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夷陵之戰大敗而回,損失有多慘重?兩個重要謀臣一死一降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三國時期最重要的三大戰役,一個是官渡之戰,曹操打敗袁紹,奠定了北方的雄主地位。

第二場戰役赤壁大戰,孫劉聯軍成功的抵禦住了曹操。

開啟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第三場戰役是夷陵之戰,劉備幾乎傾盡了全國之力,打著為關羽報仇的旗號,大舉攻伐吳國,結果慘敗而回

關羽丟了荊州之後,就被孫權方面給害死了。

劉備的戰略目標很明確,就是奪回荊州,為關羽報仇。

這個思路其實仔細想來是沒有毛病的。

按照當時劉備的實力,這次征伐有三種結果:第一種結果是大勝,順勢就把東吳給滅了。

畢竟當時也沒有什麼著名的大將。

我覺得劉備應該有這個自信。

第二種結果差點,就是跟東吳打平。

即便是滅不掉東吳,拿下荊州是沒有問題的吧。

第三種結果,運氣比較差,沒有打贏。

那至少也能平分荊州吧。

這上百萬大軍出來一趟,不收穫點兒東西,哪裡還有顏面回去。

若不是新奇之秀陸遜橫空出世,出奇計火燒連營,扭轉了局面讓劉備大敗而回。

此戰劉備敗的有多慘?從此讓蜀國元氣大傷,一蹶不振。

多年積攢下來的家底被劉備揮霍一空,蜀國的版圖,軍事力量都大大縮減。

糧草沒了可以再積累,軍隊士兵數量減少,可以再招募。

但是最為重要的是人才的損失,在一將難求的三國後期,人才顯得尤其重要。

劉備在夷陵之戰中損兵折將,其中有兩個著名的謀士,一死一降。

當時有一個說法:「馬氏五常,白毛最良」。

說的就是馬良。

跟紙上談兵的弟弟馬謖相比,馬良已經非常不錯了。

當初輔助關羽鎮守荊州的時候,就多次提醒關羽還出謀劃策。

為荊州的固守貢獻了不小的力量。

另一個很重要的謀士,叫做黃權。

他本來是劉璋的舊部,當時劉備剛入益州的時候。

黃權就強烈建議劉璋不要迎接劉備。

可是劉璋不聽,還故意疏遠黃權。

等劉備入主益州之後,親自上門去請,才得到了黃權輔佐。

在夷陵之戰時,劉備提出了沿江一路而下直取東吳的戰略。

遭到了黃權的反對,理由是:這樣一來我軍進容易,退著難。

並提出了自己的策略,可惜被劉備給拒絕了。

夷陵之戰大敗之後,黃權部隊被吳軍給阻擋住了,不能返回蜀地。

無奈之下黃權只好投降了曹魏。

後來有人向劉備建議,讓他抓住黃權,當時有人,當時有人。

當時有人建議劉備抓捕黃權的親屬,最後被劉備給拒絕了。

因為劉備心裡很清楚,是自己對不起黃權。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呂蒙到底該不該打荊州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正月,關羽發動襄樊戰役,進軍圍困樊城。同年,呂蒙白衣渡江,襲取荊州。十一月敗走麥城(今湖北當陽東南),於臨沮(今湖北遠安北)被俘,與子關平一同被殺。東吳占領荊州。在奪取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