麼理解,「南陽」也不可能「意指」隆中;習鑿齒等人也不會有錯,「隆中」就是隆中,他在襄陽城西,無論屬不屬於南陽郡它都叫「隆中」,從來沒有人將這個「隆中」稱為「南陽」;那麼,最有可能腦子出「毛病」的就是後者,為了區區一地利益,一葉障目,不見森林,肆意曲解歷史,非要將「躬耕南陽」注釋成隆中,非要說「諸葛亮以郡名稱籍貫,意指鄧縣隆中」,非要強調「只寫郡名,不寫縣名的習慣,在《三國志》中是一種普遍現象」,以至於鬧出這麼多不能自圓其說的「笑話」。

十,襄陽出版的《諸葛亮躬耕何處》的學術著作中收錄有某某學者的《古隆中在湖北襄陽》一篇文章,文中寫道:「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史證——《三國志》卷三十五《諸葛亮傳》裴注引《蜀記》:「……天子命我,於沔之陽……文中『沔之陽』三個字,就是重要線索。

『沔』即漢水,『陽』指南面。

襄陽隆中,正位於漢水南面。

」還有「襄陽論語」中有關「躬耕南陽」論證的帖子也說,「沔之陽,顧名思意就是河的南邊。

五行風水都講北為陰,南為陽,故說南陽南陽也。

太極陰陽五行八卦是中華魂寶,其中五行為金木水火土。

五行的方位是,北水南火、東木西金,中間為土也。

沔之陽,就是指漢江以南,某些人為了搶奪諸葛亮的一畝三分地,竟然顛倒陰陽,此乃天下之大笑活。

河南的洛陽城池在黃河以南,故名洛陽。

湖北襄陽城池在漢江以南,故名襄陽。

」哈哈,這真是天下奇談了,連「山南水北為陽」、「沔之南、洛陽、襄陽」名稱來歷都不知道就信口開河、大放厥詞,還能用「笑話」來形容他們嗎?不知道無所謂,信口雌黃就太丟襄陽的人了。

真不明白襄陽怎麼好意思把這樣的文章收進「襄陽說」隆重推出的學術著作中,還肉麻地吹捧為「堪稱無懈可擊」、「確鑿而精當的史料」,認為「某某先生的考證可謂結束了一樁懸案」。

這不是故意在找「襄陽說」難堪嗎?這樣「八卦」的考證能「結束了一樁懸案」嗎?笑話啊笑話!

十一,豈止是把「躬耕於南陽」更改為「躬耕於襄陽」,在躬耕地問題上,襄陽幾乎所有的觀點都跟諸葛亮唱反調。

我們先看看諸葛亮自己怎麼說的:「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

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而襄陽怎麼說的呢?1,南陽不是南陽,是諸葛亮自己都不知道的所謂「隆中」;2,諸葛亮說他「苟全性命於亂世」,襄陽偏偏說南陽宛城當時是亂世,諸葛亮絕不可能去那樣一個地方,而襄陽則是一片綠洲,諸葛亮是生活十分愜意的高富帥,每夜高談闊論;3,諸葛亮說他躬耕時「不求聞達於諸侯」,襄陽偏偏說諸葛亮躬耕時連郡守都不屑一顧;4,諸葛亮說他躬耕時地位「卑鄙」,襄陽偏偏說他躬耕時廣泛結交高門世族,娶了沔南名仕的女兒黃月英(也不知哪本書記載有黃月英三個字,八成又是瞎編);5,諸葛亮說他躬耕時住的是草廬,襄陽偏偏說諸葛亮躬耕時住的大瓦房,「屋基極高」「雕薄蔚彩」「有避暑台」「有井,廣五尺」。

你看看,爭諸葛亮躬耕地不以諸葛亮說的為標準,而是自立一套,連諸葛亮都得聽襄陽的,天下有這麼不講理的學術爭論嗎?所以,史料是否一致應該以「躬耕南陽」為基準,而不能是其他人為臆想的「基準」。

《三國志》關於諸葛亮的躬耕地的記載在其親口所言的《出師表》中已經清楚表明:「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先帝「三顧臣於草廬之中」。

另外,陳壽在《三國志》中又寫道:「躬耕於隴畝」、「躬耕於野。

」「草廬」、「隴畝」、「野」都是泛指,沒有明確的地點,所以,我們關於「諸葛亮躬耕地問題」的一切研究都應該以諸葛亮親口所言的「躬耕於南陽」以及相關的「草廬」、「隴畝」、「野」為基準,而不應該先入為主、自作主張地人為確定另外一個「歷代史籍文獻記載諸葛亮躬耕隱居之地在襄陽隆中是始終一致的」所謂「標準。

「襄陽」和「隆中」不是標準,因為在諸葛亮的《出師表》和陳壽的《三國志》中,只有「南陽」、「草廬」,沒有提及任何一句「隆中」的字眼,因為「隆中」這個地名在西晉以前的史書記載中根本就不存在,這個地方西晉以前存在的地名只有阿頭山和漢皋山(萬山),但遺憾的是,這兩座山都屬於襄陽界內,與南陽無關。

另外,《三國志》有關諸葛亮躬耕地問題的史料中也沒有任何涉及「襄陽」的字眼,歷史所的「結論」怎麼就能武斷地以「襄陽」、「隆中」為標準而信口說「始終一致」呢?以個別人的臆想去取代諸葛亮親口所言而再去爭躬耕地不是一個天大的笑話嗎?

當然是在河南南陽

由於一篇《出師表》和一個隆中對,河南和湖北爭起了諸葛亮的「犁地」在哪裡。

南陽——諸葛亮的故鄉是一座文明古城。

這兒,空氣新鮮、桃紅柳綠,一山一水都分外美麗。

藍天、白雲、綠草、溪水……都流淌著綠色的氣味。

湖北襄樊以為:諸葛亮十三四歲時來到襄樊,17歲躬耕於隆中。

而河南南陽以為《出師表》就是第一手材料,是無可厚非的,因此,它是諸葛亮躬耕於南陽最可信的依據。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諸葛亮在上疏中對自己躬犁地已作了清晰的記敘,好像現已不是什麼問題。

此說以為諸葛亮躬犁地在宛縣,即今南陽市,還有人以為諸葛亮的躬犁地就在今南陽市臥龍崗。

持此觀念的學者往往是在駁斥「襄陽隆中說」的一起證明南陽為諸葛亮躬犁地的。

孟明漢以為:「諸葛亮躬犁地在南陽宛縣才是契合前史實踐的定論。

」水仲賢以為東漢至三國時期,習慣用「南陽」代宛,「在東漢、三國時期用南陽郡名代指宛縣,是那時的習慣用語,諸葛亮只要隱居在宛縣,才能夠省略作『躬耕於南陽』而不帶縣名」。

還有學者在必定南陽臥龍崗為諸葛亮躬犁地的一起,也在必定程度上必定諸葛亮在襄陽的活動。

張誠提出:「南陽臥龍崗是諸葛亮的躬犁地,襄陽隆中則是諸葛亮長時間遊學的寓居處。

兩地都是諸葛亮的重要紀念地。

臥龍崗是南陽的精力高地,而諸葛草廬則是這座高地的魂靈。

千百年來,草廬以其極為一般質樸的表面,芳香四溢的陋室馨香,悄然無聲留存於長遠滄桑的前史長河之中,讓人高山仰止,萬古敬仰。

 前史讓諸葛亮挑選了南陽,也挑選了臥龍崗。

公元197年,一個名叫諸葛亮的青年,帶著弟弟諸葛均來到南陽,魂不守舍舉目無親,家庭的俄然變故和磨難閱歷,讓諸葛亮的性情變得沉穩剛強,博學多才的他從前人的蹤影中,好像找到自己的生計方法,據《後漢書·周燮傳》記載:「有祖先草廬結於岡畔,下有陂田,常肆勤以自給。

666d00045e897d7bbaea.jpg (58.34 KB, 下載次數: 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6 秒前 上傳

」當年的臥龍崗南頻白河,直通漢江,北障紫峰,遙連嵩岳。

東西兩邊有梅溪河、十二里河縈迴南流。

崗上森林茂盛,綠蔭蔽日,崗麓河畔是一片沃野平原。

或許諸葛亮是想仿效古人,過著自給自足錦衣玉食的日子,所以,就在臥龍崗畔綠樹映襯之中,建立草廬,舍下便是陂田,晴耕雨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娛自樂,能夠幻想那是多麼曼妙的田園詩畫?又是多麼愜意的田園日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臣本布衣,躬耕南陽!

在公元2000年以前,海內外華人以諸葛亮躬耕於河南南陽的臥龍崗,是一個不容爭辯的歷史事實。這也是魏國降將黃權沒有去湖北或山東去祭祀諸葛亮,而跑到南陽臥龍崗建諸葛庵祭祀的原因。為什麼後來會有個「襄...

諸葛亮躬耕地,誰是李逵誰是李鬼?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這句諸葛亮當年自己說的話,卻硬被一些人作了篡改,說什麼「諸葛亮躬耕於隆中」,「諸葛亮躬耕於襄陽」。且不說這些人有何德何能,就是你有天大的本事,也不能擁有諸葛亮的解釋權吧...

襄陽歷史叢考:諸葛亮躬耕南陽再釋

諸葛亮在出師表中明確講過:「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正因為這樣,有關諸葛亮躬耕之地這一問題就被提出來了。到底是在河南的南陽臥龍崗,還是在湖北的襄陽隆中,往往在群眾中還產生爭論,因此,還得談點初淺...

諸葛亮躬耕於南陽 我們一起來印證!

關於諸葛亮躬耕地之爭,最近又熱鬧起來,我們且不爭論,看客們耐心往下看......人民網:歷史解碼:十年磨一劍——諸葛亮隱居南陽之謎2002年12月,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制義務教育三年制初級...

三國之迷:解析諸葛亮躬耕於南陽

「襄陽說」、「南陽說」由來已久,但我認為表述不嚴謹,因為南陽這二字的涵義太廣。由於 「襄陽說」指的是現襄陽的隆中、「南陽說」指的是現南陽的臥龍崗,為了避免誤會,以下我用「宛城說」代表支持現南陽市...

「諸葛亮躬耕於襄陽?」鬧笑話了吧!

8月21日早上,「雍親王」還在睡夢中,就接到南陽新媒體聯盟的電話,說發生了一件不得了的事情。原來是認證為「中共襄陽市委宣傳部」的微信帳號「漢水襄陽」發布的一篇歪曲南陽武侯祠和諸葛亮文化節的文章。

訪南陽臥龍崗有感——周同賓

作者簡介:周同賓,當代著名散文家,獲得首屆「魯迅文學獎」散文獎等,現任河南省散文學會副會長,有百餘篇作品被譯介海外。1959年秋期,我來南陽求學。學校在臥龍崗。步出經武門,沿梅溪河西南行,舉頭就...

劉備三顧茅廬的茅廬,究竟在何方?

歷史小常識三顧茅廬又名三顧草廬,典出《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東漢末年,漢朝宗親左將軍劉備三顧茅廬拜訪諸葛亮,他們的談話內容即《隆中對》(三分天下的戰略決策)。公元207年冬至公元208年春,當...

十年磨一劍:諸葛亮隱居南陽之謎

「諸葛大名垂宇宙」, 翻開中國歷史,南陽人所謂的「智聖」——諸葛亮占據著輝煌一頁,在民間,他是智慧的化身、是忠誠的典範,他的名字家喻戶曉、婦孺皆知。千百年來,流傳下來他很多的故事,最為人津津樂道...

南陽人,你真的讀懂了諸葛亮?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南陽是我的故鄉,作為家門口的臥龍崗武侯祠,我去過多次,可每次都是走馬觀花。只知道,劉備三顧茅廬就在這裡,有了這三顧,也就有了三分天下,和接下來的轟轟烈烈的三國紛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