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戰時,曹丕為什麼沒有乘火打劫,和劉備一起進攻孫權?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夷陵之戰聽起來是一場戰鬥,一把火把劉備大軍燒個精光,其實夷陵之戰前後延續一年之久。

221年7月,劉備發起戰爭,進攻東吳的李異、劉阿部,占領秭歸。

222年2月,劉備從秭歸進抵夷陵(猇亭)地區,雙方進入相持階段。

一直相持到6月,陸遜用火攻反擊,劉備全線崩潰,退往永安。

陸遜擔心曹魏會來攻吳,停止繼續進攻永安。

果然9月,曹魏攻吳。

整整一年時間裡,曹丕為什麼不乘火打劫,一起進攻孫權呢?原因是,孫權之前施了一個很好的煙幕彈。

孫權向曹丕遣使稱臣,還送回于禁等戰俘,居然就把曹丕騙了。

孫權是真降還是假降,其實很容易判斷

曹丕在對待孫權的問題上,確實是犯了重大的錯誤。

孫權歷來重實利輕虛名,當年在曹操時代,孫權就上演過假歸附的一幕。

可惜曹丕忘得一乾二淨。

早在202年,當時袁紹新亡,曹操勢力如日中天,江東孫策去世不久,內部不穩,孫權擔心曹操進攻江東,因此尋求和曹操搞好關係。

孫權接受曹操(中央政府)的任命,擔任討虜將軍,領會稽太守。

曹操也投桃報李,當孫權舉兵討伐手下叛臣廬江太守李術時,李術向曹操求救,曹操拒絕出兵營救。

但是當時孫權的歸附就是暫時的、不可靠的。

當曹操要求孫權派質子(孫權的兒子當人質)到許都來時,引起東吳內部激烈爭論,張昭、秦松等猶豫不決,周瑜堅決反對,這事一直鬧到吳國太那裡。

周瑜說,江東土地廣闊、兵精糧多,根本沒必要送質子。

一旦送了質子,從此就受制於人,曹操一旦召見就得去,這樣孫權就從「南面稱孤」變成了「極不過一侯印(最多當一個侯)」,差距太大了。

吳國太也支持周瑜的意見。

於是東吳最終沒有送質子去許都。

等到夷陵之戰時,曹丕忘了當年往事,始終糾結於孫權是真降還是假降。

其實只需要一個試金石,問孫權是否願意送質子,如果不願意送,那顯然是假降。

曹丕又是寫信,又是派使臣,始終也沒能看清孫權的真面目。

等到最後,曹丕才想起要求孫權派兒子孫登來魏國做人質,孫權極力推辭,不肯接受,曹丕這才明白被孫權騙了,但這時已經錯過了和劉備一起,共同進攻孫權的最佳時機。

惱羞成怒的曹丕,在222年9月(夷陵之戰結束3個月後)派出三路大軍進攻東吳,曹休、張遼攻洞口,曹仁攻濡須,曹真、夏侯尚、張郃等攻南郡。

當時東吳大軍剛剛取得夷陵大勝,士氣正旺,曹魏三路進攻都被一一破解,損兵折將,徒勞無功。

先搞定孫權,還是先搞定劉備?

曹魏的重要謀士劉曄對孫權的分析是非常到位的。

他認為孫權來降,一是為了避免曹魏同時南下,二是為了藉助曹魏的勢力震懾蜀漢。

但只是權宜之計,東吳不會真投降的。

劉曄說,曹魏應該乘吳蜀相攻的機會,大舉南下。

「蜀攻其外,我襲其內」,吳國不用一個月就滅亡了。

吳國亡了,蜀國也就孤獨了,即使我們割一半吳國之地給蜀漢,蜀漢也不可能長存。

但是曹丕實在太天真了。

曹丕說,人家來投降,我們卻討伐人家,會讓天下想來歸降我們的人都心生疑慮。

不如先接受吳國投降,然後再去攻打蜀漢。

劉曄再次勸說,蜀漢遠而吳國近,我們應該先打吳國,後打蜀國。

如果劉備聽說我們進攻蜀漢,一定會撤軍自保,我們的進攻不一定成功。

現在劉備盛怒之下興兵擊吳,如果聽說我們進攻東吳,肯定不會和吳再次聯手對抗我們,只會非常高興地和我們一起爭相瓜分吳國土地。

可惜曹丕最終沒有採納劉曄的建議,錯過了曹魏一統江山的最好機會。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你不了解的孫權 開疆拓土三分天下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在南宋詞人辛棄疾的筆下,...

看了這才知道,為什麼東吳最不可能統一天下?

蜀國和吳國雖然因為荊州雙方撕破了臉,但唇亡齒寒,兩國都明白其中的利害關係,所以兩國心照不宣,都將矛頭對準曹魏。蜀國不斷北伐,吳國也沒閒著時不時就攻打江淮騷擾曹魏,吳國和蜀國配合的還是比較默契的。...

劉備竭盡全力攻打東吳 竟非為關羽報仇

公元221年,已經晉升為皇帝的劉備親自率領大軍進攻吳國,起初蜀漢軍進展非常順利。但是在夷陵之戰中,東吳軍以逸待勞大敗劉備,蜀漢軍隊潰不成軍幾乎全殲。此戰不經使蜀漢政權奪取荊州再無可能,並且是蜀漢...

足以改變三國歷史的謀士,卻發狂而亡!

東漢末年,中央朝廷日漸勢衰,地方勢力趁機做大割據一方,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各路軍閥。為了擴大自己的勢力,各軍閥之間經常相互火併,混戰不已。為了適應外界環境和滿足外界環境的需求,一時間英雄四起能人輩出...

曹丕不聽勸,錯失稱霸天下的機會

公元219年,孫權派軍隊奇襲荊州,最終占領這座城池,一代名將關羽被迫走麥城並被吳兵擒殺,吳、蜀兩國從此結下仇怨。公元220年,曹丕廢掉延續了四百年的大漢王朝最後一個皇帝漢獻帝 .隨後自稱皇帝。公...

聯劉抗曹,聯曹抗劉:機動靈活的外交家孫權

三國時期在外交上唱主角的不是魏、蜀兩國,而是吳國。這是因為魏、蜀兩國沒有外交,它們互不承認對方的合法地位。魏國認為它繼承了漢朝的天下,是正統;蜀漢則認為曹魏是漢賊。諸葛亮在《出師表》中說:「漢...

曹丕剛當上皇帝,就被孫權騙慘了

曹丕當皇帝的時間並不長,從公元220年篡位稱帝,到公元226年病逝洛陽,不過7年時間。但他這段短暫的皇帝生涯,幾乎被兩件事情貫穿始終——被騙和復仇。孫 權 假 降公元221年八月,初當皇帝的喜悅...