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也荊州,敗也荊州——諸葛亮的隆中對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自董卓已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
曹操比於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
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
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
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
劉璋暗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岩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隆中對可以說是三國中乃至中國古代史中最著名的戰略規劃之一,劉備之後的發展乃至天下大勢幾乎都是按隆中對規劃的在走。
劉備能與曹操、孫權三分天下,隆中對可以說居功甚偉。
但終到頭來,劉備和他的蜀漢只能侷促於西南,成為三國中國力最弱的一個,隆中對的真實威力和它的知名度並不相符。
諸葛亮的隆中對以劉邦定天下的路線為藍本,以荊州為根據地,西奪益州,然後北定關中,獨霸西陲,謀得秦國一樣的優勢地位,此所謂霸業可成。
這裡面有短期目標,即掌控荊州。
這不僅僅是因為諸葛亮所說的荊州四通八達,更是因為劉備的家底都在荊州,從荊州向巴蜀、江東和中原出兵都很方便,但反過頭來也很容易被攻擊。
如果荊州實力雄厚,自然是能更好發揮其區位優勢,若軍力不振,則只能承受其弊端。
此時劉備尚需劉表庇護,直屬兵力很少,又只有這塊四戰之地做根基,可以說起點並不好。
從一方面說,起點不好總比沒有起點要好的多。
劉備在荊州積累了遠比以往豐厚的家底,建立了舉世仰望的威望。
之前劉備半輩子都在顛沛流離,在荊州雖然還是寄人籬下,但勝在有了一個相對安定的家。
劉備對荊州是有很深感情的,這直接影響了他日後對荊州地位的判定。
諸葛亮的第二階段目標是奪取益州,這一步是整個隆中對最關鍵的一環,確定了劉備未來廓清海內的基本路線。
要想統一天下,諸葛亮可以參照的案例除了秦國和劉邦的方案,還有項羽和劉秀可以做參考。
項羽起於東南,以吳地為基礎,成為天下霸主。
劉秀則以河北為根基,南向翦滅群雄。
時人看來,天下就關中、吳地和河北三地有王氣,倚為爭雄之資。
當時河北被曹操占據,吳地又是孫氏的地盤,不管益州的劉璋、張魯實力強不強,向西都是劉備唯一的選擇。
隆中對給出的最終目標是由益州出秦川,由荊州進洛陽。
前半部分是劉邦出漢中的翻版,後半部分則是呼應劉備主力,收復兩京。
然而不能忽略的是,這一步並不是諸葛亮的終極目標,只是讓劉備成為三分天下之中最強勢的一支。
整個隆中對並沒有涉及帝國的東半部分,接下來再怎麼對付剩下的敵人,諸葛亮心裡並沒有底,願景只能是敵人自潰。
劉備很贊同諸葛亮的意見,與他相見恨晚,決心有一番大作為。
然而,隆中對的第一個目標就被打了折扣,赤壁之戰後,劉曹孫三家三分了荊州。
劉備無力突破,轉而向西,入主益州。
隨後劉備就將益州作為了自己的根據地,而與益州交通不便的荊州就成了雞肋。
益州乃天府之國,又被崇山峻岭所包圍,易守難攻,是此時實力尚弱的劉備的天然避風港,經營益州已成劉備最重要的課題。
隆中對中保有荊州的目的一是更好地聯合孫氏,二是對中原地區產生持續的威懾,減輕益州方面的壓力。
在劉備主力攻略巴蜀的背景下,在荊州不可能分派多少兵力,威懾中原只能是幻想,主要作用應該是前者。
但是,實際情況恰恰相反,鎮守荊州的關羽並未收縮兵力固守本土,相反積極北進,與曹軍鏖戰,並開罪孫權。
結果整個荊州和包括關羽在內的荊州軍都丟掉了。
至此,隆中對中的荊州這一環節徹底失敗,但事實上這並不影響整體規劃。
在隆中對中關鍵點是益州,有了益州,就有了穩固的基地,就可穩坐釣魚台,觀天下群雄爭霸。
劉備死後,諸葛亮主政,他對隆中對做了大幅修改,徹底放棄了荊州,全力向北發展,力圖占據關中。
乃至六出祁山,終未有所得就是另一回事兒了。
諸葛亮早就明白荊州並不適合作為亂世基業,尤其是北面和東面都有勁敵的情況下,保留這塊地盤弊遠大於利。
孫權對荊州一直垂涎欲滴,但占領這塊寶地後,也沒能讓他發揮多大作用。
孫曹的戰事多發生在兩淮一帶,遠離荊州,作為連接孫劉的紐帶,它也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
三國謀士排第一:諸葛孔明的傳奇一生
三國亂世前後近百年,湧現了許傳奇英雄人物。其謀臣策士,流風餘韻,名傳千古。諸葛孔明是其中首屈一指的代表人物,遠超同輩。史上說他是「英霸之器」,英雄當中稱霸的,遍觀古今也不作第二人想,
劉備能成霸業,多虧此人的高明戰略,諸葛亮的方案根本不行
熟知三國歷史的朋友都會知道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獻上《隆中對》戰略的故事。很多人都會認為劉備後來的霸業,就是用了諸葛亮隆中對的方略。諸葛亮給劉備規劃的宏圖大業是:
價值五個億的戰略諮詢報告
作者頭條號:村長say東漢末年,有一個叫劉備的「企業家」,經過熟人推薦,去拜訪諸葛亮的戰略諮詢公司。劉備當年苦於沒風投關注,也打不過曹操這樣的BAT,而且「市場」比較混亂,諸葛亮為劉備分析了「市...
有人質疑隆中對是諸葛亮忽悠劉備而提出來的,毛主席對此有話要說
《隆中對》本無篇名,節選於《三國志·諸葛亮傳》,只有三百餘字,也叫「草廬對」—— 自董卓已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曹操比於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
《隆中對》有個致命錯誤,使劉備不能統一中原,毛主席如何評價他
諸葛亮之才智,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上,是非常有名的。其輔佐劉備,從四處流走的困境,到割據一方,同曹劉三足鼎立,著實不易。而這一切,誠如劉備當年三顧茅廬時,諸葛亮在《隆中對》的一番規劃。可見當時候的...
蜀失關羽,魏失夏侯淵,吳失周瑜,誰的損失最大?
三國亂世里,豪強梟雄們要是有想逐鹿中原的想法,要的第一件事情,都是招賢納士。畢竟很少有人能像劉邦、朱元璋一樣,還是布衣平民的時候,身邊就有一幫相當能幹的人。蜀國失掉關羽,也失去了荊州。我們知道諸...
諸葛亮《隆中對》析天下 勸劉備勿與曹操爭鋒
自董卓以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曹操比於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
讀《三國志》說漢中——諸葛亮《隆中對》三指漢中
史學界認為最早提出三分思想的是孫吳謀臣魯肅。公元200年,魯肅過江向孫權規劃了兩個方案:一是趕在曹操南下之前進伐劉表,形成南北對峙;二是鼎足江東,以觀天下之釁。魯肅的這個規劃沒有直接涉及漢中,...
魏晉:陳壽《隆中對》
公元207年冬至208年春,當時駐軍新野的劉備在徐庶建議下,三次到襄陽隆中拜訪諸葛亮,但直到第三次方得見。諸葛亮為劉備分析了天下形勢提出先取荊州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勢繼而圖取中原的戰略構想。亮...
隆中對有個致命錯誤,使劉備不能統一天下
《隆中對》太有名了,不論在歷史上還是《三國演義》中,它都是一部重頭戲。創業屢遭失敗的劉備,拜訪茅廬里待價而沽的諸葛亮,諸葛亮為他分析天下形勢和未來的戰略規劃,聽得劉備陶醉不已。把諸葛亮請出了茅廬...
三國演義:諸葛亮~悲劇的英雄
諸葛亮,徐州人士,早年跟隨叔叔諸葛玄在荊州,叔叔死後就留在南陽耕種。叔叔在世時,曾上過學堂,17歲那年叔叔去世,輟學務農。在南陽郡,白天耕種,晚上看書,因天資聰穎,悟性極高,漸有經天緯地之才,...
三國之迷:關羽失荊州,為何劉備諸葛亮不發兵?
關羽失荊州,到死劉備不發一兵一卒,由於《三國志》史書這方面記載太少,沒有直接證據,便引發了許多推論。其中最不靠譜的是劉備、諸葛亮借刀殺人,說劉備要殺關羽,因為關羽功高蓋主,而諸葛亮要殺關羽,是...
諸葛亮在《隆中對》中都說了什麼,為什麼可以打動劉備?
東漢末年,諸葛亮隱居隆中,公元207年冬至208年春,劉備三次往返,詢以治世大計,諸葛亮分析天下形式,提出占據荊州 ,益 州,安撫西南各族,聯合孫權 ,整頓內政,俟機從荊益兩路北伐曹操的策略,以...
「隆中對」其實是千古失策
三顧頻煩天下計,一番晤對古今情。劉備三顧茅廬問計於諸葛亮,諸葛亮躊躇滿志,制定天下三分和北伐戰略,劉備遂開創了蜀漢一方霸業。千百年來,這一直為後人所津津樂道。人們被諸葛亮的曠世奇才所折服。殊不知...
《三國演義》里隆中對是諸葛亮寫的嗎?
《隆中對》是諸葛亮寫的嗎?能夠性很小首先看隆中對寫了什麼?(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因屏人日:「漢室傾頹,奸臣竊命,主上蒙塵。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於天大,而智太短淺,遂用猖狂,至於昔日。...
諸葛亮理想破滅,難道是隆中對錯了?
(加盟作者秦風1978原創作品,請勿轉載)《隆中對》,是劉備三顧茅廬時諸葛亮所提出的戰略構想。可以這麼說,蜀漢集團後來基本上按照這個構想進行發展、擴張的。但是,後來遭遇了重大挫折,這個戰略構想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