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戰關乎國運,劉備慘敗卻為何不用諸葛亮、馬超和魏延?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襄樊之戰,荊州丟失,關羽身死。
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劉備稱帝,同年七月,劉備發動侵略東吳的夷陵之戰,此時距關羽兵敗身亡大概八個月。
古人行軍打仗,愛講個出師有名,但凡發動戰爭,一定要說興仁義之師。
劉備入侵東吳,打的旗號就是為御弟關羽報仇雪恨。
其實劉備的用心,不過是要重新奪回對荊州的控制權,爭奪戰略要地荊州南部五郡——南郡、長沙、零陵、桂陽和武陵。
荊州處於東吳都城建業的上游,控制了荊州,就是扼住了東吳的咽喉。
夷陵之戰,雙方共計投入了十萬的兵力。
在演義中,劉備率兵七十五萬,加上南方蠻兵五萬,號稱八十萬大軍,有點誇張了。
實際上經過漢中之戰,蜀國的軍事力量已經被消耗得差不多了,劉備之所以在關羽死後用了半年多的時間準備,就是因為兵力不足。
劉備派遣將軍吳班、馮習作為先鋒,率領4萬多人打頭陣,奪取峽口,攻入吳境,占領湖北秭歸一帶。
為了防範曹魏乘機襲擊,劉備派鎮北將軍黃權駐紮在長江北岸,又派侍中馬良到武陵活動,爭取當地部族首領沙摩柯起兵協同蜀漢大軍作戰。
全部兵力算起來,劉備投入了大概5萬多軍隊。
孫權聽說劉備入侵,心裏面很慌。
為什麼慌呢?因為劉備剛剛在漢中之戰擊敗了曹操!劉備和曹操剛正面,居然贏了!劉備入川之前,孫權雖然在赤壁之戰也擊敗過曹操,但是畢竟不是親自和曹操剛正面。
劉備長驅得勝之兵,一路勢如破竹,孫權一開始是想講和的。
於是派遣諸葛瑾到劉備帳下講和,因為條件談不攏,劉備斷然拒絕。
劉備為什麼這麼剛呢?其一,入侵東吳,劉備早有此心。
夷陵之戰前,諸葛亮和趙雲都不同意伐吳,劉備獨斷專行,一反對諸葛亮言聽計從的常態,是因為他老了。
要知道劉備已經六十歲,幾個兒子又不成器,此時不伐吳,此生都沒有機會了。
其二,東吳殺關羽奪荊州,劉備師出有名。
呂蒙奪了荊州之後,不久即積勞成疾,英年早逝,能力有限的朱然繼任。
東吳名將,周瑜、魯肅、呂蒙相繼早死,劉備這邊,諸葛亮、馬超、魏延、趙雲正當年,這讓劉備看到了千載難逢的機會,劉備入侵東吳,是欺東吳無人。
《三國演義》無法逃出儒家的範疇,作者一向偏袒作為漢朝正統的蜀漢而貶抑東吳和曹魏。
夷陵之戰,東吳抗擊蜀國的主要指揮官陸遜、孫桓、朱然、潘璋、徐盛等人,其實都是歷史上勇謀兼備的名將。
西蜀入侵的軍隊,主要指揮官為劉備、馮習、張南、吳班、陳式、傅彤、沙摩柯,以及在北面防備曹軍的黃權,馬良代替諸葛亮充當軍事顧問。
夷陵之戰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局面,被稱為三國時期影響歷史走勢的「三大戰役」之一,其他兩大戰役是官渡之戰,赤壁之戰。
東吳方面的戰將,好歹在正史和演義中都有點名聲,為什麼西蜀方面的戰將,怎麼連名字都沒聽說過?劉備舉傾國之兵,發動對東吳的侵略戰爭,誓要奪回荊州,為關羽報仇雪恨。
為什麼用的將領全是無名之輩?
當時西蜀尚存的名將有馬超、魏延、趙雲、馬謖,以及用兵如神的軍師諸葛亮,為什麼劉備都不用?(備註:夷陵之戰前,關羽身死,張飛被殺,黃忠病逝,五虎上將止余其二,馬超、趙雲。
)
且看演義中劉備的安排,就能窺知一二。
劉備看罷諸葛亮勸阻伐吳的奏章,擲表於地曰:「朕意已決,無得再諫!」遂命丞相諸葛亮保太子守兩川;驃騎將軍馬超並弟馬岱,助鎮北將軍魏延守漢中,以當魏兵;虎威將軍趙云為後應,兼督糧草;黃權、程畿為參謀;馬良、陳震掌理文書;黃忠為前部先鋒;馮習、張南為副將;傅彤、張翼為中軍護尉;趙融、廖淳為合後。
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以來,無論是占領荊州,還是進取西川,奪取漢中,諸葛亮出謀劃策,劉備一向言聽計從。
這一次,關羽被殺,荊州被占,諸葛亮和趙雲能忍,劉備不能忍。
君臣之間第一次出現了分歧,諸葛亮和趙雲能忍,是因為他們兩竭力主張北伐曹魏,然後蠶食東吳,即使荊州丟了,還是要堅決貫徹隆中決策。
劉備不能忍,因為他時日無多,必須奪回荊州,吞併東吳,把北伐中原的贏面擴展到最大,同樣也是為了堅決貫徹隆中決策。
目的一致,方式不同。
劉備不用諸葛亮,主要原因不是意見不合,而是蜀中方定,隨時都有可能發生叛亂。
夷陵之戰劉備戰敗,退守白帝城,一病不起,劉備死後,西蜀南方的部落紛紛造反,為了平定南方,諸葛亮率領趙雲和魏延花了五年的時間。
劉備不是不想用諸葛亮,而是諸葛亮和劉備,必須有一個人坐鎮成都。
成都是從劉璋手裡搶來的,如果劉備和諸葛亮一起離開成都討伐東吳,蜀中必亂。
所以劉備命丞相諸葛亮保太子守兩川,不得不如此。
趙雲被列為五虎上將是演義的虛構,蜀國鎮守一方能夠單獨指揮大兵團作戰的上將,其實只剩下馬超和魏延。
劉備安排驃騎將軍馬超並弟馬岱,助鎮北將軍魏延守漢中,以當魏兵,魏延時任漢中太守,和張飛是一個級別,馬超都要給他打輔助。
劉備不是不想用魏延和馬超,而是漢中也是從張魯手裡搶來的,而且是和曹操搶。
如果魏延、馬超撤兵,曹魏部隊必然南下,漢中丟失,成都也就岌岌可危。
尤其是襄樊之戰間接導致劉備的假兒子劉封和上庸守將孟達投降曹魏,劉備不得不防。
至於趙雲,劉備並非沒有用,而是另有安排。
反對伐吳的趙雲其實參加了夷陵之戰,虎威將軍趙云為後應,兼督糧草。
趙雲勇冠三軍,忠勇兼備,為什麼不作為先鋒打頭陣呢?這就顯示出了劉備對趙雲的了解,也是為什麼趙雲難以指揮大兵團作戰的原因,因為趙雲和諸葛亮一樣,平生謹慎,辦事靠譜。
行軍打仗,並不能保證一定取勝,必須留一條退路,劉備信任趙雲,安排他作為後應。
戰爭後期,東吳轉守為攻,劉備被陸遜火燒連營,一敗塗地,幾乎全軍覆沒,趙雲率領後軍及時接應,劉備方才曹操赤壁之戰慘敗一樣逃得性命。
如果夷陵之戰東吳沒有陸遜,或者諸葛亮、魏延和馬超任何一個人能夠分身指揮作戰,劉備至少不會全軍覆沒,甚至有取勝的可能。
夷陵之戰劉備勝利,他一定會沿長江流域揮師東進,東吳或許就此滅亡,三國之爭,將演變成劉備和曹丕爭奪天下,如此,歷史將改變,也就不會有後來的司馬晉國。
可惜,一切的一切,劉備生了一個操蛋的傻兒子。
正如水鏡先生所言:諸葛亮得遇其主,生不逢時。
劉備死後,孔明鞠躬盡瘁,嘔心瀝血,還是沒有把阿斗扶起來。
END.
溫酒讀三國,煮茶觀水滸。
我是博書君,歡迎關注博書。
三國時期的猛將都有哪些
呂布呂布(?-198),字奉先,漢族,五原郡九原縣(今內蒙古包頭)人。呂布善弓馬騎射,臂力過人,被喻為堪比西漢名將李廣,同樣有「飛將」的美譽。在民間有「人中呂布,馬中赤兔」的說法。呂布因其勇武被...
做人別太高估自己,很容易摔跟頭的!
人生有些失望是無可避免的,但大部分的失望,都是因為你高估了自己,拉大了期望。三國里有三大著名的戰役,袁紹與曹操的官渡之戰,曹操與孫劉聯軍的赤壁之戰,劉備與陸遜的夷陵之戰。今天,小編和大家來講講劉...
三國時期的千古之謎:關羽之死
三國時期的蜀國,是劉備一手創建,劉備依靠的就是「劉關張三結義」及趙雲等的兄弟伙核心集團,再加上所謂「仁義布四海」策略收買人心,最終吸引的諸葛亮、龐統、法正等大批天下奇才人物加盟而建立的。
三國憾事之蜀國篇其五劉備不顧勸諫,執意伐吳,竟然還戰敗
公元219年是劉備情緒起伏最大的一年,5月份左右漢中之戰勝利,劉備的事業達到頂峰,此時的蜀國坐擁益州和部分荊州等領土,士兵方面可能在15萬左右,將士人才也增添不少。然而年末,就傳來荊州不保,關羽...
馬超投靠劉備後受排擠與壓制 在惶恐中渡過餘生
關羽北上襄陽後,呂蒙獻計,換名不見經傳的青年將領陸遜守備陸口。是年十月,呂蒙親任征荊州大都督,率兵西上,一路上吳兵裝扮成白衣商人模樣,騙過了關羽沿江的哨所,直抵江陵、公安,守將麋芳等先後投降,呂...
「原創」《三國演義》人物各代表什麼?
劉備——是一位封建時代理想的「明君」形象,是「三國」中蜀國之主。劉備早年就抱負不凡,有爭王圖霸的胸懷和膽略。他敬重義氣,與關羽、張飛患難與共,誓同生死。他禮賢下士,知人善任,特別是對諸葛亮表示...
劉備傾全國之力為關羽報仇,不光只是兄弟情,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關羽率孤軍北伐曹操。樊城之戰,關羽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一時威震華夏。但此時,東吳不顧孫劉同盟,派呂蒙率軍突襲荊州,關羽敗走麥城,被吳軍擒殺,荊州也落入吳國之手。...
劉備領兵伐吳卻遭慘敗,只因未帶此人,不是趙雲也不是諸葛亮
三國之中有很多人雖然有著很強的實力,但是卻被一些比自己弱小的敵人給打敗了。最出名的三個例子就是當年袁紹在官渡敗給了曹操,曹操在赤壁敗給了周瑜,以及最後的劉備在夷陵敗給了東吳的陸遜。當時劉備率領...
他是人不是神!蜀國就毀在劉備高看了諸葛亮
劉備死後,諸葛亮成為西蜀一隅政治領袖與軍事統帥,自兼益州牧,集軍政、地方大權於一身,數度北伐,勞師無功,病逝五丈原,明知不可而為之,是諸葛亮的悲劇更是蜀漢的悲劇,劉備泉下有知,不可能含笑九泉,只...
夷陵大敗諸葛亮難辭其咎!
夷陵大戰,讓蜀漢政權元氣大傷,從此再也無力逐鹿中原,可以說是三國歷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戰役了。可是說到這次戰敗,中興蜀漢的功臣諸葛亮,可以說是難辭其咎的。發動夷陵大戰的原因,也許是劉備的一時之氣...
三國大猜想:關羽如果不行,那誰可以鎮守住荊州呢?
這是小明三國大猜想的第二集,喜歡的朋友記得訂閱哦。三國迷都應該知道,蜀國最遺憾的一件事就是丟失荊州。諸葛亮在隆中對當中明確提出蜀國如果垮有荊州益州,待天下有變,則可以兩路出擊,夾擊曹魏。關於隆中...
夷陵之戰的慘敗給蜀國造成的損失究竟有多大?
公元221年7月,劉備在登基稱帝之後,為給關羽報仇,發兵三萬,再加上沙摩柯的蠻夷軍隊,總計五萬餘人,水陸並進,浩浩蕩蕩向東吳殺來,其間劉備大軍一路勢如破竹。孫權求和向劉備求和不成,令陸遜為大都...
如果諸葛亮跟隨劉備一起伐吳,是不是會伐吳成功?
關羽被殺,荊州被奪,對於劉備集團來說是一個雪上加霜的消息,再加上孟達投降了曹魏,可以說短短几個月內原本一片蒸蒸日上的劉備來說真是當頭一棒,不僅失去了統一中原的機會,而且自己幾十年的兄弟被孫權所...
劉備討伐東吳背後有多少不為人知小貓膩,又折損了多少人才?
劉關張桃園結義是不假,劉備確實也依仗關羽張飛打下了天下。但夷陵之戰大敗,讓蜀國元氣大傷,被記載成是劉備仁義,為了給關羽報仇太過義氣用事,在我看來只是史官們為了美化這位蜀國皇帝罷了。
夷陵之戰關乎國運,劉備為何不帶諸葛亮以及趙雲、魏延馬超猛將?
首先是諸葛亮,劉備出征東吳之前,諸葛亮勸劉備登基為帝,此時諸葛為丞相、錄尚書事,注意哦,諸葛此時最主要的任務是管理政務,調整賦稅,充實軍資,而不是單單一個軍師。 夷陵之戰開始之前,劉備手下還有一...
議論蜀漢不能統一天下的原因:失荊州和夷陵之戰
公元(211年),西川的益州牧劉璋擔心曹操攻打西川,便想借劉備的兵馬抵禦曹操。於是劉備讓諸葛亮和關羽、張飛、趙雲鎮守荊州。於是孔明總守荊州,關羽拒襄陽要路,當青泥隘口;張飛領四郡巡江,趙雲屯江...
劉備伐吳動用九萬士兵,軍師諸葛亮未勸阻,遭遇慘敗
關羽被殺,荊州被奪,對於劉備集團來說是一個雪上加霜的消息,再加上孟達投降了曹魏,可以說短短几個月內原本一片蒸蒸日上的劉備來說真是當頭一棒,不僅失去了統一中原的機會,而且自己幾十年的兄弟被孫權所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