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荊州並非為關羽大意造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關羽是三國蜀漢政權的名將,因其勇猛善戰、忠義無雙,後世尊為「武聖」。

說其為一代名將,很多人不以為然,認為關羽大意失荊州,難當名將之名。

「大意失荊州」是三國演義中的一個故事,認為關羽因為自身傲慢大意,而失去了荊州,給劉備集團造成了嚴重的損失,可事實真的如此嗎?答案是否定的,關羽並非大意而失荊州。

看我給你慢慢道來:

其一,劉備集團戰略重心轉向益州,關羽據守荊州壓力空前增大。

據史料記載赤壁之戰後,劉備占據荊州江南四郡,又從東吳那裡借來了南郡,這時期劉備率領諸葛亮、關羽、張飛、趙雲等一起據守荊州五郡,在曹魏虎視眈眈,孫吳蠢蠢欲動下,可以說只是勉強鎮守得住。

到建安十六年,劉備在劉璋邀請下,親自率領數萬軍隊入西川,和劉璋翻臉後又調諸葛亮張飛趙雲率軍入川,只留下關羽一人守荊州,到劉備集團完全占領益州後,戰略重心發生根本轉變,由以荊州為主要根據地,變成了由益州變為主要根據地。

荊州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且地處平原地帶,難以據守,劉備集團在得益州後,放棄荊州改益州為主要根據地的做法並不錯,在主力部隊轉移的情況,據守荊州五郡的壓力空前增大,而這些壓力都壓在關羽一個人肩上。

其二,在曹魏、孫吳傾國之兵壓境,關羽據守荊州的實力過於弱小。

此時關羽手下再無能獨當一面的大將,兵力也只剩下約兩萬人,駐守在南北一千華里,東西五百華里的荊州地區。

據史料記載,孫權在劉備取得益州後,就要求劉備歸還其占據的所有荊州地區,劉備當然不肯,孫權直接派官員去接收荊州南部的三郡,結果被關羽全部趕走。

孫權大怒之下,直接派呂蒙偷襲攻取非關羽據守的三郡。

劉備知道消息後,派關羽率領軍隊在長沙西北的益陽和魯肅呂蒙率領的吳軍對峙,企圖奪回南部三郡。

後因曹操出兵漢中,劉備不得不和東吳劃湘江為界,把長沙桂陽劃歸東吳。

此時,諸葛亮、張飛、趙雲等人分別帶領部隊隨劉備入川,除了直面曹魏的南郡由關羽親自駐守之外,其餘各郡並沒有很強的守御力量,而他所面對的卻是魏、吳的傾國之兵壓境。

其三,孫吳集團背盟棄義下黑手,讓關羽腹背受敵。

劉備回西川後,關羽的轄地少了一半,只有湘江以西三郡。

此時劉備孫權重新結盟,表面上雙方為盟友,實則各自依舊派重兵提防對方。

建安二十四年,劉備稱漢中王,關羽率軍前往襄陽攻打曹仁,適逢大雨,關羽利用漢江倒灌,水淹曹魏七軍的時機,果斷出擊一舉擒于禁,殺龐德,包圍樊城,威震華夏,一代名將豪氣干雲天,曹操都想遷都以躲避關羽的鋒芒。

而此時,孫吳卻背盟棄義在背後向關羽下黑手,先是派呂蒙偷襲荊州,呂蒙先裝孫子向關羽示弱,又派陸遜封堵南郡西邊的宜都郡的秭歸夷道,在北有曹軍,南有呂蒙,東有孫權,西有陸遜,手下兵卒又少,萬般無奈之下,關羽只得便戰邊退至當陽東南的麥城。

在這場曹魏、東吳異常默契圍攻戰役中,關羽正面攻打曹魏,實不曾想背後盟友舉全國之兵偷襲,而關羽憑一己之力,率領區區萬人的部隊英勇作戰,此戰充分證明關羽不愧為一代名將。

最後荊州的丟失,可以說不是什麼大意所致,而是實實在在的實力懸殊和蜀漢戰略的失誤,此戰也讓一代名將關羽盛名千古傳頌。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兩次丟荊州,關羽為啥一直玩不過呂蒙?

我們都知道關羽大意失荊州的故事,說的是關羽在前線和曹軍殺的酣暢淋漓,結果東吳背後陰了一手,背信棄義偷襲荊州,直搗黃龍,最終導致關羽身死,荊州也被奪走。其實歷史上關羽大意失荊州可不止一次,早在襄樊...

蜀漢風雲事件8——失荊州

荊州之重,在於它的地理位置、經濟、人口等多方面的優勢,那是三國必爭戰略要地,荊州對於蜀漢集團的重要性,那更不必說,有它才有隆中對,沒有,從此蜀漢無力回天。換而言之,荊州也像燙手的山芋,換誰,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