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以仁德著稱的劉備,這次被評價「太工於心計而缺少正義」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今天來說一本書《三國史話》,作者呂思勉先生。
書中很多觀點顛覆了我們對三國的印象,先來說劉備劉皇叔。
為何劉備剛剛建立起蜀漢政權,就遭遇兩次慘敗?
看過《三國演義》的人都有這樣一個印象,劉備是一位禮賢下士、道德高尚的明主,他的蜀漢政權更是漢室正統。
我們也知道他早年一直鬱郁不得志,到赤壁之戰後,才慢慢站穩腳跟,後來終於有機會奪了益,也就是現在四川一帶,才建立起了蜀漢政權。
劉備是在公元214年奪取的益州,然後在公元219年奪取漢中,之後就自立漢中王,這也是劉備一生最風光的時候。
然而就在劉備稱王的這一年,關羽敗走麥城,他統轄的荊州被孫權奪了,緊接著在公元222年,劉備又在夷陵之戰中,被東吳的陸遜火燒連營,全軍覆沒。
一年後,他就在白帝城鬱鬱而終。
讀《三國演義》的時候,我們看關羽敗走麥城和劉備白帝城託孤,都不免為他們感到惋惜,那我們不禁要問了,劉備為什麼剛剛建立起蜀漢政權,就連遭兩次慘敗呢?劉備真如文學作品中描寫的那樣,是一位明主嗎?
呂思勉先生在討論劉備奪取益州的經過時,評價劉備「太工於心計而缺少正義」。
這句話一出,不知道顛覆了多少人對劉備的認知。
劉備在《三國演義》中幾乎是仁德的代名詞,那呂思勉先生為什麼會說他工於心計呢?我們來看下劉備是如何奪取益州的。
劉備在進入益州之前,他只占有荊州的五個郡,大概位於現在湖北湖南一帶,當時的益州是劉璋的領地,而曹操已經基本統一了北方,西北的涼州也就是現在甘肅一帶,有馬超和韓遂,漢中還有張魯,這就是當時的天下形勢。
那劉備是怎麼進入益州的呢?其實是益州的劉璋把他請進去的。
公元211年,曹操要對西北用兵,想要兼并涼州和漢中,這時候益州的劉璋可就緊張了,因為一旦曹操拿下漢中,下一個目標就是自己了。
而劉備和劉璋都是漢室宗親,所以劉璋想請劉備這個親戚來幫忙,搶在曹操前頭奪取漢中。
結果他沒想到這竟然是引狼入室,劉備到益州就賴著不走了,最後還反客為主,把劉璋趕下了台,自己占了益州。
這就是劉備取益州的始末,真談不上什麼道義。
而且就在劉備奪取荊州的時候,曹操戰勝了馬超和韓遂,隨後又占領了漢中,而此時劉備要再取漢中,就要獨自與曹操正面交鋒了。
這也成了劉備失荊州的重要因素。
關羽大意失荊州的故事我們都知道,關羽從荊州北上要攻取樊城,結果東吳的呂蒙趁著荊州空虛,占領了荊州,最後關羽只能敗走麥城。
那關羽為什麼要從荊州北上呢?根據呂思勉先生的分析,關羽出兵,是因為要配合劉備進軍漢中,來牽制曹操的後方。
但是劉備取漢中本來是不需要關羽配合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如果劉備當時老實一點,先幫劉璋在曹操前頭拿下漢中,那時候馬超和韓遂還沒被曹操擊敗,就可以彼此聯合,對抗曹操。
結果劉備太工於心計,不去漢中,反而占了益州,這就在無意中幫了曹操一個大忙,讓曹操有充足的時間戰勝馬超和韓遂。
劉備這時候再出兵漢中,就只能獨自面對曹操了,所以才必須要關羽在荊州來牽制曹操的後方,這才讓呂蒙乘虛而入。
丟失荊州也就直接引發了後來的夷陵之戰,對於劉備要出兵伐吳的原因,《三國演義》中說是為了替關羽報仇,但呂思勉先生分析並不是這樣的,因為劉備伐吳已經是在關羽死後一年半了,真正有王者氣概的人,早就該冷靜下來了。
劉備選擇伐吳,是因為他知道北上攻魏他還沒這個實力,但是把荊州奪回來,他還是有自信的,所以就先拿東吳開刀。
這個說法或許值得商榷,但是根據金文京先生在《三國志的世界:後漢三國時代》一書中分析可以知道,劉備奪取益州用的是不正當手段,益州本地士人很難真心臣服,他在益州的基礎並不牢靠。
相反,劉備是在荊州起家的,主要將領、謀臣都是跟隨他從荊州過來的,所以荊州相當於劉備的根基所在。
最關鍵的,荊州是當時的戰略要地,它北靠漢水,東連吳地,西通巴蜀,是兵家必爭之地,因此荊州必須要奪回來的。
但是劉備這次低估了孫權的實力,結果兵敗夷陵,一年後死於白帝城。
所以劉備失荊州敗夷陵的結果,其實在他用不正當的手段奪取益州時就已經決定了。
呂思勉先生最後在評價劉備時就感慨:「真箇閱歷多的人,倒覺得凡事還是少用機謀,依著正義而行的好了」。
感謝你能看完我的這篇文字,你就是我在找的有識之士,點下關注對你來說是件小事,慶祝我們的緣分始於今日。
劉備對諸葛亮有知遇之恩,臨死前有個心愿未了,為何他卻無動於衷
眾所周知,劉備原本只是一個織席販履之徒,憑出身他和曹操相比,他沒有有個好爹,為他積累了大量的財富和政治資源。和孫權相比,他也沒有一個好的父兄,為他留下地盤和文臣武將,他有的只是一個「中山靖王之後...
關羽之死真的是一出骯髒的權力狗血劇嗎?
美人白頭,英雄遲暮,古往今來最殘忍的事情莫過於此。《三國演義》中最令人悲傷的故事莫過於關雲長敗走麥城,過五關斬六將時如天神下凡的英姿,卻落得敗走麥城時惶惶如喪家之犬的境地,最後還竟然被一個不知名...
議論蜀漢不能統一天下的原因:失荊州和夷陵之戰
公元(211年),西川的益州牧劉璋擔心曹操攻打西川,便想借劉備的兵馬抵禦曹操。於是劉備讓諸葛亮和關羽、張飛、趙雲鎮守荊州。於是孔明總守荊州,關羽拒襄陽要路,當青泥隘口;張飛領四郡巡江,趙雲屯江...
蜀漢滅亡究竟要怪誰:若劉備遵守這八個字,也許三國歷史將被改變
從公元220年,曹丕建立曹魏政權、次年劉備建立蜀漢政權、229年孫權稱帝,建立吳國開始,三國正式成立,歷史進入了三國時期。我們都知道在這三個國家中,蜀國是最先滅亡的,而對於蜀國的滅亡,與兩場戰役...
赤壁慘敗後,曹操還有一次機會稱霸中原,卻被夏侯淵白白葬送
曹操當年赤壁大戰吃了敗仗以後,一直沒有南下,再一次發動對東吳和蜀漢的戰爭,雖然當時曹操的大軍吃了敗仗,但是並沒有消耗曹魏的元氣,所以經過幾年的恢復以後,曹軍又恢復實力了,這個時候,曹操並沒有南下...
劉備為什麼不用趙雲守荊州,趙雲適合守荊州嗎?
熟讀漢末三國歷史,在劉備辛辛苦苦建立蜀漢政權,橫跨荊益兩州地盤的時候,卻突然遭遇到晴天霹靂,關羽敗走麥城,荊州丟失,荊州人馬和武將基本全軍覆沒。這意味著劉備剛剛打下的江山,就損失了一半左右國土,...
呂蒙到底該不該打荊州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正月,關羽發動襄樊戰役,進軍圍困樊城。同年,呂蒙白衣渡江,襲取荊州。十一月敗走麥城(今湖北當陽東南),於臨沮(今湖北遠安北)被俘,與子關平一同被殺。東吳占領荊州。在奪取荊...
如果不攻四川,集結兵力於此,劉備就能打敗曹操,恢復漢室天下!
公元207年,27歲的待業青年諸葛亮,在面試報告「草蘆對」(俗稱「隆中對」)中,向新野縣長劉備提出,他應當先奪取荊州省長劉表的地盤,再兼并益州省長劉璋的地盤,然後聯合江東省長孫權,組成南方聯軍,...
論智謀他吊打陸遜,若晚死幾年,劉備夷陵之戰何至於輸的那麼慘
在蜀漢的陣營中,軍事才能在諸葛亮上下的沒有幾個,早年跟隨劉備死在落鳳坡的龐統,算一個,劉備拿下益州投靠過來的法正算一個,但是龐統和法正更多的是偏向謀略,在行軍打仗謀略方面,要比諸葛亮強一點,諸葛...
劉備傾全國之力為關羽報仇,不光只是兄弟情,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關羽率孤軍北伐曹操。樊城之戰,關羽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一時威震華夏。但此時,東吳不顧孫劉同盟,派呂蒙率軍突襲荊州,關羽敗走麥城,被吳軍擒殺,荊州也落入吳國之手。...
蜀國最重要的謀士不是諸葛亮而是他
劉備的蜀漢政權其實是由三股重要力量組成,以關羽、張飛為省的自家兄弟,以諸葛亮為首的荊州集團(荊州的士族代表),以法正、李嚴為首的益州集團(益州士族代表)。劉備在奪取益州之前最重要的謀士是諸葛亮,...
明知道東伐吳國必然失敗,為什麼諸葛亮不阻止劉備呢?
建安二十四年,關羽敗走麥城,後被曹操派兵追上殺害。劉備在關羽死後非常痛心,哭的幾次昏死過去。為了給關羽報仇,劉備於221年率領四萬蜀軍東伐吳國。在夷陵之戰中慘敗。後蜀漢元氣大傷,再也不能短時期內...
諸葛亮後來的計劃,提前十年去做,劉備就能實現打敗曹操的夢想!
27歲的待業青年諸葛亮,在面試報告「草蘆對」(俗稱「隆中對」)中,向新野縣長劉備提出,他應當先奪取荊州省長劉表的地盤,再兼并益州省長劉璋的地盤,然後聯合江東省長孫權,組成南方聯軍,分路北伐,共同...
蜀漢只需放棄一地,集中兵力於此,就能打敗曹魏,統一天下!
公元207年,27歲的待業青年諸葛亮,在面試報告「草蘆對」(俗稱「隆中對」)中,向新野縣長劉備提出,他應當先奪取荊州省長劉表的地盤,再兼并益州省長劉璋的地盤,然後聯合江東省長孫權,組成南方聯軍,...
如果劉備不打益州劉璋,轉攻此地,蜀漢就能攻滅曹魏,一統中國
27歲的待業青年諸葛亮,在面試報告「草蘆對」(俗稱「隆中對」)中,向新野縣長劉備提出,他應當先奪取荊州省長劉表的地盤,再兼并益州省長劉璋的地盤,然後聯合江東省長孫權,組成南方聯軍,分路北伐,共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