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迷:關羽失荊州,為何劉備諸葛亮不發兵?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關羽失荊州,到死劉備不發一兵一卒,由於《三國志》史書這方面記載太少,沒有直接證據,便引發了許多推論。
其中最不靠譜的是劉備、諸葛亮借刀殺人,說劉備要殺關羽,因為關羽功高蓋主,而諸葛亮要殺關羽,是因為二人不和,關羽瞧不起諸葛亮,《三國志》明言「羽善待卒伍而驕於士大夫」,就是說關羽對手下士兵很好,但對士大夫非常驕橫,毫無疑問諸葛亮是士大夫中的佼佼者,所以關羽對諸葛亮不會平和。
這些說法非常勉強,要說功高蓋主,起碼也要事成之後,劉備剛剛建立蜀國,東有孫權,北有曹操,跟這兩者比起來,劉備偏安蜀地,算不上已經功成名就,將來征服吳魏還要靠大將鼎力支持,怎麼可能在剛剛草創蜀國的時候斬殺大將呢?再說守荊州並非別人的主意,《三國志》「先主西定益州,拜羽董督荊州事」,是劉備自己選定的,所以關羽失荊州,絕不可能是劉備借刀殺人。
說諸葛亮借刀殺關羽更加不現實,諸葛亮未出山時與劉備隆中對,結尾說了一句非常關鍵的戰略計劃:「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的兩個條件,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此時關羽率領荊州兵北上攻打樊城,符合第一條,但還要滿足第二條,即劉備身率益州之眾出秦川,可是這條沒有滿足。
隆中對既然已經規劃好了,一個將軍率荊州兵北上,一個將軍率益州之眾出秦川,關羽出兵了,劉備卻坐而不動嗎?只因時間點太巧合了。
失荊州的事發生在建安二十四年。
這一年的事件幾乎重疊在一起,經過梳理是這樣的,先是「二十四年春……先主命黃忠乘高鼓譟攻之,大破淵軍,斬淵及曹公所署益州刺史趙顒等。
曹公自長安舉眾南征。
先主遙策之曰:『曹公雖來,無能為也,我必有漢川矣。
』……夏,曹公果引軍還,先主遂有漢中。
」
就是說這年春天,黃忠斬了夏侯淵,曹操親自帶兵南征,可是親征也沒有搞定劉備,夏天劉備奪得了漢中。
「秋,群下上先主為漢中王。
」劉備便自立漢中王了。
關羽在荊州聽說劉備大獲全勝,蠢蠢欲動,就發兵北上攻打曹仁駐守的樊城。
曹操派于禁支援曹仁。
「秋,大霖雨,漢水泛溢,禁所督七軍皆沒。
」所以關羽水淹七軍的事發生在秋天。
劉備打退曹操的事發生在夏天,時間點上非常緊湊。
劉備可說剛剛奪得漢中,立足未穩。
這連番節節勝利來得太快,不能不說有點令人沖昏頭腦。
諸葛亮隆中對還有一個先決條件,就是天下有變,才能發動進攻。
關羽進兵時天下好像沒有變,曹操和孫權的江山都坐的很穩,且孫權對荊州一直虎視眈眈,結果在關羽節節勝利之後孫權密謀突襲,這不論對關羽還是劉備諸葛亮都始料未及,秋天劉備稱漢中王,「於是還治成都……時關羽攻曹公將曹仁,禽于禁於樊。
俄而孫權襲殺羽,取荊州。
」俄而兩個字,就是時間非常短,太快了,有點類似我們今天說秒殺,太快了反應不過來,劉備還來不及發兵關羽就全軍覆滅了。
魏晉:陳壽《隆中對》
公元207年冬至208年春,當時駐軍新野的劉備在徐庶建議下,三次到襄陽隆中拜訪諸葛亮,但直到第三次方得見。諸葛亮為劉備分析了天下形勢提出先取荊州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勢繼而圖取中原的戰略構想。亮...
《三國演義》里隆中對是諸葛亮寫的嗎?
《隆中對》是諸葛亮寫的嗎?能夠性很小首先看隆中對寫了什麼?(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因屏人日:「漢室傾頹,奸臣竊命,主上蒙塵。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於天大,而智太短淺,遂用猖狂,至於昔日。...
三國謀士排第一:諸葛孔明的傳奇一生
三國亂世前後近百年,湧現了許傳奇英雄人物。其謀臣策士,流風餘韻,名傳千古。諸葛孔明是其中首屈一指的代表人物,遠超同輩。史上說他是「英霸之器」,英雄當中稱霸的,遍觀古今也不作第二人想,
為什麼諸葛亮不等「天下有變」時再北伐呢?
隆中對選自陳壽的《三國志》,東漢末年,劉備三顧茅廬去襄陽隆中拜訪諸葛亮時的談話內容(促成三國鼎立的戰略決策)。在《隆中對》中,諸葛亮向劉備表示: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
諸葛亮告訴劉備統一天下的方法,劉備沒有照做,害關羽白丟了性命
導讀:一千多年來,由於《三國演義》的流行,諸葛亮憑藉「舌戰群儒」、「草船借箭」、「巧借東風」、「華容道」等故事情節,一直被中國人敬若神明。就連赤壁之戰的勝利,諸葛亮也被認為是頭號功臣,然而真正的...
蜀漢有荊州也未必會實現《隆中對》的規劃
諸葛亮在《隆中對》中對劉備說「將軍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岩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
臥龍鳳雛得一確實可得天下,但需有兩個前提條件,諸葛亮自己說的
三國演義中有一句話:「臥龍鳳雛,得其一可安天下。」這話是水鏡先生司馬徽說的,那麼為何劉備得到了諸葛亮和龐統的輔佐,卻沒有得到天下呢?其實司馬徽成功的將諸葛亮推舉給劉備後又說了一句話:「臥龍雖得其...
荊州不失,諸葛亮的隆中對,劉備有可能實現嗎?
熟讀漢末三國歷史,劉備從涿郡起兵以來,一直就顛沛流離,沒有固定地盤,直到依附劉表之後,在新野三顧茅廬之後,請出諸葛亮,從而得到了諸葛亮的「隆中對」戰略,東連孫吳,北拒曹操,赤壁之戰,占據荊州五郡...
襄樊之戰到底是孫權背盟,還是關羽作死?
歷數三國時期幾次大的戰爭,尤其是具有決定性意義的戰役,會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吳國對蜀國,往往取得勝利;蜀國對魏國,往往取得勝利;魏國對吳國,往往取得勝利。一言以蔽之,魏蜀吳三方在相當長一段時期內實...
走麥城:關羽最後的日子裡,發生了些什麼?
一、疑問 關二爺敗亡的經過在歷史上的白紙黑字寫得很清楚,原本是沒什麼好寫的了,但是細細思考下,我們也會發現一些容易被錯過的疑問,比如:劉封究竟該不該為關羽之死負責?孫權為什麼非要殺掉關羽?劉...
諸葛亮曾說法正能阻止劉備伐吳?其實這句話後半句才是他真實想法
看三國演義,似乎劉備帶著七十多萬人馬伐吳,在夷陵之戰中幾乎全軍覆沒。而劉備失敗的原因,就是沒有聽趙雲和諸葛亮的勸諫,以至於被火燒連營,還搭上了老將黃忠的性命。但是翻遍史料,也沒找到諸葛亮反對劉...
諸葛亮的《隆中對》計策並不高明:定位過於模糊
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身長八尺,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惟博陵崔州平、潁川徐庶元直與亮友善,謂為信然。時先主屯新野。徐庶見先主,先主器之,謂先主曰:「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將軍豈願...
三國演義:諸葛亮~悲劇的英雄
諸葛亮,徐州人士,早年跟隨叔叔諸葛玄在荊州,叔叔死後就留在南陽耕種。叔叔在世時,曾上過學堂,17歲那年叔叔去世,輟學務農。在南陽郡,白天耕種,晚上看書,因天資聰穎,悟性極高,漸有經天緯地之才,...
諸葛亮給劉備量身定做的職業規劃,魯肅也曾為孫權定製過
先來看魯肅給孫權定製的職業規劃,魯肅在周瑜的引薦下,來見孫權,孫權相當敬重魯肅,和魯肅談論,一天到晚不疲倦。一天晚上,孫權留魯肅喝酒,夜深同榻抵足而臥。半夜孫權問魯肅:「方今漢室傾危,四方紛擾;...
隆中對固然厲害,但是它在戰略上也是有很大缺陷
《三國志》: 亮答曰:「自董卓已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曹操比於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
「隆中對」戰略上的弊端,劉備卻堅定執行,最終將蜀漢帶入被動
三國時期,蜀漢的建立,多數人都認為是諸葛亮出山,踐行隆中對所做的貢獻。但是,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也正是隆中對中戰略上的弊端註定了蜀漢後期處處被動,一蹶不振,最後最先被滅亡!這背後的真相是什...
別笑 一本正經來翻譯(四) 隆中對
隆中對魏晉:陳壽不正經翻譯諸葛亮一米八幾的個頭,絕對是種田的料。他也確實種了一畝三分地,有事沒事還扯著嗓子唱《梁父吟》。他經常跟別人說:「管仲、樂毅那些人,也就一般般了!給我個支點,我也能撬動地...
「探秘」走麥城:關羽最後的日子裡,發生了些什麼?
一、疑問 關二爺敗亡的經過在歷史上的白紙黑字寫得很清楚,原本是沒什麼好寫的了,但是細細思考下,我們也會發現一些容易被錯過的疑問,比如:劉封究竟該不該為關羽之死負責?孫權為什麼非要殺掉關羽?劉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